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伟  页数:243  

内容概要

经过多年以效率为导向的改革与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然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没能相应带来国民福利的普遍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生产方式落后以及我国政府因各种客观因素未能很好履行其应有的公共职责,使得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待遇却迥然不同。这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违背了公平正义原则,而且还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同时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小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近几年,为逐步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等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必要措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效,但离社会均衡化目标,尤其是城乡经济社会均等化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为此,本书希望通过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社会均衡发展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和有效的途径。    本书分三大部分。在理论分析部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服务思想,并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效用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及其内涵作了适当的界定,并以正义理论视角深入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现实分析及对策研究部分,本书运用效用模型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不合理问题,认为在历史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情况下,“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框架下所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等是造成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制度因素与约束条件。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有关国家的实践经验,明确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指引下,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制度安排包括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分摊制度以及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等。此外,还应重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体系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率。

作者简介

李伟,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宁夏银川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外经处处长。曾先后在《中国财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财政信息资料-西部论坛》、《宁夏财会》、《宁夏对外交流》等刊物发表30多篇理论性文章和工作研究报告,连续五年负责《宁夏财政统计》总编校工作,参编《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外资金管理》专著,曾获得宁夏财政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宁夏财政、会计、珠算学(协)会第七次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章  公共服务基本理论框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服务思想  第二节  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  第三节  善治视阈下的公共服务  第四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义视角分析  第五节  正确理解和认识西方政治经济理论第三章  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分析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现状的一般分析  第三节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的制度因素  第四节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的效应分析第四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日本的均等化实践  第二节  韩国的均等化实践  第三节  其他发达国家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实践  第四节  发达国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第五章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指标设计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国内外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有关指标体系述评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理论遴选第六章  和谐社会目标下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  第一节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二节  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第三节  完善和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第四节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体制  第五节  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策略  第六节  我国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估的政策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现状及原因的研究  目前,关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现状及其原因,以及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失问题的研究最多。许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多地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服务上,而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又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不仅是缩小城乡经济总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牟发兵(2005)从二元财政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一品两制”问题。他认为,在“一品两制”制度安排下,我国除国防、外交这类公共服务的收益能够大致在城乡间均衡分享外,其余的公共服务均采取分割、分享制度,广大农民并没有被“公共”其中。政府公共资源对农村地区投人不足,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农民公共服务消费权益受损。张干(2005)认为,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政府与私人(村集体组织)的混合供给制,这种供给体制比较符合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而对于广大落后农村地区来说,由于区县、乡镇财权不足,导致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服务、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情况。刘乐山、何炼成(2005)则在对公共服务的含义和范围进行界定之后,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对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采取了整体上长期偏向城市的政策。刘颂(2005)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认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与政府财政体制现存的问题密切相关,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累积的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他强调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张近虎等(2004)则从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不予评价,作者大人,你懂的。
  •   这本书不不错,值得大家去读。
  •   挺好的,使用不错,价格合理!
  •   主要是从财政视角写的,还算将就吧
  •   为毕业而作的论文而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