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研究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黄溶冰  页数:245  字数:220000  

前言

  长期以来,在政府投资占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的诞生只是随着矿业(或林业)开发自然形成的结果,城市的建设仅仅从工业布局出发,缺乏系统规划;实行以资源开采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追求资源产量与产值的最大化,而产业升级目标、结构调整目标等则根本无暇顾及。上述地区随着可采储量的递减,受到资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在沦为资源枯竭地区的同时,也成为“问题区域”和“边缘地区”。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经济必然受到资源自然递减的不可逆转性影响,它可能制约着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不断演进,总量和结构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两个变量。对绝大多数资源枯竭地区而言,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单一资源型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枯竭地区迫切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

内容概要

本书在广泛借鉴多学科领域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复杂性科学理论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对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机理与扶持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有重点的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从交叉科学视角研究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二是对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政策扶持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三是分别对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资源开发补偿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配套扶持政策,以及区域政策的政策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

黄溶冰,1972年生,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剐教授。江苏省“333工程”中爵年科学技术带火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任《经济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中阑行政管理》、《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审计研究》、《改革》、《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沦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政府审计、可持续发展管理。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资源经济转型研究综述   1.3 内容、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   2.1 熵理论及其发展   2.2 自组织理论   2.3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基于熵的解释   2.4 自组织与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   2.5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第3章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公共政策分析   3.1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公共政策援助论证   3.2 一个公共政策方案规划程序   3.3 对资源枯竭地区转型政策方案的规划 第4章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结构熵值评价   4.1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结构的熵组成   4.2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结构联系熵的测算   4.3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结构运行熵的测算   4.4 产业结构熵值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4.5 典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熵值评价 第5章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运行熵与经济转型路径   5.1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运行熵   5.2 耗散结构视角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路径   5.3 资源型经济摆脱“资源诅咒”的实证检验   5.4 政策启示 第6章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资源开发补偿政策   6.1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财政调节政策   6.2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税收扶持政策   6.3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扶持政策 第7章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7.1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结构自组织演化模型   7.2 基于资源转移的转型项目选择模型   7.3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主导产业政策建议   7.4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衰退产业扶持政策 第8章 资源枯蝈地区转型的配套扶持政策   8.1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全方位开放”政策   8.2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非线性作用”政策   8.3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涨落”放大政策 第9章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联系熵与经济转型模式   9.1 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联系熵   9.2 协同学视角的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模式   9.3 资源枯竭地区战略转型模式的选择   9.4 政策启示 第10章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的区域政策   10.1 资源协同城市带的APT-R因子分析   10.2 资源协同城市带的合作博弈分析   10.3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区域政策 第11章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试点财政政策评估   11.1 公共政策效果评估的方法   11.2 资源枯竭地区转型试点政策的效果评估.   11.3 试点政策评估结论   11.4 进一步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由第2章分析可知,我国资源枯竭地区大多正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或近平衡态,经济转型的动力不足。在当前情况下,要使产业结构跃迁至远离平衡态,仅依靠资源枯竭地区内部缓慢的诱至性变迁,可能永远无法克服系统内部的阻尼影响,资源枯竭地区迟早会走向熵值最大的无序状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变迁手段,将众多资源型城市及早推向非平衡态,以利于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这一强大的推动力量,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主导下转型资金的投入。  在日本九州地区的经济转型中,针对海外廉价石油大量输入造成的煤矿关闭问题,日本政府和区内企业都将发展接续产业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日本经济产业省于1961~1991年期间先后9次制定了煤炭产业政策,不但包括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选择与扶持政策,还包括经济转型援助政策,每年补贴资金额度在240亿日元左右;在转型资金使用上,九州地区政府和区内企业成立了九州煤管区开发协会,作为九州区最高规划机构,编制了全区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总体发展规划。在政府和区内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借助国家和各级政府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逐渐打破了单一、平衡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格局,按照中心区、功能区、工业区的递推式布局,兴建了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发展化工、新材料、机电产品制造等非煤产业,顺利地完成了经济转型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