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碧眼看中国

出版时间:2004-10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李琳  页数:305  字数:221000  译者:李凌燕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了中国,他们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倾倒,同时,也为中西方不同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所困惑。瑞典女记者卡特琳娜(中文名:李琳)以其三年来在中国生活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叙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从而架起了一座中西方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书籍目录

写有前面的话1 一只“骆驼”在中国2 校园是座安全岛3 万里长城和北京烤鸭4 畅游在人海之中5 长鼻子的老外6 令人难忘的北师大7 什么是门当户对?8 “钱来啦!”9 神奇的广西10 “英雄好汉”11 “我不是狗肉”12 五星级鸟食13 “没问题”!”14 寒冬公园里的歌声15 恬美的宁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发碧眼看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可惜书名和封面设计没能考虑受众,不然足以成为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样的杰作。
      
      顺便说一下,看了开头几页作者讲述的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入学遭遇,感觉作者太有涵养了,换了我如果去国外任何国家受此遭遇,一定毫不留情地对其劣根性予以深刻细致的剖析、批判。作者如此“理解万岁”,实在令我钦佩,由衷产生一股亲吻她(封面照片)的冲动。
  •     作为朋友赠送的礼物,我很高兴收下了它。应该说,从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很难对一个国家或文化作客观的评价。然而人都是感性动物。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最直接接触的就是与每日衣食住行相关的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而这个大群体却无力让西方人对中国真正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树立客观的认识。然而这又是相当无奈的不是吗?
      作为交流者,他们未必有相应的语言水平找到同类人交流思想;所为常人,又免不了日日与柴米油盐打交道。生活最基本层面的需要同内在深层极其饥渴的精神需求同样构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的精神非为外国人一朝一夕的评论而动摇,中国人本身,社会阶层的参差、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下,无形中对一波波潮水般涌入的金发碧眼们产生了文化碰撞。
      做好自己,同时影响他人。在争鸣中总会证明我们的价值!
  •      之前不得不说,我不想给书打分,什么很差、较差、推荐、力荐之类界限模糊,一人一个理解。看了书评,觉得有用,尽可找来看,书评就是我的意见,所以各位尽可以忽略我打的分数,根本就是瞎打,无参考价值。
      
       李琳是个瑞典人,写了她在中国生活三年的感受。大多数外国人写这种书,第一、心态更重视自我感觉;第二、浮光掠影。但李琳很认真,她抱着认识一个遥远国度的态度,开放的视角来看待文化差异。可以了解很多的细节,更从中重新审视我们的心态。
      
       举个例子,她说一个餐馆女服务员在做错服务的时候笑,她觉得很失礼,但她并没有很武断的继续。而是再度思考了解,认为是一种尴尬状况下的缓和气氛。这些细节平时不会注意,只有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点出,才有感受。对待人接物,相当有帮助。
      
       她本人积极,乐于沟通的性格,流露在字里行间。虽然只是平常小事,但她尽可能说明自己的观点。那种认真的态度让我很敬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文化差异往往比想像的还要细微,往往审视这些沟通不畅时,才发现我们不够耐心,也不够自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