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胡同第几槐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刘心武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在树阴下等你  (自序)  那天在街头散步,忽然被一位路人认出,他热情地招呼我:“刘心武吧?你住在附近?”  我告诉他:“是暂时住到这边儿。”看他满脸欢喜的表情,我说:“我也很高兴遇上你。对我的讲座有什么意见,尽管给我提出来!”  “讲座?”那瘦高的中年男子笑了:“啊,你以为我是你那揭秘《红楼梦》讲座的粉丝吧?我倒确实是从《百家讲坛》节目里熟悉你模样的,不过,说老实话,你的讲座我看得不多,要说是你的粉丝,那并不是因为揭秘《红楼梦》,我是你随笔的粉丝!你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上的《温榆斋随笔》,我篇篇都看,看完还剪贴起来……”  啊!我的随笔也有粉丝啊!  “你的随笔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重样儿,有嚼头儿,行文措词挺讲究,读起来跟啃甘蔗似的,从梢往下,越来越甜,看完一遍,隔段儿时间再读,还能出新的心得……”  我当然应该谦虚。把这位读友的这些话记录在这里,说实在的我有心理障碍,一定会有人认为我是借此吹擂自己。但这是那天发生的真实情况,他确实如此这般地肯定了我的文字耕耘。我说过很多次“期盼批评指正”,那也不是虚伪矫情,但我此刻要在这里真情表白:我同样需要支持鼓励。如果你读了我的文章确实觉得不错,我希望你能跟这位读友一样——快把好话说出口!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每年写出、发表大量随笔。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开辟《温榆斋随笔》专栏,已有十多年之久,而二○○八年在在这个专栏里发的文章最多,基本上达到了每周一篇。当然,在别的报刊上,我也还有文章发表。到二○○九年春节在鞭炮声中一算,二○○八年全年的散文随笔文章共七十篇,超过了十万字。于是,决定编成这样一个集子,给自己的生命留下新的心灵轨迹,也为上面提到的那样的粉丝——也许像他那样的喜欢我散文随笔的人士并不多,甚至只有他那么一个。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献上一束采自心田的鲜花。  小说当然是很好的文学形式,人们重视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理所应当。但是,就我们民族自身而言,从文学史的长河考察,就不难发现,诗歌与散文,实际是比小说更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散文这个名称,在上世纪白话文学之前,似乎还不流行。那以前和那以后,出现过许多概念上有所重叠的文学样式的称谓:笔记,小品,札记(记),游记,随笔,杂文……而我以为,随笔这个称谓,概括性最强,我们应该不薄小说爱随笔,才是创作与阅读的正理。  我把城里书房,称做“绿叶居”,取“我爱每一片绿叶”之意。郊区书房因为离温榆河近,就称“温榆斋”。北京的树,城里,我最爱的是槐树,城外呢,则见榆树就心生欢喜。二○○八年我写出的第一篇散文,是《人在胡同第几槐》,也就用这个题目,做这个集子的书名。  我说过,我近年的写作,是种“四棵树”。第一棵是“小说树”,我作为随笔发表的文章里,有的实际上很接近“小小说”(《北京晚报》一创刊,《五色土》副刊就设有“一分钟小说”专栏,而我在半个世纪以前,即一九五九年,就在《五色土》上发表了“一分钟小说”,一九八○年《北京晚报》复刊第一期上的《五色土》的“一分钟小说”,刊发的也是我的作品:《新豆汁儿记》)。我一直主张好的散文、随笔,应该有人物、有情节、有细节,在很短的篇幅里,能够起承转合,以跌宕甚至悬念抓住读者。我种的第二棵树,就是“随笔树”,正宗的随笔与正宗的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应该避免虚构,并且将一种感悟呈现出来。第三棵树呢,则是建筑评论,我有的随笔,就属于建筑评论性质,可以叫作“建筑随笔”。第四棵树就是《红楼梦》研究,除了在《百家讲坛》上开讲并将讲稿整理成书,我也以随笔形式呈现自己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人在胡同第几槐》这个书名,我觉得足以概括出我这些文章的内涵与韵味。我的随笔里是有“人”的(绝不是光有“理”),而我定居北京已逾五十八年,“胡同”,既是我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我心灵悸动的源泉。“槐”,则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我这些文字,就是写给像街上遇到我的那样的普通人读的。我觉得,编印出这本书,实际上也就是我站在槐树或榆树的阴凉儿下,等候知音。  集子里的文章,按写作时间排列。我觉得这样“花插”着比刻板地“撮堆儿”更自然也更亲切。  已经奔七十去了,作为一个“老小孩”,虽然仍喜欢听表扬,到头来,我还是要说一声:不吝赐教。毕竟,活到老,要学到老,读者是作者永远的老师,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写作者才能“天天向上”。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绿叶居中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刘心武2008年创作的随笔的集合。这些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心灵体验,内容广博,措辞讲究,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情味。胡同是老北京的象征,是刘心武生命依恋的空间,心灵悸动的源泉;槐,是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是平民化的体现。而《人在胡同第几槐》是刘心武献给广大读者的一束采自心田深处的鲜花。

作者简介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节目并推出同名著作1-4部,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随笔写作。

书籍目录

我在树阴下等你(自序)人在胡同第几槐野薄荷新手茧如同理财那样理慧深海不弃涓流动物园里观植物心财至贵从抖腿到凝神找不同谢幕与终曲二勇备好麻秸待踩岁舞龙尾玉带林中挂喜喉咙大头娃娃舞茶搭子·热水瓶·饮水机刺青农民工两代荣国公慎用干冰内胆存情人生好时光安灯泡的人傅恒何时归故里?“泼水节”“杜丝”莫问邻窗口比电视好看如丧手机一九七八年春:为爱情恢复位置修复功能“卫生王子”一张照片的故事一粒熟米剩花阿其那之妻引见勘误之味永远的天府记着·记住·记得认错人你的对应树“千万别说抱过我”退羞带福斯特品京菜万国旗飘扬雨水洼平·安·乐懂你懂我有糖大家甜永远记住他兜风把它看惯轮椅第一天心有斑马眼有灯闲为仙人扫落花北院大太太巴金与章仲锷的行为写作发现诗意有杯咖啡永远热净饿谢晋仙逝使我憬悟你读茅盾了吗?一刻钟维也纳牛肉饼随柳而动梅兰芳之谜《班主任》里的书名村中又闻馇香乘着电波的翅膀蜘蛛脚与翅膀

编辑推荐

  《人在胡同第几槐》是著名作家刘心武一年来闭门谢客的最新著作  本书是刘心武2008年创作的随笔的集合。这些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心灵体验,内容广博,字里行间充满人情味道。  最朴实的平民化文字,最大众化的文化解读。  胡同既是我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我心灵悸动的源泉。“槐”则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我觉得,编印这本书,实际上也就是我站在槐树的阴凉下等候知音。  ——刘心武  较为宽泛的读者群体。  本书的读者定位。除了红学爱好者对刘心武的延伸关注之外,因其文字的阅读性极强,同时大中小学生及普通大众均会成为本书的阅读群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在胡同第几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6条)

 
 

  •   手边是刚拿到的刘心武著的《人在胡同第几槐》,书很新,纸张还散着油墨香。看惯了《百家讲坛》里,刘心武先生侃侃而谈的样子,如今拜读这本随笔集子,却也意外得感觉到一种闲适和悠远之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的人情味,还有对老北京的依恋之情,都让人觉得温暖如春,那种甘甜,足以沁人心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随笔集子,心理上完全没有负重感,相反,脑海里不由自主冒出了这样的几句:诗卷扔,茶杯泼。老去风尘惯呵呵。这几句,出自关汉卿的元曲《四块玉•闲适》。早已经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看到的了,却在今天突然想起来。不仅这样,曲子里还有两句,却也是一时之间,倾泻而出:风轻只是心头过。谁是他,谁是我,都这么。多么畅快!一个是出入瓦舍的元代浪子文人;一个是揭秘红楼梦中人的专家学者,却都不由自主地体现出千帆过尽的闲散和舒适。没有了对考证要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却让我感到,这才是真的刘心武,随心而动,随性而为。昨天晚上,无意间看到了北京电视台采访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的一期节目。镜头里的于蓝发白如雪,已八十八岁高龄。可是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说话也掷地有声。于蓝老师说,我老了,可那是岁数上的增加,在我的心里,我把自己当孩子。这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刘心武老先生。古话有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在已经七十的刘老先生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吧—顺心而为,却自然合法,而动念不离乎道。老家人常说,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老人远离了职场官场的勾心斗角,对过去的是非功过早已了然于心,他的心里反而是一片澄澈的,对世俗的一切也早就放开。刘心武说,他研究红楼梦,揭秘梦中人,不是为了树立自己的观点,建立自己的派别,而是为了兴趣。就像在这本《人在胡同第几槐》中一样,刘老先生想,他这些文字,要写给像街上遇到他的那样的普通人读。而在我看来,刘老先生定居北京已逾无五十八年,胡同已经成为了他心灵悸动的源泉,槐却也是北京最平民化的风景,而写出这本书,另一个意义或许也是老先生站在槐树的阴凉儿下,等候他的知音吧。
  •   这本书里的小散文都是作者喜欢的“随笔”,可以说是老人对一件件触动他的小事的内心独白。无疑作为一个奔七的老人,作者的感觉是细腻的、独到的,特别是他又是一个内心单纯,历经沧桑,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人;他对于普通百姓的博爱,对于世间不公的嫉恶,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无不跃然纸上。我喜欢这本书,更喜欢听刘心武讲感受。他一定也是一个极其聪慧的老人,他可以发现尘世间最容易被忽略的最本质的东西,唤起人们无尽的遐思。
  •   很喜欢刘心武,听他的红楼梦
  •   看着看着就让人心情变得很平静,仿佛也能体会第几槐的那种心境。
  •   嗯觉得刘心武老爷子很逗乐
  •   收到书后,第一时间就捧在手里,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感觉非常好!很喜欢!希望多读刘心武的书
  •   在这里能看到不一样的刘心武,以最平实的语言,写出人生中很多温暖.
  •   很早就看刘心武的文章,这本书在安静是看会有些共鸣的
  •   刘心武的书还是比较喜欢追的!
  •   虽然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很喜欢刘心武先生的文章,相信这会是一本不错的书.
  •   之前一直对随笔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刘先生的这本书让我感触很多,每一篇都让人深思,晚上伴着昏黄的台灯看看这本书,心如止水,更让人感到的事让我学会了很多。
  •   好书, 处处随笔,使人心中充满暖意
  •   这本书不错,我很喜欢,就是能不能发中通、顺丰、申通快递啊
  •   简单的看了几句话,就觉得很喜欢,是一种可以用来品味的文字。
  •   经过近百年的大规模建设,如今我们能知道的,知道的全面一点的老北京,只有在这些作者的回忆中见到了。且不说没了城墙,没了护城河,就是找几个正儿八经的老北京人都难了。所以有感慨,有回忆,所以有散文,有小品。
  •   刘先生的文笔肯定没的挑,买回去一个人看吧!
  •   真的很好看,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很惬意
  •   送人没看呢
  •   看网友评论购的,希望能喜欢
  •   从其他作品和这本书上看,作者对京味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京胡同。
  •   慢慢看,还是挺好的,但提不上优秀
  •   买了书,姐姐一直看,说:不错
  •   不多说!就是喜欢~~~~装订和排版都很喜欢 支持当当
  •   仿佛和作者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的对话。
  •   这本书写的不错 很清新读起来 很有哲理
  •   是我喜欢的硬皮,封面挺好看的,纸质也是我喜欢的。内容写的是一些小事,不过总体物有所值,五星!
  •   不太喜欢这种感觉的书皮。内容还不错!
  •   还没看,看完再说。应该不错吧。
  •   换一种书换一种心境
  •   短小的故事,精炼的笔触,呈现的是奇妙人生
  •   里面的散文很不错,老公很喜欢!
  •   读到做人的真谛!
  •   送女儿的礼物,没读过。
  •   还没看但是很喜欢刘心武
  •   一直很支持刘老师写的书,通俗易懂 ,喜欢。
  •   很正统的思想
  •   外包装还可以。书还没看。
  •   写的不错,很有意义!
  •   书很好,也非常好看。
  •   很好的...继续看
  •   好书!!!真不错…………
  •   开始还好,后面不怎么样
  •   买这本书是因为姥姥家的胡同,我也想问人在胡同第几槐
  •   书不错很好!就是刘心武的有点旧!不过还好能读就好!读书不在于新旧!有时候旧书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   第一次读刘心武的作品,感觉还不错
  •   朋友买的,很喜欢刘心武先生的散文风格
  •   刚刚收到,当时是看着标题吸引进来的。是一篇带有回忆的文章,看了目录觉得还是不错的。作者还写《班主任》,最出名的是关于《红楼梦》的红学研究。
  •   随笔性的文章,看出作者的安逸。文章都是《北京晚报》曾登过的,写了一个客居北京的人对于北京的感情,但是少了些京味儿。
  •   除了红楼以外,又让人感动的著作
  •   文笔流畅,优美,读来清新淡雅,如夏日里饮淡淡的碧螺春,美妙而韵味十足,虽是随笔,但内容充实,值得回味。
  •   刚拿到,等待心灵的共鸣
  •   淡淡的文章中,体现岁月的智慧和时代气息,在幽静中给人启发。
  •   听说很好看,但我还没看就送人了!我准备再买一本
  •   拿到此书有数周,每晚吃了饭,睡前读,感觉是每天不可缺少的睡前点新,爱
  •   如大师所望:“总希望读者能从凡人小事里感悟人生、人性”
  •   奔着这么诗意的书名而去的,内容看了一部分,并非像书名那么迷人
  •   这是一本杂文,剖析得很透彻
  •   挺好的 喜欢封面的装帧 有岁月的感觉
  •   看的时候,总有一种淡淡的感觉,刘老师的东西看的时候轻松,但有回味,象杯清茶,个中的滋味,品了才知道
  •   蛮不错的书哦!
  •   正读着呢!
  •   一种淡淡的儿时记忆,一种浓浓的生活滋味。值得细细体会!
  •   有京味儿,有共鸣,有回味。
  •   刘心武的书买了不少,散文集也有好几本了,不免有些重复的篇章。茶余饭后翻看一两篇挺不错的
  •   喜欢刘心武的小说就买了《人在胡同第几槐》,读来满有意思。家长里短往事回忆,顺手拈来皆成文章。真是一束采自作者心田的宣花。
  •   书收到了,包装很好没有一点破损。一直很想读读刘心武的随笔,以前做过的语文试卷上就有一篇阅读是他的《人在胡同第几槐》。粗略翻看了一下觉得还好,还算比较值得吧
  •   喜欢刘心武,不是他的成名作,而是他的风过耳,是跑到中青社买的,比较深刻,符合当时的心境.这本书,原以为是讲和北京相关的事,有浓厚的北京味,但是比较失望.我觉得刘老师还是写小说更好些,有北京味.还有他的红楼系列,也不错.
  •   对刘心武的书看的不少。是因了对他的认知买的这本书。一蹴而就看完。感觉还行
  •   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文学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书中所有的篇章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有文思都来源于生活,进而感叹一个近七旬的老人能有如此敏捷的才思。书中《修复功能》一篇中说对于心灵的创伤,最有效的修复经验是不要过多的依赖他人的分析引导,要珍视自己内心最难与人言的第一直感,并由此出发进行自我倾诉抚慰与鼓励,从而达到不自弃不怨天由人,面对现实处境。说得真好。通过这一篇似乎可以找到作者文思涌动的缘由。其实作文与做人本来就是分不开的。
    其次还有一些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安灯泡的人》在平淡中道出了爱情的真谛;《如丧手机》《净饿》《窗口比电视好看》等篇从不同角度劝诫人们面对现代高科技保持内心的清醒和独立,利用一切科技成果而不被其俘虏为奴。这样的思想对年青人多有教益,与一位长者的身份高度吻合。
    第二个感觉是文字没有想象的好,读来缺少希冀中的美感,显得过于沉闷严肃。我想这也与作者的年龄相关,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趣味。
    基于以上两点,感觉这本书仿佛把新口味的饮料装在一个陈旧的容器中,要读它需要一些耐心。
  •   散文随笔文章,写的散乱一点。提到了梅兰芳、茅盾,以及介绍的对自己影响的几种文化,古典、现代、俄国文学等。总体还行。
  •   这本书是一本清淡的散文,文笔之间有种淡淡的宁静和抒怀,但是因为我同时在读张爱玲和贾平凹的散文,更觉得这一本缺少了一点才气。相比较而言更喜欢浓重的艳丽的笔触和凝重的混沌之感,这种淡雅如水的清恬,倒象是飘散的傍晚的青烟,经不起回味的。
  •   内容和现在的年代有些久远,感觉有些拼凑,有的文是内容陈旧,旧时的事;有的文都是一类,比如说奥运的就好几篇,总体感觉:随便翻翻,没有太想看下去的兴奋.
  •   感觉一般,有一点失望,可能是期望值太高。
  •   为什么我就不觉得哪里好的呢?有两篇的内容有一摸一样的篇章.自己对自己的引用.看起来是很正常.但是我就是会把这一现象归类为剪刀胶水.--------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有欣喜的地方.但是我现在怎么看怎么觉得无聊.--------让时间来说话吧.慢慢读./-------封面好丑.
  •   以前对刘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一个在百家讲坛说红学的人,看了书后,感觉真是个“作”家。也太作了。建议胃病患者谨慎购买!
  •   硬卡封面都破了两个大洞,而且塑料袋没破,也就是说书装进去的时候就是破的,本以为当当是个专业购物网站,没想到会这样,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