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出版时间:1997-7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杜晓勤  页数:31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日晷文库》上编从士庶力量之消长、地域文化之整合两个角度,对初盛唐诗歌发生、发展的文化渊源,作了动态的,历时的考察;下编则结合南北朝诗歌向初盛唐诗歌嬗变的轨迹,分阶段、多层次地探讨了中近古文化转型对诗歌艺术转型至深且巨的影响。全书既有细密的史料考计、独特的文本分析,又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为进一步认识初盛唐诗歌的发生机制,深刻理解盛唐诗歌的文化精神,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初盛唐诗歌的艺术进程,盛唐诗歌艺术精神的形成,都与隋唐之际发生的中近古文化转型息息相关。

书籍目录

绪论通论 初盛唐诗歌精神溯源第一章 渊源之一:干庶力量这消长及诗人心态之变化一 士族意识为主的齐梁时期二 北朝大族的庶族化与诗中的济世意识三 士庶力量对比开始转化的隋唐之际四 龙朔年间庶族寒士的崛起及其人格缺陷五 武后朝初期中下层寒士的人格自觉和艺术反拨六 武周、中宗朝寒士阶层的全面兴起与其人格发展七 开元天宝间庶族寒士人格的完善与个性的自由发挥第二章 渊源之二:地域文化之整合及盛唐之音的形成一 南北朝后期三大地域文化的并存与交互影响二 隋代三大地域文化的交汇与诗风之变三 因隋之旧的唐初文化格局与诗坛风尚四 武后之擢拔微族与各地域寒士之并进五 开元天宝中各地域文化之整合与盛唐文化精神第三章 南朝诗歌艺术精神与士族文化一 南朝士族政治辨二 寒人柄用与南朝寒人的文化质素三 南朝诗人多士族四 齐梁诗歌的文化内蕴五 入北诗人对南朝文化的反思及其诗风之变第四章 合而未融的隋代诗坛与南北文化的交汇一 隋初文化格局及隋高祖的文化政策二 鼎足而三的诗人群体及其艺术精神三 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 唐初宫廷诗风与士风之关系一 唐太宗对南朝文化艺术之态度二 关陇诗人学南之风三 魏徽等人诗歌革新失败原因第六章 王绩诗歌与河汾文化精神一 山东士子经世致用的文化传习二 王绩的隐与仕三 王绩与魏晋风度四 王绩诗歌艺术精神第七章 龙朔初载诗风新变与新进文士的人格缺陷第八章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第九章 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第十章 武后、中宗朝宫廷诗风对盛唐诗歌的先导意义第十一章 开元前期诗风之因革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    四  龙朔年间庶族寒士的崛起及其人格缺陷    在唐初统治集团的核心领导层中,虽然已经出现了魏徵、张玄素、张亮、马周等先代官位不显、出身寒微的庶族士子,但他们在与关陇集团、江南士族联合执政过程中,依然受到歧视,①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仍低于后两者。因为唐太宗在贞观初年虽然擢拔了一些寒微士子,但骨子里仍有门阀观念,这不仅体现在他曾批准过《条举氏族奏抄》这样门阀意识极重的文件,①还体现在他说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次有爵为公卿、大夫,世世不绝,此谓之门户。”(《新唐书》卷九十五《高俭传》)与唐太宗观念相似,贞观朝重臣长孙无忌、窦威、令狐棻、韦挺、褚遂良等分别出自关陇贵族、山东旧族、江南士族,也都有很强的阀阅意识。因为唐太宗在贞观前期还需要一些微族大臣为其处理军国大事,所以贞观前期庶族大臣与贵族,士族大臣之间矛盾尚不突出。但随着“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唐太宗逐渐疏远和疑忌庶族出身的大臣,士庶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了。    贞观中。朝臣中士庶矛盾的首次激化体现在“立太子”之争上。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承乾被告谋反,被废。按照皇位继承法,最有资格作太子的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魏王泰和晋王治。当时朝臣中分为两派,宰相岑文本,刘洎和大臣崔仁师等劝立魏王泰,后兄长孙无忌和大臣褚遂良则坚主立晋王治。已故著名史学家汪篯先生认为,主立魏王泰的岑、刘、崔等人都出身寒微;主立晋王治的一派则出身关陇贵族或江南土族。所以这次决定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实际上掩盖着士庶之争。在唐太宗的几番权衡以后,“立太子”之争最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江南士族得胜而告终了。太宗晚年更加倚重关陇贵族和江南士族,出身寒微的大臣或被贬、或被诛,几乎全被排挤出了核心领导层。    在“立太子”之争后,朝廷上士庶矛盾并没有消解。反而因为变成潜流而蕴蓄着更大的力量。到高宗朝,它就又借“废王立武”事件爆发出来了,不过这次宫廷政争的胜利者变成了庶族寒士。    贞观初年进入太宗统治集团核心领导层的庶族大臣多是因献策谋划而受赏识,不次擢用的,人数有限,也无太大的社会基础。但贞观后期及高宗朝前期兴起的一批庶族寒士大多通过科举进身,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据《文献通考》卷九《选举考二》所载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四年之前,当我刚到北京大学中文系随陈贻掀先生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对初唐诗歌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后来,在仔细阅读了魏晋南北朝隋唐诗歌作品后,我认识到初盛唐诗歌与南北朝诗歌之间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艺术系统,而是具有十分密切的传承关系。为此,我在陈贻锨先生、葛晓音先生的指导下,从“声律”和“风骨”两个方面,初步描述了齐梁至盛唐间的诗歌艺术嬗变的过程,并写成博士学位论文《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通过答辩,现已由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出版。    在留校任教以后,我日益感到中近古诗歌艺术转型与文化转型关系密切,遂于今年4月以《南北朝至初盛唐间的诗歌艺术转型与文化转型之关系》为题,申请了“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在课题获准立项后,我便着手进行该项目的第一个阶段性研究《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的构思和资料准备工作。正值此时,师兄钱志熙教授又将此选题推荐给了东方出版社,被吴先宁先生纳入了“日晷文库”丛书。此后,在陈贻掀师、葛晓音师、钱志熙师兄的指导和关怀下,此书开始写作。但是由于近半年来,本人生活、工作上诸事影响,写作进度时快时慢,无奈之中只好将交稿时间一拖再拖。如果没有我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中心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没有我的爱人和父母的大力支持,没有丛书主编吴先宁先生的鞭策和激励,此书恐怕到现在也难以完稿。另外,书稿写成后,吴先宁先生又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使我得以参考这些意见,对本书结构和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一并致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之写作距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出版时间较近,两书观点、内容有一些重合之处,希读者见谅。另外,由于本人学植浅薄,且时间仓促,书中必定还有许多讹谬。我恳切期盼海内外博雅之士批评教正。                                                                    杜晓勤                                                              1996年12月30日子夜                                                            记于北京大学中关村25楼

编辑推荐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日晷文库》:和传统的唐诗研究著作相比,该书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这种意识首先表现为能从当时的"历史―文化"趋向中,来考察诗歌体式、风格的流变,作家群体的形成,创作传统的承继和变革。而这种考察又不像过去仅仅把社会概况作为外部附加物硬是贴在作家作品身上,而是找出"历史―文化"发展的趋向与文学发展趋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种"相关性"。因而该书"通论"部分先抽绎出"士庶力量之消长"、"地域文化之整合"这两条中近古文化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线索,分别对初盛唐诗歌中所走过的文化历程进行回顾,从而揭示出盛唐诗歌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历史渊源。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做"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时,不满足于借用史学界、文化学者的已有成果,而是自己沉潜到原始材料中去,对论题所涉及到的史学界并未注意到或未能完全解决的历史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所以该书虽然是诗歌史研究著作,但作者对"隋初文化格局及隋高祖的文化政策"、"隋炀帝在南北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隋唐之际的河汾文化精神的形成"、龙朔初载庶族寒士势力在朝廷的兴起等问题的阐述,也都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为了更好地对初盛唐诗歌的艺术演变过程及盛唐诗歌高峰到来的前因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该书作者在打通南北朝诗歌与初盛唐诗歌之间艺术关联的基础上,发掘出这一段诗歌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些尚未被人注意但又比较重要的环节。如作者较深入地探讨了龙朔初载"文场变体"的文学史意义,认为许敬宗的"颂体诗"和"上官体"都属于王勃、杨炯等人批判的范围,但他们作品表现出来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风格,实际上是庶族文士刚刚兴起时必然的人格特征,后来"初唐四杰"之所以能对此加以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但"尚文"而且"重儒",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龙朔文士群体人格特征、艺术精神上的双重缺陷。(第212页)再如,作者在考察武后、中宗朝宫廷诗歌时,指出武后、中宗朝宫廷诗人 "对气势、气象的自觉追求,与四杰诗文中的'雄伯'、'宏博'美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盛唐气象、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第259页) 另外,作者认为,要真正认清初盛唐诗歌艺术的渊源,不能满足于在进入初盛唐诗歌研究之前对前代诗歌艺术发展的概况作些简单的交代,而应该对齐梁、周隋诗歌本身也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正因为作者对初盛唐诗歌艺术发展的近源本身有自己的研究,所以该书对初盛唐诗歌艺术发展环节的一些认识,也就很有新意。如,作者在"正论"第四章"合而未融的隋代诗坛与南北文化的交汇"中曾揭示出周隋之际卢思道、薛道衡、孙万寿等人"对初盛唐诗歌形成最突出也最为人所忽视的贡献,还是他们对建安诗风的自觉踵武"(第126页),作者在后来论述王绩诗歌的艺术渊源、初唐四杰和盛唐北方诗人高适、岑参、杜甫等人诗中的凛凛风骨时,也特意强调了自卢思道、薛道衡远绍建安余绪,经王绩、四杰加以发扬,到张说贬相州时的进一步弘扬,最后衍为盛唐北地诗人普遍具有的以"风骨"相尚、"意气相高"的盛唐诗歌精神,这一链条状的长时段诗歌史发展环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