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

出版时间:1998-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张国焘  页数:1316  字数:80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张国焘是中国共产党发起人及组织者之一,也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一九三八年叛党,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死于加拿大。此书主要记述了他叛党以前的政治经历,对建党前后、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前夕的重大事件均有所述评。本书根据现代史料编刊社1989年重印,内容没删节。本书内部发行。

书籍目录

第一册:出版者的话张国焘先生的略历第一篇  生长于革命动乱之中  第一章  洪江会造反  第二章  在萍乡上学校  第三章  民国成立以后  第四章  与革命党人的最初接触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大  第六章  “救国第一”  第七章  五四运动  第八章  为维护北大而奋斗  第九章  第一次会晤孙中山先生  第十章  在北大图书馆中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一章  孙独秀的最妆策划  第二章  北京小组的组成  第三章  职工动动的最初发动  第四章  与威金斯基的初步接触   第五章  共产运动的嫩芽到处滋生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三篇   万事起头难  第一章  中共中央第一次大争吵  第二章  被捕、谅解和团结第四篇   远东劳苦人民大会  第一章  第一次踏入苏俄国境  第二章  在伊尔库次克  第三章  莫斯科与列宁格勒  第四章  我对这次大会的观感第五篇  国共合作的开端  第一章  中共开始了实际政治活动  第二章  广州的会议  第三章  从格合战线到加入国民党  第四章  孙中山与越飞……第六篇  国共合作的发展第七篇  五个月的监狱生活第八篇  孙中山北上及逝世  第二册:……第三册:……

编辑推荐

  《我的回忆(套装全3册)》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回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历史是应该从不同角度来看的,张的这部回忆可作为那段历史的参考。
  •   很难得的一套书,跑遍了书店、找遍了网上,居然当当会有卖的!也许这本书已成历史!永远不会再版了!
  •   现在这书买不到了吧?
  •     不存在公正的报道,没有过公平的媒体。为了认清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家独大凛然正气的人民日报,多家媒体能给与我们多个角度的思考,他们有着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事实肯定也都有抹黑与歪曲。
      
      这都不要紧
      反正我们需要的也不是真相。
      
      张国焘,丧失军队的领导权后,不能像朱德那样忍气吞声但求自保,有空就去陪抗大学子下棋、打球、唱歌(事实是朱德光自己不被看起,最后连自己的孩子也未能保住),身为北大学子,中五四的遗毒太深。挽救自我无效,王明毛洛川招式狠辣,大面积丧失安全感,“我选择了自由”。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胜败又乃兵家常事,又有胜王败寇。高出不胜寒,这种地位的人,要么一步登天,要么万丈深渊,粉骨碎身。
      
      从这本书中看不出张国焘有什么宽容大度,远远比不上他小觑的张少帅,我说他是在怨毒的攻击,恐怕也不是不妥。整本书中,张一直自诩是正确路线的代表,耸人听闻的是整本书中特立君竟然一次错也没有犯,当真是以圣人自居了。期间是否有把别人的功绩据为己有,诸君自己推测去。
      
      自己走的是正确路线,所以必须有人走的路线是错误的,否则构不成对比。
      
      所以陈独秀看不出国民党的狼子野心,毛泽东看不出国民党的凛然正气;
      自己拥有8万军队,中央拥有1万,中央结果抛弃了自己[中央是多么地壮士断腕啊];
      鲍罗廷只懂权术,李立三不通世故;
      
      我每每怀疑,是不是张国焘故意留下这么多破绽,让我们整体质疑整本书的真实性,给我们一个信息:“中央一直是正确的,张国焘真是不识好歹”,借此向某些人讨好?
      
      一支“独秀”,“特立”于群
      俱往矣。
      
      
      
      
      
  •     对张本人的理解:
       优点无须赘述。依其个人描述,我认为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在不能坚持己见的情况下心不甘情不愿地从事着自己所反对的工作。如果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或许他会是一个优秀的批评家。也许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革命的时代:
       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新军革了满清的命,此军阀革了彼军阀的命,三民主义的国军革了黩武军阀的命,中国人革了日军的命,最后中共革了国军的命。
      
      出头的椽子先烂:
       当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不管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最后站在山顶上傲笑江湖的那些人显然不是当年的带头大哥二哥,他们是起事初期的小弟。
      
      年轻:
       那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激情四射的年代,绝大多数主要领导和高级军事将领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上了这条船。他们经历一系列的挫折和失败之后变得老练、麻木、残忍,最后他们胜利了。
      
      中苏:
       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影响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就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出生的,但苏联人最想拉拢的确是国民党,因此苏联人常常根据形势需要出卖中共给国民党当小妾,不爽也没辙,人家是财大气粗的带头大哥。在中共建政之前,苏联对中共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斯大林本人更是当时主要领导的榜样。
      
      清洗: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发生的大清洗是向斯大林学习的结果。由于其发生于动荡时期,以及故意的隐瞒,因此要得到确切的数字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当时要员的回忆做大致的估计,也许数字不会低于太平天国的内讧。
      
      
      留给读者的疑点:
       1、1931年初回国时,与苏联人的交换条件是否真如其自述那么轻松?从其回国后的行为来看,貌似不是那么简单。
       2、四方面军的清洗活动与其本人的关系是否如其自述那样简单?作为四方面军的最高领导人,貌似很难一推了之 。
       3、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是否如其本人自述那样没有夺取最高领导权的想法?个人感觉他应该是有通过军事力量问鼎金字塔顶的意思。
       4、西路军问题。水有点深,待进一步研究。
      
  •     推荐一篇文章
      -----------------------------------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有一句被鲜血浸透了的话:"政治就是充满罪恶,革命也不见得就是圣洁。"我想,这可能是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句话。张在有生之年认识到了这一点,是他的幸运。张国焘五四运动时期求学于北京大学,是陈独秀的学生,能力极强,帮陈独秀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共产党一大选陈独秀为总书记,李达为宣传局主任,张国焘为组织局主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三个干部。中国共产党开山的第一代人,包括毛泽东在内,无论什么出身,什么学历,哪一个不是满腹学问,胸怀大志。以他们个人的能力学问来讲,要在那时给自己混出个功名地位绝无问题,但他们向往中国富强,向往一个合理的社会,不停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方法,为此,他们多少人身家性命、名利地位视若无物,只一心为将理想化为现实而奋斗。对于这一代人的革命初衷,我们唯有敬佩。为了上述目的,他们进入了政治"场"。然而,政治本身的属性不可能因为你追求向往的目标的崇高伟大而减少一丝它的黑暗可怕。我们现在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就其本身运作来说其实是最没有阶级性的,管你什么封建政治、资产阶级政治还是无产阶级政治,游戏规则运行规律一样的残酷。曾经有多少人根据共产党宣言推理判断,既然无产阶级是代表了社会发展规律方向的先进阶级,其政治就应该且可能是光明磊落的,革命因而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为此献身也在所不惜。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凡是这样希望或认为的人,几乎无一不得出相反的结论,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人,后来的代代人,也包括我们这一代。这不是说他们的目标、理想和追求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认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被过于理想化了。在政治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人有的认识到自己的白
      日梦,引退了;有的无法适应政治的厚黑,被吞没了;有的被政治彻底异化,嘴里讲的笔下写的还和原来一样,但血管中流的已经不是血而是油;有的为了适应政治场中生存的需要,言行方法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心里仍顽强地坚持着理想,坚持奋斗……他们之中,多少人从知识分子、学生、"专业人员"化为政治人物,开始你死我活的拼杀,对敌人,也对自己人。后来的代代人,也在不断进入这个"处理器",发生着不同变化。这变化过程中间,一代一代出现了多少让人敬仰、鄙弃、消沉、鼓舞、切齿、雀跃、迷茫和大彻大悟的人和事,多少人在人世沉浮中醒悟或更加沉迷……。就说张国焘,曾经尊师敬老,热心助人,处理党内事务与陈独秀意见不合时,陈独秀一发怒,张国焘立刻站起来老老实实听训,一如在学校中,还曾以自己恋爱失败(追刘清扬)的经验劝导别人,如此等等。曾几何时,在政治角斗场上已经变得血冷手黑。他在政治上的争夺和角逐包括和毛泽东的争斗,那些是非曲直我们就不予置评了(也难得评得清),只说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根据地肃反中他杀的大批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就真的认为这些人罪有应得,就是该杀?或是为了神圣的革命目的,即使冤杀也是必要的代价,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使用而且可以心安理得?希望他写出上述的那句话是真的认识到了政治的可怕和他个人被政治的异化,对因他而死的那些冤魂有过发自真心的忏悔,而不是仅因为安慰自己多年来政治上的失意而发出的一句慨叹。希望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能在离开人世之前尽早有类似的感悟和认识。
      
      据说周恩来在证实了林彪死于蒙古之后曾嚎啕大哭。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一哭是太具有历史性、其内涵太丰富了,对此我们几乎没有能力全部理解,因为周经历过的人和事以及他所知道的党内军内不为人知的事太多太多,要研究这一哭,无论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还是哪一面,写本书都不算多。我试着从正面猜想一点点:此刻周恩来对这个党、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一定感慨万千,对他们这一代走过的路一定有不堪回首的感觉,一定产生了与张国焘相似的想法??想当年他们个个少年英雄,意气风发,为了中国富强,为了社会合理,东奔西走,建党建军,出国回国,出生入死,但在崇高的革命历程中,同样发生了一切人的劣性所造成的现象,沉浮生死,曲直是非,冤屈义伸,功过荣辱……不同的只是这些发生在革命的名义下。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虽然心渐硬血渐冷,但毕竟还心存希望。革命胜利了,建了国,那些东西不但未减反而越来越烈,以致不是一个山头派系的不容,意见不同的不容,最后并肩走过这些岁月的人也反目成仇,难免一死!革命就是这个样子?这个目的?一辈子为之奋斗目标的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党、党中之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文化大革命中,辽宁省有一个势力很大的流氓集团头子,称为"马二爷"。此人在得知九一三事件时的评论是:"哥们不够意思!"??不是"亲密战友"吗?那两个人就是哥们了,哥们之间两肋插刀都是应该的,怎么可以这样呢?他的评论可以列入"话糙理不糙"的范围。确实,即使流氓集团当中,哥们义气即互相对得起是极其重要的,谁要是"不够",那就丧失了继续在此集团中混下去的资格,因而江湖上流氓集团也罢,黑社会也罢,乞丐的帮派也罢,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确是很"铁"的。你瞧,这就是政治家之间的友谊,到了全国全世界皆知的"亲密战友"程度,还赶不上江湖流氓们之间的关系牢靠!
      
      刘亚洲写道,从九一三起,毛势不可挡地见老,在这个意义上林彪并没有全输,他毕竟折了毛主席的寿。刘亚洲的话对,但没有再深一步。可以说,从林彪死去的这一天起,毛泽东也死了,周恩来也死了,中国革命也死了。毛的形象、理论和脸面最终完全破灭,剩下的只是维持,维持自己的存在,维持这个党、这个政权和这个国家的存在。下面干什么呢?不知道。继续革命?你再动员号召,连白纸黑字写在党章上的接班人都成了"林贼",成了敌人,有谁还真心信你的说教?你再说信任谁重用谁,"副统帅"和"亲密战友"都照样翻脸,死于非命,谁还敢一心跟着你走?
      
      这个党、这个国家还能以这种样子继续存在和运行下去吗?人们开始用自己的脑子思索,试图寻找答案。想一想,有多少曾经满怀革命豪情和理想、到老毛把他们赶入广阔天地仍念念不忘革命的年轻人是从林彪的死开始对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产生幻灭,从而彻底重新认识领袖、党、国家、世界、社会、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清醒就是从林彪的死开始。林彪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和副统帅身份与"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决裂并在此之后非正常死亡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   想想多少年的同志就这样走了,不管胜利者怎么吹捧,也让普通人寒心,有什么大不了得,用那么残酷吗?如果朋友都不要的人,真的不相信他还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更不要说道义
  •   文章有说服力,有水平。读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