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通史.刘姓(插图本)-中华姓氏通史丛书

出版时间:2002-0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刘佑平  页数:47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省唐县这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古老刘姓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人物以政治人才居多,专业人才相对较少,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之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是太垂青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刘姓寻源第二章 汉家天下——刘姓辉煌开始第三章 万派朝宗——汉家刘氏第四章 乱世沉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姓轨迹第五章 隋唐刘氏复兴第六章 宋元时期刘姓持续发展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刘氏第八章 近代刘姓大复兴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海外刘氏第十章 刘姓宗族文化第十一章 家谱文献第十二章 刘姓人物谱编者后记

章节摘录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创建了汉家天下,称雄东方世界达4个世纪之久的汉帝国,其皇族却毫无值得夸耀的华贵血缘,它只是来自于一支极为普通甚至非常卑微的家族——沛郡丰县(今江苏沛县)刘氏。  《左传趴《汉书》和《新唐书》都记载,公元前614年,当士会带着他的大部分家人从避难的秦国回归晋国时,他的“支子留秦,复为刘氏”。至此,刘姓才在经过近两千年的多次改姓变氏演变之后,第一次复兴和定型。也就是说,真正的刘姓的历史,是从这里才开始的。  然而,关于这位在刘姓历史上作用至为重要的复姓大始祖的情况,无论是正史、家乘,还是野史、笔记,都记载阙如。更有甚者,经典文献中连他的真实名字也没有记录。族谱中虽然有刘姓复姓始祖的名字,但各地族谱所记又互相矛盾。  总之,这位刘姓的复姓始祖,他没有任何的官衔、爵位、职务,只是一个流落到秦国的难民的后裔。要不然,他也不会恢复刘姓了。  《新唐书》上说,复姓大始祖定居秦国之后,生子刘明,刘明生刘远,刘远生刘阳。刘明之后,这支定居秦国的刘姓家族似乎都没有封侯进爵,为官任职,只是作为秦国的一个普通姓氏和普通家族而生存繁衍下来。他们像一般的秦国百姓一样,要服兵役和徭役。  到战国时期,这个刘氏家族在秦国已传递繁衍了十多代。  大约公元前3世纪初,有一个当时正在秦国服兵役的刘阳的第10代孙,在随秦国大军一起攻打魏国的战争中被魏国俘虏,遂滞留在魏,并且一去不复还。这样,刘氏宗族的一支又从秦国迁到魏国。  不过,《新唐书》也没有交代这位成为魏国俘虏的刘氏祖先的名字。湖南的许多刘氏族谱称这位迁魏国的祖先名叫“刘获”。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刘获”也是从《新唐书》中的“获于魏”一语中杜撰出来的,他与“刘留”一样都是牵强附会的产物。  魏国是由当年士会执政的晋国分裂而成的一个国家,刘氏从秦迁到魏国,也可以说是回归到了祖居故乡。    刘威德兄弟与丛亭里刘氏的持续发展  据《元和姓纂》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丛亭里刘氏刘敏一支,隋朝时有个刘通(一作“刘烈”),字子将,官任毗陵太守、鹰扬郎将、大将军。这个刘通,便是上文提到的北齐高平太守刘轸的儿子。刘通生三子:德威、德敏、德智。刘通的这3个儿子,唐朝时期官居要职,功名业绩远在乃父之上。其中又以老大刘德威一支最为荣显。  刘德威,《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史载,刘德威身材魁梧,孔武有力,又“以干略见称”。隋末为李密的得力干将,后率部投奔李渊,被唐高祖封为左武将军、滕县公。后因征窦建德、王世充有功,升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改封彭城县公,还赐娶宗女平寿郡主。刘德威与大唐皇室的联姻,使丛亭里刘氏再一次名声大震。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刘德威又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锦州刺史、刑部尚书、遂州刺史、同州刺史等一系列显要职务。刘德威出任地方刺史期间,为政以廉洁著称。刘德威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去世后被谥为襄,并被准许陪葬献陵,可见荣宠之极。刘德威的3个儿子,也都很有成就。长子刘审礼;袭爵为彭城县公,历任将作大匠,兼检校燕然都护,后官至工部尚书,兼检校左卫大将军等要职。后来征讨吐蕃侵略时兵败被俘,去世于吐蕃,谥为“僖”。  刘审礼也有三子:长子刘俭寿,太常臣;次子刘侍庶;三子刘易从,历任彭州长史,封任城县男,后被人诬陷而被处死。刘易从生二子:刘弄、刘政。长子刘弄,开元时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袭封任城县男;次子刘政,官任给事中。刘昇的儿子刘息也官任朝散大夫、守太子右庶子,袭封任城县开国男爵。刘息生二子:刘颢、刘颙,刘颐官任殿中侍御史。  刘德威次子刘祟业虽无功名,但刘崇业的儿子刘肥也官任汴州刺史、司农卿、左金吾将军。刘*的儿子刘铉,也官任朝议郎、将作监主簿。  刘德威三子刘延景一支,更加兴旺、显赫。刘延景自己官任银青光禄大夫、陕州刺史,后以女贵被追赠为左仆射、沛国公,他的子女更有成就。  刘延景有4个儿子:长子刘温玉,任许州刺史;次子刘承颜,任宗正卿;三子刘瑷(原名刘药,后因避肃宗讳改名刘瑗),任国子祭酒、金紫光禄大夫;四子刘琪,任左卫将军。刘温玉的儿子刘寡悔,也任齐州刺史。刘瑷生二子:刘为辅、刘为麟。刘为辅官任朝散大夫、岐州司马。  刘为辅的儿子刘商,是唐朝大历时期著名诗人,官任检校虞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著作有《刘商诗集》10卷。  刘延景的女儿,则嫁给唐朝第5个皇帝睿宗李旦为妃,此即肃明顺圣皇后。刘皇后生的儿子宁王李宪,曾被立为皇太子,后让位于庶弟李隆基(即唐玄宗),死后谥为让皇帝。刘氏家族与皇室的再次联姻,刘氏皇后的产生,使丛亭里刘氏地位更加荣显尊贵,冠于整个刘氏宗族。    清同治三年(1864年),刘铭传因攻陷常州,生俘并处死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有功,被清朝廷赏穿黄马褂,晋升为直隶总督。同年,刘铭传在常州获得举世闻名的“虢季子白盘”,并秘密运回肥西老家收藏。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平定捻军,刘铭传因剿捻居首功,被清政府封为一等男爵,祖上三代也都受封为一品官爵。肥西刘氏至此名扬天下。  此后数年内,刘铭传因与朝中大臣政见不合,辞职或被革职赋闲在家。此间他一方面仍经常奉旨进京参与朝政决策,另一方面利用难得空闲在家乡办肥西书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与此同时,为了光宗耀祖,刘铭传还在家乡修庙建祠,出资主持修撰第3次和第4次续修《刘氏宗谱》。  如果说镇压捻军和太平天国是刘铭传崛起的基础,那么在保卫台湾的中法战争和对台湾近代化治理上的卓越贡献,就是刘铭传得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关键。公元1884年,因法国入侵越南而引发的中法战争由越南向中国沿海地区漫延,由孤拔将军率领的法国中国海舰队入侵我国领海,台湾告急!就是在这样一种危急情势下,刘铭传在七月临危受命,以巡抚衔督办台湾防务,全台各镇,道官员均受其节制。刘铭传在进京面圣后,于七月率旧部130人开赴台湾,抵达基隆,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台湾保卫战的序幕。当法军第一次炮轰基隆港时,刘铭传亲自督战,重挫法军,清政府也宣布对法开战。后来,当孤拔将军所率法国舰队再次凭借强大的火力进攻基隆时,刘铭传力排众议,采取主动放弃基隆、重点援守沪尾港的战略。然后,刘铭传率领所部与台湾人民一道,孤军驻守台湾达8个月之久,多次粉碎了法国侵略军的进攻,并在沪尾大败法军,取得了抗法保台的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沪尾大捷”,或称“淡水大捷”。这此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斗争的嚣张气焰,捍卫了台湾,也有力地支持了进行抗击法国侵略者的陆路友军,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刘铭传也因此成为一位威名远播海内外的民族大英雄。  台湾保卫战胜利后,清朝政府于1885年正式下诏将台湾由福建省的一个道上升为台湾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此后,刘铭传一直在台湾任巡抚长达6年之久,直到1891年因病退休回乡。  刘铭传在任期间,对台湾实行了大量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巩固海防和加强建设2个方面。他先整理台湾的军备,重建了有关炮台,安装了新型大炮,购买新式枪支弹药武装守台军队。在军队建设上,他提出了“辟全台自有之利,养全台自守之兵”的思想。刘铭传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在台湾首先开始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改革实践。他在台湾设立了机械局,电报局、邮政局、抚垦总局、煤务局、铁路总局,修建了台湾最早的铁路,接通了连接台湾与福建的第一条海底电缆,发行邮票。他在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外,还设立招商局,专门负责引进外资事宜,成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先驱。刘铭传还注重台湾教育改革和人才的培养,他执政期间,举办了在台湾本岛进行的首次科举考试(乡试),为台湾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刘铭传在台湾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奠定了台湾近代化的基础,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近代台湾资本主义开发的先驱者”。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年底,刘铭传在故乡肥西刘新圩(今属安徽省六安市)病逝,终年60岁。他的著述有《刘壮大肃公奏议》、《盘亭小录》、《大潜山房诗抄》、《大潜山房诗抄补遗》等流传于世。    明清时期是中国刘姓修谱的高潮时期。现在存世的最早族谱,就是明朝时的刻本,但数量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知的明本刘姓族谱仅有8部,其中最早的是明正德年间的《山阴刘氏宗谱》,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  现在存世最多的刘姓族谱,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刻印的,其中又以民国时期修纂的为主。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离现在只有几十年,保存较易的缘故。大凡官宦之家、富贵之家,甚至就是普通百姓刘氏,在明清和民国时期都有修谱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大陆地区的刘姓和其他姓氏一样,基本上都停止了修谱,不过在个别地方也有续谱之举,如江苏丰县刘邦故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续谱活动。而海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刘姓的修谱活动则一直没有中断。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人不再视族谱为“四旧”,政府有关部门还发布了要重视族谱的收集和保存的文件。与些同时,中国大陆地区修谱、续谱的现象又悄然兴起,并出现了大规模跨宗派、跨地区联合修谱的现象。这无疑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之后才会有的喜人现象。  新的族谱,虽然是在旧族谱的基础上续修的,但大都增加了反映新时代、新风气的新内容。当然,这些新族谱因为是民间自发编修的,其内容质量都参差不齐。就笔者所知,现代新族谱中,就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考证精良,印制精美等方面而言,较优秀的有云南《彭城春秋》、江苏《雎邑沛郡刘氏宗谱》和江西的《中华刘氏通谱》、湖南的《刘氏文史》等数种。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该书旨在整理中华姓氏文明,疏通各姓氏之来龙去脉,为广大读者和姓氏文化研究者提供一套史料考订详实、文献资料丰富的通史。姓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整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精神的凝聚以及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  本书是一部插图本通史性著作,收录了大量精美插图,涉及该姓祖先、人物、郡望、文物、文献、名胜、遗迹等相关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别插图与正文文字并非一一对应,故名为“插图本”,不叫“图说”。请读者察之。  本书主体部分之文字由徐玉清完成,插图及图注、文献、人物谱三部分内容由华言实增补。著者和华言实将各自承担相关部分之文责。文献部分主要取材于中华书局之《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之《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人物谱部分主要取材于上海辞书出版社之《中国人名大辞典》,书中所采用的地图均来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等著作,在此一并致谢。  该书之编撰有相当难度,错讹和不当之处肯定会存在,资料方面的不齐备更是在所难免。希望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能提供相关资料,以利于下一步修订再版。  丛书已出版的第一辑13种,、得到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回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使我们对计划中的“百卷本”的最后圆成,更加充满信心。欢迎有志于姓氏文化研究的作者惠赐大作,共襄盛举。  联系地址:北京西城区德外五路通街19号院2号楼东方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电话:010-82033007 传真:82033008 邮编:100011  编 者  2002年2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姓氏通史.刘姓(插图本)-中华姓氏通史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