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鲈之思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杨匡汉 东方出版社 (2009-06出版)  作者:杨匡汉  页数:375  

内容概要

  散文离不开人生,人生离不开散文。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散文便是泼洒画卷的色彩。它意蕴隽永,有时似一泓清泉,有时又似一首夜曲。那些极富生命的张力和内心动感的文字,荡涤着心灵的尘埃,是精神的净化剂和滋养品,也是高洁的灵魂的守护神。  散文是“博爱”的艺术。从对草木虫鱼纤细的情,到人间天上遥不可及的广博的爱,它带着我们从最平凡的处所,走进冰心老人所言的“爱就是一切”的世界。它将爱播洒人间,让生活诗化,也诗化着人生。  散文是“自由”的艺术。自由地抒写周遭的一切,或注目当今,或回眸过往,或表露玄思,或慷慨放达;或歌之颂之,或责之笞之,或手舞足蹈,或灯火良朋。一切的一切,意到笔随,不拘一格地表达灵魂深处跳动的音符,在自由的天空放飞梦想。  散文是“随性”的艺术。它姿态纤小,但纤小中呈示着豪劲;它芬香轻清,但轻清中凝聚着恒久;它的每个边边角角,渗透着作者的灵思。小小的断片,短短的詹言,娓娓的清谈,或与花鸟同笑啼,亦与龙虎共吟啸,于发乎性、近乎情的叙说中,营造着心灵世界的广博深邃。  当今社会,文学艺术产品自然要进入市场流通。但出于艺术无价、灵魂无市的信念,也基于新世纪以来散文日趋繁胜的事实,我们策划编辑了这套《新世纪散文方阵》。第一辑四种,汇集了老、中、青三代学人的传神之作。每部作品,都魂牵着作者对逝去人生的慨叹、对当下生活的品评和对美好未来的祈望。  著名学者杨匡汉先生在《莼鲈之思》里,叙欣悦,寄幽情,撇去人生的泡沫,用文化指纹勾勒出的“包孕天地百汇的思恋”和“寻觅精神家园的念想”,像一部怀旧的默片,在满天星斗的草原上空独自播放。

作者简介

杨匡汉,当代学者,文学批评家。1940年出生于上海宝山。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诗学及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出版《缪斯的空间》、《时空的共享》、《中国新诗学》等著作三十余部。学术研究之余,间写散文随笔,集有《渔阳三叠》、《东山有雨》等吐纳人文情怀。

书籍目录

题辞 第一辑 细雨声碎林浴 大佛对你说…… 莼鲈之思 细雨声碎鹿港 在大海边 伶仃洋上一翠岛 大堰河的家乡 谒黄陵 姜太公在此 四只灵敏的耳朵 加习性之缘 四季与生命 新山水诗与生态文明 亮出你的文化性格 第二辑 涅瓦河岸的风莫斯科婚礼圆舞曲 涅瓦河岸的风 与俄罗斯学人谈文化 “神一人”共奏——加州一瞥 熊猫也“功夫”——洛杉矶散记 日落大道——好莱坞随录 淘宝“LAKERS”——跳蚤市场拾零 答剑桥大学Julia Lavell博士 倾听激情 在新加坡“悦读” 孔子来到云南园 爪哇有个快乐村 浪漫槟榔屿 杜柯香飘长屋 碧波白浪间浮现文学的绿洲 第三辑 月印万川八千里路云和月 月印万川 玉树临风 填海者说 长河落日圆 郁郁乎文哉 紫荆花与牡丹衔接 涛声依旧盈耳 青草还得长在对岸 双桅帆 澳门几多文心 微妙玄通 人文意味的精神导游 自然与人生俏蓝的一角 摄魂之地的追问 马嘶呜心而过 路的哲学 炎节日知录 青春与文学同行 第四辑 冰心留下红玫瑰冰心留下红玫瑰 快乐的萧乾老人 从大堰河到虎斑贝 礁石依然站在这里 送冯牧远行 真诚的人的全真文本 “有不为”者的雅舍 闲云野鹤,亦未必忘情人世炎凉 曾敏之先生米寿贺辞 《杨迪墨韵》弁言 与柏杨对谈 劳动光荣 读贺卡 第五辑 木铎传薪木铎传薪 对接传统 释“和而不同” 火浴与求索 尴尬母语 失语 救救“兰亭” 以大智慧传达人类真实的声音 笔谭 象征文化与艺术情调 文变染乎世情 美之高蹈 汲诗润歌 汲古润今 第六辑 学术的故土书桌情话 学术的故土——为北大百年华诞而作 哦,弟子…… 自诚自明 话“发现” 说“雅量” 谈“学派” 遍地“名流” “上帝”与“玛猛”之间 从“前科学”到诗美学 蕲求原创性 序跋的学问 受动者的智慧 春天的记忆 面对“新世纪文学” 哥白尼的天体与文学家的天望 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辑 细雨声碎林浴我向往另一方天地。我梦幻着,那里的天空是我的,大地是我的,青山绿水是我的。我要像林中的小鸟自由扑腾、歌唱,啼傲烟云。当我从澳门回到广州,依然是由一片“水泥森林”进入了又一片“石屎森林”。高楼矗立,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灯红酒绿诉说着繁忙与荣华,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慨叹着绿色空间日趋仄小,那一路浓荫一路清风几近奢望。广州的农林专家告诉我,人体需要的“空气维生素”——阴离子的量为每立方厘米700个,方有起码的舒适感;而如今的广州火车站,阴离子量每立方厘米只有110个,细菌含量高达28000多个!入污染之境,久而不知其害,人们对生命受到如此严重的吞噬似乎都麻木了。我向往另一方天地。我渴望造化那双温馨的神手,把生存的惶惑转化为生命的惊喜。电话铃响了:“务必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我陪你去沐浴。”原从化县的老县长冯公热情又带点神秘地对我说。从化我还真的没有去过,老县长是在北京相识的,那里的温泉早已如雷贯耳。我琢磨着,是邀我去洗温泉浴,还是浸泡于冒雾气的池塘?老县长亲自驱车来白云宾馆把我接走。长驰直人从化县城,又七转八拐,把我带到一个名叫流溪河森林公园的地方,一方环山兜承着凹晶凝碧的天地。入口处,抬头有郭沫若手书的诗句映人眼帘:“库澄满面碧,树醉一身红,突见群鱼跃,欢呼漾太空。”我明白了,主人邀我沐的是“林浴”——借林莽湖光清新润湿之空气,回到适合于人类自身的生物韵律中去。仁山智水更韵林。寡闻之我,只知道1872年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起,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建有1200多个森林公园。日本把国土面积15%的森林划为自然公园,让人们更充分地摄氧健身;巴黎市郊的森林公园每年要接待游客900万人次,为参观卢浮宫人数之9倍。这绿色的清凉世界不仅陶冶人的性情,还激发着艺术家的思维和想象。施特劳斯的名曲《蓝色多瑙河》诞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森林,老托尔斯泰的不少杰作出自森林的灵感,安徒生的诸多童话也在郁郁葱葱中孕育,难怪诗人面对森林会说:走进野性的自然,创造最美的艺术。我眼前的从化“流溪河”,作为全国最早建成的十大森林公园之一。不愧为天造地设的风月山水。公园占地近100平方公里,森林植被极佳,覆盖率在86%以上。广州市的生命之河——流溪河斜贯公园中部,有大堤堵截,高峡出平湖,建构成库容量达3.6亿立方米清澈见底的人工湖。这里虽没有横空出世的气壮山河,却也是峰攒岫复,层林叠翠,紫*碧壑,有古木嵌崎虬曲,有飞禽振翼出没,徜徉幽径闻鸟语花香,放眼广偃见绿野平畴。这里的春天峰青峦秀,这里的夏日流泉飞泻,这里的秋季红叶起舞,这里的隆冬梅林飘雪。资料显示:在公园内7310公顷的森林中,蕴藏着134科、401属、819种植物,有陆生脊椎动物24目、61科、158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一、二级保护植物90多种,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达20种。某国皇家植物院主任来我国参观访问,发现有被称为“植物熊猫”的银杉。惊喜不已,曾提出愿以一架三叉戟飞机换中国一株活的银杉树苗。更难得的是,这里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高达1000个以上,远远超出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如果说无林地区每立方米空气中有三四万个细菌,那么这里仅有三四百个,真可谓“阅尽人间春色”,风物这边独好。这里的一切都由一个“绿”字写成。当我们登上汽艇,道道浪沟把湖面擦出一块透明的绿玻璃;当我们环顾四周,那将湖面紧紧包围的十余万亩源林,密密丛丛苍翠欲滴;当我们踏人曲径,水泥石块砌成的路面布满斑驳的绿影;当我们双手接起突然降下的一阵细雨,诚如苏轼“山色空潆雨亦奇”的诗句,雨水那么晶莹透绿……山不在高,多树则灵;水不在深,匝山则清;“绿”使这里的一切变得真切如“人之初”。我本以为逛逛公园就是“林浴”,老县长冯公说,严格意义上的“林浴”,是在泉水叮咚的森林中,沿着精心修建的林间曲径进行的。“林浴”四季皆可,以早晨或雨后见佳。活动大体上是三个阶段递进:一是林间步行,路程为2公里,中老年的步速为每分钟70至80步,尽量使之出汗;二是选择适当的路线与坡度,如年轻人平均坡度在9至17度之间,中年人在3至8度之间,老人和妇孺不宜超过3度,稍感疲累时,就面对大树深深呼吸,缓缓吐纳;三是“林浴”的结尾必须彻底放松,静心地于林海中遐思冥想,让心灵的天地辽阔丰盈。如此“林浴”,一般宜在山庄或林间小屋多住几天,每日按程序活动二至三个小时,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然而,这次森林公园之游我仅有半天日程,就只好“简化程序”了。在冯公和导游沈小姐的带领下,我踏上了森林浴区的林荫小道。这是公园特地开辟的一条长达2公里的坡度适中的清幽曲径,步行不足半小时便可走完。这条道顺着半岛的地形曲曲弯弯地向流溪河边伸延。婆娑的生花杂树和水边的临风玉树交相伞盖,把宁静、清爽沁入我们的心田。我们一边漫步一边作深呼吸,因为这里的不少林木可分泌散发一种称作“植物杀菌”的物质,如一公顷阔叶林一昼夜分泌杀菌素2公斤,针叶林为5公斤,松柏林达30公斤,既摄氧又杀菌,岂不快哉。在这条路上,我们尽情享受着松、杉、樟、枫、竹天然的芬芳。不仅如此,也就在这里,气候的年均温度为20.3C,一年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度为0(最舒适)的有60至80天,稍热(+1)的仅60天,稍冷(-1)的仅25天,夏有“凉伞”,冬有“温火”,说这里是“第二庐山”,并不言过。石径清风、层岚薄雾令人销魂,但流溪河森林公园并非只有宁静的一面。冯公和导游小姐告诉我,有时山风大作,松涛呼啸,大雨飘洒,势如千驹奔腾,复如万弦齐奏,惊心动魄的洪流无可抵挡。此一景观,正是“流溪河性格”的另一面。冯公手指半岛岗坡上苍松翠竹环抱的一座纪念碑,以悲怀心绪诉说道,1939年12月中旬,原62军第157师的将士,为阻击日本侵略者向粤北进犯,就在流溪河的牛背脊地带浴血奋战,整整10个昼夜击毙日军两千人,第157师四百多名将士壮烈牺牲,终于使日寇全军崩折,夺回了牛背脊,粉碎了妄图占领韶关、打通粤汉铁路的阴谋,谱写了名播南粤的民族正气歌。20世纪80年代,为缅怀壮烈,重修了高达9.89米的新碑,碑顶端的西侧浮凸62个凸点——象征原62军。碑座长4米,宽3.8米,四面镶着碑文,并刻有阵亡将士的名录。新碑全部采用花岗石建造,面向大坝,背靠水面,与山河同在。从大自然到这世界,静寂与激烈,是如此互为补充,相映成辉。是谁在这一方天地撒春播绿?前有先烈流热血,后有劳工造世界。从化人深知自己和所有的物种一样,都是自然之子,自身的苦难、忧患和昌硕,似乎也同流溪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里原先是荒山废水野岭,1957年始修水库,1959年起建林场。在最初的岁月里,正逢整个共和国处于挨饿的年代,这里同样有人发水肿,有人得夜盲,曾普遍地以野菜、代淀粉乃至有时以树叶、香蕉皮充饥。冯公谈到,当时他主持公社工作,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犯水肿病,狠狠心就带领一帮人用炸药炸河里的鱼给病人进补,其中有一条重达60多斤!“功耶?过耶?是耶?非耶?让老百姓去评说。”冯公又说到,他的许多朋友为了把残次林改造成林绮,绿了荒山也白了头,也有些战友已与青山为伴,长眠于流溪河边。多少年来,森林的主人们不管晨昏夕照,在这片100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育苗、植树、巡山、护林,一代接一代地继续抒写着善待自然的杰作。如今,整个森林公园已形成日趋完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前者有“南山瀑布”、“三棵古松”、“指群峰”、“睡美人”、“小漓江”、“玉溪湖”、“水笼岗”、“鸡枕日出”、“仙女戏水”、“人面怪石”、“夕照黄牛”等等,后者有“仁山智水亭”、“碧波怀古”、“珍稀濒危植物园”、“情侣桥”、“中日友好林”、“流溪香雪”、“彩弹野战”及“猴岛”等等。自20世纪90年代起,这里的工程技术人员依照搞成广州地区(从化已归广州管辖)“旅游月亮”的指导思想,在对流溪河风景、旅游、动植物、水文地质资源、环境质量、放射性元素、交通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深人调查的基础上,作出了用20年时间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森林公园的远景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20年将是“弹指一挥间”。我想,一百年前德国的赛帕斯坦•库乃普医生提出的“森林浴”的概念,或许会在更现代、更文明的绿色世界里,作时空上的修正和扩展,那就是并非仅指漫步于狭义的林间曲径,而是沐浴于广义的苍郁葱茏。流溪河已为我提供了这一洗涤,也定能以更美艳绝伦的风貌,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此林浴,同天地进行真真切切的对话。

后记

东方出版社敏锐地审察到开放的时代必有散文的兴盛,策划了这套“新世纪散文方阵”。承蒙错爱,命我凑成一册,忝到其间,确实有一种瞬间的欣喜。身为掉书袋的学人,这些文字似乎和“散文”不相合套,更羞于在“方阵”中显摆。集子里收了这些年杂七杂八的九十余篇小文,算是散记,又称小品、杂文、随笔、短论等等,全然套不进什么规定格式。也许这就是从心所欲,信笔由之,或者像《易经》说的“随之时义大矣哉”。记得唐朝书法家孙过庭有曰:“初谓未及,中则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我们这一代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文化人,风过雨过,时间锻炼了我们一切,岁月累积了我们一切,悲喜丰富了我们一切,沧桑也成就了我们一切。如今“人书俱老”,虽然还进入不了“夕阳盛景”的份儿,但多少还对人生和艺术有一些省悟,那就是仍要一路风骚到老,从敬畏先贤出发,从谦卑自身做起,继续以点点滴滴的耕耘,稳守对文化的一些真诚与自信。我还想到十五年前钱谷融先生有一篇漫谈散文的文章。他对散文的要求很简单:“真诚,自由,散淡”。此说深获我心。真诚、自由、散淡的人是有滋有味的人,搦管挥毫,必会自由自在,逞心而言,特立独行。但真正“下笔如有神”,委实是太难了,不容易做到。而余秋雨说“散文化的精神吐纳方式是一切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又是“精神”,又是“吐纳”,又是“方式”,当然得有章法、有规矩在里面,要不然,很可能画虎类犬、刻鹄成鹜,很难把辉煌的绚烂和优雅的简洁统合起来。感谢出版社编审张文勇先生为策划这套丛书付出的心血。他身为经济学博士,有如此的人文情怀,难能可贵。也感谢张京丽、何奎、敬丹诸君,从审读到编辑,既耐心又细心地处理我的“胡涂乱抹”。

编辑推荐

《莼鲈之思》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云雾在脚边翻滚,冰川在身旁。雪山顶峰。长期不化的冰雪,延绵一片。在我的脚跨完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我的眼里布满了俯视的惊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莼鲈之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