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阿越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前言

  继中国主流文坛首次拉开与网络文学全面对话序幕、举办跨年度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之后,国家级出版重镇东方出版社首次将网络文学纳入重要出版选题。  网络文学是最近十来年间各出版单位畅销书的重要出版资源,各出版社或文化公司不断向我所在的中国作家协会旗下的《长篇小说选刊》推荐网络文学纸质图书,使《长篇小说选刊》较早关注到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前行。如2003年选发过堪称网络文学初创期的代表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作者:慕容雪村),2005年选发了新浪网络文学大奖赛第二名《爱情豆豆》(作者:千里烟)等等。基于此,在2008年至2009年间,《长篇小说选刊》组织筹划了由中国作协为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中文在线”共同主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二十余家原创文学网站积极响应,参与者囊括了网络文学领域内所有知名原创网站。活动期间,二十余家文学期刊及东方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主流报刊社共同参与,一批优秀的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者走上“17K文学网”前台,审读和评点网络作品,与网络作者及读者直接交流。可以说,这次“盘点”,是主流文坛与网络文学界首次打破藩篱的聚会,由此拉开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全面对话的序幕,在中国网络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都堪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东方出版社策划编辑这套“中国网络文学盘点”书系,也是发端于此次的“盘点”活动,这套书系不仅将大盘点成果收纳其中,还大海捞针般地寻觅新的优秀作品。这些在海量的文本中突显出来的网络文学作品,既将其鲜明的网络文学特征展示于世,也经受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间所形成的审美标准的严格检验。因此,“中国网络文学盘点”,堪称总结梳理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本。

内容概要

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精选巨献!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打破藩篱的一次狂欢!     权威文学期刊《长篇小说选刊》隆重推荐!     三位网络文学“大神”级别写手携手亮相!     《新宋》是一部架空历史的网络小说。描述了一个当代的历史系大学生回到北宋,利用千年的知识积累,欲对北宋王朝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故事。作品以天才的想象、宏大的架构、激烈的戏剧冲突取胜。

作者简介

阿越:湖南人。1980年生,理工科毕业,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院,攻读中国古代史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动笔撰写《新宋》,历经数载,完成《十字》、《权柄》、《燕云》三部。阿越的作品思想深刻,文风严谨,于真切翔实的历史氛围中创造出想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江宁城外,钟山。  一位葛衣老者静静地站在一撮新坟之前,凌厉的山风掀动老者的衣襟与发须,发出呼呼的声响,然而那个老者沧桑的身躯,却始终一动不动。数十步开外,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垂着眼帘望着老者的背影,似乎在等待老人的回头。几个素衣童子跪存墓前,默默地供奉着果品酒水。坟前所立之高大的石碑上,刻着几行遒劲的大字:“大宋故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赐紫金鱼袋、赠天章阁直学士王君讳雾之墓”。  “阿弥陀佛!”一声洪亮的佛号,从远处传来,但是坟前的诸人,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竟没有一个人回头。驴蹄之声慢慢由远而近,一个中年僧人骑着一匹黑驴渐渐走近,他在坟前数十步远的地方下了驴,走到静立不语的巾年人面前,又高宣佛号,双手台十,道:“阿弥陀佛!”  中年人斜着眼睛望了他一眼,嘴角竟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微一欠身,淡声道:“这位想必便是大相国寺智缘大师。”  智缘微微一笑,回道:“不敢,施主想必是太府寺卿石越府的潘潜光先生。”  “正是区区。”潘照临淡然回道,目光却始终不离葛衣老者:那个人,才是他千里迢迢来此的主要目标——前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却似乎没有意识二人的存在,他的目光一动不动地停留在那块高大的墓碑之上,久久不愿移开。他人虽已歌,亲人的悲痛却会长久地存在,爱子王勇与弟弟王安国相继去世,特别是聪慧的王勇在三十二岁的年纪英年早逝,给王安石与吴夫人的打击,是一种旁人无法体会的沉重。  “相公,人死不能复生,还须节哀顺便。”智缘大步走近,在王安石身后低声说道。  王安石终于转过身来一潘照临这才发现,王安石比起在汴京之时,神态之间,老去不止十岁,但是那双咄咄逼人的眼睛中,此时却多了一种深深的寂寥与悲伤。他连忙深深揖礼,非常诚挚地说道:“元泽文章逸发,才不世出,不料天不能容一士,良可伤也。惟望相公节哀顺便,保重身体,使死者有灵,亦足欣慰。”  王安石注视着潘照临,略显疲惫地说道:“吾儿去逝,子明亲自撰写祭文,遣使吊祭,吾闻人祀先贤祠,亦有子明建言之功,此德至深,未能面谢。潘先生甫来金陵,即先祭拜吾儿,亦必是子明之托,先生回京之日,还望替老夫转达谢意。”  “相公何出此言?无论生前有何误会,我家公子却常常与我辈提起,元泽良材美质,一心为国,有公无私,堪称贤士,国事之分歧不可引为私情之嫌怨。”潘照临态度诚恳谦和,与平时不可一世的神态,宛若两人。  “潘先生此来,想必是身怀使命。”王安石的神情,始终是淡淡的深远,连潘照临也难以知道他心中所想。  “相公料事如神。我家公子在这几日之内,将向皇上提出一系列之政策主张,因涉及朝廷理财之要,公子担心自己年轻少识,或有阙失,故特遣在下东来,向相公请教。这是我家公子给相公的书信。”潘照临一面说,一面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递给王安石。  王安石接过信来拆开,只见上面写道:“越顿首相公阁下:某愚不量力,而欲有为于天下……”信中不过略表慰问谦逊请教之意。他一眼看过,又将信收起,道:“子明过谦了,《货币乘数效应》一文,我曾见过《西湖学刊》的转载,其想法实非常人所能及。《苏石奏折》之规划,虽过于骇人听闻,然于长远来看,却也是有利之事。非大有为之人,不敢及此。”  潘照临笑道:“然此次前来就教者,却是之后我家公子又提出的新计划。”他忽然走到马边,抽出一支箭来,在地上画了几个圈,在旁边标卜“汴京”、“广州”等字样,又画了几条水道陆道相联,便就在此地解说起石越的一系列政策起来。王安石与智缘只是静静听他解说,始终不置一词。  这种态度,竟让潘照临心中亦惶惑起来。石越给他的指示,是要说服富弼、王安石支持自己的政策,特别是解除持兵禁令。以后后续的一系列政策:钢铁产业化,部分军器民营生产等等——实则这不过是军器监改革的进一步而已。军器监的一些军资,已经开始向民间采购,而非采用过往的“进贡”,更不是物无轻重,皆由军器监属下作坊来亲自生产的格局了。但是眼下,王安石的这种态度,却让潘照临感到莫测高深。他并不知道王安石对于石越的真正观感如何;而这种观感是不是会最终影响王安石的政治判断,他也不能把握。他在王安石身上感觉的,是一种奇怪的气质……  “相公,依贫僧之见,这份计划,最终必然会通过。军屯之利,还有便利湖广四路以及川峡诸路漕运,这已是十分诱人。而亦不扰民,司马君实等人也不会反对。”智缘待潘照临说完,沉吟一会儿,便抢先开口说道,他本人十分认可这个计划。  王安石却只是沉吟不语。  潘照临试探着问道:“不知相公以为如何?我家公子说,任何计划,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以他的才华见识,必然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  “子明之识,远在众人之上。”王安石打断了潘照临的话,沉声说道。“只是某虽无大病,然年弥高矣,衰亦滋极,稍似劳动,便不支持,朝中大事,实无精力关心。况且远在东南,亦不当于多论朝事。”  “士大夫当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岂可逃避自己的责任?”潘照临正色责备道。  “肉食者谋之可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夫已经无意政治,只想退而著书,颐老天年。西湖学院所译诸夷之书,虽多有晦涩不可解之处,然亦颇有真知灼见于其中。老夫老年丧子.功名之意已绝,只欲于学问中求一解脱。盼潘先生替老夫回复子明,望他能念同殿之情,吾尚有一子一女,便托他照顾。”王安石的回答,让潘照临与智缘都大吃一惊。  “相公之才,只怕天子不许隐居。”  “老夫已上表请求致仕,君臣相知一场,想来皇上会许我。”  “相公,此事亦非元泽之愿!”  “某一生抱负,已付东流,子明后起,政策谋略,远胜于吾,某又有何可坚执者?且吾儿既逝,某之抱负,更无后继者。曾子固、蔡持正之辈,虽则聪明多智,吏才敏捷,然恋于禄位,终难寄以大事者。惟一吕吉甫,或可期待,然此人之才智,亦无须他人帮助。”  “吕吉甫?”潘照临不觉摇了摇头,道:“真能继相公事业者,惟石公子一人而已。相公无非想要富国强兵,石公子必能让大宋国富兵强。”  王安石目光一闪,轻轻说道:“子明抱负,不止此尔!”  他这轻轻一句话,却如平地霹雳,将潘照临与智缘都吓了一跳。二人顿时脸色齐变,潘照临直时说道:“相公此言差矣,石公子忠心事国,岂有他志?”

编辑推荐

  中国“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精选巨献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打破藩篱的第一次狂欢权威文学期刊《长篇小说选坤》隆重推荐三位网络文学“大神”级别写手携手亮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由于《燕云4》迟迟未出,所以隔三差五就来网上搜搜。结果就看到了这本书。乍一看也不知道出版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浓缩?外传?点评?可惜介绍里除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什么都没说。心想反正《燕云4》还是遥遥无期,买一本来打发一下时间也好。结果拿到书一看,发现只是一个节选本。选了原作中石越出任陕西安抚使到最终攻取西夏这一段的情节。虽然我很努力想翻出点新内容,最终只能沮丧地发现,只有前言是新的。对于已经买了原作的我来说,本书连鸡肋都称不上。

    郁闷之余也纳闷,这节选本是给谁看的呢?读过原作的人自然根本没有必要看,对没读过原作的读者,让他们看这样一段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节选,貌似也不能起到调动兴趣的作用。看看前言,里面倒是说得还明白,本书的出版算是文学界对“网络文学十年发展”的一次盘点,“打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藩篱的一次狂欢”。本人愚钝,看不出节选本和盘点文学发展有啥必然关系,不过也能大致明白本书与其说是给人读的,不如说是用来树碑立传的。网络文学能够登堂入室,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如果一上来就沾染了文学界自赏风气,就有些得不偿失。

    退一步讲,就算出选刊,出节选本真有作用,至少你也应该让读者知道你出的是节选本吧?可惜看遍全书,除了封面上“《长篇小说选刊》隆重推荐”模棱两可地透露出一点信息外,毫无说明本书系节选本的。这,就很不厚道了。

    所以,除非真有需要,否则各位《新宋》读者还是走过路过,看看热闹即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