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编(上下)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翟灏  译者:陈志明 注解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历代风俗史料丛刊:通俗编(套装共2册)》是一本以辑录通俗词语加以解释﹐属于俗语考源一类的书﹐清代翟灝编。《中国历代风俗史料丛刊:通俗编(套装共2册)》采录前代书中所出现的各种常用词语﹐分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请﹑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畜兽﹑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貌﹑声音﹑杂字﹑故事﹑识馀等38类。每类为一卷﹐共38卷﹐5000余条。每条举出出处﹐有的出于经史﹐有的出于笔记﹑诗文﹐大都是一般口里常说的词句﹐对考查一些词语的解释和故事的出典以及民间风俗等极为有用。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翟灝 校注:陈志明原著:翟灝,字大川﹐一字晴江﹐浙江仁和人。生于乾隆元年(1736)﹐卒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十九年中进士第﹐曾任金华府学教授。陈志明,男,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金庸研究专家。有《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上、下)、《金庸笔下的文史典故》(续编)(上、下)、《金庸笔下的兵法奇谋》等金庸研究著作。

书籍目录

卷一 天 文 卷二 地 理 卷三 时 序 卷四 伦 常 卷五 仕 进 卷六 政 治 卷七 文 学 卷八 武 功 卷九 仪 节 卷十 祝 诵 卷十一 品 目 卷十二 行 事 卷十三 交 际 卷十四 境 遇 卷十五 性 情 卷十六 身 体 卷十七 言 笑 卷十八 称 谓 卷十九 神 鬼 卷二十 释 道 卷二十一 艺 术 卷二十二 妇 女 卷二十三 货 财 卷二十四 居 处 卷二十五 服 饰 卷二十六 器 用 卷二十七 饮 食 卷二十八 兽 畜 卷二十九 禽 鱼 卷三十 草 木 卷三十一 俳 优 卷三十二 数 目 卷三十三 语 辞 卷三十四 状 貌 卷三十五 声 音 卷三十六 杂 字 卷三十七 故 事 卷三十八 识 余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结十弟兄《颜氏家训》: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比见北人甚轻此节: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按:此事自汉晋以来,不胜枚举。《南史》:宋明帝与苏侯神结为兄弟,以祈福助,尤其怪诞者也。《春明退朝录》:太宗谓侍臣曰:昔唐庄宗终日沉饮,与俳优辈结十弟兄,不知当时刑政何如也。结弟兄期以十人为数,又见于此。 牵郎郎拽弟弟 张懋建《石痴别录》:儿童衣裾相牵,每高唱云云。初意其戏词,后见《询刍录》,乃知为多男子祝辞。 房分《汉书·石奋传》:人子舍,师古曰:诸子之舍,若今言诸房矣。《北魏书·宗室深传》: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中表《晋书·杜后传》:母裴氏,中表之美,高于当世。《列女传》:王浑妻钟氏,礼仪法度,为中表所则。《隋书·经籍志》:有卢怀仁《中表实录》二十卷,高谅《表亲谱》四十卷。 半子《唐书·回纥传》:咸安公主下嫁,可汗上书言:昔为兄弟,今为半子。刘禹锡《祭阳庶子文》:乃命长嗣,为君半子。 娇客苏轼《和王子立》诗:妇翁未可挝,王郎非娇客。注曰:女婿日娇客,子立乃子由婿也。《老学庵笔记》:秦桧有十客,吴益以爱婿为娇客。 补代《猗觉寮杂钞》:世号赘婿为布袋,不晓其义。或云,如身人布袋,气不得出也。顷附舟人浙,有同舟者号李布袋,篙人问其说,一人日语讹也,谓之补代。人家有女无子,恐世代自此而绝,不肯出嫁,招婿以补其世代耳。此言绝有理。《潜居录》:冯布少时,绝有才干,赘于孙氏。其外父有烦琐事,辄日俾布代之。故吴中谓婿日布代。按:冯布事,未见他书,元人杂剧如《张国宾》、《薛仁贵》、《武汉臣》、《老生儿》,并有补代之言,朱氏《猗觉寮》之言是也。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风俗史料丛刊:通俗编(套装共2册)》是历代关于俗语出处最著名、搜罗最广的一本典籍。但是截止目前为止,只有1958年商务印书馆的一个刻版影印本,此外再无他本。随着近年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潮,很多相对生僻的典籍都被反复地挖掘出来出版,但对《中国历代风俗史料丛刊:通俗编(套装共2册)》的整理、校注、出版却仍是一个空白。《中国历代风俗史料丛刊:通俗编(套装共2册)》的出版填补了一项空白。

名人推荐

“内容繁富”,“可说是百科全书性的俗语词书”。——胡奇光(《中国小学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通俗编(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通俗编》属于俗语考源一类的资料书,书中辑录了当时流行的大量俗语,分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请、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畜兽、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貌、声音、杂字、故事、识余等38类。每类为一卷,共38卷,5000余条。作者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每条俗语列举出处,或出于经史,或出于笔记、诗文。对考查一些词语的解释、出典并借以了解民间风俗等颇有助益。此类书籍予接触不多,只是在1980年前后购读过陆澹安先生编撰的《小说词语汇释》(布面精装)及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二书。窃以为此种著述,有大才者固不屑为,而无才学者则难以胜任;因其于学术事业不为无补,故能得以传世。此书于清乾隆年间编定后,曾由无不宜斋刻印,分装12册;近代以来,商务印书馆曾于1937年、1958年两次出版本书排印本,分上下两册。最近东方出版社出版陈志明编校的简体字本,仍分上下两册,于2013年1月出版,诚善举也,无疑可以满足许多读者的需要。但阅读中发现,在繁简转换和五笔录入过程中,因形体近似出现的差错颇有不少,对不熟悉古代典籍的读者很容易造成误导,实在是美中不足。对此,编校者固难辞其咎,作为出版方的东方出版社(实为人民出版社的另一块牌子)亦有责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