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学史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作者:蔡元培  页数:257  字数:187000  

内容概要

《中国伦理学史》是蔡元培先生重要理论著作之一,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中国伦理学史》以科学的方法阐释并论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二十八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辨析其优长与缺失,既公正客观,又合情合理。尤其有意义的是,蔡元培在此书中将西方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同中国古代的道德观念进行比较,主张中西兼容,古今并包,为中国伦理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觉。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曾数次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著有《哲学大纲》、《中国伦理学史》、《石头记索隐》等,遗著辑成《蔡元培全集》。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书籍目录

序例
绪论
伦理学与修身书之别
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根本观念之别
我国之伦理学
我国伦理学说之沿革
我国之伦理学史
第一期 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论
伦理学说之起源
各家学说之消长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
天之观念
天之公理
天之信仰
天之权威
天道之秩序
家长制度
古先圣王之言动



皋陶
商周之革命
三代之教育
第三章 儒家
一 孔子
小传
孔子之道德



忠恕
学问
涵养君子
政治与道德
二 子思
小传
中庸
率性

结论
三 孟子
小传
创见
性善说


浩然之气
求放心
孝弟
大丈夫
自暴自弃
政治论
结论
四 荀子
小传
学说
人道之原
性恶说
性论之矛盾
修为之方法

礼之本始
礼之用
礼乐相济
刑罚
理想之君道
结论
第四章 道家
一 老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学说之趋向
道德道德论之缺点
因果之倒置
齐善恶
无为之政治
法术之起源
结论
二 庄子
小传
学派
世界观及人生观
理想之人格
修为之法内省
北方思想之驳论
排仁义
道德之推移
道德之价值
道德之利害
结论
第五章 农家
许行
小传
义务权利之平等
齐物价
结论
第六章 墨家
墨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弟子
有神论
法天
天之爱人利人
道德之法则
兼爱
兼爱与别爱之利害
行兼爱之道
利与爱
兼爱之调摄
勤俭
非攻
结论
第七章 法家
一 管子
小传
著书
学说之起源
理想之国家
道德与生计之关系
上下之义务
结论
管子以后之中部思潮
二 商君
小传
革新主义
旧道德之排斥
重刑
尚信
结论
三 韩非子
小传
学说之大纲
性恶论
威势
法律
变通主义
重刑罚
君主以外无自由
以法律统一名誉
排慈惠
结论
第一期结论
第二期 汉唐继承时代
第一章 总说
汉唐间之学风
儒教之托始
道教之托始
佛教之流入
三教并存而儒教终为伦理学之正宗
第二章 淮南子
小传
著书
南北思想之调和


性与道合
修为之法
善即无为
理想之世界
性论之矛盾
结论
第三章 董仲舒
小传
著书
纯粹之动机论
天人之关系

性论之范


仁义
结论
第四章 扬雄
小传
著书


性与为
修为之法
模范
结论
第五章 王充
小传
革新之思想
无意志之宇宙论
万物生于自然
气与形形与气
骨相


结论
第六章 清谈家之人生观
起源
要素
人生之无常
从欲
排圣哲
旧道德之放弃
不为恶
排自杀
不侵人之维我论
反对派之意见
结论
第七章 韩愈
小传
儒教论
排老庄
排佛教


结论
第八章 李翱
小传
学说之大要

性情之关系
情之起源
至静
结论
第二期结论
第三期 宋明理学时代
第一章 总说
有宋理学之起源
朱陆之异同
动机论之成立
功利论之
别出
儒教之凝成
思想之限制
第二章 王荆公
小传
性情之均一
善恶
情非恶之证明
礼论
结论
第三章 邵康节
小传
宇宙论
动静二力
物人凡圣之别

慎独
神性情
结论
第四章 周濂溪
小传
太极论
性与诚
善恶
几与神
仁义中正
修为
之法
结论
第五章 张横渠
小传
太虚
理一分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心性之别
虚心
变化气质

结论
第六章 程明道
小传
性善论之原理
善恶


忘内外

结论
第七章 程伊川
小传
伊川与明道之异同
理气与性才之关系

养气
寡欲
敬与义
穷理
知与行
结论
第八章 程门大弟子
程门弟子
上蔡小传
其学说
龟山小

其学说
结论
第九章 朱晦庵
小传
理气

心情欲
人心道心
穷理
养心
结论
第十章 陆象山
小传
朱陆之论争
心即理
纯粹之惟心论
气质与私欲

先立其大

结论
第十一章 杨慈湖
小传
已另
结论
第十二章 王阳明
小传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

结论
第三期结论
外二种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简易哲学纲要
自序
凡例
第一编 绪论
(一)哲学的定义
(二)哲学的沿革
(三)哲学的部类
(四)哲学纲要的范围
第二编 认识问题
(一)认识的起原
(二)认识的适当
(三)认识的对象
第三编 原理问题
(一)实在论
(二)生成论
第四编 价值问题
(一)价值
(二)伦理
(三)美感
第五编 结论

章节摘录

  性 孔子劝学而不尊性。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知与下愚不移。”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言普通之人,皆可以学而知之也。其于性之为善为恶,未及质言。而尝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又读《诗》至“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则叹为知道。是已有偏于性善说之倾向矣。仁 孔子理想中之完人,谓之圣人。圣人之道德,白其德之方面言之曰仁,自其行之方面言之曰孝,自其方法之方面言之曰忠恕。孔子尝曰:“仁者爱人,知者知人。”又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分心意为知识、感情、意志三方面,而以知仁勇名其德者。而平日所言之仁,则即以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故其为诸弟子言者,因人而异。又或对同一之人,而因时而异。或言修己,或言治人,或纠其所短,要不外乎引之于全德而已。孔子尝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称颜回“三月不远仁,其余日月至焉。”则固以仁为最高之人格,而又人人时时有可以到达之机缘矣。孝 人之令德为仁,仁之基本为爱,爱之原泉,在亲子之间,而尤以爱亲之情之发于孩提者为最早。故孔子以孝统摄诸行,言其常,曰养,曰敬,曰谕父母于道。于其没也,曰:善继志述事。言其变,曰几谏。于其没也,曰干蛊。夫至以继志述事为孝,则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得统摄于其中矣。故曰,孝者,始终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亦由家长制度而演成伦理学说之一证也。忠恕 孔子谓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非曾子一人之私言也。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日:“其恕乎。”《礼记》《中庸》篇,引孔子之言曰:“忠恕违道不远。”皆其证也。孔子之言忠恕,有消极、积极两方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消极之忠恕,揭以严格之命令者也。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积极之忠恕,行以自由之理担者也。

编辑推荐

  《中国伦理学史(RMLH)》是中国学者蔡元培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伦理学的思想史,并首次以西方写作框架整理传统伦理思想,被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书把伦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被视为“比较纯粹的伦理学史著作”。  《中国伦理学史(RMLH)》以“近代唯物论”评王充,以“自由”评老子、庄子、荀子,以“自由思想”评戴震、黄宗羲、余理初……中西兼容,古今并包,成功构建了近代伦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格式,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伦理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