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美元

出版时间:1995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朱文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1967年生于福建泉州。198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动力系。1994年辞去公职,现为自由作家。著有诗集《他们不得不从河堤上走回去》,小说集《我爱美元》、《达马的语气》、《弟弟的演奏》,长篇小说《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

书籍目录


吃了一个苍蝇
两只兔子,一公一母
去赵国的邯郸
飞行的大爷
傍晚光线下的一百二十个人物
丁龙根的右手
关于一九九O年的月亮
我负责调查的一桩案件
单眼皮,单眼皮
弯腰吃草
到大厂到底有多远
可以开始了吗
小羊皮钮扣
戴耳塞的亚加
五毛钱的旅程
我爱美元
附录:
距离的诱惑——朱文小说印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爱美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你看,今天天气多好,我跟你讲了多少遍了,你要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到有阳光,有水,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去。
      但是弟弟,拒绝平庸不等于说,把全家人都动员起来,跟在你的后面为你擦屁股。
      绝不拖泥带水,因为我时间有限,我必须充份利用做一些实在的事情。
      但是我相信自己会有那么一天变得大名鼎鼎,然后一开门就有大把大把的支票劈头盖脸地冲我砸过来,躲也躲不掉。
      我觉得那样做对不住自己和父亲多年的友谊。
      我爱我的父亲。
      但是,那毕竟是一头他妈的“一洗黑”染过的黑发,想到这一点,我禁不住鼻子一酸。我的儿子将在我的身后,看着我的背影,我孙子将在我儿子的身后,看着我儿子的背影,当然我孙子的背影还要留给他的后来者。我们连成一线,就成了我在老家见过的那种拉网,各个时代的女人们就像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那样穿梭其中,有时我们有所收获,有时什么也捞不到,我们说不出其中的幸福,也道不出其中的悲哀。
      听我说,儿子,尊敬这玩艺太不实惠了。我们都要向钱学习,向浪漫的美元学习,向坚挺的日元学习,向心平气和的瑞士法郎学习,学习它们那种绝不虚伪的实实在在的品质。
      “你觉得我丢了你的脸,是吗?”
      “我有什么脸可以给你丢,真是,我没脸。我在旁边一声不吭,你是不是觉得我丢了你的脸?”
      “没有。”
      “没有?你是不是觉得我不仗义?”
      “也没有。”
      “也没有?”
        “值不值,我们不管。如果那样做了,我总觉得对那两块钱不够尊重,你看呢?是两块钱,它就该得到两块钱的尊重。”
      但是小艾始终否认她就是小艾,她对小林说,他编这套谎话来骗她,是不是想不付钱。小林还想说什么,小艾大闹起来,引起很多人围观。小艾大骂着,要他赶快付钱,小林没有办法,在众人的注视下痛不欲生地扔下了一沓钞票。请注意,这里是慢镜头,一张张美丽的美元身体轻盈地旋转着,缓缓地飘啊,飘啊。婊子小艾忙不迭地把钱捡了起来,骂骂咧咧地离开了旅馆。她已经有些年头没卖过这么好的价了。免不了还有这样的镜头,小艾匆匆地转过几个街角,然后在黑暗的角落里靠着墙流下了亮亮的泪珠。小林无限惆怅地踏上归途,他当然落下了心病,这对他以后的艺术生涯无疑也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婊子成就一个艺术家的爱情故事,编剧是朱文。这种故事一分钱两个,既批发也零售,你就慢慢享用吧。
      我因此认为,这个女孩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地道的婊子,她还知道情调,可以去做一个女作家女诗人。
      你说这算什么事,我对自己有那么一点失望,我竟然认为婊子的眼泪比她的另一种分泌物更应该得到男人的尊敬。
      如果,一个女人还很小,还没到谋生的年龄,她就有权利无偿地得到所有的东西。
      父亲显然被我的不信任所伤害了,低着头,年过半百的中年人的苍老的神态流露出来。我多么不愿意看到这样,我爱我的父亲。多年以来,他无条件地容忍了我这么一个儿子,他已经够伟大的了。我没有权利继续苛求我的朋友。
      时间会有耐心慢慢地教育你,用不着我来为你操心。
      每次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父亲就站了出来,这就足够了。你不要成天为你自己感动,以为只有你绝不媚俗,要记住,你的绝不媚俗就是以父亲毫不掩饰的庸俗为代价的。
      是的,爸爸,你已经在不知所措的生活中饿了很多年了。
      
      与金钱的腐蚀相比,贫穷是更为可怕的。
      想叫我难受,没门。我早就是一个你没法让我难受的人了,很多人挖空心思,想叫我难受,最终只能使他们自己觉得没趣。但是只要我一开口,很多人就觉得心里不痛快了。
      
      每当我看到新出生的天使一般的婴儿,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怜悯之情。你们怎么才来啊?真是太不幸了。
      
      谁向我扔两个硬币,我就写一本书给你看看。我已经准备好了,连灵魂都卖给你,七折或者八折。不过别忘了,我要的是他妈的美元。
      “一个作家应该给人带来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理想、追求、民主、自由等等,等等。”
      “我说爸爸,你说的这些玩艺,我的性里都有。”
      我很高兴,一高兴我就觉得自己挺有钱。欢乐从来不是什么希罕之物,只要你有钱,没有的东西都可以为你现做一个。
      她们站立的地方离我很近,就一百美元的距离。
      我们眼下仍然还需要一个体面的令人尊敬的父亲。
      
  •     简单的叙述中场景慢慢铺展、意识缓缓流淌,时不时迸现深刻洞见。
      一场简单的父子相见,朱文用他的文字试图击穿浓的化不开的生活。
      平实的文字透出些许痕迹,包括欲望、挣扎和无奈...及你所能想到的关于一个坚持并未完全消失的普通男子的符号。
  •     4颗星的原因,与文笔无关,与主题无关
      只关乎作者无所谓的自嘲态度。
      “这样的故事一分钱两个,编剧朱文。”
      有时候我需要看一点这样的态度。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     我不知道如果现在重读,这本书还是否能给我带来当初的快感,刺激,震憾,他和莫言,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作家。
  •       你是流氓,谁怕你!
        
        简平
        
        
        
        《我爱美元》(朱文小说集)通篇写的是一个“我”(根据评论者对我们的提醒,作者和笔下的人物具有同一的“互文性关系”),整天想着把所碰见的任何一个女人(不论年龄美丑)往床上抛,还帮着自己的父亲“找乐子”,满城满市地找妓女,当父亲看到那些姑娘还是孩子。
        
         想起自己的女儿以至不忍下手时,他便振振有词地诘问:“你的女儿就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像样的妓女了吗?”
        
         在和妓女讨价还价时,因为口袋里的钱不够,就希冀着天上降一场大雪。雪片都是一百面额的美元,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美元就是美丽的元,美好的元!”
        
         对于这样满是流氓腔的下流、无耻的文字,竟有文学评论家欣欣然为此击掌欢呼,称一代“文学新人”正以新的姿态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不仅为其打出所谓的“新状态”的文学旗号,还煞有介事地用各种玄乎的新名词为之作理论上的提升和包装。
        
         令人费解的是,具有很高声誉的作家出版社也来推波助澜,还堂而皇之地在封底打上标签,宣称这是“现代人结束精神流浪的悲壮努力”,其谄媚、恶俗和麻木昏庸非但使人震惊,更使人愤慨。
        
         随便选书中的一些文字,就是耸人听闻的。
        
         “我们都要向钱学习,向浪漫的美元学习,向坚挺的日元学习,向心平气和的瑞士法郎学习,学习它们那种绝不虚伪的实实在在的品质。”
        
         “那些历尽磨难的老作家们,他们对钱不感兴趣,也没有睡过十个以上的女人,所以他们没能写出什么东西。
        
         再看看稍后一些的作家,他们终于尝到一点金钱和女人的甜头了,但谈起来要么扭扭捏捏,要么装腔作势,所以我们也不能希望他们能干出什么像样的事情来”……任何时代,所有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的重建,都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完善和提拔,而这种自吹全新的“根本理解”一听便知是彻底的根本性的倒退,不仅极端的下流、腐朽,最为恶劣的是侵犯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毒化了社会风气和人的心灵。
        
         相对地摊上的黄色读物,《我爱美元》更具欺骗性和误导性,因为它打着纯文学的旗号,用“文学理论”来作包装,使公众(特别是虔诚的文学爱好者)在惊吓失望之余,认为文学已到了如此不可救药的无耻、堕落的地步而远离文学。
        
         已有一段时间,我们似乎听不到文学批评界坦诚而正直的声音,对当下的文学创作,一些评论家不是自愿放弃自己的声音,就是加入不痛不痒、吹吹捧捧的媚俗的合唱,要不便不负责任、哗众取宠地为《我爱美元》这样的“流氓文学”摇旗呐喊。
        
         不客气地说,目前的文学批评界与其说是不景气,倒不如说是自暴自弃。
        
         而有的出版社也因为“我爱美元”,丧失基本的原则立场。
        
         为劣质品打开绿灯,不惜毁弃自己的声誉、不惜损害文学事业。
        
         正是这样的背景,使一些作者的流氓习气得以恶性扩张,并渗透到文学创作之中,无所禁忌,全然不顾社会影响而四处抛售龌龊委琐的东西。
        
         (原载于1996年5月6日《新民晚报》)
  •     算不上是评论,一点点记忆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1995年还是1996年,已记不得。只记得读它时的快感,这是一本让我感觉如此亲近的作品,作者是高出我多年的学长,书中的许多元素那会就生存在我的周围,小说中故事发生的环境之闭塞,主人公妄图突围那道道藩篱,呼吸自由空气的意识,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书时的体验,十分新鲜,触手可极一般。有机会想重读一下,尽管自己离开那个小说背景圈子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十年。
  •   我觉得朱文是用讽刺来传达一种必要的尊重,不论是是性,金钱,写作,职业,还是个体的的尊严和同情心。
  •   个人认为,这个短篇是朱文最好的文章,虽不为很多人所知所赞,但放在当时那个时代,无愧于杰作。
  •   坦诚和正直地说,这个中篇是杰作中的杰作
    没有丝毫颓丧之气,活力,暴虐,充满了不知所谓的乐观
    这就是所谓的方向感
  •   和张宏森一副嘴脸
  •   此人在新民晚报登了不少酸文
    我一年用一本记事本,新的打开了,上一年的也便当废纸丢弃了。可有时,会突然记起那本子里是有着一些有趣的东西的。那次去无锡采访一个电视剧剧组,遇到了童安格,我曾经被他的歌曲深深打动过。午后,我与童安格坐在小河边交谈。我问起童安格,是否怀恋那段大红大紫的日子,他有点惆怅地说,这几天正在酝酿一首歌,想表达自己的某种心境。说着说着,他拿过我的记事本,在上面写起歌词来:“那曾灿烂的焰火,我何尝不想再拥有。掌声像似一阵轻风,吹过幕布,仍在摇动。I remember,回忆在心头。”我问:“起了什么歌名呢?”童安格想了想,在我的本子上又写了四个字:“掌声如风”。他一笔一画地写着,我看到他的神色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让午后的阳光都染上了宁静和淡泊。因为还在创作中,那些歌词是勾过来划过去的,但也留下了最初的内心的悸动。只是,这份心绪随着被我处理掉的记事本也就像风一样地飘逝了。
  •   真他妈的恶心,这个煞笔
  •   写的真恶心。。。。。
  •   说实话,看到最后我还以为是朱文自己加上去调侃的呢。。。真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东西来,有点儿可笑。
  •   有点儿当众骂街的味道,而且是把作家和出版社一起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