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问连岳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连岳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连岳的情感问答专栏结集,正如这样的问答是前几年“我是鸡汤”的延续,“爱,就不要侦探你爱的人”“学会认输,是理性生活的开始”“失败了,因而排除了一类不值得爱的男人”“爱情是毒品的一种,我们只能受用一点点”“恋爱和做贼一样,要有记忆,要有勇气,要提心吊胆,要不怕丢脸,要生活在不安全当中”“恋爱会带给我们无穷尽的困扰,让我们上下求索,那就是因为它是不能放弃的生命元素”,启迪人生。

作者简介

连岳,1970年出生。原《南方周末》记者,现为专栏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城市画报》、《第一财经日报》、《外滩画报》、《上海壹周》等媒体开设专栏。出版作品有《来去自由》、《我是鸡汤》。

书籍目录

你要的“健全”,不过“健全”的冷酷而已挽救不回一段爱情就创造新的一段家情让“聚合”的力量大过“拆散”的力量 我们是为了被爱存在,并非了解理解丰承一为什么我们需要诱惑人生是孤单的,因此要找个有趣的人共度我要我的亲密爱人  我要我的痛快感觉钱并不是爱情的敌人20、30、40都不将就着爱继父也可以是好的爱情教师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热爱我们的身体幸福是什么?找个可以一夜吻的人很难选择“贪玩”,就不要和爱情沾边爱,就不要侦探你爱的人爱情,它是一种超过了肉欲的渴望学会认输,是理性生活的开始5偏见的左手找不到右手春天的树,何苦去尝冬天的苦寒失败了,因而排除了一类不值得爱的男人一个应该被击溃的人的自嘲和温暖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身后的阴影不要让伤害你的人得逞在心碎之时知道悲伤终究会过去……

章节摘录

  性交易可以精确计算,爱情不行  连岳:  您好!  很喜欢你的说话风格,我有些问题想请您给我指点一下,可以吗?多谢!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学校不是很好专业也不好。现在我的问题是,我的导师,比我大25岁的有家有室的男人,总是在纠缠我。因为我自己觉得一直是个很不错的学生,能力成绩都还可以,并且当初考进来的时候成绩非常优异,所以导师他也一直对我很满意,很喜欢我,把重要的课题都交给我做。但是那时候的“喜欢”应该只是出于老师对学生的欣赏,我也没多想。  我的导师在行政上是我们学校的领导,掌管着人事大权,同时他也是非常的忙,我们作为他的研究生,几乎见不到他的面,他也从来不联系我们也没时间指导我们。可是我上了二年级后,他会经常给我电话,问一些比较关心人的问题,什么课题进展啊,个人生活如何啊,生活有无困难啊,等等。还会给我发短信息。  后来,打电话很勤,经常让我去他办公室随便聊聊,那个时候我的课题进展不是很好,也就经常过去,后来发现他好像对我关心过头了,然后我一直都避开他,但是他总是以课题为借口让我过去,有一天,他就和我说什么他喜欢我一类的话,然后就抱住我,我吓坏了,拼命挣脱后,他说他真喜欢我,还问我能不能接受他,我说不,永远不,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除此以外,我不会有别的感觉。你再这样,我以后再也不敢和您接触见面了!他当时对我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这样,可是他时而打电话让我过去,改文章啊,什么的,我都尽量找人陪着去。  但是,他是导师,又是领导,许多学生都想巴结他,看到他欣赏喜欢的学生,他们也会嫉妒,然后互相排挤,我又不想别人知道他对我很好,所以也不能每次都拉人陪。现在,他依然如此,找我去,不过没什么太过分的举动,就是他要抱,我躲,然后我再强调不可能和他发展除了师生以外的感情。  可我真的为此很苦恼,每次都提醒他他的妻子女儿,我的决心,他现在又和我说准备送我出国读博士,联系了,只是我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还说排除对我的个人情感,仅从他所有学生中选最合适的人,他也认为是我,因为我各方面都很不错。而我现在面临毕业,学校不好专业不好,就业很不乐观,无论是出国也好,不出国找工作也好,导师都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想留校他一句话就可以,如果去高校就职,他帮忙推荐也不会有问题,他曾经和我说过让我留校,说心理话,我想去高校,但是这也要他帮忙才比较好。  所以我现在既不敢太正面极端的抵触他,更不愿委曲求全,委屈自己的感情甚至更多。可是我真的需要一分好的工作。  连岳,您能帮我解开我现在的迷茫和烦恼吗?  Emotion    Emotion:  看来现在的大学,除了读不到书,其他什么怪行状都碰得到。因为本专栏不关注大学改革,也无意教授、导师们的私生活,所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上。还好,看来目前他只能玩玩“抱抱躲躲”的性前游戏,强奸这种事情可能还干不出来,我们还有安全的空间来探讨一下爱情,先让这个咸猪手在旁干着急吧。  为了让他急死,我从巴尔扎克说起吧。  巴尔扎克刚到巴黎时,借了一大笔钱订——书?不对,订了几套精致的衣服,在巴黎这个势利的地方,到处都是眼尖的小市民,行头不置好,就是天才出门也要招白眼。  再说个近一点的例子,好像是张国荣(或者是周星驰?记不太清了)作为新人刚和公司签约时,薪水少得可怜,可是公司合同条文明确规定他上下班得打的,发现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要罚钱,当时一大部分的工钱都用来付交通费了。公司的理念是,你不先在排场上把小市民镇住,想成为明星,门都没有。  在一个精明的社会,小市民的心眼是可以利用的,你花力气教他们大气与眼界,还不如教驴拉小提琴,顺着他们,让他们的精明托举着你往上升。但是,你自己绝对不可成为过于精明的人,这样你就混迹于一堆占小便宜的人群当中,永无出头之日了。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小市民是这样成长的:据说他刚懂事时,在路上捡到了五块钱,从此后,他走路时总是盯着地面,五十年后,他成果辉煌,共捡了一万多个扣子,一千多个硬币,三个钱包,不明物体(可是看起来有价值)十余件,信件七八封。虽然落下了驼背、高度近视等后遗症;同时因为过于专注,没时间恋爱,没时间看《上海壹周》,所以终身未娶,但,但但,他非常非常满足他的人生。  我的意思是,过于精明,除了让你被利用之外,除了让你的人生失去真正有趣的东西之外,毫无用处。  你若用这种小市民的精明来算计爱情,那么,你可能不配说爱这个字,你谈的是一桩性交易。  你现在其实是在进行一桩性交易,当然,你相当精明,也许只愿意给他个想头,或者让他抱抱,不能让他轻易攻上二垒三垒;而他那25年也不是虚长的,那25年积累的欲望也不会凭空消失,不让他上手就得不到他开列的好处,甚至,他可能会转向马上就愿意宽衣解带的女同学(所以,你以同学会“嫉妒”这个理由继续独自去见这样买主,独占着交易权)。  性交易没有“多”与“少”的选项,你必须在“有”与“无”当中挑一个。说实话,你现在这样抱抱,想着利润最大化,已经在开始交易了。  性交易开始之后,相当准确的规律是:你会发现,买主越来越多,他们都看得出,你是标了价的。而你从此后看《我是鸡汤》,也会发现自己在状态之外了,这里面谈的,都是爱,而不是你依赖的皮肉生意。    连岳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连氏恋爱宝典——《我爱问连岳》读书笔记  作者: 明法 (绍兴)    “爱,就不要侦探你爱的人”  “学会认输,是理性生活的开始”  “失败了,因而排除了一类不值得爱的男人”  “爱情是毒品的一种,我们只能受用一点点”  “恋爱和做贼一样,要有记忆,要有勇气,要提心吊胆,要不怕丢脸,要生活在不安全当中”  ??…… ……  ??  看完《格列佛再游记》,周日晚在书店买到连岳新出的《我爱问连岳》——发表在《上海壹周》、《希望》上的情感问答专栏文章的结集,从2003年初到2005年底,作为“我是鸡汤”的延续。连续几个晚上把它读完。上面列的是书中的几个标题。  拜《南周》所赐,与沈宏非、毛尖等人一样,连岳是我最早读到并从此一直关注的专栏作家。这个当过检察官、报社记者的家伙,最近被舆论关注,是因其在博客里不遗余力地质疑厦门PX项目。再往前,他曾供职过的《南周》旗下的《南方人物周刊》在“王小波10岁”纪念专题里(2007年第9期),刊发了“王二死了 连岳活了”的采访稿。这篇并无特别之处的文章,连岳本人在接受采访后却不同意刊发。  说连岳是10年后的王小波,这话至少目前看来还稍早了点。除非连大侠能撇开专栏弄个类似“时代三部曲”出来。我相信连大侠有这样的潜质,因为仅从他的专栏,以及由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的几本书来看,其中的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确有小波的味道。那篇连岳本人不同意刊发的报道里说:“在时政评论上,忧国忧民、风里尖锐、一针见血。在时尚报纸上,和上海的小资青年谈论情感问题,尖酸刻薄,让他的粉丝们既乐不可支,还分外解恨。”这话说的很客观,能够把时政评论和情感专栏几年来每周坚持下来,一手举着大棒,一手捧着玫瑰,愤青与小资通吃,这样可爱的专栏作家并不多见。  ??  《我爱问连岳》这本书有点厚——何况还只是先出了前三年的文章。好在拿起来手感不错,翻着读的话,有种圣经的感觉——事实上,里面也常常引用上面的故事和箴言。  仅仅只是别人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当然算不上什么本事。那样的话,我们到书店买一本名人名言就够了。可是这些名人名言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如果我们有问题的话。连岳的本事恰恰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发现和运用爱的“真理”——有时只是常识,并把自己的话变成“语录”!  睿智、有趣,间或引经据典,间或嘲讽调侃,间或犀利幽默,间或刻薄挖苦。连氏恋爱宝典充满了对感情连篇累牍到令人发指的睿智之语。我照习惯把这些话认真地划出来,弄得跟一本教科书一样。它,的确是这个时代的爱情圣经。有位豆友就说,老妈要他(她)把这本书藏着,也许以后孩子长大了还有用^_^    如果我们的后代还需要看这类书,这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对连岳来说或许是幸。  ??  看里面的那些信,那些令当事人困惑苦恼的经历,会害怕、恐惧,爱情真有那么复杂吗?一直相信或只愿偏信,感情是要简单一点才好。简单、平和、坦然地爱,并且被爱。连岳也说:“两个人的爱情,最最核心的结构是:你爱他,他爱你。”(P266)可是,那些写信的人,不也有这样相信或偏信的么?所以这恐怕只是一种心愿。而现实往往让事情不得不复杂起来。于是就有了这样那样的苦恼,然后来倾诉,然后才有这本书。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人不要太复杂。  好在,连大人绵里藏针似的太极推手,可以让这些苦恼大而化之。原来,事情也可以往好的方向去想!或者,连大侠“嘲讽和冷静再加上刻薄的话语”,如当头泼来的冷水,可以让那些为情所困的人警醒吧。  ??  连岳对爱情、婚姻有着明确、坚定、干脆还带点阳光的立场,冷静却不失温暖,这很难得——尤其作为一个30多岁的男人。在连岳的文字里,你看不到模棱两可的车轱辘话,听不到不着边际的劝慰,也不用担心道貌岸然的说教。譬如对于离婚是否会影响孩子的顾虑,他说:“孩子,只是你绑的肉票”,“宁愿当残损的先知,也不要当健全的奴隶;宁愿要一个有责任感、正常、温暖的单亲家庭,也不要一个集中营一样的婚姻地狱”(P3)。对于如何争取“幸福”,他说:“幸福的人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这点毫无疑问,也不必害怕。幸福的本质在于我们敢于作出决定,而不是只作出正确的决定。那些永远不敢作出决定的人,从来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但是却越来越不幸福”(P39)。对那些对爱情绝望的人,他说“恋爱会带给我们无穷尽的困扰,让我们上下求索,那就是因为它是不能放弃的生命元素”(P62)。即使受伤,也“总得学会自己的救生术,在暗之中等待光,在心碎之时知道悲伤终究会过去”(p77)。他告诉我们恋爱就像一场梦,“一个美梦……能让我们第二天甜蜜地醒来;一个噩梦……醒过来只会让我们长出一口大气,仿佛劫后余生”(P79),所以,对于失败的爱情,我们也应该感谢它,“记住每次恋爱的好,而忘掉每次恋爱的坏,这样,良性经验才会积累,情商才能积累”(P199),“我们下一次恋爱的成功率又高了一点”(P165)。千万不能失态,因为“你的每次事件,围观者当中可能就有你潜在的恋人”(P278)要有自信,“某种程度上说,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就可以成为怎样的人”(P195),譬如,“如果一个人尽量多地描述他的快乐,他就会变成快乐的人”(P320)。  ??  对于世事人情,连岳有着自己的洞见,这种洞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建立在常识之上的智慧,蕴含着智慧的幽默。他说:“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像隔着玻璃,可以彼此清晰地看透对方,却无法传递出一丝温度”(P41);“反感你的人只会在心里笑,不会像恭维你的人那样说出来”(P185)。他提醒:“我们常常在事情正常发展的时候,苛求完美”(P296);“不要尝试实现太过繁杂精密的计划,那样成功的可能性很低”(P239;“过于精明,除了让你被利用之外,除了让你的人生失去真正有趣的东西之外,毫无用处”(P329))。“愚蠢与聪明的区别在于,愚蠢的人有了不快乐,就永远不快乐了;而聪明的人有了不快乐,却可以找到解药”(P86);“碰见快乐,要像碰见闪避多年的欠债者,抓住不放是最好的选择”(P107)。而“流于沉闷的婚姻是一种罪恶,它封闭了人的可能性,却不能让人在这唯一当中得到更多的快乐”(P101)他为我们总结了效率原则:“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是效率最高的行事方式”,运用到感情上,就是“果断地离开不会死人,只有把问题复杂化会死人——烦死人”(P126-127)。他归纳出的“快乐/悲伤原理”认为,“快乐是一件多么唯心的事情”:“如果你决定快乐,那么,你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你储备快乐,甚至伤害你的人、侮辱你的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了让你以后的快乐更加具有爆炸力”(P135)。他给爱情总结原则定理:“爱情与婚姻变幻莫测,可是有一条基本原则:它是加法。也就是说,两个相爱的人,要比他们独立时更坚强、更有趣、更有力量对抗世界上的愚蠢,自然,也要有更多的快乐……爱与婚姻都不能让女性减去独立,让男性减去智慧,不能减去你们自己的看重的价值,不能减去自己独特的生存乐趣”(P302);“我们有时候爱一种东西,享受一种关系,并不需要对方的认同”(P310);“相爱的两个人不能离得太远,不能太久不见”(P339)……   ??  “人生是孤单的,因此要找个有趣的人共度。”就算一时找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至少还有这本有趣的书。和那些同样孤单的都市夜归人。    关于连岳,及连岳新书《我爱问连岳》  这本书是连岳的情感问答专栏结集,是前几年“我是鸡汤”的延续,但不是再版。时间跨度是2003年初到2005年底,大部分是连岳在《上海壹周》的专栏,共计收入一百余篇,350页厚。  因为是每周一次的专栏,连岳的每篇答复都是又浓缩又精彩,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但问题出现了,这样的阅读方式会使阅读者感到疲劳,从而忽略了连岳答复中各不相同的精彩之处,所以我强行添加了一些干扰性较强的插图在里面。为什么是城市的市井图?因为这本书里描述的状况,都是都市男女看似光滑完美秩序之下的小小失控,就像路旁出现的办证广告,拆掉一半的房屋,巷口大大的“内有恶犬”字样。有些人可能会不喜欢这些插图,但无所谓,你只要记住,阅读到这里的时候,要稍微休息一下,再重新进入连岳和这些陌生男女之间的小世界,这样比较不会错过连岳在各处暗藏的小咸鸡。  下面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一本好书的烂俗的话,但我还是鼓足勇气再次说出来:作为这本书的编辑,整本书稿我先后阅读了不下五遍,每遍都有不同感受。有时候夜里失眠,也会翻开书稿,随意看上几篇,之后就可以满足地睡去。搭公车的时候也看几篇。虽然这些专栏是两三年前的了,但面临的问题仍然是类似的,看连岳的答复,也仍然是有效的。或者,一些以前草草略过的来信,这次却发现和自己的现状正相似。这也是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因为组合成它的元素又多,又各自独立,每次你会注意到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阅读者也会注意到不同的部分,像魔方一样看似简单又灵活多变,又恰好适合你每个阶段的情感生活。它就是这样暗中陪着你成长。  即便在校对书稿这样看似枯燥的时刻,它也给我不少愉悦。一些阅读者可能最初是被连岳尖刻嘲讽的语气吸引,但看到后来,心里留下的却是温暖宽厚的印象。起初看的时候会大笑,但后来却是细微难言的感动。很奇怪吧?后来我去翻阅同类的书籍,另一些人的情感回复专栏,另一些人,他们也嘲讽,也尖刻,有时也安慰,但不会给我这样的温暖和感动,差别就在于,他们太想显得比来信者聪明了,有时甚至把来信者看成傻瓜,他们在答复里,不停写出他们想出的关于婚姻爱情的格言警句,有些句子的确也堪称精彩,但只适合镌刻入石作为碑铭,或放置于书桌的右侧,或以毛笔书写之并张贴于卧房之上,或作为电脑待机画面,或作为论坛签名档……这只是片刻的、自上而下的精彩,它只想一下子镇住阅读者,并不与阅读者沟通,也不温暖。  我做过很多本书,不是每本都会在这里说出来。我实在太喜欢连岳了,所以一直把做一本连岳的书作为我职业生涯的梦想。在我能力不够的时候,我宁可由别人来做他的书。有些人习惯了世俗地、懒惰地思考,就以为连岳每天写那么多稿子,一定会越写越水,越写越枯竭,但他偏偏写了这么多年,而且越写越好。有些人越来越枯竭,却慢慢变成了“自高者”,连岳越来越好,却始终以平等的姿态和阅读者保持着沟通。他不需要张贴照片,或讲述自己在异国他乡的见闻,或列举大量人名与文献炫耀自己的才学,他不需要过常人以为是创作源泉的浮华炫目的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又温和又倔强,这原本是人人具有的美德,但大多数人在应该倔强的时候温和,应该温和的时候又倔强,只有他懂得适时调配自己的才学和美德,既维护了自己小世界的独立和完整,又保持了和外部世界交流、冲突的勇气、智慧和能力。这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丧失很久的特质,只在少数几个人身上重现,而连岳是其中之一。  我喜欢一切看似平凡微小,却暗藏力量的事物。所以喜欢连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爱问连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买连岳的书,还需要理由吗。
  •   走出迷雾的一本书
  •   挺好,印刷不错
  •   有关爱情又无关爱情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