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癫狂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吕俊华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精神病学家证明,所谓变态心理,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虚实不分,真假莫辨,混淆现实与想象或幻想的界限,把想象或幻想当成真实,把心理的东西当成物理的东西。他们在内心里建立一个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似乎觉得有充分的信心;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所理解的现实的共同因素对他来说是不真实的。他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解释一切事物,而不顾也不了解实际的情况。总之,对精神病人来说,真正的现实被抹杀了,而代之以内在的现实,所以精神病患者实际生活在想象或幻想的世界中,他们在自编自导自演地做戏,他们时哭时笑,时而手舞足蹈,时而装神弄鬼,时而自言自语。这些征象都表明他们完全失去了与客观世界的真实联系而过着一种梦幻的生活。其实做梦也正是一种变态,不过这是常态的变态。美国精神病学家C.费希尔指出:“梦是正常的精神病,做梦是允许我们每个人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夜晚能安静地和安全地发疯。”①由此可知,心理正常的人有时也会发生变态。这不仅表现在梦中,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见到。德国文学家瓦肯罗德讲过一个例证,说有一位性情急躁的画家,由于生病,手不听使唤,作画不便,“这令他万分恼怒,甚至于对自己的双手施暴;然而正当他愤怒地咒骂之时,画棒或画笔又从手中滑落在地”,这时“他甚至会与影子争吵,或为了一只苍蝇暴跳如雷”。②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文艺便试图摆脱政治的囚困、猥亵,并开始踉跄地向正轨靠拢,《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便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作品。说这本书是经典,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新时期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更因为它至今仍然放射着学术光彩,至今还是从心理学角度了解、研究文艺的必读之物。 人们应该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文艺,包括心理学的角度,但在中国,这个角度的研究历来是较薄弱的。吕先生的《变态》便有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价值和地位。西餐到中国要“改良”。洋车到中国要调校,《变态》使国人倍感亲切和实惠。 这个手是怎样牵上的?牵成了什么样子?这就是《变态》一书所研究的问题。什么恍惚、梦幻、无我、移情、神游、痴迷、癫狂……之类的平常生活中的变态表现,到了文艺创作的世界,便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难能可贵的常态。 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旁征博引,还使《变态》具有了经典性的资料价值,可兼为一本独特的助学、助教的文艺工具书。

书籍目录

前言一、变态表现之一  1.从“对牛弹琴”说起  2.抒情是审美的,也是道德的 3.抒情是自发的、自由的 4.人我不分即推己及人 5.物我一体即推己及物 6.非对象性思维谈 7.“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8.“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9.真善美都源于爱并趋于爱 10.“由仁义行,非行仁义” 11.“知的同情”与“高峰体验”二、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 1.“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为一切事物” 2.儿童生活在错觉、幻觉的宇宙中 3.儿童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一词 4.“我就是那只死去了的鸭子” 5.对儿童“不能以理智的律令相绳” 6.儿童独具慧眼 7.童心是“绝假纯真”之心 8.因正常而反常,因反常而正常三、变态表现之二——想象、错觉和幻觉 1.“极幻极真,愈幻愈真” 2.虚静致幻 3.虚静即脱俗 4.天才是纯粹客观性 5.炽情致幻 6.幻觉与内驱力或期望、定势及心理场四、两种思维方式——有指向思维和横向思维 1.“立身须先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2.“后主为人君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3.“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4.不狂而狂,狂而不狂五、潜意识的创造功能 1.“知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起作用最大” 2.潜意识功能种种 3.潜意识是心灵中最本质的东西——“能行所谓善,但不自知其为善” 4.“我爱对于将来的无知” 5.如何进入潜意识——“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6.“酒自引人著胜地”六、潜意识与理性的矛盾 1.不用理性反而更好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3.艺贵自然 4.自然与自由 5.自由与目的——“乘兴而行,尽兴而返” 6.鲁迅论创作目的七、潜意识中的理性 1.非理性是更高的理性 2.疯人有理性吗? 3.本能和自然中的理性 4.情中之理——情就是理 5.“无私心即是当理” 6.仁与智 7.“创作总根于爱” 8.人类行为的根源是情 9.理不是先导而是事后的反省八、潜意识与理性的统一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无意到有意,从有意到无意 2.人的心理生活是多种水平、多层次的统一过程 3.意识与潜意识的界线是模糊的 4.“心灵之运行,非直线而为圆形”——“运冷静之心思,写热烈之情感” 5.有我在而无我执余论

章节摘录

一、变态表现之一——人我不分,物我一体1.从“对牛弹琴”说起让我们从“对牛弹琴”说起。不消说,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心理正常的人都不会去做对牛弹琴的蠢事。但在有情要抒、除了牛以外又一时找不到抒发对象的情况下,“对牛弹琴”这种反常或变态的举动却是可能出现的,而且应该认为也是正常的,这叫不得已而求其次。高尔基在《我的大学》里写到他在流浪的日子里,在一家面包作坊里当伙计,得到他外祖母——他的“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逝世的消息的时候,他强烈地想要对人讲述一下他的外祖母,借以抒发他的痛苦和哀伤,但他一时找不到任何可以做抒发对象的人。“过了许多年以后,当我读到契诃夫关于马夫的异常真实的故事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些日子。在契诃夫的故事中,马夫对马诉说着自己儿子的死。遗憾的是,在那些辛酸悲哀的日子里,我的周围既没有马,也没有狗,我没有想到把悲哀分一些给老鼠——在面包作坊里,老鼠是很多的,我和它们的关系也很友好。”契诃夫的这篇小说名叫《苦恼》,写的是在寒冷的冬夜里,一个马车夫像幽灵似的坐在马车上,载着旅客赶路。一路上,他先是向军官诉说自己儿子的死。但那军官却“闭着眼睛,分明不愿再听”。接着他又向另外几个旅客诉说,但当他刚刚开口说出“这个星期……我的儿子死了”时,对方就打断他:“大家都要死的……算了,赶车吧!赶车吧!”对他毫无同情之心,自然也诉说不成。他的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难道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人都找不到吗?”他又试了两次,都没人理会。最后,他只好走到马棚里对他的小母马诉说了。“是这么回事,”他告诉对方,“小母马……我的儿子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像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这一次的情形却不同,“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于是,马夫“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如同对牛弹琴一样,把老鼠和马当做同类,视为知音因而人畜莫辨。这也是把想象当真实的表现,也是一种虚幻、迷妄的心理状态。这种变态现象,在人们感到孤独无依、百无聊赖之际是容易发生的。这是情感抒发的要求,而情感是不能区分自我与外界事物的。“春来心事凭谁问?惟有帘前双燕知”。双燕在这时便成了知音。唐朝张祐有一首七绝: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写的是宫女深夜孤寂无聊,灯前斜拔玉钗,从灯焰里救出一只可怜的飞蛾。飞蛾投火正如良家女子人宫。这无意识的动作表现了她对生命、对自由的向往。她不忍看见飞蛾同自己一样,陷入如此悲惨的境地。在这一瞬间,她泯灭了人类和昆虫的界限,把飞蛾看成自己的同类,与它同病相怜——实则是怜惜自己的凄惨命运。只是她没有意识到而已。当一个人孤寂时,不仅动物可以成为知音,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一切有生之物和无生之物都可以成为抒发对象,对月伤情,见风流泪便是例证。约翰·克利斯朵夫在孤独中,曾把莱茵河作为惟一的知己:“他惟一的朋友,听到他吐露思想的知己,只有在城里穿过的那条河,就是在北方灌溉他故乡的莱茵,在它旁边,克利斯朵夫又想起了童年的梦境。”一位英国年轻姑娘珍妮·古多尔,只身在非洲丛林考察黑猩猩的行为习性时,曾这样写道:“一年以后我发现自己有些古怪了。比方说,我开始和没有生命的东西谈话。我总是向我的峰顶道早安,或者走在路上向我汲水的小溪问候。我突然对树木发生了兴趣,用手去抚摸老树粗糙弯曲的树身,或者去抚摸光滑凉爽的幼树,仿佛能感到它们的汁液在搏动。……我顶喜欢下雨时坐在森林里,闻着湿润的空气,倾听雨点打在叶子上的‘嗒嗒’声,仿佛我已融进这梦幻似的绿褐色的世界里了。”①这种心理变态现象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艺创作中都是习见的。人在悲哀、寂寞、孤独中,在人世间得不到温暖和同情之际,就必然寄情于自然,和小草对话,听天籁之乐。“乡无君子,则与云山为友;里无君子,则以松柏为友;坐无君子,则以琴酒为友。”②尤其在忠贞贤士、怨悱君子眼中,则美人明月、芳草珍禽,无往而不可借之抒发我之怀抱,亦无往而不可自其窥见我之性情。荷兰画家谷诃(Gogh)曾经对一朵小花这样说:“小小的花,你也能唤起我一种用眼泪都不可测知的深刻的思想!”③

编辑推荐

《艺术与癫狂》是艺术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经典之作;撩开艺术家心灵世界的神秘面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与癫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够得上称经典,比80年代出的《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充实和提高不少。关于情感问题,托尔斯泰《艺术论》中一些深邃见解可供参考引证。
  •   艺术与疯狂艺术与疯狂
  •   真正的艺术家似乎总被人看来是“怪异”的,似乎他们不合常理,但是否这一切真如常人看来一般,尼采就真如人们所说“疯”了么?还是他比任何人都清醒,只是他是如此的清醒,甚至人们无法赶上他的脚步,他的那些在外人看来的“疯言疯语”,实则是他内心的愿望,还有对这个世界的讽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存在于世,对这个世界来说是荣幸的,而他们自身却常常感到痛苦,因为世界拥有不起他们
  •   很认真的看完整本 发现自己也有些许书中的特征 对于艺术以及艺术家有了更多方面的了解书中引用古文挺多 有些可以帮助理解 有些比较难以完全领会其深意多点解读会更好
  •   论点比较陈旧了,没什么意思。
  •   非常有真知灼见的一本书,对艺术有真正的理解,让人深受启发,字字句句都出于心,很喜欢。
  •   对艺术创作、道德实践本质的揭示——情不自禁,堪称震撼之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