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石默  页数:353  
Tag标签:无  

前言

  从早晨开始,一场风不期而至,裹挟了阳光和云朵的碎片,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风的侵袭,倒是风改变了人出行的计划。风总能透过玻璃窗细微的缝隙,和尘一起挤进屋来,不容置疑地覆盖在书上,让我对书上的文字产生了背信弃义的念头。来到屋外,一片树叶飘了下来,落在了脚边,我甚至听到了它飘落在地上的声音,从它落点逆着它的飘落路径让人觉悟到了时间的虚无。因为它飘的是那么地轻,是在一阵阵的冷风中带着露水飘落下来的。待我坐到了一棵树下面的石头上,我听到了风拂过树木的声音,落叶一下子覆盖了我的脚,并继续在地上扩展着。它们不断地下落,一片又一片,减轻着树干的重量,树与叶子原本是那么纠缠不息,现在却两两相望,我知道它们与我一样地寂寞与安静,这是一种时间深处的安宁。  现在是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我把我的一些文章理了理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如把那些落叶拢在了一起放到筐里一般。记得那些年我还是个孩子,不,是我的整个少年时代,把自己写的一行行的小诗也就这样的拢在一起,而拢着拢着又让她们散了,随着风去了。

内容概要

石默:当代散文家,语言流畅而充满新意,在现实与回忆中有一股正直的人文气息。本文集选编了她的随笔、散文四十九篇,起名为《旁观者》。作者以旁观的心态,用一双睿智的眼睛俯瞰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书页翻动间一股读书人的清气徜徉其中,温润爽朗,洁净高雅。她在世俗中生活着,并获得成功,但她将妥协的余韵和思想挣扎的褶皱散落进了满布芳华的剔透文字。她说:“我在改变着生活。我也被生活改变。但我不愿失去的,岁月也无法带走。”  本文集分为“山映斜阳”、“晓风残月”、“西风惊绿”、“长烟落一日”、“好风如水”、“浮雁沉鱼”、“天涯倦客”、“扁舟一叶”八个章节。在“山映斜阳”里,作者看到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所以“黯乡魂,追旅思”,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父母身边的幸福时光,写下了对亲人的思念。在作者的笔下,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一种甜蜜的惆怅,是对诈,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明天的期待,思念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而且让生命有了重量;“长烟落日”、“西风惊绿”里,零零碎碎散落在纸上的是几声暗淡的鸟啼,半握稀疏的斜阳,和一把水芹菜一样湿漉漉的愁绪。作者索性把思考的视点投入到人物性格与文化背景的碰撞上,试图从人的心理奥秘描绘出一个真实的人,显示出批判性意向,笔墨愈见沉着老辣;“好风如水”、“天涯倦客”是有灵性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两章,这里的小溪、野草、花鸟。色彩、人物、古城都被赋予了不同于其本身的文化涵义。从婉转的自白,到平和的叙述,再到练达的精致,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的眼光与思考;“晓风残月”、“浮雁沉鱼”、“扁舟一叶”这几个章节的文章富有人道精神,柔婉中带着刚劲,流露出一些宗教情绪,并蕴含着哲学和诗的气质。

作者简介

石默,原名史小凤,作家,经济学学者,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出版过散文集《故土的老房子》,经济学随笔《经济学的零度》。比较出名的散文有《旁观者》《故土的老房子》《雨》《秋天的故事》《童年的消逝》《宝葫芦的秘密》《一个自由诗人》《关于白领》《金鞭溪散记》《杜鹃鸟》《古城歌谣》《读他的感觉像六月》《坎》《幸福的学问》《驼铃》《乞丐》等。其中《雨》收录于新课标中国学生阅读工程——中学生名家品读《名家小品精粹》卷,《杜鹃鸟》收录于高中语文大阅读《文学作品与考点》。

书籍目录

回首向来萧瑟处(代白序)山映斜阳 思念的萌芽 清水河里的一只陶罐 旁观者 春天的倾诉 秋雨 故土的老房子晓风残月 雨 那个安静的晚上 燕子山的记忆 睡眠与休止符 天凉好个秋 她为谁泣 秋天的故事西风惊绿 变,是不能抗拒的 一切都在书里 童年的消逝 关于任性的话题 犬儒主义的衣钵 宝葫芦的秘密长烟落日 是放下,还是执着? 苍茫历史中的一个人 一个自由诗人 文人的自白 孔雀 关于白领好风如水 金鞭溪散记 杜鹃乌 古城歌谣 读他的感觉像六月 坎浮雁沉鱼 一封信,烟浪迷离 普林斯顿的幽灵——爱是优势策略 幸福的学问 生病的日子 白银谷、票号、规则天涯倦客 一蓑烟雨过前溪 我的南大老师 南洋碎笔 驼铃 当人遇见猫 乞丐扁舟一叶 赌博的底线 对生命的尊重 关于网络的闲话 说什么都多余 嬉皮与机会成本 阅读与消费 阑尾

章节摘录

  山映斜阳  思念的萌芽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想起我在母亲的故里渡过的岁月。  很久以来,我以为再也不能想起。  在此之前,我已忘记了在那里发生的任何事,包括那只经常在外面过夜的老白猫和两个通人性的奶羊。但,有一天它们早晚会回到我的记忆中,重新改变我的生活,或一个极小的部分。  我曾在母亲老家小城边的河滩上,放过半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的羊。  历史单向性其实蛮无奈的,一但成为既住,流水很难回头。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那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扫荡了许多人家,我们当然不可能幸免。家,不停地被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导到了我所在的学校同学的耳里,我就被蒙上了灰暗的颜色。父亲和母亲担心这样的色调会让我的生长器官受到伤害,就在一个落雪的日子,把我送到外婆住的小城。站台上积了厚厚的雪,那雪似乎永远在下,站台上没有几个人走动,也没有人来接我们。“决定的突然,没有时间通知家里”。母亲看着出台口,一脸愁绪,好像对我说又像对自己说。我紧紧抓着母亲的手问,我一定要呆在外婆家吗?她点了点头,神情很无奈。  那年,我八岁。虽然年幼,但也感觉了几分严峻,对那尚未完全展开的命运,生出朦胧的恐惧与期待。  但是,在那个年景里,再也没有比保护孩子不受意外伤害更为重要的事了。  这悲哀吗?  几十年过后,当我沉睡在大脑里那根属于思考的神经被启悟后,我觉得那段日子变得十分重要。或许我今天在阅读之中让一颗懂得诉说的灵魂,接受知识的淘洗和催化,那颗缘分的种子,就种在我放过羊的河滩上。在岁月渐渐流淌的过程中,它没有被分化,被腐蚀,被—个顽皮的孩子摘走。  现在我就坐在书桌前,回想那一些日子。  这是我回想外婆家生活时一种最能入化的氛围。外婆家的生活是朴素平静的,只有反复内省,才能唤回那份清贫的亲切感。事实上真实的生活也是极其朴素平淡的,那种内省的亲切感只有靠不断的磨练才能获得。  让我描述一下母亲的故里。  伏羲庙东,几巷几号,附近的建筑已不记得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三进院,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前院住的是二外公家,第二个院落是我外公的家,也就是母亲一家人。二个院子之间称中又不对称的八角园林洞门,开在非常传统的大房檐的东边,显得活泼而轻巧。屋脊上是玲珑怪异的兽头,很大的房子用糊着蓝绸镂花屏障隔开,窗眼用雪白的粉连纸涂着。院子的地面是用小石子铺的,还用瓦镶嵌出而四周为蝙蝠,中间是个大寿字,叫做“四蝠闹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房子巨大的门和家具,它们十分结实沉重,经过许多岁月光阴,已经磨去了光鲜,变的有些发暗,它的主人在当下有些落寞,于是它们便安静地驻守边缘。也显得有一点颓败,一点忧郁。于是岁月得以在这里留下亲人们的记录,没有受到特别的摧毁,也没有得到特别的关照,它老的恰到好处。  我刚到的那天,在院子银白的雪地上踩下了一串很深的脚窝,因为我想绕院子一周,在我打量这些好奇的脚印时,几个孩子向我跑来,一只猫特别兴奋,总是挑逗孩子……。人们来看望母亲,不一会又都匆忙地走开了,一会又来了几个人,过一会就又不见了,最后一个人影消失在幽暗的大门拐角,背负着他并不轻松的命运。  西屋的角落有一棵很高的老树,据说有一年闹荒年,它上面结了许多果子,又大又甜,帮人们过了难关。人都说,这棵树成精了。在我还没有学会爬树时候,就失去了练习的机会。人们不许孩子们碰那棵老树,对它顶礼膜拜。它像一个见过世面的老人,隐匿宗教的意味,包含着奉献和庇护。它张开繁茂的技叶,企图挡住什么并抚慰易受惊吓的生活。它在这里经历的那些事经常从淅淅沥沥的迷雾中渐渐地显影,有时也渐渐远去了,但却像海市蜃楼,清晰而又缥缈。  母亲出生在这个大院里,一个非常封建而且重男轻女的家庭。但母亲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读完私塾后母亲要去学堂读书,外公就答应了,母亲一直读到女子师范,成了小城里学历最高的女孩。母亲是一个非常精致的人,我没有再见过像她那样精致那样讲究的人了。她的善良,她的风度,她的气质,她的教养是我永远的追随。  我没有见过外公,在我出生前许多年他就去世了。他扑朔迷离的身影,波浪迭起的生平,使线性的时间充满了曲折,使平常的家谱有了峰峦般的悬念,但是这悬念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去弄清,对于我的家族,无论是母系还是父系,我都没有弄清,现在怕是更不清了。不过外公是一个读过古书的开明人,他一定也是一个心怀慈爱的父亲,有着纯粹的爱,心疼孩子,不然不会送母亲去外面的学堂读书,不然也不会给母亲起那么好听的名子:雪林,像林子里的雪那么纯洁。外公躲过了以后的历次运动,死对他也不算一件坏事,但对外婆绝对是苦难。她是咬牙活了下来,把儿女养育成人。我在的那时她七十多岁了,耳聪目明,身手敏捷,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  她一生有着极强的象征意义,她一手经营着那么大的一个家族。表面上瘦弱无力,实际上却代表了现实中永远无法摧残的部分,像战场被烈马踩不倒的草茎,或者雨夜里永不失明的灯火,柔弱,却带着一股倔强的力量。  外婆勤劳、贞洁,在小城口碑极好,然而,口碑的背后,谁又知道,一个年青女子,是怎样像蚕一样用韧丝把红颜春心层层捆缚,去打熬那些漫漫的孤寂之夜?  院子里放着大大小小的花盆,都是外婆栽的花,孩子们总把花折了,插在头上,真好看。外婆把我们弄掉的花拿在手上,总是不舍的样子,她一生都是不舍的样子,眼神慈爱,善良。  她种了那么多的花,我没有问它们的名字,只知道春花秋花,院落子里只是不经意地开着花。我一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最得外婆呵护的是一盆梅花,外婆说我母亲的小名就叫梅,当时没有往心里去,现在想起来,那梅花逸气里有着亲切,家常里又带着点桀骜的感觉,反是更讨人喜欢,透着外婆对我母亲的怜爱。  前院有一口水井。方木做成的井台,井边的石头上长了很多青苔,让石头变的很滑,我总在那里摔跤,但总喜欢到那里去。我对着井说话,那里有另一个我,我们彼此的声音都很响亮,是一个壳包着的声音。井水冰凉冰凉的纯,因为它来自很深很深的地方。你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你可以说你们是井里的两滴水,那么纯,那么深。后院是菜园,圈养着两只羊,经常不停地叫,但少有人理会它们。可以想象,羊有多寂寞,我就有多寂寞。我带着它们去河滩,它们把充满感谢的目光,向我亲切地递过来。在河边,每棵草,每棵树都不甘寂寞,尽情地释放自己绿盈盈的生机,而天气又是那么暖和,柔和的风,蓝色的天。草地上随处可以躺下,你可以看见每一根茎是如何在风中摇摆,它们在阳光、风和露珠中绽放着怯生生的希望。这个院子与我最亲近的就是这些了。对了,还有那只大白猫,没有—根杂毛。两只神惜惜的眼睛,如寒夜摇曳的深港的灯笼,更像是才擦亮的小铃铛。经常在外面游手好闲,不知什么时候才溜回来,人们都说它不大正经,但外婆总是在厨房的角落里放着它的饭碗,这个浪子在那里总能寻到它想吃的东西。  离开母亲的日子,我不知道如何快乐。这里的大人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除了外婆,没有人在意我的存在。我是一个被父母宠着由着性子长大的孩子,习惯了别人围着我,重视我的存在,可是在这里我是一个闯入者,一个寄居者。不能再想什么就做什么了。我得学会去忍耐,我得沉得住气,我开始学着深沉,学着绕弯讲话。我还要考虑好多事好多人,要学着担起责任。很快我就变成了一个早熟的儿童,谨慎、敏感,无所适从。我惧怕这一切,所以,我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自欺……我希望还能在自己妈妈的怀抱里撒娇,被妈妈宠爱着。  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和所有的离开母亲的任性孩子一样,想妈妈时就拿起自己的武器——哭。好多次在梦里看见母羊微笑着向我挥手。醒来时在外婆的怀里已成了泪人,母亲的微笑就在那一刻我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旁观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洞悉人生,直指人心!

    优美流畅的文字间透露着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好书!
  •   人家推荐的,感觉很好!
  •   很喜欢这书,从旁观者的角度阐述人性的特质,good。。
  •   这里是很好的营养,这本数写的当然没有想象的好
  •   内容是我想要,印刷也不错,只是说弄皱了,不过影响不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