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作家  作者:严歌苓  页数:321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中国人来啦! 狼烟不止一处。三面环绕的山坡上都陆续升起狼烟。随着天际线由黄而红,再成绛紫,一柱柱狼烟黑了,下端的火光亮了起来, 越来越亮。天终于黑尽。火光里传出“呕呕呕”的吼声。村子里处是女人们急促的木屐声。她们佝着腰蜷着腿跑得飞快, 边跑边叫喊:“中国人来啦!”自从那种叫原子弹的东西把广岛和长崎夷为平地,中国人就常常来打一阵枪或扔几颗炸弹。 女人们很快就习惯佝腰蜷腿地跑步。最后一次满洲招兵,四十五以下的老小伙子们也全走了,眼下剩的村民中,绝大多数是女人。女人们把自己家的孩子召唤回家,十五六岁的少年们已经在护村墙的射击口各就各位。护村墙有半米厚,上下两排射击口,绕村子一周。六个日本村子都有护村墙,是他们从日本刚来的时候筑的,那时都认为本部首长多此一举:中国人见了日本人能躲就躲, 躲不过去就鞠躬让道。 这些天不一样了,代浪村的人们叫喊“中国人来了!”就像不久前全中国的中国人叫喊“日本人来了!”一样凄厉。三天前,六个日本村子的村民集合起来,向满洲最北边的小火车站开拔。那个站叫盐屯,在满洲最北端,是他们从日本来满洲时下车的地方。他们打算在盐屯搭乘最后一班开往韩国釜山的火车。然后他们会乘上回日本的船,顺着他们多年前的西进渡满路线回去。 六个村子加起来,三千多口人,不少人把牲口也带上了, 给腿脚不灵的老人和不耐劳累的孩子们骑坐,或者拖拉行李。在盐屯站等了一夜一天,等来了的却是本部的电报,让村民们立刻退回村里,因为大批苏联坦克已经过了中苏边境,也许会跟他们迎头撞上。代浪村的铃木医生跳上火车, 叫村民们别听本部的,前进和后退都是赌博, 真正的日本人应该选择前进。火车空空地开动了,一个空空的窗口,伸出铃木医生不甘心的脸, 还在叫喊:“跳上来吧!笨蛋!……” 狼烟弥漫过来, 低低地压在村子上空,给秋后骤冷的空气凝成一股浓烈的辛辣。火光渐渐繁衍成无数火把,漫山遍野,全中国的人都来了似的。吼声远比枪声吓人:“呕!…..呕!呕!……”一个趴在射击口少年先开了一枪。所有少年们都朝火把开起枪来。他们闭着眼咬着牙,朝密密麻麻的火点子开枪。 那些火点子其实还在几里路之外。火把越来越多,一团火光刹时就能繁衍出一群火把。火把却不靠近,吼声也始终远远的, 如同天边滚动的闷雷。村民们被村长召集到村神社前的空地上。看来不撤也得撤了。天就要亮了。远处的小火车“呜”了一声, 或许又载来几十车皮的苏联大兵。村长的紧急通知说不背行李,只背孩子。谁也不打听,撤离满洲国怎么可以不带行李。他们的村长不该是疏忽这样重要细节的人。这样的大撤离沿途一定会有食宿安排。女人们的脸上都有一种终于熬出头的安详。 多年前他们从祖国日本来的时候,旗号是“垦荒开拓团”,那时谁也不知道舒展无垠的田野是他们的政府从中国人手里夺的。现在中国人的大清算开始了。前几天集市上死了个崎户村的村民。死得很难看,头发、鼻子、耳朵都不见了。 五十一岁的村长站在十多个元老前面,沉默地等待木屐声响停下。他说不要相互打听,也不要小声议论。人们照办了。他又说,站得近些。再近些。人群秩序地动了动,很快成了个方阵。婴儿们都在母亲怀里或背上睡着了,大一点的儿童靠在大人身上打盹。村长的声音低低的, 透着抽一夜纸烟的干涩。他说决定是他们共同投票的结果:他和活着全体元老。一切必须在天亮前结束。村长不是善于言辞的人,想不出话来说的时候就给人们一再鞠躬。他吃力地表达了他的意思:大日本国人是太阳的臣民,战败的奇耻大辱远比死亡更加痛切。他又说苏联大兵昨晚在附近一个日本村子里毙了三四个日本男人,轮奸了十几个日本女人,抢得一颗粮食、一只家畜不剩,比匪盗还匪盗, 比畜牲还畜牲。再看看这些山上的狼烟吧!没有退路了!中国人时刻会冲下来!用中国人的话说,他们现在的处境就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时站在最后面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往一棵山毛榉后面一闪, 然后她缩起身子飞快往村里跑去。女孩突然发现她的耳环不在耳朵上。耳环是金的,是她从母亲首饰盒里偷偷拿的,只为了爱美和好奇。崎户村是女孩母亲的娘家,女孩的家在铁道那边的代浪村。十天前,世道刚开始乱,母亲叫她来崎户照顾有中风后遗症的外祖父。 一个深夜,行走不便的外祖父却走失了。外祖父的尸体是村里的狗们发现的,大半个身体在河水里, 一双脚卡在河滩地石头缝里。外祖母没怎么哭,有这样以死来体谅她的丈夫,她很知福。找到耳环之后,女孩飞着两只赤脚往村神社跑,木屐给她抓在手里。 女孩错过了情形的急转。她的身影消失在漆黑凌晨之后,村长代表元老会说,他们替五百十三个村民做了抉择, 就是在听说了苏联大兵在邻村造的孽之后。村长说他替大家选择了一条撤离满洲国最尊严、最不痛苦的路线。 对于女人,是捍卫贞节的唯一路线。人们开始觉得蹊跷了。瞌睡得东倒西歪的孩子们也嗅出命运的存心不良,全都抬头看着自己的长辈。两个女人不自禁握住了彼此的手。站在最外面的一个女人拉着五六岁的男孩往边上溜了一点,看看,又溜一点。只有一步就要溜进到春天才栽的那片杨树林里了。村长和元老们到底要对他们干什么?…….元老们肃杀地站在村长身后。村长宣布了他们的决定。他说,是日本人,就和日本人一块尊严地去死。元老会想方设法才弄到了足够的子弹。 人们都惊愕地进入了刹那间的休克。半晌, 一个迟钝的人说,是一起自杀吗?为什么?!有的女人哭了: 我要等我的丈夫从前线回来啊。 村长的声音突然一改,变得凶恶,阴毒。村长说:你们背叛全村吗? 这时候黑暗已经稀释,每一秒钟天色都浅淡一层。取了金耳环回来的女孩此刻站在十来步开外。她正好听到了“自杀”二字。村长说是好样的日本人,就好样地死去。他决定由他一个元老下手,给每人一个好死。那个元老枪法很准,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死成,这次如愿要为国家捐躯了。就在这个摆放着他们先人灵位的神社前面, 每个人都会体面地倒下,死在自己人的群落里。女人们开始乱了, 语无伦次地找着借口,不愿意接受“好死”。任何地方都会有败类,崎户村也不例外:这些女人谢谢村长,请他别领导她去死。孩子们不完全懂,只明白“好死”不是什么好事,一律张大嘴,直起嗓门, 脸朝天大哭。枪声响了。只是一枪。人们看见村长倒在地上。什么都是预先安排好的,村长领头做好样的日本人。村长妻子呜呜地哭起来,嫁给村长之前,她也对着母亲这样呜呜地哭过。现在她哭着就慢慢躺在了汩汩冒血的丈夫身边, 就像新婚夜哭着躺在婚床上。她活着的每一天都没想过拧着丈夫的意愿。女人们都呜呜地哭起来,村长夫人这样给他们做榜样,她们还想往哪逃。 第二声枪响后,村长夫妇成双归去。那个七十岁的元老放下冲锋枪,看了看相依而卧的村长两口子。他们的孩子全死在战场上,现在老两口赶去大团圆了。接下来是那几个元老。他们站成一排,背也不驼了, 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嘴里拖出口涎, 却也不减庄重。老人们很有秩序,一个一个来,如同战败后粮食短缺,排队领饭团子。几分钟之后,老人们的晚辈们全聚拢到老人们身边,聚成永恒的全家福。不知为什么人们 渐渐安宁了。每个家庭都以老人为中心聚拢起来。孩子们还在懵懂,但感到一种奇特的安全。安全感使一直在嘶鸣的婴儿们也静下来, 拇指伸到嘴里,头慢慢地扭来扭去。这时候一个声音在叫喊:“多鹤!多鹤!” 叫多鹤的十六岁女孩此刻瞪着一双疯狂的眼睛正看着这一切。她看见外祖母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所有人在此时唯一的恐怖是没有一具自己的骨血热热地贴着你倒下,再一块冷下去。女孩多鹤此刻决不要这种天伦相依。一家一家抱成了团,枪弹都打不开他们。枪手的样子已经不像人了, 满脸满手的鲜血。他的枪法很派用场,偶然有叛变集体的人,魂飞魄散地撒腿朝广场外面跑,他的子弹很轻巧地就追上了他们。他渐渐有了经验,好歹把人们撂倒,撂倒就好办了。他的子弹准备得很充分,够他把死亡双份地分发给每个人。叫多鹤的女孩看见枪手停了下来。她听见什么异样的声音在很近的地方响着。她已经辨别不出声响是她的上下牙发出来的。枪手东张西望了一会,抽出一把插在腰间武士刀。刚才他的射击成绩不理想的靶子,还需要他用刀反工。所有的反工也完成了,他看看刀, 又用拇指在刀锋上刮了刮,把它往身边一撂。刀被热血泡软了。他坐下来,解下鞋带,将它的一头系在把冲锋枪的扳机上,另一头绑在一块石头上。他脱下泡透了血足有十斤重的鞋子,袜子也是血红的。他两只占满血的脚夹住连在扳机上的石头,一个打挺。“嗒嗒嗒!”…… 过了很多天,叫多鹤的女孩子满脑子都是“嗒嗒嗒”的枪声。 听了多鹤颠三倒四的叙述,五个村长先后跌坐在收过秋庄稼的地平线上, 跟初升的太阳同一高矮。坐了十来分钟,代浪村的村长站起来。四个村长也跟着站起来。谁都去没拍屁股上的泥土。他们得进村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帮着合合眼,拽拽衣服, 或许还有一两个需要帮着结束抽动、呻吟、活受罪。透过树的枝叶看,五百一十三个男女老少像是在野外扎营,一齐睡着了。土地淤透了血, 成了黑色。血真是流得阔气,泼溅在树干和树叶上。有这么一家人,枪子都没有打散,血也流成一股,从两块石头之间的浅槽往稍低的地方涌流。却过分稠厚,在石头边沿凝结出一颗巨大鲜红的血球,凝而不固,果子冻一般。多鹤跟在自己的村长身后,血的气味膨胀在她的鼻腔和喉咙口,她快要闷死了。她本想找到自己的外祖母,但很快放弃了:大部分人都是从背后中弹, 因此全是面朝下倒下的, 她没有一丝力气和胆量去一个个地翻身辨认。原先村长们来崎户村时要讨论撤离满洲国路线的,现在明白了崎户村的最终发言。在附近的日本村庄里,崎户村是头目, 因为他们是第一个从日本迁来满洲开拓的。这时代浪村的村长突然捂住了多鹤的眼睛。他面前, 是枪手的尸体。代浪村的村长和这个两度参加世界大战的老神枪手很熟。 老神枪手靠在树干上,枪还在他怀里,扳机上拴的石头已经从鞋带上脱落下来。子弹是从下巴射进去的,这时他那个成了空穴的头颅祭器一般对着天空。代浪村的村长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罩在老神枪手残留的半个脑袋上。看来没有什么让五个村长插手帮忙的。那就点把火吧。让苏联人和中国人到了这里不再有什么可糟蹋。代浪村的村长说话了。 他说,应该这样: 每个村的枪手务必负责到底,保证在点上火之后再向自己开枪。村长们应答说,也只能这样;只能依赖枪手的无私了。确实是个遗憾,枪手最终要把自己的遗体留给中国人或苏联人的脏手去处理。他们谁也没注意叫多鹤的女孩子正悄悄地走开。一脱离他们的视线,她就狂奔起来,背后跟着好大一蓬头发。她不是个善跑的女孩子,如此疯狂的奔跑,也去不掉两跨的那点忸怩。多鹤要跑十多里路,要冒险穿过苏联人出没的铁道,跑回村里去告诉母亲,村长要替大伙当什么样的家。 她必须以她不善跑的两腿和村长赛跑,赶在他前面, 告诉她看见的那颗全家人的血凝结的血球,以及老神枪手对着苍天的大半个颅腔,他七十多年的记忆、智慧、秘密念头白里透红地飞溅在树杆上。她得告诉村邻们这些,让他们在“好死”之前多一些选择。就在她看见到铁道桥时,从崎户村方向又传来枪声。多鹤脚步乱了一下,然后跑得更快。下了坡,就是铁道桥,已经能看见铁道上停的几节火车皮了。一节车皮的门口蹲着一个苏联大兵,似乎在刷牙。多鹤脸上被树枝划出一些口子,此刻被汗水蜇得生疼。她不能从桥上过河,只有沿着山坡向下游走,找个水浅的地方趟过去。而往下游去的山坡上一律全是榛子树,又密又野,跟它们一棵棵撕扯,她没有时间也没有体力,万一她这点水性不够过河呢?……多鹤并不意识到自己在抽泣。世上竟又这样彻底的无望。她突然掉转头向另一个方向跑去。离此地不远的一个屯子里,有三个常给她家做活的中国人。母亲叫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国汉子“福旦”。他们和母亲处的不坏,偶然彼此还笑笑。多鹤可以找福旦送他回家,苏联大兵会把她当成中国人。苏联大兵们对中国女人手脚会老实些。多鹤跟母亲来过这个屯子一次,是跟着福旦来看一个草药医生。可是她一句中国话不会说,怎么能把福旦说动心,掩护她穿过苏联人把守的铁道桥? 多鹤还没走进屯子就后悔了。一群中国孩子屯子口玩游戏,见了她便七七八八地停了下来,一齐朝他瞪着眼,面孔铁板。过去他们见了她也板脸,但眼睛从不朝她看。一个孩子低声说了句什么。其他她不懂,但“小日本”三个字是懂的。她还没想好要不要跑,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已经朝她砸过一块石头来。接下去石头、土块、牲口粪蛋一阵横扫,她要跑已经来不及了,退路和进路都被截断。她只得缩成一小团坐在地上,放声嚎哭。小男子汉们和大男子汉们一样,对于哭泣的女孩都是没办法的。多鹤一哭,他们觉得她和中国女孩一样可怜而讨厌。他们围上来,看了一会,一只手上来,轻轻揪起她的一缕日本头发,看看, 也没什么特别, 又放下了。又 一只手上来,把她的后领口往下拉了拉,看了看她的日本脊梁,跟中国脊梁没什么区别。不一会儿,男孩们就被她哭烦了,一声吆喝全跑了。福旦一见多鹤, 不必听她说任何话,就明白他该做什么:该马上送她回家,绝对不能让邻居看见一个日本小娘儿出现在自己家里。福旦给她披了一件自己的烂褂子,又在她脸上抹了一把泥巴, 村里少女过去就这样对付日本大兵的。福旦穷得使不起牲口,用推车把她推着,从铁道桥上穿过去。 福旦把多鹤送到家时,多鹤睡着了。她母亲请福旦把多鹤放在门内的地板上,轻手轻脚地鞠躬,轻声地道了十多声谢谢。母亲一共会说三四十个中国字,这时都用得超支了。福旦走后,母亲又轻手轻脚摘下了多鹤耳朵上的金耳环。就这样多鹤也没被弄醒。多鹤醒来的同时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一切都晚了,村长大概已经回来了。 正午的太阳把四野照耀得很白,多鹤的赤脚踩上去感到地面向后漂去。母亲提着水桶小跑着往回走,半勾着身子,不给偷袭者行方便。多鹤顿着脚,怪母亲不叫醒她,现在全晚了。多鹤带回来的消息立刻就家喻户晓了。不久,代浪村的人又差几个男孩子把消息送到了另外几个日本开拓团的村子。代浪村没有什么男人,连老年男人也没有几个,村长一直是全体女人们的当家人。一旦村长回来,向崎户村村长那样替他们当家, 就什么也来不及了。消息太突然,他们最快也需要一个钟头才能打点好行装。别的可以不带,食物总得全部带走, 还有就是每个村分发的自卫步枪,一个村五杆。无论如何,他们必须赶在村长回来前逃走。他们承认崎户村人是好样的,但他们可不要村长领着他们也做好样的日本人。太阳下沉时,五个“大日本满洲开拓团“的村民们集中在代浪村的小学校操场上。所有人都在提问,又都在向别人做解答。没有一个人够格给这么大一群人领头。他们只听说离他们五百多公里的一个城市有一所日本收容所,从那里可以搭上回日本的船。 这个以女人和孩子为主的群落有三四千人,靠一个中学生的指北针上了路。牲口被苏联人和中国人抢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是太老的或太幼的。这些老幼牲口就成了老人们的坐骑。所有女人们迈着木屐碎步开始了五百多公里的远征。一个叫阿纹的女人挺着八个月的身孕,从队伍前面跑到后面,再赶到前面,缠着每一人打听她的丈夫桐下太郎和儿子。所有人都累得懒得开口, 只是摇头。多鹤背着一袋饭团子,摇摇晃晃跟在母亲身后。母亲背上背着四岁的妹妹,手上扯着八岁的弟弟。多鹤摇摇晃晃地得意自己今天的成功,到底还是赢了一场和村长的赛跑。她甚至没有去猜疑,村长们处理崎户村村民的后事怎么需要大半天功夫。她已经把早晨在铁道附近听到的一阵枪响忘得精光。枪响发自一伙中国人游击队员。这是一种性质难定的民间武装,好事坏事都干,抗日、剿匪、反共,取决于谁碍了他们的事, 也取决于他们能占谁的上风。他们正打算进崎户村找点什么: 找到冤报冤, 找着仇报仇,找着便宜占便宜,却遇上了五个撤离到村口的日本村长,就开抢提前成全了他们。人们怀念起村长们的好处是在出发后的第三个小时。那时暮色四合,三千人的队伍离开了大路,走上一辆大车宽的土路, 队伍变得又长又松散,母亲们不断恳求队伍停下来,让她们哄一哄实在走不动的孩子们。 总有女人对自己赖在路边的孩子说:村长来了,还不快些起来!她们想,要是村长在场,也许他能让孩子们用磨得血肉模糊的双脚从地上站来。就在这时,路两边的高粱地里响起枪来。首先倒下的是骑在牲口上的两个老人。然后几个顺着路往回跑的女人也中了弹。 孩子们挺着肚皮大哭,有个老人还算明白, 叫喊道:都趴下, 别动!人们趴下来,而叫喊的老人已经中弹了。他们带来的枪还没来得及压子弹,仗已经打完了。等到队伍重整时,人们发现少了三十多个旅伴。谁也没有带刨坑的工具,死者的家属们从尸体上割下一撮头发,把尸体放在路边的沟里,盖上一件像样的衣裳, 就继续赶路了。 袭击每天发生。人们都很习惯死人了,都顾不上哭, 只是默默地把死去的人背上背的食物解下来。人们也习惯尊重伤号的意愿,用最快捷、俭省的方法处死他们。也有不愿意被处死的。阿纹就是一个。多鹤看见她的时候,她枕着一块土疙瘩,铺的盖的都是自己的血。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婴儿也躺在血里,已经走完了他几分钟长的一生。 她挥动着满是血污的手掌,给每个路过她的人喊“加油!”她自以为在笑,事实上是不断龇牙咧嘴。她会对每一个靠近她人说:“别杀我,我一会儿就赶上你们!我还没找到我儿子和丈夫呢!”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一口袋饭团子和匕首留给了她。老人们给年轻人省饭团子,省子弹,也给他们省事, 几个人商量好,过河时往水里一扎,一声不响就没了。人们摸索出经验,发现枪弹在夜间的命中率比较差,便改为晚间赶路白天宿营。第五天的晚上,人们起身的时候,发现靠在营地周边宿营的几家全都被刀砍死了。人们内疚地说,实在太累了,没有听见任何声响。有人说, 听见了又怎样呢。多鹤的母亲教会女人们辨认野菜和野果。 路程拖长了一倍,已经断了粮食。她告诉女人们,中国人是很难饿死的, 因为他们可以把每一种野草,树叶变成粮食。她这一手是从中国长工们那里学的。好在是秋天,找到一片野坚果林可以采够两天的干粮。 所有母亲都替自己的刚进入青春女儿剪掉了头发,再找来暗色的男孩衣裳给她们换上。尽管路一天比一天难走,队伍每天减员,他们还是把三百九十公里走到了身后。一个清早,他们来到一片白桦树林里,准备宿营。枪声却在白桦林深处响起。他们现在已经有经验,立刻闪到树后面趴下去。 孩子们全都在一刹那间被覆盖在了母亲的身体下面。对方的枪手们很大方,子弹一排排射过来。反正停战了,弹药不必节省,打着打不着,打得热闹。打得带劲时,枪手们用俄语欢呼。 几个刚学会打枪的少年们开始还击。 他们吃过开枪的甜头:一次碰到袭击,他们还了几枪,袭击者就作罢了。 但这次他们的还击恰恰是错误, 捅了马蜂窝。本来不很认真的苏联大兵打仗打出的惯性又上来了。人们丢下死去的,拖着伤号往后撤。地势还算有利,他们后面是缓缓的下坡。撤了一百来米, 俄语呐喊突然从另一端冒出来。一个包围圈已经合拢。现在是动也挨子弹静也挨子弹。少年们胡乱打回去,只发几枪,就把自己的方位明示给对方了。 很快的,少年们一个个倒了。火力越来越猛。把苏联人惹起性子,就得让他们发作一阵。孩子们的哭声他们难道听不见?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对手只是一群妇人儿童? 一颗手榴弹在多鹤母亲旁边爆炸了。 硝烟散开,多鹤已经没了母亲、弟弟和妹妹。多鹤的爸爸一年前战死在菲律宾。好在眼下的险境容不得多鹤去想她孤儿的新身份。她是一边跟着大伙儿突围一边给全家哭丧的。突围出来,各村的人数相加,只剩了一半。 从出发到现在,这次的减员占了三分之二。还有一百多个人受伤,一下子把止血药粉全用完了。第二天傍晚,人们醒来, 发现 所有伤员都自尽了。他们在夜里合谋,决定绝不拖累大家,然后悄悄地相互搀扶,走到在五十米以外,自尽的方式五花八门,但都在一夜之间做了好样的日本人。又过了一天,队伍几乎在山路上爬行。他们一再修改路线,选择更偏僻的道路,而这些路线全都穿行在更深的山里。一连两天没有喝到水的孩子们怎么哄也不动了。母亲背上的婴儿们不是昏睡, 就是嚎哭。 已经不再是嚎哭,而是发出垂死野猫那样的号叫。一颗饭粒都不剩了。水米未进的母亲们仍是把干得起皱的乳房塞给孩子,塞给吃奶的孩子,也塞给半大的孩子,连那些没了母亲的孩子, 她们也只有自己一对乳房去关照。队伍早已无形无状,延绵了三里路长,不断地发现有孩子走失,有大人走死。 唯一能让孩子脚开步的是一句话是:“马上就到了,到了就可以睡觉了。” 他们现在的期待不高,只要能让他们歇下脚就很好; 他们早就不信“到了就有水喝有饭吃了。”这样一个形如枯鬼的队伍在一九四五年九月的满洲走着。满山遍野的秋叶红得火烧火燎。满洲的秋天很短,早晨他们露营时,四野白霜。他们就靠野果野菜和坚决到达目的地的信仰滋养着五脏和身心。走到第十五天时,人数下降到了一千三百。一个早晨他们和中国民团遭遇了。他不知不觉走得离一个集镇太近,惊动了驻扎在镇上的三百多号团丁。团丁门用的全是日本造的好枪好炮,先堵着打,再追着打。他们跑到了山梁上的松林里,身后枪声才渐渐稀落。女人们都是身上同时背着、抱着孩子突围的。多鹤背着一个三岁的女孩,正发高烧, 吐一口气就在她后脖梗上喷一小团火。女孩的母亲叫千惠子,自己怀里抱一个不足一岁的男孩。 她不管子弹还会咬上他们,一屁股坐在地上, 嘴角挂着白沫。另一个女人回来拉她,她两脚勾住一棵树,死命抵抗。她怀里的孩子尖利地哭喊,她大张的两眼看上去是灵魂出窍后留下的空洞。就在这时, 她朝怀里哭喊的的孩子俯下身, 旁边的人只看见她两个刀背似的肩胛骨奇怪地耸立了一会。 等她直起身,那个孩子就一声不吭了。 周围的女人们也一声不吭,怕她似的往后退缩,看她放下断了气的孩子,两手慢慢拄着树干把自己拖起来。 叫千惠子的女人杀了不足一岁的小儿子之后,又朝多鹤背上背的小女儿扑过来。多鹤哭喊着:明天再杀她,再让她活一天。多鹤到底年轻力壮,杀亲骨肉的女屠夫追不上她。她的大儿子跑到她身后,用树棍打劈头盖脸的打下去。她开始还躲,还把两个手护在头上,慢慢她撒开手,任十来岁的男孩把她打成一个血人。杀婴就是这样起的头。从这个时刻起,队伍里女人们开始把生病的和太小的婴儿们扼死。出发的时候,发现谁家少了孩子,谁也不去打听。做母亲总得有得有失,总得保全他们能够保全的孩子。连兽类、畜类的母亲都有造物主给的这项特权,一旦 嗅到天敌临近,它们无法保全犊子,就宁愿自己先咬死犊子。女人们面孔呆滞,眼睛里都有一种静默的歇斯底里。多鹤始终不让千惠子靠近,睡觉都把病女孩用腰带系在自己胸前。 第二天早晨,从母亲手里逃生的女孩竟然病愈了。多鹤把一颗野栗子糊糊喂进她嘴里,告诉女孩, 还有一天的路程, 他们就要到目的地了。女孩问多鹤,她的脸怎么了。她告诉女孩,这不是她原来的脸,这是涂了河里的黑泥的面具。 为什么?因为躲在黑臭的面具后面,她的真脸蛋别人就看不见了。为什么? 因为他们就要穿过一个小城镇,不能把真脸蛋给中国男人或苏联大兵看见。女孩子告诉多鹤, 她叫佐滕久美 , 老家在日本上野省畈田县。这是母亲们督促孩子们在路途上背熟的扼要身世, 一旦她们遭遇到不测,孩子们好沿着这点线追索自己的血源 。那是在最终的劫难到来前,两个女孩唯一的一次交谈。 他们是在深夜启营的。久美的母亲没有醒来。人们把把千惠子的一缕头发割下来,系在久美身上, 便出发了。夜色褪去,另一个白昼翻卷而来。 这是秋后典型的好天,人们觉得它格外地好, 因为终点站快到了。齐腰深的蒿草经了霜雪白雪白,一望无际。人们太累了,还没躺直就已睡熟。他们睡得死亡般的深沉,上百匹狂奔而来的马都没有惊醒 他们。连枪声都没有立刻惊醒多鹤。 她醒的时候,周围躺着的不再是熟识的村邻们, 而是陌生的尸体。

内容概要

抗战末期日本遗孤、十六岁的少女多鹤被卖到东北某家作为传宗接代“工具”之后几十年的命运故事。作者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命歌哭。这是一部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稀世之作,女作家严歌苓因之获奖连连。

作者简介

严歌苓
女,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

章节摘录

台子上搁了十多个麻袋,从轮廓一点看不出里面装的是人是兽。吆喝的人说要买就论斤两,一角钱买一斤日本婆子,大肉也没这么便宜。斤两是预先约好的,最重的一个口袋也不过七十斤。穿黑制服的县保安团派了一个班维持秩序和买卖公道。小学校操场上从一早就挤满了老乡,不少光棍都是看得起买不起。七十斤的日本婆也要七块大洋,有七块大洋的光棍,就娶得起中国媳妇了,好好的弄个女鬼子回家干什么?清早下了第一场雪,通向安平镇的大道小道已经给踏黑了。还有人陆续赶到,若是三五成群的小伙子,仗人多势众敢把脸皮一厚,大声问:“买得不合适,保换不?”回答一律是:“不换!”“花那一大把银子,买个不适合的咋办?”人群会有条嗓门喊:“有啥不适合啊?灯一黑,全一样!”或者:“合不合适的,狗皮袜子——反正一样!”人们就笑。笑声大了,也挺吓人的:最靠台子边沿的麻袋们蠕动了几下,小了一些。说是前天保安团跟一伙胡子接上了火,胡子给打死几个,大部分跑了,扔下十多个日本黄花闺女,胡子们还没来得及受用。被逮住的一个腿挂彩的胡子招供说,他们这回没有为非作歹,不过是打了千把个逃难的小日本——多少年前学生们不是说“抗日不分先后”嘛。胡子们抗日胜利果实是胡子头目兜里半兜子的金首饰,都是从小日本尸首上摘的。后来他们子弹打光了,就把剩下的八九百小日本放生了。保安团拿这些十六、七岁的女鬼子不知该怎么发落,她们个个饿得只剩一张皮一副骨架,加上一双张着无数血口子的脚。保安团没闲钱余粮养活她们,昨天通知了各村保、甲长,让老乡们买回去,好歹能推推磨。一条驴也不止七、七十块钱。保安团的人不耐烦地喊道:买晚了,该买个冻死的回家了!学校门口的人群动了动,把三个人让进来。三人里头有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年轻男子。认识他们的人和旁边的同伴说:“张站长两口子来了!他家二孩也来了!”张站长是火车站的站长。火车站连职工带站警带站长一共就一个人。小火车是勃利到牡丹江铁路上的一条支线,在安平镇只停靠一分钟。张站长一身绿制服在一片黑袄子里很出众。人们知道张站长用火车投机倒把,靠火车停靠的一分钟又是上货又是下货,不时还塞上个把没票的人,因此他家底不薄,买份量最重的日本婆也不在话下。站长媳妇矮矮小小地跟在站长身后,不时停下,朝落在五步远的二孩跺跺小脚。张站长只管这个儿子叫二孩,可谁也没见过他家的大孩。张站长和二孩妈走到台子下,朝十多个麻袋看看,叫保安团的老总帮个忙。他们指着中间一个麻袋说:“给这个扶直了,让我看看。”保安团的班长说:“扶不直,你没看麻袋不够大吗?”他见二孩妈还要罗嗦,便说:“别耍奸了,你不是就想看看她多高嘛?告诉你们实话:能够上你家锅台涮碗!小日本是倭寇。倭寇都是倭寇婆下的!”人群又是笑。天又开始飘雪花。人们看见二孩妈跟二孩说了句什么。二孩把脸一别。人群里有和二孩 熟识的小伙子,这时吆喝起来:“二孩你不是有媳妇吗?给咱省着呗!”二孩对这句话连眼睫毛都不抖一下。二孩非常沉得住气,不爱听的话全听不见,实在把他惹急了,他也可以很驴。二孩长了一双骆驼眼睛,对什么都半睁半闭,就是偶然说话,嘴唇也不张开。这时他扛着宽大的肩膀跟上来,嘴唇不动地说:“挑个口袋好的,回家还能盛粮食。”张站长坚持要中间的那个口袋。保安团的班长叮嘱他们不准当众打开口袋,验货私下里验去。不然一见里头的日本婆子,不管她是俊是丑,都会弄得他们下面的买卖不好做。七十来块钱,不瘸不瞎就行了,班长数着张站长的大洋时说。人们闪开一条很宽的道,看着二孩和他父亲把口袋里的日本婆子搁在扁担中间,步子轻松地走出去。张站长这个头带的很好。没等他们把口袋装上车,两个口袋又给人从台上拎走了。等张站长的骡车到家时,十多个日本婆子全卖了出去。人们不再胡扯取笑:张站长一家子半点胡闹的样子也没有,就是来办一桩正经买卖的。张站长家的骡车停在小学校对面的驿站,这时骡子已经给喂饱了水和料。他们把口袋搁平整。口袋里是个活物肯定没错,虽然它一动不动你是有感觉的。二孩怕累着骡子,让父母和口袋坐车,自己遛跶着把车赶上路。雪片稠密起来,一片片也有了份量,直接给一股劲道从天扯到地。学校到小火车站有三里路,其中有不少是是张家的庄稼地。秃秃的原野眼看着肥厚雪白起来。人和车就这样走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的大雪里。人们后来说那年的雪下得晚,不过是一场好雪,好威猛。人们对那一年事事都记得清,讲给后人听时把每件事都讲成了征象,因为鬼子投降了。也因为男鬼子们跑了,剩下了大群孤苦零丁的女鬼子和鬼子孩。连张家人也觉得这段路走得象个征兆:突然间大雪就把路下没了。其实大雪帮了所有口袋里的人的忙:人们不忍心台上一个个口袋被大雪覆盖,就匆匆把她们买回了家。连此刻盛在张站长家口袋里的人也觉出这场雪的威猛以及这段路的艰辛。不过她还不知道,这一带的人的父辈们都这样,一辆车、一头牲口从关内来。那时只要谁活不下去,就往北走。正如口袋里那个小日本婆的父辈一样:谁活不下去,就往西走,跨过国界,去强占这里人父辈们开垦的大荒地。于是,这个被叫作关东或满州的地方,成了他们冤家路窄的相遇点。

后记

多鹤常常给小环写信。她总是讲到她的梦。她梦见自己又在这个家里。她梦见楼下的那条马路,那大下坡。她说她常去东京的中国街买菜,那里的菜便宜,那里的人都把她当中国人。她说大孩张铁去了日本之后,她会把自己现在的小屋让给他住,她去和丫头一家挤一挤,等存了钱再说。她说她回日本已经晚了,日本没有她的位置了。她只但愿孩子们能学会日语,在日本找到位置。多鹤的信充满“但愿”——不少战后遗孤或遗留的子女向政府请愿,要求得到和日本公民平等的权利,就职或者享受社会福利。他们还向社会呼吁,不要歧视被祖国抛弃在异国的遗孤和遗留子女,把他们当成低能者,因为他们的低能是战争造成的。多鹤但愿这些请愿成功,丫头两口子就能找到像样的工作了。多鹤说自己就凑合挣一份清洁工的薪水,但愿她能攒下点钱来。读多鹤的信是一件吃力的事,但它慢慢成了小环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尤其在大孩张铁也去了日本之后。丫头的信很少,张铁从不写信,所以这姐弟俩的生活情形小环只能从多鹤的信中读到。多鹤的信越来越长,多数是谈她又找到了原先代浪村的谁谁谁,或者谈请愿进行得如何。一点进展也没有。所以从中国归国的人成了口本最穷、最受歧视的人。多鹤还说到一个从中国回国的代浪村乡亲,他的孩子在学校里天天挨揍,因为同学们叫他中国佬。就像这孩子归国前中国同学叫他日本鬼子一样。小环意识到多鹤也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常常忘记一些事她上封信已经写过。多鹤要小环把每天的生活都记下,告诉她,包括她和人怎样吵架。她说大概走遍全日本也找不到一个像小环这样会吵架、又吵架吵得这么好的人。她觉得日本人有愤怒有焦虑,却没人把它好好吵出来,所以他们不快乐。像小环这样会吵得人家哈哈笑的人,一定不会动不动想去杀别人或者杀自己。虽然多鹤唠里唠叨,但小环愣愣地笑了:多鹤似乎挺懂自己。其实她已经不怎么吵架了。她意识到这一生吵吵闹闹多半是为了家里人,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周围的人和事她都马马虎虎对待,找不着什么事值得她吵。她连话都说得马马虎虎,因为马虎的话黑子也不马虎着听,照样听得无比认真,以它生满白内障的眼睛瞪着她。三个孩子都很好,至少比楼上邻居的孩子们前景要好,这是小环跟人家不再吵闹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跟你们吵什么呀?你们有我这么好的三个孩子吗?知足的人才不吵架呢。到了张俭去世后的第三年,小环才对自己忍得下心来拆看他的最后一封信。最后一封信装在一个大牛皮纸袋里,和他的老上海表、一把小银锁、一把家里的钥匙一块寄回来的。小银锁是婴儿张二孩时期的物件,他一直拴在钥匙上。钥匙他去日本前忘了给小环,揣在衣兜里带走的。老手表倒很准,停的时间是张俭心脏停止跳动的时间。多鹤在信里特意这样告诉小环。张俭这封信没有写完。他说他近来胃口好了一些,多鹤总是给他做小环曾做的面条、面片、猫耳朵。他说等他身体恢复后,就去找一份不需要讲日本话的差事,就像丫头的丈夫那种给百货公司擦玻璃窗的工作,挣了钱之后,接小环来日本,他已经和多鹤谈妥。他们三个人中缺了谁也不行,打打吵吵一辈子,但都吵闹成一块骨肉了。他现在住在医院,明天做了手术就能出院了。小环这才知道,他并不明白自己已经活到了头。看来多鹤和孩子们一直瞒着他,瞒到他被推上手术台。张俭的这封信没写完。他写着写着就靠在摞起的枕头上,想着小环嫁给他时的模样睡了。小环这样想象着。他连写一封完整的信的体力和精力也没了。他一定把这封没写完的信压在褥子下,怕多鹤看见。他还得在两个女人之间继续玩小心眼儿,就像多年前一样。孩子们和多鹤瞒他瞒得真好,他一直都相信,他还有不少日子要过,还有不少麻烦要处理,比如他的两个女人,还有在她们之间玩小心眼的必要。他一定相信自己从手术刀下走一遭之后,便又是一条好汉,所以他才在信里为小环铺排出那样长远的未来。信没写完,他对小环的歉意却一望而知。她对黑子笑笑说:“咱心领了,啊?”邻居们每天还是看见朱小环拎着装缝纫机头的箱子,从楼下的大下坡往居委会楼下走。她把那三角形的楼梯间租下来了,缝纫机架子就搁在那里。但她怕缝纫机被偷,每天固执地把它拎来拎去。黑子又老又瞎,却前前后后颠着屁股跟随着她。黑子时常会飞似的蹿下大下坡,根本就不用视力冲到拐弯处。小环知道那是邮递员来了。假如二孩张钢有信来,邮递员就会让黑子叼着信冲上坡,交给小环。黑子常常扑空。但它从来不气馁,总是热情洋溢地扑下坡,对着邮递员瞪着它灰白无光的两只眼睛,嘴叉子从一个耳朵咧到另一个耳朵,摆出它那狗类的喜悦笑脸。二孩被调到了西南,在那里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他有空总是给母亲小环写信,而这天却没有他的信。黑子朝着邮递员的笑脸却始终不挪开,直到邮递员骑车上了坡,它还站在原地,摇着尾巴。小环只好安慰它了:“黑子,明天就有信了,啊?”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蒙[著名作家]离奇而又平实,冷酷却是温暖,丑恶酝酿善良,憎恨变成爱恋,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辜灾难?不共戴天本来就难分难解。生离死别,呼天抢地,却是娓娓道来。疯狂的历史,强暴了自自然然与普普通通。我们与你们是怎么样被劫持、被污辱与被蹂躏的?什么时候才能够醒转过来?是小说还是生活?竟如此横蛮荒谬!本来可以不这样的嘛。这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唉,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李敬泽[著名评论家]《小姨多鹤》很好看,但是读这部小说却不仅是一次消遣。我们不得不把自己放进去,把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放进去,把我们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放进去,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样的一部小说,它会感动人、触动人,会让我们想——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设身处地地想,想的时候或许是矛盾的、困难的,但正是在这矛盾和困难之中,我们免于僵硬和干涸,我们发展出更为充沛的道德想象力。施战军[著名评论家]中国式伦理文化中的“恕”与“亲”,被创作惯性遮蔽了近百年,却被这部作品艺术地激活,并赋予恤暖与柔情的光晕。《小姨多鹤》浑然地带有我们久违了的经典文品:读来多趣、精微、活泼,不失紧凑;思之开阔、雍容、庄重,甚至高深。如此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长篇小说,是我们今天对汉语文学持有坚定信心的理由。黄集伟[著名书评人]对一个作家而言,气象最要紧在这部凝重细密的小说里,严歌苓的滚烫透过那彻骨之寒洇渗而出,让我看见的,除了她的才华,她孜孜以求的严谨与不懈外,还好像看见了中文写作稀罕的光和亮。陈冲[著名演员]我是一口气读完《小姨多鹤》的。我不得不说这个作品是严歌苓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作者对人性的深悟使她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魔力,沉重而不失娱乐性,读来如身临其境,如亲密结识其中人物,如一气走过那一段历史——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一段历史。姜文[著名演员]书在我这儿分好看不好看。《小姨多鹤》就是本好看的书。书中无处不见鲜活的细节,独到的人物刻画,丰富的视觉画面。由此可见作者对于生活的留意,对于他人经历的同情,以及对于我们民族经验的思考。

编辑推荐

《小姨多鹤》推荐:《当代》长篇小说2004-2008年五年最佳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9年“中山杯”华侨文学奖,2009年最受读者欢迎的24本书,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第一名,2008年新浪网年度作家,2008年度十大图书,第五届《当代》长篇小说2008年度专家五佳奖。

名人推荐

王蒙[著名作家]离奇而又平实,冷酷却是温暖,丑恶酝酿善良,憎恨变成爱恋,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辜灾难?不共戴天本来就难分难解。生离死别,呼天抢地,却是娓娓道来。疯狂的历史,强暴了自自然然与普普通通。我们与你们是怎么样被劫持、被污辱与被蹂躏的?什么时候才能够醒转过来?是小说还是生活?竟如此横蛮荒谬!本来可以不这样的嘛。这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唉,严歌苓的新作《小姨多鹤》!李敬泽[著名评论家]《小姨多鹤》很好看,但是读这部小说却不仅是一次消遣。我们不得不把自己放进去,把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放进去,把我们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放进去,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样的一部小说,它会感动人、触动人,会让我们想——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设身处地地想,想的时候或许是矛盾的、困难的,但正是在这矛盾和困难之中,我们免于僵硬和干涸,我们发展出更为充沛的道德想象力。施战军[著名评论家]中国式伦理文化中的“恕”与“亲”,被创作惯性遮蔽了近百年,却被这部作品艺术地激活,并赋予恤暖与柔情的光晕。《小姨多鹤》浑然地带有我们久违了的经典文品:读来多趣、精微、活泼,不失紧凑;思之开阔、雍容、庄重,甚至高深。如此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长篇小说,是我们今天对汉语文学持有坚定信心的理由。黄集伟[著名书评人]对一个作家而言,气象最要紧在这部凝重细密的小说里,严歌苓的滚烫透过那彻骨之寒洇渗而出,让我看见的,除了她的才华,她孜孜以求的严谨与不懈外,还好像看见了中文写作稀罕的光和亮。陈冲[著名演员]我是一口气读完《小姨多鹤》的。我不得不说这个作品是严歌苓的又一部巅峰之作。作者对人性的深悟使她的作品总是具有极大的魔力,沉重而不失娱乐性,读来如身临其境,如亲密结识其中人物,如一气走过那一段历史——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一段历史。姜文[著名演员]书在我这儿分好看不好看。《小姨多鹤》就是本好看的书。书中无处不见鲜活的细节,独到的人物刻画,丰富的视觉画面。由此可见作者对于生活的留意,对于他人经历的同情,以及对于我们民族经验的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姨多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9条)

 
 

  •   严歌苓 女,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
  •   抗战末期日本遗孤、十六岁的少女多鹤被卖到东北某家作为传宗接代“工具”之后几十年的命运故事。作者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命歌哭。这是一部意蕴丰盛迷人、襟怀爽朗阔气的稀世之作。
  •   抗战末期日本遗孤、十六岁的少女多鹤被卖到东北某家作为传宗接代“工具”之后几十年的命运故事。作者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表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命歌哭。两个女人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牺牲品。值得同情!书的封面很是喜欢!
  •   一开始读以为主角是多鹤,讲述一个被卖到中国农村的日本鬼子婆如何在曾经被其民族迫害过的中国人民中间生存下来。读到一半开始以为主角是张俭,故事是关于一个男人如何在两个女人之间徘徊、周旋。真正的是读到最后一页,读到只剩下小环和黑狗,才知道原来主角是小环,一直都是小环。她粗劣、吵闹、懒惰、市井、得过且过,看着似乎像块社会癞斑一样,实际却把一切道理都明明白白装在心里,大爱大恨都成了一句“凑合吧”。严歌苓笔下的女人,有《第九个寡妇》里王葡萄这样的傻愣正直的,有《小姨多鹤》里朱小环这样一身坏习性的,有《天浴》文秀这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但她们都有着共同点,被生活逼急了什么苦都吃得下,却仍然热爱着生活,爱着无论被社会改变成了什么模样的那个一直爱着的人。中国传统的劳动美在她们身上酝酿成带着民族和历史印记的美,作为女人她们比男人多了一份隐忍,当社会发展朝着偏差方向走过去时她们的所为总是人们认为她们不讲道理,不要脸不要皮,其实这些女人们正是在摒弃所谓潮流而执着于心底的信仰。
  •   似乎严歌苓有了妓女扶桑,少女小渔,寡妇葡萄,还不够,再添一个乱世中的坚忍女子-多鹤。1945年前后的东北,来满洲开拓的日本村庄开始了集体性的自杀,十四岁的多鹤逃出来,做了张家二孩的妾。这个买来的媳妇,是个汉语也讲不来的日本人,和小环共处一室,她好像什么也不算,好像总应该有所顾忌,谦忍到底,亦能发起狠来爱,自己也没有知觉。小环呢,作风泼辣,刀子嘴豆腐心,忍是爱,不忍是爱。三个人,竟也和谐了。
  •   严歌苓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小说她的每本小说读来都很过瘾。小姨多鹤讲的是一个日本女人的故事,很震撼也很精彩。民族,国家之类宏大的题材让严歌苓用一个很细微的角度巧妙地表现出来,不得不佩服她的写作功底~
  •   本书不错
    最近一口气看完了《小姨多鹤》。
      写得挺好,严歌苓的笔力已经炉火纯青,写什么都好看。
      她写两个女人的命运,一个中国女人,一个日本女人,
      中国女人朱小环精乖世故,现实泼辣,但是深明大义,
      日本女人竹内多鹤秉性朴实,高贵,精灵而蒙昧。
      越写,严歌苓越为朱小环着迷,书的下半部几乎都落在朱小环身上,
      她是衬在多鹤下的那层底色,让多鹤开花。
      这种写法很有意思,因为是“以繁衬简,以艳衬素”,
      之前我没见过哪位作家,用这种笔法写人物。
      
      当然,这就是两个民族。
      小环最大的人生哲学,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哲学,惰性和生存智慧:
      凑合。
      多鹤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秉性,那就是不凑合。
      结果呢?
      凑合战胜了不凑合,拉扯了不凑合,在凑合的艰难,卑屈和悲凉中,
      也升起凑合的快乐,凑合的幸福,凑合的伟大。
      
      中午和倚玛相遇,说了两嘴这本书,我们的意见达成一致:
      严歌苓太会说故事了。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对“说故事”的欲望超越了一切。
      她把故事的每一个转折都写得清清楚楚,精致圆熟,
      她把人生的每一种情绪都写得严丝合缝,透彻到位。
      太清楚了,没有解读不了的象征,隐喻,歧义和想象。
      就像杨德昌早期的电影,导演忍不住要告诉观众,我拍摄的主旨是什么。
      少了一点儿深沉,隽永,混沌和升华之后的轻盈。
      
      当然,我也知道这要求太苛刻了,
      能把一个故事讲得这么好看,已经是难能可贵。
  •   严歌苓的小说站在独特的视角写女性的命运,无论是小姨多鹤还是王葡萄,都是有血有肉,性格丰满,独特的历史背景早就独特的命运,值得一看……
  •   严歌苓的作品基本都看了 最喜欢的是小姨多鹤跟第九个寡妇
  •   本书从四十年代写起,终于八十年代,严歌苓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体贴,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以及对人物命运深入、合理的推演,将一个身份暧昧难名、生命曲折跌宕的日本女人的在华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我们,显现了人性与生活的复杂与魅力。
  •   看过严歌苓好几本书,再看小姨多鹤,还是难掩对她书中女主角的爱怜,作为战败国的孤女在异国的几十年,与一户中国家庭的无言纠葛, 会有多少酸甜苦辣的滋味,无法言说却让人无法不心疼,无法不佩服她如菟丝草一般的柔弱中得坚强!
  •   买了严歌苓所有的书。最喜欢的是《第九个寡妇》,还有就是这本《小姨多鹤》。
  •   时代造就了两个命运悲惨的女人,小环也好,多鹤也罢,她们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当我哭着看完这本书,感受着主人公的酸甜苦辣,心里苦苦酸酸的。严歌苓的细腻文笔,着实而到位的描写,让我很有感触。作为典型的80后,感受那个时代的特殊社会背景,真的值得推荐给现在的孩子们看看。。。。
  •   严歌苓的书一向构思巧妙,对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到位。小说的后半段,作者明显开始偏向朱小环了。多鹤和小环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女人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一起支撑着一个家,从对立到对峙到扶持。不容易。
  •   为了赶着写评价,三天看完。看了电视剧想看看原著,结果发现两者太多不同。严歌苓塑造人物太有才了,男女主人公被塑造的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喜欢朱小环,痛惜多鹤,慨叹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的无奈,随波逐流、奋起抗争。绝望,新的希望,再一次的绝望,麻木,淡然,安之若素。正所谓命运赠与我苦难折磨,我只拿它当调味的胡椒面儿(小环让我想到的)。
  •   《小姨多鹤》是严歌苓的代表作,看了之后,非常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我]十分喜爱严歌苓的文笔。
  •   电视剧扫了几眼愣是没看下去,从金陵十三钗开始又关注严歌岑,先选了两本书来看,小姨多鹤是其中之一。看了就放不下。除了多鹤的单纯善良以及关注她悲剧历史背景下的最终命运外,还喜欢朱小环的敢作敢当快人快语。回头再去看看电视剧的时候,觉得电视剧的人物选择完全不是原作里的感觉。还是看书来的更畅快淋漓些。
  •   关注严歌苓已久,但小姨多鹤却没看过。期待靠这本书度过寒假。
  •   严歌苓的书很多都很好看,很贴近平常百姓的生活。《小姨多鹤》在电视剧里“看”过了,很平实、很生活。很想看看原著,终于等到了!
  •   一个中国女人,一个日本女人,战争的硝烟,命运的遭际,让她们走进同一个屋檐,同一个男人,爱与恨的牵绊,特殊年代衍生出的畸形爱恋,血脉的温情让她们坚守着同一个秘密。离奇而又平实,冷酷却是温暖,丑恶酝酿善良,憎恨变成爱恋,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辜灾难?不共戴天本来就难分难解。生离死别,呼天抢地,却是娓娓道来。一个苦难年代的温情故事,一部闪耀人性光辉的文学经典,一段风月女人的命运礼赞,一曲大历史中小人物的生命歌哭。严歌苓,谢谢你!
  •   入手质感很不错 不愧作家出版社几个字~这书该是严歌苓最棒的一本书了 看了书竟然开始追电视剧= =这就是魅力是吧~她真的擅长写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悲欢这本书温情脉脉 但绝对不乏情节无言却又生动的多鹤 泼辣又善良的小环 木讷又有点小浪漫的爷们儿张俭总之 绝对的经典 值得入手!!!
  •   一个遗留在中国战场的日本姑娘被中国家庭买来当作生育工具,组成了二女共侍一夫之畸形家庭,然后生养、抚育孩子。作品深刻描述了一个日本女孩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多重矛盾剧烈冲突下,一步一步兑变成女人、爱人、母亲角色的。严歌苓对女性人物的刻画总是那么的细腻,在普通女性的身上闪耀出光辉的母性(人性)形象,充满着正能量。她不会刻意地去夸张、拔高、堆砌,小女人的艰难、焦灼、困惑、迷惘也不时穿插其间,更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
  •   我非常喜欢严歌苓的小说,她写女人写得很深入。多鹤真的能让人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   看完《小姨多鹤》,眼眶里溢满了感动的泪水,心中不由得对瘦弱孤苦而又坚韧顽强的多鹤从同情怜悯上升到理解和敬重。多鹤与张俭既非夫妻又非情侣,她只是一部生育的机器。身世凄凉、身份vj尴尬,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然而,苦难的生活并没有消磨她身上勤劳、善良和温情。不是妻子,却对张俭不乏温柔和体贴;不是姐妹,却对张俭之妻朱小环微笑礼让;不是“母亲”,却对儿女充满深深的爱意,仿佛他们就是她身体不何分离的一部分,即使后来到了日本,还是念念不忘她的“一家子人”。朱小环,作为妻子,她显得热情大度。她虽然深爱看张俭,却处处对多鹤关心体贴,把多鹤的子女视同己出,给予“母爱”。张俭,他酷爱自己的妻子,不由对多鹤心生厌恶之心,但在以后的相处中,尤其是得知多鹤是不孤儿时,由同情到视为一家深情牵挂。读这部小说,让人体验到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不禁深情回味,潸潸然泪下。
  •   没看过电视剧,直接看的书,一口气读完。严歌苓是那种对细节描写很具象化的作家,粗看来有些神经质,细细一品味,嘿,还真是那么回事!
    多鹤是个好女人,但故事里更好的女人是小环。放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做小环那样的女人会很幸福,凡事想得开,会凑合,把思想简单化。前一天一女友还和我诉苦,纠结于要不要和某男好,总觉得心里的天平在不断摇摆,物质和精神似乎永远不能平衡,其实只要她舍得调整一下杠杆上两者之间的距离,心就不会那么摇摆不定了.
  •   两个女人多鹤和小环都是女人,之间,有着太多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但是严歌苓很好的处理了这种情感,把它放的更柔和更人性味更让人感动,这样的作品是让人不绝望的!
  •   严歌苓的书是从细节和感觉上放光的,所有的作品都很细腻,在这本书里把竹内多鹤这个日本女人塑造的很真实
  •   喜欢小姨多鹤和第九个寡妇
  •   喜欢严的书,每一篇小说都特别的透彻,小姨多鹤有太多让我感动的地方,那么的真是实在,让我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整片小说。
  •   春节期间因为难得与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抽点时间看了同名的电视剧,觉得里面的那个小姨有点“全人”的感觉,“小三”还能那么同甘共苦、人情味儿十足。就像许多评论“山楂树之恋”的大腕说的,性压抑下更能看到人性闪光的地方。电脑加液晶电视一组合,三四天就看完了,觉得余兴尚在,就从当当买了纸质书坐在书房又看起来,知道了严歌苓为什么说,不想人家找她编剧了,(尽管她是好L乌优秀编剧,书与电视剧的那个差别!让我把水晶一样的小姨完全倒过来看了,太真实了。我立即从“大观园”里赶出一个女儿去了。
  •   上学时看过严歌苓的几本小说,经我鉴定这是一位功力相当深厚的好作家!故事精彩,引人入胜,烟火气很重,看过的每一本都很值得回味。 尤其这一本,题材很新颖是我之前从没看过的日本遗孤的故事呢,这本书纸质、版式都很好,唯一不如意的就是封面上印了太多推荐的文字。。。唉
  •   生存的意义在小姨多鹤中让我感到隐隐的痛,电视剧和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小说中更多的展现了人性和复杂和丑陋,多鹤的大儿子对多鹤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人心疼。多鹤生活的沉默和隐忍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小环的乐观和好心肠让我感动。都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女性的伟大
  •   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了这本书,我反复看了两遍,并且推荐给宿舍姐妹看,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严歌岑的第一本书,很喜欢她的文笔,喜欢这个故事,多鹤和小环曾经让我感动了半天,特殊时代,特殊背景,严歌岑写的很有新意。所以这次专门专门买了收藏,呵呵,这次同时还买了《扶桑》,希望也好看。
  •   故事很吸引人,多鹤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小环真的很悲剧,深深表示同情,中国女人的悲哀,不是自己的原因不能传宗接代,还需要与日本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若是生活在现代的女性估计会被逼疯。多鹤三个孩子的命运也很惨,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三个孩子当初为什么还要生养他们。
  •   她的小说,陈冲喜欢,张艾嘉喜欢,李英和叶倾城说起她也是十足的感叹。喜欢严歌苓的女人是有点相似的。都有点骄傲,明里暗里认定自己最好的味道。这点骄傲对于艺术家很重要。严歌苓也很骄傲,她去好莱坞做编剧,其实可惜了点。一个亚洲人在美国,只能写美国人愿意看的故事。严歌苓的故事拉长了很有趣,大背景下小日子里的智慧。良民活得如稻草,心是正的,坏不到哪里去,好起来催人泪下。如果改编电视剧,一定热播。没什么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一切都不离谱,在意料之中,清澈又爽快。
  •   小姨多鹤以及这一家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最终还是往事如烟
  •   小说已经在网上看过了,写得非常非常精彩,于是决定买来收藏。
    严歌苓的小说都很优秀,语言幽默、含意深远。超过电视剧几倍(小环描写得很生动,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中国妇女生活艰难),值得买来细读。
    不过我买得这个版本比较小,适合外出携带。不过本人喜欢大开本的书,看起来方便,有点小小的失望。
  •   昨天下单,早上九点多就到了。包装的很严实,很多填充物,书都很新很展。之前买了一本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一周就看完了,所以又一口气买了她其他四本。女人的笔触,男人的视角,很佩服这样的女作家。希望买到的四本也很好看。历史书是骨架,文学是血肉,从这些血肉里才真正能体会一些历史的悲欢哀羞
  •   严歌苓的小说本本好看,你越看越惊奇于她叙述的文字能力和她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如此。她就是和一般的女作家不同,她把细腻、真实、精巧、残酷、人性的真、丑、恶,同时展现在笔下,有男子都不可比拟的大气和深刻。
  •   文字还是那样深刻,让你读了后彷佛置于那个时代,这就是严歌苓的本事,她的每本小说背景都不同,都通过文字让你回到了丛前,她也不单纯述说故事,而是通过这些情节让你产生超越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文关怀的情节,爱是不分国界的,也无论你说的什么语言。严歌苓真的很棒,我一口气买下了她所有的小说,但这一本不愧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说罢后 让人肝肠寸断。
  •   十块钱买的好划算 陪着两个女人走了大半辈子的感觉,看到结尾流泪了。。。。。严歌苓很会写故事,简洁平实又细腻缠绵的文笔,很喜欢。。。。比较喜欢动荡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生活这种题材,更能打动人。。。貌似严歌苓的大部分是这样的 还会继续看她的其他作品
  •   这本书,我是在看了电视剧版的之后才买来原著看的,而当我看完严歌岺的文字之后再回忆起电视剧,不得不承认那部电视剧的编剧还是比较专业,他放大了很多戏剧冲突,把一些东西推向极致,然后又将结局设计得那么可心而圆满。也许专业的电视剧编导更理解广大电视剧受众的偏好吧,或者哪怕是广电总局的偏好呢。回归到严歌岺的文字,她没有那么多戏剧的叠加,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没有圆满的结局,却深深透出了人性的烟火味。故事里的人,没有谁是幸运的,但也似乎没有谁是不幸的。幸存下来的未必有后福,而早逝的人也就已矣了。多鹤终于在中日恢复邦交的时候回到日本,然而又并未像想象中理所当然的苦尽甘来。对这个群体,对一个巨大历史背景下根本无力反抗更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们,似乎哪里都没有对他们无条件的张开双臂。人世间的残忍和可怕正是在新的转机之后又带来新的苦闷,政治之下,百姓如蝼蚁。这些弱小生命的呐喊听起来也不过像蚊子的呻吟。我忽然爱上了严歌岺的文字,忽然爱上她的毫不仁慈。
  •   不错的小说,人物刻画手法细腻,一直感叹多鹤的命运的同时,我更喜欢小环,那个大度,连吵架都很可爱的女人。
  •   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是偶尔听广播时听到的里边的一段情节!此后严歌苓的书总会在深夜陪伴!
    多鹤的爱在当时已经超越了的国界,超越了政治,超越了民族,她把世上最伟大的爱体现的淋淋尽致,不能不说中国人自古遗留的劣根性,
  •   一直喜欢严歌苓的小说,这本书,很有意思,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特殊背景下的主人公的命运曲折。
  •   正版图书,严歌苓的书以前都是从改编电视剧或电影上接触的,例如金陵十三钗
  •   书非常好看。建议不要结合电视剧《小姨多鹤》一起看。电视剧没有原著好看
  •   小姨多鹤
  •   一口气读完了《小姨多鹤》,很感动,那特别的爱情,尤其是小姨多鹤对于生活那种态度,地板竟然每天用刷子。。。。。。
  •   读到一半了,一直很喜欢严歌苓的小说。 描述的人物个性鲜明又真实,喜欢小环泼辣大度热心肠的性格
  •   经典不容错过,喜欢这部作品,是严歌苓的代表作,也是她比较满意的一部吧。
  •   一直喜欢严歌苓的作品,这部小说依然特别喜欢。小说语言简练,故事情节紧凑,多方面结识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很值得一读。
  •   严歌苓的作品我很喜欢,最近在看《第九个寡妇》,这本还没来得及看,相信一定同样精彩
  •   相当喜欢严歌苓的小说,购买此书后我一个晚上就读完了,值得推荐
  •   看了不少严歌苓的作品,本本都是好书,每个故事各有不同的意蕴,值得看值得收藏。
  •   严歌苓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作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天才的作家,其行文流畅,用词精当,刻画人物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读这样的小说真的是一种享受!
  •   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以及对人物命运深入、合理的推演,将一个身份暧昧难名、生命曲折跌宕的日本女人的在华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我们,显现了人性与生活的复杂与魅力
  •   喜欢严歌苓的作品。小说比电视剧更好看!
  •   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的小说。比电视剧好看多了。也有很多和电视剧中不同的地方,建议大家还是看小说吧!!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近几年很多导演都选严歌苓的作品来拍摄,但我觉得演的再好也不如小说写得深入人心!!很喜欢严歌苓。买了她的作品谁都不会后悔的!!!!!!!!
  •   小环,一生将“凑合”挂在嘴上,看似不在乎的生活态度,实则内心强大,诠释出中国女性坚韧的品性。
    多鹤,对待亲人、丈夫、子女还有小环,在自己的世界里用着自己的方式,这是一个特殊历史环境造就的女性人物,无论在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眼中,都显得格格不入,但却坚强、隐忍终其一生。
    两个女人,从生活细节方面来讲,多鹤优于小环,但是,人的一生漫长,生活态度更重要,从这个方面来讲,我则更喜欢小环-总觉得人生没有迈不过的坎儿,生活充满希望。
  •   不小心已看过严歌苓作品改编的电视多部,这次买来她的原著一看,果然很不错。对大时代背景下女性的描写细腻而富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   严歌苓一直是我喜欢的作者~她写的书~一般都经得起考究~艺术价值也较高~故事结构紧密~看完之后都能深深地体悟到作者的匠心~这本书也不例外~人物描写很丰满~尤其是朱小环~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会超喜欢和朱小环这样的人交朋友~刀子嘴豆腐心~有新心直口快的一面~也有隐忍坚强的一面~总之~偶喜欢~!
  •   严歌苓的小说视点独特,仿佛带着你进行时空旅行一样!文字潇洒、简练。语言精炼,读过之后难以忘却
  •   很喜欢严歌苓的小说!推荐给大家欣赏!但读书系纯个人的爱好,仅供参考!
  •   挺喜欢这种叙事风格,没有各种形容词,只有出神入化的描述。看到一半的时候多少有点后悔,为什么要看电视剧。因为看过了男女主演,所以脑袋中随着书中情节越来越具体的人物样子总会受到男女演员的干扰。看到最后的时候终于抑制不住哭了,之前看的很压抑,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压抑。直到最后多鹤回了日本,张铁的畜生,小环的不舍,还有张俭的绝症,张钢的懂事,就连黑子都让我深受感动。电视剧中人物的好坏分别太明显,书中的故事则更人情化些。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无论是谁都充满了人情味,都让人情有可原。

    好书一本,被同事拿去看了。
  •   这本书里描写的是个日本遗孤在中国生活的情景.虽然我很不喜欢日本人,但是这个日本女人的遭遇又让我觉得很同情这些日本遗孤.他们在中国生活,中国人管他们叫日本鬼子,回到日本,又与日本社会脱节,日本人又把他们看做是中国人.尽管如此,这个名叫多鹤的女人还是非常善良,勤劳,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挣点钞票贴补家用.同时她又非常渴望爱情......
    很喜欢读这本书.
  •   书的内容很好,很喜欢严歌苓的小说,都是以一个女性为中心,叙写她的生活,个人觉得很不错,很喜欢,如果还能打打折就好了
  •   这本书写了两个女人,多鹤与小环
    不同的遭遇和命运,但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与牺牲品。
    小环的忍耐,多鹤的坚持。看后有些伤感。
  •   很喜欢严歌苓的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   严歌苓的小说没话讲,此篇尤其精彩
  •   值得读,有一品。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的大事,大事中,小人物的生命、生活是怎么样的呢?严歌苓从独特的角度深入其中,将小人物的生命鲜活地展现眼前,令人回味、深思。
  •   从开始看这本书,我就一直被电视剧里的孙俪所牵引,可是看到书的中部,我就发现真正牵引我,感染我的不是多鹤而是朱小环。
    文章里的朱小环让我悲伤至极,她那么全心全意的爱着这个男人,那个从一开始肉体就已经背叛了她的男人。如果说仅仅是肉体的背叛还可以原谅,毕竟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是必经的道路,那后来精神上二孩也真正的爱上过多鹤,这对小环太不公平了。她一直用着她独有的小环式强悍,来遮掩她心中的那份不平,甚至是屈辱。直到文章的最后,多鹤是幸福的,有女儿女婿的陪伴,丈夫临死之前一直是她守护左右。可是小环呢?没有女儿、没有丈夫、只有二儿子只言片语的信的问候。
  •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不典型的身份,不典型的故事。严歌苓依旧是“翻手繁华覆手苍凉”
  •   必须赞 严歌苓的小说很打动人
  •   质量好好,快递好好,严歌苓的小说都还不错哦
  •   严歌苓的小说。。。写的很厚重,值得一读。。
  •   很喜欢严歌苓的小说,这部小说没让人失望,很精彩
  •   严歌苓的小说都很不错
  •   严歌苓的小说非常值得一读
  •   最近一直读严歌苓的小说,喜欢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这本也是
  •   这些日子疯狂的迷恋上严歌苓的小说,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本来在电脑上一口气熬夜看完了,但觉得还是实体书好,买了三本,相似的包装,非常有感觉。久违的书香。
  •   严歌苓的小说还是很好看的
  •   我是看了电视剧再看的书,觉得书里面人物的性格更形象,情节也比较丰富。特殊历史时代下的人物,总会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觉得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却是真实的历史反应。严歌苓的书总是能让人堆人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推荐。
  •   看完了这本书,我不禁为多鹤的命运感到难过,为二孩的转变感到无奈,更是为小环的泼辣大度和善良感到心疼,这是一个中日战争大背景下为战争所苦的一个普通家庭但又不普通的事
  •   一口气看完,很喜欢她的文笔,喜欢这个故事,多鹤和小环曾经让我感动了半天,特殊时代,特殊背景,严歌岑写的很有新意
  •   一个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日本女人,仅仅是为了报答中国“父母”对她的救命之恩,用自己的一生做了筹码,赌掉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很难说多鹤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她那流淌着大和民族血液的思想是与我们怎样的不同。与一个最初不爱自己也不珍惜自己的男人生了三个孩子,用自己的辛劳养活着整个家庭,甚至还要时时忍受家庭成员的无端猜忌,面对三个骨肉却咬牙不相认,这样的隐忍不知道这个女人是怎样做到的。其实,她是幸福的,中国人中庸似的幸福,她坚持活着,才能晚年回到自己家乡,重回梦里的甜美。
    感叹作者笔触的细腻,拿捏人物心理竟是那样到位,读来这个人仿佛就在自己身边。喜欢这本书,也喜欢多鹤这个人。
  •   买很久了,次啊来评价,严歌苓的书一直都是,小人物唱尽大时代的悲哀
  •   看严歌苓的作品,可以联想到同样是女性文学作家的张爱玲,但张爱玲在描写和文化底蕴上实在是略胜一筹。严歌苓在于用丰腴的剧情来吸引眼球,而爱玲的笔下没有多少惊涛骇浪,却鞭辟入里,体现的是个人极深的文学修养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的表达手法。如果说爱玲的文字绘成的往往是半朽的枯木,那严歌苓的作品就像是个初生的婴儿那般生气和未知。
  •   最后看哭了。很感动。值得一读 推荐!读严歌苓的书,真的很过瘾!!!
  •   书比电视好看,严歌苓的作品值得收藏!
  •   从打开这本书起,心情就随着多鹤与张俭、小环一家人在苦难中多舛的命运而跌宕起伏。从战争年代到七十年代,人们经历的苦难无法用有限的语言表述,但这本书足以让人无穷回味。喜欢多鹤这个女子,她的命太苦了。专门看了一遍由此作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觉得对小石和小彭两个人物改动较大。作者的书都想看看,又买了几本慢慢看。
  •   曾经看过几个电视的片段,知道是孙俪主演的,关于本书是在买到手之后加深的印象,大概写的什么。看完之后闭着眼睛想像孙俪那双深情的大眼睛,感觉她就是多鹤。我喜欢作者的文字,简单中见到真实的感情,干干净净的,朴实!一个女人一辈子真诚的付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充满了浓浓的爱,看了我感动,喜欢这种感觉!
  •   严歌苓笔下的女人的美 真是没的说
  •   严歌苓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好,继续购买她的书!大赞一个!
  •   严歌苓是我认为目前少有的最有思想的作家之一,她的文笔细腻,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引发思考,作品值得一读。
  •   书的质量没话说,绝对正版,价格公道~~
    严歌苓本身就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她的作品非常震撼心灵~~
  •   两个女人,多鹤和小环之间,爱恨交织
    好!比电视剧什么的好多了
  •   非常好的一部书,严歌苓的作品,总是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感慨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事情啊。能健康平安的走过一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生逢太平盛世,其实本身已是一种幸福。
  •   这本是我看过严歌苓的第二部作品了,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   多鹤不容易。电视剧的剧情更让人心里好受一些。小说更残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