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创意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作者:余鸿  页数:259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学习知识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升到了很高的层面,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费半生积蓄供孩子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出国留学,似乎学习已经成为成功的另一个代名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大脑思维活动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吸收文化知识;另一类是想出新点子、思考新创意。要知道,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温故而知新”,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考新创意要比学习旧知识重要得多,毕竟知识都是过时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以往人们经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其实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受知识启发而形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一味死学习、死读书不仅会固化人们的思维,扼杀人们的创造力,还会对整个社会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降低社会的活力。    过去,人们一直推崇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者,而轻视那些整天想东想西的创意思考者。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老老实实上班、踏踏实实生活才是最稳妥的,很少有人想要改变、想要突破、想要创造新发明。    学习的知识越多,学问越大,就越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热爱思考、寻求突破、寻找创意的人则很少受到重视,甚至有时他们还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狡猾、油头。就这样,中国成了模仿力很强、创意力很弱的“世界工厂”。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对创意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潜藏在创意背后的巨大价值。但是既然我们想要发展,想要成功,就必须重视创意,了解创意,掌握激发创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无论在何时何地,用心思考创意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不管是什么会议、什么场合,主办人的开幕词大多千篇一律,诸如“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参加××……”“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大家好,我是××……”等,这实在毫无创意可言。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必须要多用心思考,多求新求变,不然听者和读者一定会觉得味同嚼蜡、乏善可陈。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是个演讲高手,也是个创意达人,他说:  “即使只是个简短的3分钟演讲,我也会准备一整晚。”威尔逊认为只有富有创意的演讲才能捕获听众的心。由此可见,创意是多么重要啊!    创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那么你就要始终保持自由的创意思维,不断地寻找创意。事实证明,有创意的人生才更能充满活力、充满快乐。    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创意呢?有人觉得读万卷书就能有创意,有人觉得行万里路就能有创意,还有人觉得创意是天赐的福祉,可望不可求……其实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创意往往不走寻常路,你觉得最可能出现创意的地方恰恰是创意避之不及的地方,你觉得最不可能出现创意的地方没准是创意最喜欢的温床。如此说来,创意还真像个调皮的孩子呢!    此外,创意也并非灵感派说得那么虚无缥缈,尽管我们无法找出能百分百产生创意的方法,但是掌握那些根据前人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出的方法、技巧,也能够帮助人们捕捉到创意。    本书旨在为读者揭开创意的神秘面纱,做读者思考创意的好帮手。本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为读者介绍什么是真正的创意,然后介绍捕捉灵感的5个秘诀,最后介绍8种激发创意的法则。    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更有乐趣,想要了解创意及其产生的过程,那么本书将会是你最佳的选择!    余鸿    2012年2月

内容概要

创意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那么你就要始终保持自由的创意思维,不断地寻找创意。事实证明,有创意的人生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本书旨在为读者揭开创意的神秘面纱,做读者思考创意的好帮手。本书主要分为3个部分,首先为读者介绍什么是真正的创意,然后介绍了捕捉灵感的5个秘诀,最后介绍了激发创意的8个法则。倘若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更有乐趣,想要了解创意及其产生的过程,那么本书将会是你最佳的选择!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你了解创意思考吗:了解创意的10个基本认知
 你真的了解创意吗
先有创意,后有发明和发现
实现你的创意
我们的创意为什么不见了
创意思维来源于自然
 为什么好学生往往缺乏创意
学校里很难学到创意
创意能量和智商高低之间不存在绝对关系
知识越丰富,创意一定越多吗
 创意需要用心去想
什么是用心想
用心想就一定会有创意吗
多用心,创意总会来的
 创意的价值取决于思考的价值
认同感决定创意的价值
创意达人更喜欢集体思考
  ……
第二篇 创意何时何地才会出现:捕捉灵感的5个秘籍
第三篇 如何制造和掌握创意:激发创意的8个重要法则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的创意为什么不见了 小时候,我们没有电脑、没有iPhone、没有PSP、没有MP4、没有变形金刚,几个小伙伴猜拳、捉迷藏、扮家家酒、拿根竹竿当马骑,也玩得不亦乐乎。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可是创意却无限丰富。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甚至没有网络就无法工作,不管做什么都想找个标准答案做参照,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创意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但是创意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创意到哪里去了?它们为什么不见了? 1.不重视创意 我们一直标榜重视创意,但是事实上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比如,很多家长从孩子一两岁起就开始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进行投资了:购买各种益智玩具,上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等。而且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目的不是激发他们的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是应付当前的应试教育,得高分、考大学,这种对智力开发的热情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大多就戛然而止了。 上了大学之后,很少有人持续之前对智力开发的热情,也很少有人思考有关创意的问题,高考成了人们创意活动的终结点。上了大学之后我们的创意开始慢慢被丢弃,等到工作的时候创意几乎都丢得一点不剩了。 事实上,即使在上大学之前,多数人重视的也不是创意本身,许多学生要的不过是通过开发创意思维,来为自己和家长的面子工程创造业绩。他们没有创意,不是因为他们不能制造创意,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重视过创意。 2.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 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中庸文化使人们对“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等充满个性的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人们害怕被别人称为“异类”,害怕不能融人群体,害怕被社会主流边缘化,因此,人们绞尽脑汁地让自己过的和别人一样、想的和别人一样,即使产生一些闪光的想法,也会因为害怕被关注和排斥而将这些想法压制下去。 当我们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整个社会大环境需要的不是以创意为主的人。为了生存,人们必须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人们又不得不适应这个社会。适应,也就意味着要融入群体,要和别人一样,要随大流,以至过于个性的人往往很难在职场中生存。人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中不断妥协,不断磨平自己身上的棱角,不断压制自己的创意想法,最后变成毫无个性的“社会人”。单一的中庸文化或许是导致人们缺少创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生活,人们不得不循规蹈矩,压制个性。

编辑推荐

《思维决定创意:23种获得绝佳创意的思考法》开启属于你的创意魔法盒!从此刻开始,做一个创意达人吧:掌握获得创意的思维规律;每日训练自己的创意思维,将创意变成一种本能;改变思维轨迹,激荡灵感,让自己灵思泉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维决定创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