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

出版时间:1989-10  出版社:解放军(原长虹)  作者:《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委会 编  页数:49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  1931年11月7日成立,鄂豫皖边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在黄安七里坪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下辖红4军和红25五军,共五个师近3万人,原第4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徐向前任方面军总指挥兼第4军军长,陈昌浩任方面军政治委员兼第4军政治委员。邝继勋任第25军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的成立,使鄂豫皖边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指挥更加统一,为尔后进行较大的运动战创造了条件。1931年11月至1932年5月,队伍扩大为三个军:4军、9军、25军,共六个师。  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时,由于担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指挥错误,10月,部队被迫转移,开辟了川陕根据地,与川东游击队会合。以后,又扩编为4、9、30、31、33五个军共8万余人。  1935年3月,第四方面军开始长征。6月,第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8月,分左、右两路共同北上。9月,领导左路军的张国焘擅自决定第四方面军南下,另立中央,搞分裂党的活动。  1936年6月,在西康甘孜地区同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会师。迫于各种压力,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第四方面军与新成立的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与红军第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第四方面军三个军在张国焘指挥下,西征失败,一部分到达陕北。抗日战争开始后,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鄂豫皖边界地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前后鄂豫皖边界地区的斗争形势 第二节 黄麻秋收起义 工农革命军鄂东军诞生 第三节 鄂豫边武装割据和工农革命军改编为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 第四节 商(城)南起义 红三十二师成立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第五节 粉碎敌人三次“会剿”中共鄂豫边特委和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第六节 六霍起义,红三十三师成立和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小结第二章 鄂豫皖边界地区红军及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 第一节 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的成立和红一军的组成,边界革命斗争进入新阶段 第二节 红一军北上豫南作战 光山会议和部队整编 第三节 薪(春)黄(梅)广(济)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红十五军的组成 小结第三章 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第一节 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红一军 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 第二节 中共鄂豫皖特委扩大会议和双桥镇大捷 第三节 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红军战斗素质提高,根据地进一步巩固 第四节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 红四军南下作战 第五节 红四方面军成立,敌第三次“围剿”计划破产,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的巨大胜利 小结第四章 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和方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第一节 敌人发动第四次“围剿”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 第二节 第四次反“围剿”的英勇斗争及方面军主力被迫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第三节 方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的艰苦奋战 鄂鄂豫皖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斗争 小结第五章 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反三路围攻的胜利和方面军大发展 第一节 进军川北,解放通南巴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第二节 胜利粉碎三路围攻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第三节 方面军扩编,整训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及发展 第四节 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的胜利,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大发展 第五节 川东游击军的斗争和改编为红三十三军 小结第六章 粉碎六路围攻和西渡嘉陵江 第一节 奋战十个月,胜利粉碎六路围攻 第二节 毛浴镇,清江渡会议,总结作战建军经验,准备粉碎敌人新的“会剿” 第三节 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强渡嘉陵江迎接中央红军 小结第七章 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 胜利完成长征 第一节 与红一方面军懋功会师北上 第二节 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擅自率军南下,方面军英勇转战川康边 第三节 与红二、六军团甘孜会师,第二次北上胜利结束长征 小结第八章 为造成西北抗日局面 实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而斗争 第一节 西路军的英勇斗争 第二节 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编为第一二九师出师抗日 小结结束语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大事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发展序列

章节摘录

  但是,这时鄂豫边的党和红军还处在幼年时期,还缺乏经验,组织也不健全,而且由于第一次“左”倾路线的影响,在一些具体政策上还有若干盲动主义。在对待中小工商业问题上没有明确提出保护的政策,在镇压反动派时打击面过宽,并时有焚烧房屋现象发生,以致在一些边缘区被敌人用作借口来欺骗群众,形成“赤白对立”的局面。在红军中也有单纯军事观点的倾向,在新区进行游击活动时,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党中央派巡视员曹壮父来鄂豫边传达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六大”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关于对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盲动主义的批判,关于建立红军、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等许多正确的决议,对于进一步加强红军,扩大游击战争和发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有着直接的重大作用。  鄂豫边界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对国民党桂系军阀在鄂东的统治是一个严重威胁。因此,敌第十八军于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八日,出动两个团,从南面分路向柴山堡地区大举进攻。冯玉祥驻豫东南的部队,也在北面堵截。红三十一师当即分兵三路,突出包围,向南面敌人比较空虚的侧后方进击。第一路为第一、三大队,由黄安北部向西活动,首先在禹王城歼灭了黄安仙居区“清乡团”,缴枪二十八支,继又攻下地主坚固围寨熊家畈、涂家湾。在这些胜利的影响下,仙居区有数万群众纷纷起来支援红军作战和没收豪绅地主财产。第二路为师部的两个特务队,一直深入到黄安县城以南,全歼高桥河“清乡团”,缴枪二十四支。黄安南部群众斗争跟着活跃起来。第三路为第二、四大队,向东南突进麻城北部地区,歼灭了乘马区西张店“清乡团”及其他一些反动武装,缴枪六十余支。三月,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战争爆发,二十八日,桂系第十八军仓皇调走,红军和各县赤卫队乘机扩大战果,又消灭了数股反动民团。到五月间,共缴枪一百四十余支。敌军这次进攻,虽使以柴山堡为中心的边界地区受到很大破坏,但红军的主力,跳到敌人后方打击敌人,使革命游击战争四处开花,割据地区进一步扩大。  在一年来边界武装割据的斗争中,红三十一师不但在作战上取得了许多胜利,战斗力大为提高,游击战争的经验逐渐丰富,而且部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到一九二九年五月,全师已发展到近四百人,成立了第五大队。成员百分之九十都是工农分子,党员占二分之一。部队除作战外,并担负着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分配土地、筹款等任务。师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设组织、宣传两科)、军需处。党的组织,师有党委,大队设支部,排设小组。各大队均有士兵委员会和作群众工作的宣传队。部队通过队前讲话、上课等方式,经常讲解政治形势和党的主张,并利用战斗空隙实施军事训练。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红四方面军是长征途中最有争议的一支部队,争议在于张国焘曾经率领这支部队脱离了中央红军,历史就是这样,好与坏要由后人去评说,最后红四军还是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红四军的指战员们是忠于党忠于红军的英雄。
  •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图不是很详细
  •   还行不错的,时正版的,支持一个
  •   战史好书,权威资料
  •   资料全面,内容客观
  •   帮长辈买的,新华书店当时缺货。质量不错。内容不太清楚。
  •   有序列表、有大事记,很不错。
  •   对张国涛叙述得不太客观,1937年3月中央决定标题中用了“同志”一词,而书中P407却去掉了,有点不尊重历史,这也是本书与其它同类书的通病。
  •   看来“红四”中的秀才就是少,这么大的部队体量,这么多的战将出面具名,把个战史写得如此粗略,笼统,仅看篇幅、厚度,还不及二方面军那本,那边才多少点部队啊!所以史称贺龙的部队能搞体育、文艺,会演戏、出报纸,那看来是真的,很有传统的。
    这本战史错误也多,目录乍一看,就有错,什么叫“小霍起义”?那是六霍起义,红四的三大起义,居然给笔误了,治史人的罪过啊!还有红73师的“一二一九团”?多了一位数也不觉得?这些都是犯的低级错误啊!说明编辑的用心不够。
    深一点的问题有:称“73师的217团来自11师31团,218团来自10师28团”;公认的刚好相反,“217来自28,218来自31”,这在同一套书的25军战史中也是这样描述的。这倒好,主力的战史和偏师的战史描述颠个,一类书中自相矛盾!
    看来编史的、或者还有审查的“专家”不太清楚红四部队的一个重大沿革问题,31团为什么必须是218团?那中间有个过程,11师31团是先调去组建红75师的,后来战略转移前为了带走所有主力,才进入红73师顶了218团的,当时73师中217、219团的番号都还有,怎么能成217呢?这个史程在一套中的25军战史中提到75师建立时也有说辞,但没写清楚而已。
    这样看来,“红四”的战史得重编,得请刘统这种人来。当年的一伙军队干才集合起来,搞了几年,出的东西,还不及那年月的袁伟、王建英等辈一、两个人写出来的部队史,有多少人是摆设能理解,但也要珍惜名声啊!
  •   歪曲事实! 污蔑西路军的伟大!
    非常后悔买了该书!!!!!!!!1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