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卫生监督教程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者:应晓军,李小艳,强立新 主编  页数:187  

内容概要

第一章 传染病
 第一节 概述
  一、传染病的概念
  二、传染病的类型
  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四、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五、传染病流行形势
  六、传染病防治意义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疫情控制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的措施
第二章 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 传染病监督管理
  一、传染病监督管理的对象
  二、传染病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传染病监督法律体系
  一、概述
  二、传染病监督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三、传染病诊断标准
  四、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三节 传染病卫生监督
  一、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
  二、传染病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四节 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目的
  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依据
  三、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病种
 第五节 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与方式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目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基本任务
第三章  医院及学校托幼机构消毒监督管理
 第一节 消毒监督管理的概念
  一、消毒的目的
  二、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三、监督管理等级与类别
 第二节 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医院单位组织管理机构
  二、学校与托幼机构
  三、法律责任
  四、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 预防接种卫生监督
 第一节 预防接种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预防接种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卫生监督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卫生监督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六章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
 第一节 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七章 医疗废物卫生监督
 第一节 医疗废物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霍乱防治卫生监督
 第一节 霍乱防治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九章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监督
 第一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十章 艾滋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 艾滋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 结核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 结核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公共场所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 公共场所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 法律责任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传染病报告卡(表)和流程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附录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传染病 第一节概述 一、传染病的概念 二、传染病的类型 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四、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五、传染病流行形势 六、传染病防治意义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一、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疫情控制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的措施 第二章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传染病监督管理 一、传染病监督管理的对象 二、传染病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传染病监督法律体系 一、概述 二、传染病监督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 三、传染病诊断标准 四、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三节传染病卫生监督 一、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 二、传染病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四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目的 二、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的依据 三、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病种 第五节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内容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与方式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第六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目的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流程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基本任务 第三章医院及学校托幼机构消毒监督管理 第一节消毒监督管理的概念 一、消毒的目的 二、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三、监督管理等级与类别 第二节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医院单位组织管理机构 二、学校与托幼机构 三、法律责任 四、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预防接种卫生监督 第一节预防接种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预防接种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五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卫生监督 第一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卫生监督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六章医疗机构卫生监督 第一节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七章医疗废物卫生监督 第一节医疗废物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八章霍乱防治卫生监督 第一节霍乱防治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九章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监督 第一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十章艾滋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艾滋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结核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结核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公共场所传染病卫生监督 第一节公共场所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与管理 一、卫生监督管理的目的 二、卫生监督的依据 三、卫生监督的范围 四、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节法律责任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传染病报告卡(表)和流程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附录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采取措施 甲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容易感染等特点,一旦暴发、流行,后果非常严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其播散。在法律中强调“发现甲类传染病时”,不仅指发现鼠疫、霍乱法定甲类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还包括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在医疗机构收治患者时,如果发现这些传染病,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隔离治疗是将传染期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安排在不可能传染给他人的环境里进行治疗,以防止病原体播散。实行隔离治疗有利于病人、病原携带者集中医治,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使其尽早治愈和康复;有利于阻断传播途径,保护他人身体健康,免受传染病感染;有利于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简言之,有利于疫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在隔离治疗期间,不同的传染病治疗期不同,隔离期也随之不同。何时结束隔离治疗,以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例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出院参考标准》规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经过医学检查,同时具备“体温正常7天以上;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X射线胸片有明显吸收”三个条件,方可结束隔离治疗。根据传染病的类别、传播途径及具体条件,隔离治疗可以分为住院隔离、临时病室隔离和家庭隔离。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疑似病人又称疑似传染病病人,是指临床表现符合或者基本符合卫生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中“疑似病例”条件或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中“疑似诊断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人。由于疑似病人有可能成为确诊病例,所以在确诊前必须对其实行单独隔离治疗。既不能同传染病病人在一起接受治疗,也不能同非传染病病人在一起接受治疗。不然,治疗期间有可能被感染上传染病,也可能将传染病感染给他人,不利于对传染病的控制。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甲类传染病和采取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的其他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与此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的人有可能成为新的传染病感染者和传染源。

编辑推荐

《传染病卫生监督教程》主要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疾病预防专业人员、医疗保健机构人员及承担临床救治的相关人员在传染病监督和实际工作中提供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染病卫生监督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