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勤学故事

出版时间:1998年6月1日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刘茂来  页数:169  字数:140000  

内容概要

名人,通常指的是在某领域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忘我的献身精神和辉煌的业绩,不仅赢得当代人的敬重,鼓舞人们建功立业,强国富民;还受到后世的敬仰,激励后来人发扬传统精神,把历史推向前进!谁不想成为名人呢?谁不想为社会迷人类做出贡献而“留取丹心照汗青”呢?但是,要当名人就须学名人,许多人就是在效法名人中成为名人的。代代相传的名人效应,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滋润着时代,滋润着历史,滋润着人类;难以设想,如果没有了名人和名人效应,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书籍目录

同中外名人一起跨进新世纪    ——“中外名人故事丛书”序·鸿志篇·  李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周处:地头蛇变成了大英雄  毛泽东:身在学堂,心怀天下  刘伯承:“绝色兵营”里的“阿发那西也夫”  赖宁:心怀大志的少年英雄·求师篇·  孔子:向老子求教  孟子:千里辗转求名师  张良:三访黄石公·苦读篇·  苏秦:“锥刺股”  司马迁:放羊娃和学问家  车胤、孙康、匡衡:“囊萤”·“映雪”·“偷光”  崔鸿:借月和借书  江淹:江郎才尽  江泌:“追月”  宋濂:“借”出来的学问  张浦:“七录”  毛泽东:勤奋读书的石三伢子·博学篇·  王羲之:转益多师的“书圣”  米芾:学遍古今的通才  钱钟书:书痴  冰心:囫囵吞《三国》  达尔文:兴趣广泛,热爱自然·精研篇·  张衡:读书不为做官  柳公权:精研勤练成大家  许衡:经常难住先生的学生  李时珍:读书不唯书  张广厚: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异想天开,屡挫不辍  爱因斯坦:由迟笨到“天才”  列宁:打破砂锅问到底·磨砺篇·  玄奘:万里取经,名传天竺  李宁:力量之塔  郎平:铁(钅郎)头  安徒生:丑小鸭的辉煌  列宁:一天吃了六个“墨水瓶”  贝利:黑色的珍珠·自学篇·  莎士比亚:从马夫到戏剧大师  法拉第:学徒工成了大科学家  斯蒂芬逊:自学成才的“火车之父”  拉夫伦:“偷学”成才的医学家  高尔基:边打工,边读书·实践篇·  屈原:“好诗乃在民间!”  毛泽东:读无字书  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李四光:学知识,不忘造福乡里

章节摘录

  毛泽东十六岁时,父亲要送他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指望儿子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此时的毛泽东的志向并不在于刚地和金钱,他的眼界也不仅局限于小小的韶山冲了。他要继续深造,将来去干大事业。恰在这时,毛泽东从表兄嘴里得知,湘乡县有一所新式学校,叫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那里可以学到新的知识。毛泽东十分高兴,决心前去求学。为了说服父亲,毛泽东求助母亲,最后他和母亲邀请舅舅、表兄和同族长辈以及私塾老师来家劝说,终于使父亲改变了主意。1910年秋,十六岁的毛泽东自己背着行李,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徒步跋涉,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行前,毛泽东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挥笔写了一首言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气魄宏大;意蕴深刻,抒发了这个有志少年发愤图强的远大抱负和四海为家的广阔胸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韶山的美好感情和对父老乡亲们的一片赤诚。毛泽东把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就挑着担子上路了。  掌灯时分,毛泽东挑着行李担子来到学校的大门口。他放下行李,轻轻叩响了大门上的铜环。看门人是一位老者。他斯斯文文地走出来,问明了毛泽东来意之后,非常遗憾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摊开两手说:“孩子,你来晚了,入学考试已在两天前结束了。”  毛泽东急忙说:“老先生,请你帮个忙想个办法,我是湘潭的,为了投考,走了五十多里路,请你无论如何给想个办法。”  老先生答应回去禀报校长。过了一会儿,他又出,把把毛泽东领进了门房,说:“刚才给校长说了,答应让你补考。”说着又拿出文房四宝和试题,说:“你先看看,考虑考虑,我给你端个灯来。”说着,老先生就扭头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端着一盏灯回来,对毛泽东说:“灯端来了,你开始作题吧。”只见毛泽东拱了拱手,很有礼貌地说:“谢谢您!老先生,试题我已作完了。”  老先生一听惊呆了,连忙拿起毛泽东的试卷,不住地赞汉:“奇才,奇才!”转身就直奔校长室去了。校长李元甫接过毛泽东的试卷,只见毛泽东在试题《言志》答作中,以宏伟的气魄和豪迈的语言,阐明了自己求学救国的志愿。李校长阅后,大加赞赏,高兴地说:“我们学校里录取了一名建国人才!”在学堂里,毛泽东学习刻苦认真,进步很快,学到不少中外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毛泽东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博得了教员们的器重和赏识,但他还是觉得压抑。  东山学堂尽管是所新式学校,但在当时,贫苦农民的孩子有几个能上得起学?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是富裕人家的子弟。他们穿着很阔气,而毛泽东经常穿着青土布的短褂子和裤子,只有一套比较整齐的衣服也是粗布做的,再加上口音不一样,于是很多同学都讥笑毛泽东是个“乡巴佬”。但毛泽东对此并未作直接的反抗,因为他有他的志向和抱负,他来这里是为了求学救国,而不是和别人比穿戴比口音的。他决心更加勤奋学习,发愤图强。为此,他写《咏蛙》一诗表达自己的心境: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在东山学堂里,毛泽东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了,对国家大事也史加关心了。每天早上,学校里都要集合点名。校长经常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训话,有时也讲一些时事,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中国日益贫弱、遭受列强欺侮的。毛泽东和同学们听了,都很激愤。学校里有几个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员,也经常讲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日益富强和日本与其他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毛泽东听了,更为中国的命运担忧,更加深了对国家大事的思考。  在东山学堂里,毛泽东自学的时间也增多了。他特别喜欢的是中国历史,有时也读外国的历史和地理书籍,通过读这些书,他对古今中外的事情了解得更多了,视野扩大了,思想更深邃了。对于近代人的作品,他特别喜欢改良主义思想家、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他读了又读,对其中优秀的文章,差不多都能背出来。他觉得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和著作切中时弊,谈的都是救中国的问题,而且文笔犀利,一针见血,从内容到文体,都让人感到十分新颖,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从这时起,毛泽东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更为深入地考虑国家的政治体制问题。他在读了《新民丛报》第四号。论说”部分关于国家问题的文章后,在旁边批写道:“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这段批注,清楚地反映出毛泽东,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已经具备了明确的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思想。  有一天,毛泽东见到一位同学手里拿着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就非常急迫地借过去看。书中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特琳娜女皇、惠灵顿、格兰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华盛顿和林肯等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这些世界伟人的历史功绩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他多么盼望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伟人,来改变国家的命运,拯救国家的危亡。读着,读着,他禁不住用笔在书上圈画起来。  过了几天,毛泽东找到书的主人,深怀歉意地说:“对不住,我把书弄脏了。”那个同学打开一看,整册书都用笔画了许多圈点,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传记处画得最密。毛泽东读书时的激动心情跃然纸上。看到毛泽东发愤读书、忧国忧民的样子,这位同学还能说什么呢?毛泽东无限感慨地说道:“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辙。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说:“中国积弱不振,要使它富强起来,要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时间长不要紧,你看,华盛顿经过八年艰苦战争之后,才取得胜利,建立了美国……”  这时候,毛泽东已逐渐确立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于是,他在离开东山前,给自己取了一个言志的笔名——子任。    崔鸿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编著的《十六国春秋》,是一部著名的历史著作,它采用纪传体式,不拘泥于旧套,忠实于历史事实,以晋王朝为主线,将十六国史改名为“实录”,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十六国春秋》还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它通过生动的小故事,运用典型生动的对话等手段表现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使本来枯燥的史书显得生动活泼。崔鸿本来出自一个贫寒之家,为什么能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呢?这是与他小时候刻苦读书分不开的。  崔鸿小时候,父亲崔敬友因受贿而被追查,弃官逃走后便醉心于佛教,不问家事。家里很穷,崔鸿酷爱读书,可无钱买书,他只好向别人借书抄下来再读。他每晚抄书很晚,要耗费很多灯油,可家里经济又很困难,连灯油钱都没有,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皓月当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昼,崔鸿拿起一卷书,借着月光展开阅读,书上的字竟清晰可辨。他高兴地跳了起来:“有灯了!有灯了!”他赶紧跑进屋里搬出小凳,坐在月光下,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看得吃力了,这才发现月光已经移动了许多,于是他又移动小凳,坐到月光最充足的地方再读。就这样,月亮不断地西移,他也不断地挪动,直到月亮西斜了,光很弱了,书上的字一点也看不清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当他抬头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坐到大门外了。以后,每当月光明亮的时候,他就来到院中借月读书。  崔鸿稍大一些时,村里能借来的书他都借来读了。再到哪里去借书呢?他想到了伯父。伯父崔光是北魏三朝重臣,曾任著作郎,秘书丞,专司编修国史。家里一定藏书很多。崔鸿便找到伯父家。果然,伯父家里有专门的藏书室,一排排的书架装满了各种书。这可把小崔鸿乐坏了,他住在伯父家不走了。他把藏书室打扫得千干净净,放进一张书桌,当做自己的书房。白天,他反锁房门读书,经常忘记吃饭;晚上,他点起蜡烛,顾不上睡觉。蜡烛一根接一根地点,书本一卷又一卷地换。累了伸个腰,困了就死劲在腿上拧一把。天长日久,他的腿上竟留下了块块紫疤,让人看了都感到心疼。就这样,小崔鸿在这段时间里连续读了大量的史书,做了大量的笔记,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后来编写史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末不负有心人,少年苦渎终受益,崔鸿终于成了著名的历史学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同中外名人一起跨进新世纪 ——“中外名人故事丛书”序 崔志远  少年朋友,您想成为名人吗?譬如,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智慧机辩的外交家,戎马倥偬的将军,善于发明创造的科学家,为人民创造美的文学家、艺术家,为祖国争光的运动健将,身怀绝技的现代工人,改变乡村面貌的新型农民……  名人,通常指的是在某领域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忘我的献身精神和辉煌的业绩,不仅赢得当代人的敬重,鼓舞人们建功立业,强国富民;还受到后世的敬仰,激励后来人发扬传统精神,把历史推向前进!  谁不想成为名人呢?谁不想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而“留取丹心照汗青”呢?但是,要当名人就须学名人,许多人就是在效法名人中成为名人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位年轻的女游击队员被德国鬼子逮捕,她自称“丹娘”,其实她叫卓娅。丹娘是她自幼崇敬的女英雄,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赤卫军,不幸被敌人抓住,受尽各种酷刑不屈服,英勇就义。卓娅自称丹娘,实际是抱定以丹娘为榜样、同德寇斗争到底的决心。她确实像丹娘一样,受尽折磨不低头,昂首走上绞刑架,成为名扬世界的女英雄。丹娘的英雄精神对卓娅的影响多么重大!  这种影响可称作“名人效应”。名人效应好像一股股奔腾不息的激流,汇进人类历史的滚滚长河。拿破仑自幼仰慕民族英雄加利,一步步成为名动世界的政治家;华盛顿心仪于能文能武、军功卓著的托马斯勋爵,为美国独立建立赫赫功劳,被称为“美国之父”;列宁崇拜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他们的学说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罗曼·罗兰敬重托尔斯泰,在他的鼓励下成为杰出作家;荀子服膺“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这为他法后王、求变革的政治主张奠定了基石;诸葛亮在隆中常以管仲自律,终成千古名相;陆游一向敬慕宗泽、岳飞,虽未遂抗金意愿,却成了著名的爱国诗人;毛泽东钦佩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的功绩,自名“子任”,决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朱德幼时喜听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的故事,这竟成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郭沫若要做中国的歌德,田汉要做中国的席勒,巴金的名字由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化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哺育出蓬勃向上、勇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代代相传的名人效应,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滋润着时代,滋润着历史,滋润着人类;难以设想,如果没有了名人和名人效应,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名人中还有另一类:逆历史而动的社会渣滓。如暴君、佞臣、恶吏、战争贩子、流氓头子等。他们是“人”而且“有名”,甚至被写入史册,但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遗臭万年”。他们的用处在于化渣滓为肥料,让后人吸取反面经验。对于这些历史罪人和社会败类,本丛书不去收选。  现代社会非常注意人的素质的培养,人们日益清楚地看到,不同国家的国力较量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较量。少年朋友,你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1世纪各种领域独领风骚的名人,将在你们之中大批涌现;祖国的现代化大业,要由你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最终完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是你们的责任,也是你们的光荣。  ……

编辑推荐

  青少年朋友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风范尤其重要,本书收录了古今中外历史上许多名人勤学的故事,融故事性、趣味性和感染力于一身,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形成勤奋好学的优良习惯,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人勤学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价廉物美
  •   书很小很薄,但有些故事读了,真的会激发我的学习兴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