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徐中远  页数:507  字数:434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今年12月26日,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18周年。毛泽东主席虽然离开我们已经35年了,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湖南家乡的人民,包括曾经与他一起战斗、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同学、同志和战友,包括曾经为他服务过和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各方面的人员,当然也包括我,始终无比敬仰、无比爱戴、无比怀念他。说起毛泽东,广大共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岁大一些的老同志、老工人、老农民、老将军、老战士、老科学家、老教授、老文艺工作者等,他们都会有滔滔的话语,亲历的往事,生动的故事,种种轶闻趣事,讲不完,说不尽,道不全。毛泽东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敬爱的、最难以忘怀的伟大的导师。    我们是从1966—1976年为毛泽东主席做图书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自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离开我们之后,我们几个有关的同志还像往常一样,一直伴随着他老人家生前阅读批注过的数万册图书,依然每天进出在他曾工作生活长达27个春秋的中南海故居。故居的主人虽然随着流逝的岁月离开我们越来越远,然而,每天每时,当我们走进故居,看到故居的主人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一直很喜爱的一册册字帖和一件件古今著名人物的字画,整理抄录他生前读了又读而且写了许多批注文字的一册册图书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不由地就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和已经过去的一件件往事,仿佛他仍在我们身边。毛泽东虽然已经离开我们,然而我们的心里感觉好像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在我们的心目中,他老人家仍是那么神采,仍是那么慈祥,仍是那么幽默,仍是那么令人敬仰、令人心折、令人难忘。他老人家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总要挤出时间坚持读书。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从1971年林彪叛逃事件之后,毛泽东的体质愈来愈差,多种疾病接连不断。在病魔缠身的最后几年,他一直喜爱的散步、游泳等运动几乎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老人家真的是年老了,体弱了,病多了。两腿肿得不能走路了,眼睛看不清东西了,听力也下降了,说话也越来越让人难以听清了。可是他老人家还日日夜夜一本一本地看,一页一页地读,一笔一笔地画,一字一字地写批注。眼睛看不见了,就让人读,手拿不动了,就让人举着,精装本、平装本重了,就读大字线装本。白天读,夜里读,常常是通宵达旦地读书。是白天,还是黑夜,他老人家是不关注的。吃饭、睡觉、工作、看书,天天如此。吃饭时他也常常要看书,他爱说吃饭用嘴巴,看书用眼睛。理发时也要看书,说你办你的公,我看我的书。有时看书忘记了吃饭,一天吃几顿饭,对他老人家来说并不重要。有时吃一顿饭。凉了热,热了凉,热来热去,端来端去,反复好几次,他老人家才能吃上一点。吃饭的时候,常常也是大口大口,军人速度,很快吃完,把碗筷往旁边一推,又全神贯注地看起来书来。吃饭吃什么,每天吃几顿饭,他老人家都不关注。肚子饿了,想吃了,就找东西吃。有时吃两块红薯,喝一杯糊糊,就算一餐饭。他老人家看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不读啊!他老人家看书,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分什么时间,有空就看,想看就看。吃饭前看,会客前看,开会前看,睡觉前看,睡不着觉时也看。他老人家睡觉不好,有时失眠,靠安眠药助睡。吃完药,人睡前,总是习惯看书。常常是看着看着睡着了,睡着睡着又醒了,醒来接着看。他老人家看书,也没有固定的地方,会议室里,办公桌旁,会客的沙发上、卧室的床上、游泳池旁、吃饭桌旁,浴室间、卫生间、到处都有书,随手翻开看。他老人家晚年看书也没有固定的姿势,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有时躺着,有时半坐半躺着。    1972年之后,他老人家看书大多是半躺着看的,看的大多是线装书。因为线装书比较轻,又是竖排的,一册一册拿在手里看起来很方便。从70年代以后,因为年老、体弱、视力减退,他老人家就很少看精装、平装小字本的书了。他老人家如要看这类书,我们就把它改印装成大字线装本。毛泽东爱看大字线装本,习惯看大字线装本,晚年带着病读了许多的大字线装本书籍。从1972年底到1976年初,他先后看了129种数百万字的新印的线装大字本书刊。没有大字本的,就用放大镜一行一行、一字一字地看。在他老人家生命的最后几年,好像已经收到马克思给他的请柬,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所以,他每天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地读书。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在外出的列车上,走到哪里,书就带到哪里。来到哪里,哪里的办公室里、会客室里、卧室床上,甚至卫生问里,都与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一样,到处全放着书。无论在北京中南海游泳池住地。无论去杭州、武汉等地,毛泽东日常生活的地方什么最多?书籍最多。他睡觉的木板床上也要同北京一样,总是大半边放满了从北京带过去的书,只留下一个人睡觉的空地方。有一次,他病情加重,发烧到39℃,还要看书。医务人员曾给他规定每天只能看15_30分钟的文件或书,而实际上他每天看书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这个规定。病重期间,医生建议他少读书或不读书,可是他还天天带病坚持读书。腿病不能站立、不能走路了,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也要读书。因患老年性白内障两眼全不能看书了,每天还要让身边的同志给他读书。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已经无力说话了,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真是感人至深,让人心疼,令人敬佩。正如他46岁时在延安说过的那样:“年老的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加359天。”(是按阴历一年为360天计算的)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知道,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那一刻,才结束了他的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到处都放着书,连厕所里和睡觉的床上都摆满了书。与其说毛泽东是生活工作在中南海,不如说毛泽东是生活工作在书籍的海洋里。毛泽东是一位很喜爱在长江、大海里顶狂风、战恶浪的游泳高手,也是一位生命不息、在书籍的海洋里孜孜不倦、采撷不止,从来没有满足过的求知者。几十年来,他老人家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记载着各种知识的书籍。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的存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各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外,还有各种社会科学和许多自然科学书籍。毛泽东一生中读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常人难以相比的。正如胡耀邦同志说的那样:“毛主席啊,毛主席,谁也没有你老人家看书看得多啊!”是图书一直陪伴着毛泽东,还是毛泽东一直陪伴着图书,反正生活中,毛泽东的身边不能没有书,毛泽东每天不能不读书。中南海故居里存放的数万册图书,有的是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在湖南上学时读过的,有的是延安时期读过的,更多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阅读过的。有的书上有毛泽东本人的亲笔签名。有的书上盖有毛泽东的印章,有的书上还写有许多的批注文字和圈画的种种符号。这一册册的图书,一直伴随着毛泽东。它们是毛泽东读书生活最真实的记录,也是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的珍贵的资料。    1966—1976年,是毛泽东主席生命的最后10年,也是他老人家带病读书、勤奋读书、刻苦读书的10年。这10年中,毛泽东在读书方面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倾注了很多的心力。读书、看书、谈书、评书,是毛泽东这10年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读书充实了毛泽东的生活、丰富了毛泽东的头脑,读书给毛泽东消除了寂寞和孤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带来了精神的快乐。然而,在这10年中,毛泽东到底读了哪些书,为什么要读这些书,他是怎样读这些书的,等等,这些都是广大读者,广大毛泽东崇敬者、研究者、信仰者们,很关注、很想知道的。这10年,正是我们直接为毛泽东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10年,是我们增知识、长见识、成长进步的10年。我是苏北农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一步走进中南海红墙大门,来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身旁,陪伴着毛泽东主席度过了最后的10年岁月。年年岁岁,日日夜夜,我与其他方面的工作人员一样,每天都以无限忠诚的心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他老人家服务。他老人家要看什么书,我们给他找,我们给他借,我们给他买,我们给他送。小字本的书看不清了,我们就联系印成大字线装本送给他看。他老人家看过的、批注过的、批画过的,一函函、一本本,我们都十分用心地妥善管理好、存放好。他老人家珍藏的数万册图书、报刊、资料,从中南海丰泽园故居到中南海游泳池,从松寿斋、菊香书屋到增福堂、永福堂,书库、书房、书架上,我们几乎天天要打扫、要通风、要防潮,一天天,一日日,我们从不懈怠,总是井井有条,精心保护保管。10年的时间是短暂的,10年的工作和经历的往事是难忘的,10年的教育教诲是深刻的,10年的情感是真挚的,10年的情谊是深厚的,10年的成长进步是显著的。这10年中,所经历的事,所做的工作,所见所闻等,也是很值得回忆的。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很多同志、很多朋友建议我把这10年为毛泽东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这对认识毛泽东、了解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宣传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继承毛泽东、弘扬毛泽东等都是很有意义的。由于工作很忙,再加上材料不全、资料查阅困难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总是想得很多,行动很缓慢,写出来的很少。直到2005年春正式离开原领导工作岗位,才有时间、才有条件静下心来,慢慢地总体构思,一边收集准备相关资料,一边回忆过去的那10年工作中的件件往事和日日夜夜,一边动笔草拟片断文稿。一晃,毛泽东115周年诞辰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又过去了。岁月时间不等人,光阴一去不复返。2009年春节一过,我就注意自我加压,抓紧时间,利用时间,除参加必需的活动之外,每天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本书的回忆写作上来。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因为毛泽东最后10年读书很多,内容很丰富,我在撰写本书时力求全面反映,所以直到今天,《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才终于完稿。    仅以此书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    徐中远    2011年6月2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作者徐中远为毛泽东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熟知毛泽东最后十年读书的各种情况。作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回忆、构思、搜集、整理,把为毛泽东做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的所作所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本书,详细、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晚年读书学习的实际情况。

书籍目录

汪东兴同志为本书出版写的话
前言
一、毛泽东晚年爱读什么书
二、读马列著作终身不懈
 (一)从毛泽东读第一本马列著作谈起
 (二)读《反杜林论》和《资本论》
 (三)读《国家与革命》和《“左派”幼稚病》
 (四)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
三、读逻辑学论文和专著
四、“读过一遍,还想读一遍”——读《柳文指要》
五、“很有意思,必读之书”——读《一种清醒的作法》 
六、读中国五部古典小说
 (一)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
 (二)“《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 
 ……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毛泽东晚年爱读什么书毛泽东主席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毛主席晚年爱读什么书、最爱读什么书,晚年到底读了些什么书,为什么要读这些书、是怎样读这些书的,这是广大读者都很关注、都想了解的。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想从胡耀邦同志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期间与我的几次谈话说起。胡耀邦同志爱散步,当年他每天沿着中南海边一般要走一万步。1984—1986年期间,因中南海部分区域开放参观,他散步就改在毛主席丰泽园故居院内。丰泽园故居是典型的旧式四合院建筑,位于中海和南海之间。当时,我在丰泽园故居整理登记毛主席的图书资料。为了防潮防湿,白天我们经常开门开窗通风。耀邦同志散步的时候,看见丰泽园故居内存书的屋子大门常开着,就常进去看书,并与我们亲切交谈。我记得,耀邦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给晚年的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邦同志说:“噢!你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那我问你: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这是耀邦同志与我交谈时向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我说:“说真话,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我们是从1966年5月开始为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毛主席每天看什么书我们都有登记,直到他老人家逝世。这10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没有向我们要过《金瓶梅》,我们也没有发现他老人家看过《金瓶梅》,但可以有把握地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接着,我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毛主席先后三次对《金瓶梅》的评论。第一次是在1956年2月19日、20日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听取国家建筑工业委员会和建筑工业部领导同志汇报时,一上来就问当时参加汇报会的万里同志是什么地方人。万里回答是山东人。毛主席接着又问:“你看过《水浒》和《金瓶梅》没有?”万里说没有看过。毛主席说:“《水浒》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评论《金瓶梅》。第二次是1961年12月20日,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又一次说到《金瓶梅》。毛主席说:“中国小说写社会历史的只有三部:《红楼梦》、《聊斋志异》、《金瓶梅》。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我推荐你们都看一看,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是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的。”这是毛主席第二次在众人面前对《金瓶梅》进行评论。第三次是1962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金瓶梅》。毛主席在讲话中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是光写黑暗的,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不如《红楼梦》、《西游记》使人爱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只写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这是毛主席第三次评论《金瓶梅》。我对耀邦同志说:“从这三次对《金瓶梅》的评论,足以说明毛主席在1956年2月之前就看过《金瓶梅》。毛主席到底是什么时候读《金瓶梅》的,我没有考证过。”听了我的汇报,耀邦同志点头称赞。接着,耀邦同志又很严肃地向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他说:“那你告诉我,毛主席最爱读什么书?”耀邦同志的提问,一下把我难住了。我说:“耀邦同志,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耀邦同志皱了眉头说:“怎么很难回答!你是老人家的图书管理员,老人家最爱读什么书,你还不知道?”我说:“耀邦同志,不是这个意思。毛主席几十年,读书千万种。从青少年时代,到战争岁月,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老人家读了很多很多的书。一生中,他最爱读什么书,我真的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把他表达出来。如果您把题目变得小一些,如在某一段时间内,他老人家最爱读什么书?读了些什么书?我就好回答了。”例如:您要问我,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最爱读什么书?我就可以有把握地告诉您:“毛主席最爱读哲学方面的书。”说到毛主席在延安时期读书的事,耀邦同志谈话的兴趣更浓了。他说:“在延安的时候,我到主席住地去过几次,每次去看到主席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文章。他老人家习惯夜晚办公看书,常常看书看到天明。”说到这里,耀邦同志还非常高兴地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天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他爬山回来,路过毛主席的窑洞前,看到主席坐在窑洞门前看书。他就走到跟前说:“主席,您今天早上起得这么早啊!”毛主席抬头一看,笑笑说:“我还没睡呢!”听完了这段故事,我就问耀邦同志:“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他办公室到底有多少书啊?”耀邦同志指了指菊香书屋主席吃饭桌旁的书架说:“像这样大小的书架,至少有5个,上面全放的是书。”说完,耀邦同志站起身来,往卧室走,走进卧室一看到处都放着书,尤其是看到睡觉的床上一大半地方全放着书,有的是打开放的,有的一种书有几种不同的版本叠放在一起。看到这些后他饱含深情地说:“毛主席啊,毛主席,谁也没有你老人家看书看得多啊!”我听说耀邦同志也是很爱读书的,他常常晚上工作忙完了之后,还要读一二个小时的书才休息。所以,我就接着说:“耀邦同志,听说您读书读得也很多啊!”耀邦同志说:“我不能与他老人家比,我读的书最多是他老人家的五分之一。”

后记

撰写本书,是我早有的愿望。迟至今日,全书终于完稿,久有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此时,愉悦的心情自然是难以言表的。    本书的撰写,我始终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书中所记述的人和事及所见所闻,所记所录,或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自己在服务工作过程中耳闻目睹的,都是真实可信有据的。二是突出重点,力求全面。因为我是毛泽东晚年的图书服务工作人员,介绍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当然非我莫属。所以,本书的重点是详实反映毛泽东晚年的读书实际。例如:读新印的大字线装书,读笑话方面的书,读《二十四史》,读中国文学史,读《参考资料》、《参考消息》,博览群帖等这些方面,都是毛泽东晚年读书的重要侧面,也是我要介绍的重点。因此,介绍都比较详细,比较具体,文字比较长一些。但是毛泽东的一生读书是很多的,是连续的,许多的书是反复读的,有很多的书在青年时代就读过,在延安时期读过。可是到了晚年,他老人家还手不释卷地读。例如:马列著作,鲁迅著作,诸子百家,古典小说,诗词歌赋,报章杂志,中外名人传记,地理历史,自然科学书刊,等等,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在书中也有所顾及,有详有略,力求全面反映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三是有利于维护毛泽东的伟大形象。毛泽东是我国各族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领袖,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历史人物。本书中的全部文字都是以有利于维护毛泽东,宣传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弘扬毛泽东,这个基本点为总的要求的。无论回首往事,无论反映实际,无论剖析、评论,都始终坚持这个基本点,以真实、准确、全面、有据反映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实际和笃志嗜学,至死方休的刻苦读书精神为主旨,力图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教益,给人以榜样。    本书的撰写,自始自终得到了曾任党的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同志真挚的指导、支持和鼓励,在本书就要付梓之际,他于95岁高龄又亲笔为本书的出版写下了饱含深厚情义的一段话,使本书倍加增色添彩,使本人备受鼓舞鞭策,这里特向汪副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的撰写,还得到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同志的亲切指导。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写的回忆文章和一些同志的研究成果;还有彭凡等同志为我打印了全部书稿,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撰写出版,还要感谢我的爱人马芯兰的大力支持。她是本书的第一读者,每篇文稿草拟之后,总是习惯地请她先读一遍,从全书的结构,书名的拟定,到全部记述文字,都凝结着她的许多心血。许多篇章,她在审看中字斟句酌,一一提出修改意见。与其说本书是我一个人撰写的,不如说是我们夫妻俩共同努力完成的。所以,在这里我也要衷心地感谢我的爱人马芯兰老师。    我们知道,毛泽东的最大爱好是读书。读书是毛泽东一生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和人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懈地追求,不懈地读书,不懈地思考,不懈地运用,特别是最后几年,他老人家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每天还不分昼夜、无休止地读书,确实读了很多很多的书。尽管笔者力求全面介绍,充分反映,但是,由于本人服务工作的经历、实践有限和个人所见所闻及水平的局限,书中所记所述,所议所论,仅是我本人的管中窥豹,挂一漏万,定有不全、不妥甚至是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斧正。    徐中远    2011年12月26日

编辑推荐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作者徐中远,1966年至1976年在毛泽东身边从事图书服务管理工作,熟知毛泽东晚年读书的具体情况。他以在毛泽东身边十多年的所见所闻作为第一手材料,以十几年来整理、研究毛泽东所批阅图书的积累为基础,花了五六年时间撰成此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有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这本书就没有必要再出版了,斗大的字,苍白的纸张,内容一般,我就纳闷前面两家的欣赏眼光。
  •   毛泽东的一生也是读书人楷模的一生,书读得十分到位,深以为是后辈膜拜的。这本书写得很详实很感人也很有益,很好读。
  •   包装很扎实,看来很用心啊,谢谢啦,赞一个!
  •   超出想象。这本书内容好,装帧棒,字体大小颜色深浅均赏心悦目。拿在手里,很有感觉,阅读很有一番滋味。书的价钱有点儿贵。尽管如此,还是很值,值得多读、珍藏。
  •   不错的书,是清华原副书记推荐的~必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