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林姚宇  页数:272  

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至今,美国、德国、英国、丹麦、瑞典等20多个国家均在不同层面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改善型生态城市或城市整体生态复兴计划,中小规模的生态镇、村、社区规划,以及多类型生态园区和技术优化型生态项目。总体来讲,“生态城市”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国际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的“生态城市”定义和量化标准,“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体系也有待完善。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地区快速发展对于“生态城市”受益及相关建设项目、产品的需求十分巨大,“低碳生态城”、“低能耗生态城”、“低灾害生态城”(可简称为“三低生态城”)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热点,发达国家的一系列技术和理念也正快速进入我国。当前,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的工作是已经启动或开始拟定的若干个“综合型生态新城(镇)计划”,如上海中英“东滩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中瑞“滨海生态新城”、天津中芬“高科技生态城”等,这些计划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和长三角地区,均属中外合作项目,功能以居住、研发、综合服务为主,由中方提供土地等硬件设施,外方负责技术支持,投资和运作依托市场来完成;其次,有几十座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市”的战略目标,海南、江西、陕西、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发展计划,这些实践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北部和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另外,各具特色的生态园及示范区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当代城市设计学科理论以及生态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生态城市人居环境优化以及“三低生态城”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设计同各类城市问题的深度结合,空间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已经成为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还形成了可持续城市设计、低碳城市设计、健康城市设计、紧凑城市设计等一系列的相关课题。总体上讲,城市设计学科已经步入了生态世纪。然而,如何将自然生态及环境质量议题切实纳入城市设计的实践中,是各国城市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生态城市设计思想和理念应运而生。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生态城市设计通过协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关系,正逐步成为当代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的重要方法,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设计理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

内容概要

  《生态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营造当代都市的绿色未来》立足于城市设计学科在物质空间环境营造层面对生态学知识和原理的借鉴,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方面着手进行交叉性应用研究,旨在从牛态学和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建设角度为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寻求新的增长点。其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牛态城市设计的对象、要素、议题、目标、原则、价值准则以及相关原理、模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从设计创造和实施管理两方面进一步探讨实践操作方法,包括生态城市设订‘对策、手法、程序、技术、成果以及实施管理技巧、工具、策略等。

作者简介

  林姚宇,北京大学地理学流动站、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态城市设计、低碳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减灾等。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横纵向课题20多项。近期工作主要包括:参与“粤港澳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并担任“区域低碳发展合作专题”负责人;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基于防灾生态安全格局的“低灾害生态城”功能网络与规划调控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区域生态减灾功能网络建构研究一一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功能网络的区域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及调控机制研究——以大珠三角为例》,等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1.1.1 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发展概况1.1.2 生态学与人居环境建设学科的共同发展1.1.3 城市设计同生态学的学科相关性1.2 内涵与意义1.2.1 内涵阐释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法和内容1.3.1 主要研究方法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章 生态城市设计的要素与议题2.1 对象系统的再认识2.1.1 多元视角转化:从“空间设计”到“关系设计”2.1.2 对象系统构成:从“空间元素”到“环境框架”2.1.3 物质系统属性:从“视觉特性”到“物理特性”2.1.4 动态开放特征:从“功能形式”到“能量流动”2.2 三类要素及其特性2.2.1 自然要素及其物理特性2.2.2 人工要素及其物理特性2.2.3 人类的心理和生理特性2.2.4 人、人工和自然的对话2.3 议题的发展与界定2.3.1 生态学触及城市问题的多个层面2.3.2 城市设计对生态课题的综合关注2.3.3 生态城市设计议题三角形的建立第3章 生态城市设计的价值与准则3.1 价值基点的确立3.1.1 人地关系的演变与生态文明觉醒3.1.2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观植入3.1.3 四种城市设计自然观的演变轨迹3.1.4 生态城市设计的哲学思考与定位3.2 目标框架的建构3.2.1 总目标:保障空间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3.2.2 自然生态目标:自然系统的良性维系3.2.3 人工生态目标:人造环境生态化设计3.2.4 物理生态目标:健康舒适的环境营造3.2.5 能源生态目标: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3.2.6 人文生态目标:功能一行为一信息协调发展3.3 设计原则的归纳3.3.1 总结与分类3.3.2 系统性原则3.3.3 过程性原则3.3.4 限制性原则3.3.5 优化性原则3.4 评价准则的建立3.4.1 城市设计一般评价与双重准则的提出3.4.2 生态城市设计评价的自然向度与准则3.4.3 生态城市设计评价的人文向度与准则3.4.4 建立空间环境生态化的综合评价准则第4章 生态城市设计的原理与模型4.1 生态学及相关原理的借鉴4.1.1 生态学:人工与自然要素在空间及过程上的协同4.1.2 空间环境生态学:理想空间环境与城市健康人居4.1.3 城市生态学:城市作为人工与自然的生态复合体4.1.4 景观生态学:以“格局-过程-尺度-等级”为重点4.1.5 城市形态学:空间形式影响环境性能及能源使用4.1.6 生物、气候、物理、能量等多因子的交叉与关联4.2 基于人工——自然空间整合的城市模型与图式4.2.1 原始模型:自下而上适应和生长的活“教科书4.2.2 理想模型:基于集中或分散思想的“城市图景4.2.3 科学模型:源自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生态城市指向4.2.4 有机模型:城市形态发展的生态主义经验总结4.3 致力于人居环境生态设计的代表人物及贡献4.3.1 实践发端:生态学向规划、景观、建筑领域的渗透4.3.2 综合拓展:生态城市、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兴起4.3.3 纵向延伸:生态可持续理念在城市设计领域的深化第5章 生态城市设计的对策与途径5.1 生态城市设计对策的归纳与分类5.2 基本对策1: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设计对策5.2.1 基于自然生态的适应性对策5.2.2 基于自然生态的保护性对策5.2.3 基于自然生态的补偿性对策5.3 基本对策2:针对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对策5.3.1 和谐有机的城市形态模式5.3.2 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5.3.3 绿色生态的开放空间营造5.3.4 崇尚自然的城市景观塑造5.3.5 其他层面的生态设计对策5.4 专项对策:物理生态与能源生态设计对策5.4.1 基于环境舒适性的物理优化设计对策5.4.2 基于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设计对策5.5 不同类型生态城市设计的实践途径与要点5.5.1 主城区和边缘区的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要点5.5.2 新城开发与旧城更新的生态城市设计要点5.5.3 区域、分区、场地尺度生态城市设计要点5.5.4 山地、滨水、寒地生态城市设计实践要点5.6 三种生态城市设计手法5.6.1 生态城市设计的仿生设计手法5.6.2 生态城市设计的竖向设计手法5.6.3 基于生物气候的生态城市设计手法第6章 典型生态城市设计项目的程序与技术6.1 问题引出:操作程序、技术、成果的反思与调整6.1.1 现有规划设计程序、技术、成果的反思6.1.2 生态城市设计调整:程序、技术与成果6.2 以生态环境分析和评价推进整个设计程序6.2.1 城市设计全过程中的分析、评价与决策6.2.2 评价作为城市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之6.2.3 建立“生态优先”的城市设计操作程序6.3 典型生态城市设计项目的分析、评价方法与技术6.3.1 基于时空观和系统论的多元生态分析法6.3.2 环境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具6.3.3 进行生态和环境模拟、分析的技术工具6.4 体现生态议题的典型项目设计成果6.4.1 框架与系统设计:成果内容上积极强化生态议题6.4.2 蓝图与导则制定:以多种成果形式贯彻生态策略第7章 城市设计的空间环境生态管理与实施7.1 市场与法律保障7.1.1 经济杠杆:基于“市场”的城市设计7.1.2 法律保障:走向“法定”的城市设计7.1.3 奖惩结合:“软硬兼施”的导控方式7.2 机构职能与平台7.2.1 城市生态环境的公共管理机构及其职能7.2.2 城市设计空间环境生态管理职能的发挥7.2.3 城市设计的工作团队与组织平台的建立7.3 管理技术与工具7.3.1 城市设计施行空间环境生态管理的技术性工具7.3.2 城市设计施行空间环境生态管理的程序性工具7.4 实施技巧与策略7.4.1 基于生态控制的强制性策略7.4.2 基于生态奖励的激励性策略7.4.3 基于生态共建的公私合作策略7.4.4 基于自我管理的公众生态教育与宣传7.4.5 综合策略——城市设计的生态经营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当前,我国量大面广的新城建设项目及其带来的空间环境生态问题已经给城市设计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应尽量减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工建设与自然健康的生态平衡,在整体性、多样性、紧凑性原则指导下进行设计,霍华德设计的莱切沃斯田园城、索勒里设计的阿克桑底是这方面的典范。  基于新城建设的生态城市设计的第一要点是保护性设计。保护性城市设计是基于高度的经济开发对城市环境适居性的消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能源资源、传统人文特色等。其他设计要点有:以新城发展促进老城更新;适应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组织建设;土地使用的可持续和混合多样;建立人工与自然和谐的、指向未来的、健康合理的空间生态发展框架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形态集约紧凑,控制蔓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车;保护自然山体、水体和动植物;预留和控制适量的人工森林等“自然呼吸”地带;人工改善物理环境;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和生态基础设施预先设计;新城人文风貌、景观形象的树立;对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做预先设计,能源资源循环体系预设等。  在越南胡志明市新城城市设计项目中,设计者强调新城设计与老城风貌的协调,试图打造现代新城与传统风格、本土文化、异域文化共生的典型。此外还特别运用了许多生态城市设计策略:集中、紧凑的城市形态;维护现有河流水道;通道和开放空间的布局适应气候条件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大面积河滨公园作为生态核心与周围更大面积的自然环境的相连;通过雨水贮留、水源涵养等生态设计手段,为新城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提供支持。  5.5.2.2 旧城改造:更新进程中的生态网络维育  目前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紧缺这对矛盾要求我们集约利用土地,于是很多城市进入了以旧城更新和再开发为主的建设阶段,这在理查德·瑞杰斯特看来是改善和重建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时机。“对建成环境进行重新整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设计专业是一个独特的挑战。”  生态城市设计的更新策略是以原有生态网络维育为前提的有机更新方式。因此,城市设计者的第一重点是空间环境生态保护和恢复性设计,其中生态恢复设计主要是针对长期和高强度人为活动造成的自然环境损害和生态脆弱,来重建城市与自然平衡,循序渐进的实施旧城的生态复兴。此外,旧城生态保护不仅针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等物质要素,还包括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在内的人文生态资源。应当特别保护传承至今的有价值的社会人文生态脉络、地区空间环境生态特色,这对于地区社会文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伯克利生态城市计划是一个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寻求转变为生态城市的范例,对良好的要素进行保护和强化,对不良的部分进行改造,从而恢复城市生态活力,使城市及整个地区得以复兴。麦基的细胞更新法确定了城市有机更新模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态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