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西安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作者:西安市规划局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2年11月,中国建筑学会与西安市共同举办了“西安城市特色与建筑风格研讨会”,16位专家学者为“西安特色”谏言献策。西安还先后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西安市城市建设文化体系规划”、 “唐皇城复兴规划”等一批重要的专业规划和相应的专题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西安特色”更加鲜明,
“西安印象”更加深刻。为表彰西安在城市特色和建筑风格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2007年中国建筑学会授予了西安市规划局“城市特色与研究特别贡献奖”。展望明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指引下,西安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深入落实《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我们展现出更加壮丽的大西安愿景,西安在续写新的历史,也必将出现更多引入入胜的精彩故事。
《家·西安》作为城市故事的首篇,把我们领进了西安,一定会对西安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因为这本书,不是纯学术性的专业书籍,但又有深入浅出的学术表达;不是简单的旅游目的地介绍,但又饶有趣味,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不是时尚的读图消遣,但又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里,西安前面加个“家”字,让人倍感亲切,让西安多了一份温情和归属感,是的,西安不仅是西安人的家,也是大家共同的“家”。
值此《家·西安》在中圈城市出版社付印出版,应西安市规划局长和红星同志之约为之作序。希望能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丛书的行列中来,为大家讲述城市的故事,让大家品味城市的印象。

书籍目录

缘起

家·西安
——华夏之源承古开新城用心造情由境生
感受西安“家”的温馨
 感受西安“家”的气质
 “城市设计”让西安独具特色
 “西安模式”让西安更有味道
 “历史遗址”让西安更加美丽
 感受西安“家”的发展
 “板块经济”让两安更有实力
 “山水格局”让西安更具魅力
 “低碳牛活”让西安更加健康
 “通衢大道”让西安更加便捷
 “文化之都”让两安大道如虹
 感受西安“家”的幸福
第一章 在这里
 华夏之源
  从蓝田猿人忆起
  从丝绸之路走起
  从礼乐天下叙起
  从文明统一说起
  从曲江流饮谈起
  从六大祖庭敬起
  从千古风流聊起
  从羊肉泡馍品起
  从半坡古乐奏起
  从关中剪纸谝起
  从关中民居赏起
  从帝王陵墓思起
 城垣变迁
  华夏开宗
  帝制之始
  长安缘起
  盛世之都
  凝固辉煌
  起承转合
第二章 今之城
第三章 家西安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一都:指大西安都市区的都心区。以历史遗址带与生态隔离带控制圈层蔓延,以“退二进三”提升都心现代服务业职能。整合经开区、曲江新区、高新区和沣渭新区形成副都心。(2)两带:北部沿渭河由沣渭新区、成阳、空港产业园、泾渭新区(城)、阎良等组成“渭河生态经济带”;南部依托秦岭生态区,由周至、户县、草堂、高新区、常宁、曲江新区、航天拓展区、临潼等组成秦岭北麓“秦岭生态文化带”。(3)多轴: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形成多条发展走廊。加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成为沟通西北部内陆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纽带。以“轴向、带状、多中心”空间发展为主旨,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核心城市、外围组团和卫星城共同发展的组团化格局。《大西安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在大西安都市区内以“陇海经济发展带”、“省域经济增长轴”为依托的发展导向,形成“一个核心城市、三个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指状分布,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即:一个核心城市:大西安主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阎良、临潼、户县,以特色主导产业打造50-60万人口规模的副中心城市。八个新城:包括周至、蓝田、高陵、泾阳、三原、富平、常宁、洪庆等,以建设10-15万人口规模的新城。

编辑推荐

《家•西安》是城市印象系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西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西安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