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养生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屈维英  页数:178  
Tag标签:无  

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皇家养生》,是笔者另一部拙作《皇家医事》的姊妹篇。  古往今来,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像现今这样重视养生问题。这是因为,旨在以保养身体,增强抵抗力,实现少生病或不生病的养生之道,属于较高层次的防病范畴,是人类生活到比较富裕时期的普遍需求。在国人尚未全面解决温饱问题之前,吃饭穿衣大于一切,生存是第一需要。在求温饱、求生存为主的阶段,只有少数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人。才重视养生益寿问题。对广大群众来说。无以生存何谈养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开始过上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如何更好地保养身体,让自己更加健康长寿,就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国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的面前。面对银发浪潮涌动并不断高涨的局面,人们不仅希望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更希望能够活得健康,活得快乐,活得长寿,直至“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最近,在养生方面流行着一句话:“看病找西医,养生靠中医。”此论甫一出现,人们似乎如梦初醒,一股脑儿把养生益寿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古老的中医上。但笔者认为,此论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中医不仅擅长养生以防痛,也擅长治疗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中医的养生之道建立在大量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之上

内容概要

  皇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享尽人间万物的极品待遇;    皇家,又是最贪生怕死,最注重养生,最追求长寿的群体;    《皇家养生》,集几千年皇室养生精华于一身,博采历代名医养生理论之长,带你领略最顶尖、最权威的养生之道。    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    大量可直接借鉴的皇家养生法,大量不为人知的巧妙偏方。大量不为人道的皇家养生趣闻——   武则天益母草洗面方、   宋宫黄精药酒与丹参药酒、   永乐公主“沙苑蒺藜”茶、   清宫八仙长寿酒、   慈禧太后“避瘟丹”、  ……

作者简介

屈维英,新华社高级记者。1943年生于甘肃环县,先后毕业于甘肃中医学校大专班和中国新闻学院。1974年起任新华社记者,30余年中,其采访足迹遍及黄河内外和大江南北,写下了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闻作品和报告文学。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民工潮》(中日文两种版本)、《碣石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节饮食,薄滋味——长寿帝王的节食养生之道 美味不可多食 唐太宗李世民:寿由节俭夭由奢 金世宗完颜雍的简食王道 明太祖朱元璋拒贡葡萄酒 清朝皇帝:不嗜烟酒,喜吃野菜杂粮第二章 勤运动,强体魄——皇家的运动健身之道 纵马围猎,张扬野性 巡游天下,身心双受益 早睡早起,与鸡俱兴第三章 广涉猎,增情趣——皇家的怡情养生之道 博览群书,汲取精神营养 赋诗言志,抒发胸臆 写字作画,陶冶性情 唱歌跳舞,深得音律之妙 赏花养鸟,适闲人生第四章 爱美容,护皮肤——皇家的美容护肤之道 殷商至大唐之前的宫廷美容良方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美容秘方 宋明宫廷的美容药方 慈禧太后的宫廷美容法 光绪帝的洗头洗面药方第五章 坐汤泉,洗药浴——皇家的沐浴健身与沐浴文化 皇家与温泉的不解之缘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骊山汤浴 康熙帝的“坐汤”养生法 清宫大臣的“皮肤病汤疗法” 光绪帝的药浴良方 慈禧太后的眼疾药浴疗法 清代皇室通用的四个洗药方第六章 喝药酒,饮药茶——皇家的药酒药茶健身法 唐宋宫廷药酒配方 药酒之极品:屠苏酒与醍醐酒 清宫五大补酒珍品 永乐公主的“沙苑蒺藜”药茶方 慈禧与光绪的药茶妙方第七章  节房事,保肾精——皇家的节欲保精之道 耽于淫乐,必损健康 节制女色,保护肾精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第八章 既药补,又食补——皇家的药食补养之道 由简到繁的唐宋元明药补法 清代皇家的补益脾肾药方 清宫补肾主成方:长春丹和寿桃丸 清宫健脾益胃主成方:八仙糕 慈禧太后的补身圣品:“茯苓饼” 药食同源,古代宫廷的药膳食方第九章 觅灵芝,崇人参——皇家单味药补身法 秦皇汉武,踏遍天涯觅灵芝 清朝宫廷钟情人参 揭开人参的神秘面纱第十章  学医术,弘医道——皇帝的学医用医之道 宋代皇帝:著医书,重养生 朱元璋善待太医得长寿 康熙帝诊病用药显神通 康熙帝将西医引进太医院 乾隆帝崇医下令编《医宗金鉴》 光绪久病成“良医”,溥仪从小读医书第十一章 重预防,治未病——古代宫廷防病之道 疾病未发,草药先行 慈禧太后常用的两个“避瘟丹” 清宫战痘,康熙帝功莫大焉 乾隆御医的民间“种痘”史第十二章 仁养心,德养寿——皇家心态调养之道 大德必得其寿 本仁祖义,养生之大道 及时“制怒”,防止肝气上逆 养心莫贵于寡欲——皇家养心要诀附录 求仙药,反殒命——皇家养生路上的惨痛教训 “求仙”长生,秦皇汉武开先河 东汉以后,炼丹之风日盛 唐朝多位皇帝,魂断“仙药” 命丧“红丸”的明世宗与明光宗 爱新觉罗·胤稹:死于“仙丹”的最后一位皇帝后记  我与皇家医疗养生之情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节饮食,薄滋味——长寿帝王的节食养生之道  美味不可多食  俗话说:“王天下者食天下”,天下美味莫不皆备于皇室。因此,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饮食失节,生活奢侈,死于“肥甘厚味”和红灯绿酒之中。但也有一些开明、睿智的君主,尤其是一些经过艰苦磨炼的开国之君,大都能做到《黄帝内经》上所讲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并且崇尚节俭,淡薄饮食(所谓“薄滋味”),不仅获得了个人的健康,延长了自己的寿命,也以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盛世传奇。这是因为,对皇帝们来说,崇尚节俭,既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修身养性之道。  秦、汉之际,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都很不发达,因而宫廷医学的记载也寥寥无几。自汉代以来,这方面的内容才渐渐多了起来。下面,先让我们从东汉以后“三国”时期的几个“皇帝”说起,主要看看他们当时的饮食起居,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  享年63岁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少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家境贫寒,靠织草席和贩卖草鞋度日,因而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淡薄饮食的好习惯。他率兵占领四川之后,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称帝,建都成都,史称蜀汉。由于刘备出身寒微,不仅自己生活俭朴无华,而且深知寒门之士和普通百姓的苦楚,能与将士同甘共苦,从而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东汉末年,水灾与旱灾交替,灾荒频仍,群雄纷争,饿殍遍野。在这种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艰难时刻,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有一年四川大旱,为节约粮食,刘备下令严禁私自酿酒。一次,官吏在老百姓家里查出了酿酒工具,刘备大怒,决意要治这家人的罪。由此可见刘备关心民间疾苦,与民同甘共苦之情怀。  东吴的吴大帝孙权,享年71岁,在当时算个高寿老人。孙权也是个胸怀开阔、关心民瘼的主子。据《三国志·吴书》记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春,孙权颁诏说:“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其意是,要让民众利用战争空隙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正月,孙权又下诏道:“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逋,勿复督课。”其意是说,常年战乱,民众服役不止,粮食收成不好,对他们要宽厚仁慈,不要强行收缴粮钱。  吴地处江南水乡,又有对外交易口岸,明珠、牙象、犀角、翡翠等奇珍异宝应有尽有,但孙权对此并不贪占。有一次,魏国派使者用马换取这些珍宝,群臣劝孙权不要换,孙权却说:“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  享年66岁,足智多谋、才华横溢的魏武帝曹操,更是“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曹操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创帝业、安天下的征战中,确有奸诈的表现,但此枭雄也有崇尚节约的一面。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使他过惯了艰苦的生活。他的后宫妻妾“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彩;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皆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  古代崇尚厚葬,资财浪费严重。针对这一弊端,曹操提倡薄葬,并且身体力行。他在去世前曾颁令道:“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并说:“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临终又立遗令日:“天下尚未安定,未得尊古也。葬毕,皆除服。”“敛以时服,无藏金银珍宝。”  早年追随曹操,死后被其子孙追谥为晋宣帝的司马懿,活了73岁,也以节俭为重。他23岁为官,到73岁终结仕途,从政半个世纪,此人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注重自身的修养,养成了比较宽厚的心怀和优良的品行。他关心农民,重视农桑,力主屯垦。他在任军司马时,曾向曹操进言说:“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在平定蜀国降将孟达的叛乱之后,他“乃劝农桑,禁浮费,南土悦服焉。”“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干顷。”  同时,司马懿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也比较关心民瘼,体恤民情。他反对当时一些诸侯大修宫室导致百姓饥毙的恶劣行径。他曾上书说:“昔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今宫室未备,臣之责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穷,外内有役,势不并兴,宜假绝内务,以救时急。”  在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刘裕的人,从小以卖草鞋为生,后来做了皇帝,称宋武帝,享年60岁。他一生生活俭朴,寡欲随和,颇得民心。  刘裕乃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据《宋书》记载,刘裕出生时,家道败落,难以为继,几乎被遗弃。幸亏同郡刘怀敬的母亲断了自己儿子的奶,把他喂养成人。贫困的家境,使他从小就开始打柴、捕鱼,后来竟以卖草鞋糊口。  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注重俭朴的作风和兴利为民的政治抱负。他当官带兵时,常把劳动的农具带在身边。带兵出征时,经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这些,既锻炼了他的体魄,又增进了对下情、对士兵的了解,拓宽了他的胸襟和视野。据《宋书》记载:“上(即刘裕)清简寡欲,严正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这表明,出身贫寒的刘裕当了皇帝后,为人做事有法度,既不贪财物,也不恋声色。  刘裕带兵打仗期间,曾有官吏给他献上非常华丽的琥珀,向他讨好,他立即命人将琥珀打碎,分给将士们治疗金创——当时人们常用此物治疗金创。  据说,刘裕睡床的钉子,一律用铁的,而不用当时达官显贵常用的银钉。称帝入宫后,居住的地方相当简陋,用的是土屏风、粗布灯、麻绳拂等。刘裕临终前,还把自己一件打满补丁的破袄交给他的长女,嘱咐她说:“后世如有骄奢不知节俭者,就让他们看看这件朕穿了多年的破袄!”  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享年85岁,是清朝以前最高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这位历史上罕见的长寿皇帝,勤于政事,熟悉弓马,生活俭朴,一直为史家所称道。他一天只吃一顿饭,膳食无新鲜肥美之物,只有一些豆类和粗粮而已。他平时身穿粗布衣服,用的是木棉皂帐,一顶帽子戴三载,一床被子盖多年。受他的影响,他的皇子皇女及后妃宫女都衣着朴素,后宫职司贵妃以下,皆衣不曳地,傍无锦绮。现在看来,粗茶淡饭,木棉布衣,皆出于天然,对人体大有益处,应该提倡,但一天吃一顿饭并不科学。  当然,萧衍之所以长寿,还有不贪女色、平生不饮酒、晚年笃信佛教等诸多因素。这些,以后还要述及。  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享年64岁,是一个以节俭著称的皇帝。《资治通鉴.隋记四》记载道:“其(隋文帝)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令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率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故衣食滋殖,仓库盈溢。受禅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末年,逾八百九十万,独冀州已一百万户。”这一记载说明,作为皇帝,虽然温饱无虞,但隋文帝平时的饮食、穿戴几乎同普通人没有两样。正因为隋文帝躬行节俭,爱惜民力,隋朝的民生才得到很大改善,人口才兴旺起来。  隋文帝对子女要求很严。太子杨勇喜欢佩带蜀地产的一种铠,杨坚见后颇为反感,告诫他说:“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汝为储君,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时复观之以自警戒。恐汝以今日皇太子之心忘昔日之事,故赐汝以我旧所带刀子一枚,并葅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常所食也。若存记前事,应知我心。”有一次,他发现皇儿杨浚生活奢侈,大造宫室,便怒不可遏,下令将杨浚禁闭起来!大臣认为处罚太重,杨坚严肃地说:“皇子与百姓只有一个法律,如果不这样,岂不是再立一个皇子法了吗?”  隋文帝躬行节俭,也是出于对民众疾苦的了解和关心。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陕西关中大旱,饥民流窜,隋文帝派人下去察看民情,发现民众都是吃糠咽菜,身为皇上的杨坚对此痛哭流涕将其示众,深表内疚,并不再吃酒肉。八月,隋文帝率领饥民到洛阳就食,并责令各路诸侯不得驱赶饥民。  面对灾民吃糠咽菜、流离失所的局面,朝廷的吃喝用度更加节俭。有一次,隋文帝要配一副止泻药,需用一两胡椒粉,找遍宫中也没有找到。还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他的马车挽具坏了,他派人去修补,不许换新的。就这样,经过杨坚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隋朝终于繁荣强盛起来。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7年,但它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朝代,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朝代。  可惜可恨的是,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继位后背叛乃父传统,施行暴政,劳民伤财,腐化堕落,声色狗马不止,且豪游天下,挥霍无度,将隋文帝创造的宏伟帝业毁于一旦!  宋太宗赵光义,曾下诏书寻访国内长寿之人,以探其养生之道。据《渑水燕谈录》记载:端拱初,太宗诏访天下高年。前青州录事参军麻希梦年九十余,居临淄,召至阙下,延见便殿,赐座,语极从容,询及人问利害,对之尤详,多蒙听纳。他日,访以养生之理,对日:“臣无他术,惟少寡情欲,节声色,薄滋味,故得至此。”这里的“薄滋味”,就是多吃粗茶淡饭,少吃肥甘厚味的食品,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肥甘厚味,足生大疔”的告诫。大疔,并非是疮病,而是肥胖引起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的疾病。  ……

编辑推荐

  《皇家养生》是国内第一本介绍皇家养生的图书,不为人知的皇家养生秘诀,拿来就用的皇家养生方法,让你也过一把“皇帝”瘾。临摹皇家养生,享受极品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皇家养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