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十七堂政治智慧课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作者:俞可平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    《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养大课堂》立足于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的权威专家编写,根据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需要,比较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与党员干部相关的基本能力素养知识,是党员干部优化知识结构的基础性读物,有利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书籍目录

代序  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王莽官制改革新论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制度变化如何正确看待康雍乾“盛世”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及其实质科举制的废除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政府“大部制”面面观行政问责制:如何问责治国的金融之道现代政治中的选举民主当前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征关于构筑中国国际战略的几点看法21世纪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提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格局与中国发展

章节摘录

  唐代中后期的政治制度变化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唐宋以来,许多关于唐代政治制度的记载和经过研究所发现的唐朝实际的政治制度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方说,司马光在《资洽通鉴》里对于唐朝初年三省体制的描述,尤其是对“中书出命,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说法都不是很准确。特别是对门下省的作用,说得很不清楚。司马光主要是以宋代的制度附会唐代制度。欧阳修在《新唐书·百官志》中关于唐朝制度的记载,有很多实为唐后期的制度。比方说“塗归”的问题。门下省的给事中在封驳中使用“塗归”这种方式,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被记载为唐朝的一种制度,其实它是唐朝后期而不是唐朝一开始就有的制度。另外关于“律、令、格、式”的定义,特别是关于“格”、“式”的定义,也是唐朝后期的。大家可以和《旧唐书·职官志》或者《唐六典》比较一下,说法是不一样的。其实就是唐朝人本身对唐朝的制度有时候也不是搞得很清楚,可以从很多记载中看出这一点。又如后来的人将翰林学士大书特书为内相。其实翰林学士作为“内相”,在唐朝后期仅仅是很短一段时间,那是陆贽担任翰林学士时的事情。再如“北门学士”的问题。“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说法。其实北门学士所做的事情不是宰相所要做的事情,所以谈不上是分宰相之权。可见唐朝人就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胡锦涛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温家宝  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

编辑推荐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权威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党员领导干部十七堂政治智慧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