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思想史论集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作者:华山  页数:56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论文集共分四大部分:佛学、宋明理学、清初朴学、当时史学界若干专题的探讨。收录了华山先生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论文。包括:《自汉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关系和道学的形成》、《试说大乘佛教的兴起》、《论张载思想》、《程朱理学批判》、《论王夫之思想》、《论王廷相思想》等。

作者简介

华山先生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无锡县张泾桥。原名华芷荪,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华山。年少时勤奋好学,酷爱文史。1923年在家乡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私立无锡中学(今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前身)。该校高中文理分班,他因酷爱文史进入文科班。当时学校办有定期校刊,鼓励学生投稿,他用“三草君”为笔名发表多篇诗文。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的中国公学大学部中国文学系,该校聘有胡适等名教授讲课,颇有声誉。华山于1929年8月北上投考,以优异成绩录取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清华办有著名校刊,他勤于写稿,稿费收入用以维持个人生活。1933年由清华毕业,受无锡锡光中学聘任历史、外语教师。1936年应县立女子中学之聘任外语教师。此时其第一篇论文《魏晋南北朝之经济状况》,在南京出版的《中国经济》第2卷第9期上发表。1939年他与同事合办私立正风中学,任教导主任。目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于是潜心研究宋史以寄托爱国之情,并着手写《岳飞传》,历时3年,初稿虽成,终未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后应上海大同大学附中之邀到校演讲,发表对当时时局的看法。他和吴晗是清华同学,彼此立场观点相同,交谈甚欢,为此遭校方指责,便愤而辞职返乡。1947年母校私立无锡中学校长得知其此时在家,特地登门邀请他为母校授课,兼任图书馆主任。两年后苏南解放。1950年兼任无锡市中学史地教学委员会主任。1952年参加九三学社,后任市九三学社常委兼宣传部长。1954年由无锡教育界推荐为市政协委员。自1955年后开始整理历年来研究宋史的笔记,前后写成多篇论文,分别在《文史哲》和《光明日报》史学版上发表。1956年7月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任教。1956年至1966年在山大任教的10年间,华山专注于宋史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山大学报文史版》等刊物,发表涉及宋辽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论文40余篇。同时还编写了宋辽金史讲义约50万字。1960年以后转向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到1965年发表这方面的论文达20篇。有些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例如《岳飞的爱国主义不能批判地继承吗?》一文对当时的极“左”观点进行批驳。1966年“文革”前夕姚文元之流挑起了所谓“清官”问题的讨论,他明知讲真话会引起麻烦,但还是写了《为什么要肯定清官、好官》、《肯定与赞扬》两篇文章,在《文汇报》上发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佛学 自汉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关系和道学的形成 试说大乘佛教的兴起 隋唐佛学概说 法相宗和玄奘的唯识思想批判 华严宗思想批判 禅学小论第二部分  宋明理学 论张载思想 程朱理学批判  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第三部分  清初朴学 论王夫之思想 论王廷相思想 论泰州学派 从陆象山到王阳明 论叶适思想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社会政治思想 黄梨洲哲学思想剖析 论顾炎武思想   (附:沈嘉荣《论顾炎武的爱国思想——与华山、王赓唐两先生商榷》) 戴东原的反理学思想第四部分  专题探讨 关于我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一些意见 岳飞的爱国主义不能批判地继承吗? 从《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点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问题——在山东大学历史系农民战争问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为什么要肯定“清官”、“好官”?附录 绝句九首 华山先生简历 华山生平年录 编后赘语(王赓唐)

章节摘录

  自汉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关系和道学的形成  道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作为一个学派的名称,大约酝酿于中唐而完成于北宋中叶。它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前期转向后期,在复杂的阶级关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的新形势下所产生出来的一种为大地主阶级服务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也是自汉魏以来儒、佛、道三教思想长期斗争,长期合流的历史产物。所以我们要谈道学的形成,必须从两方面人手探索:一方面是探索其社会根源,也就是说,探索道学产生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势;另一方面是探索其思想源流,也就是说,探索道学形成以前三教斗争和合流的历史过程。前者属于经济史的范围,这里只简单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不作具体论证。本文主要在探讨后一个问题,旨在从三教关系史的角度来说明道学产生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中古封建社会可以分为前后两期。这两期的分界线究竟应该划在何处,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但我认为把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作为这两期的分界线是比较适合的。“安史之乱”虽然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不是什么农民战争,但它的确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再编制中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这主要可以从下面几点看出来:   首先是均田制度的彻底破坏。到德宗时期,唐政权被迫承认了这种既成事实。杨炎两税法的颁布(公元780年)正式宣告了这一制度的死亡。从此普遍的土地私有制便获得了法律的批准,地主田庄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建立起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古思想史论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