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学苑  作者:张保春  页数:1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关于疾病防治和养生康复等理论原则的基础学科。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深入阐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入门阶梯,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以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及防治原则作为主要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二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第七章 病机
第八章 防治治则

章节摘录

  3.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骨指人体骨骼,为五体之一,与肾相合。肾在体合骨,是指肾所充养的体为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肾主身之骨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而骨髓的化生,又依赖着肾中精气。肾中精气充盈,才能充养骨髓,故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的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都与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空虚有关。  “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也由肾中精气所充养。《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牙齿的生长与更换,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易于脱落。  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三者均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着骨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影响着脊髓和脑髓的充盈和发育。脊髓上通于脑,髓聚而成脑,故称脑为“髓海”。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正常,就能充分发挥其生理功能;若肾中精气不足,则髓海失养,形成髓海不足的病理变化。如《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发,即头发,为五华之一,与肾相合。肾其华在发,是指发的荣枯能够反映肾中精气的盛衰。“发为血之余”,发的营养来源于血,但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主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发壮而有光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其华在发。”青壮年时,由于精血充盈,则发长而有光泽;老年人的精血多虚衰,毛发变白而脱落,这是正常规律。临床所见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者,多与肾中精气不足有关。  4.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为五官之一,与肾相合。肾在窍为耳,是指肾主管着耳的功能。所以,听觉的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耳的功能就正常。若肾中精气虚衰,则髓海失养,可见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肾中精气多见衰退,听力每多减退。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肛门)。前阴是外生殖器和尿道的总称,男性的前阴有排尿和生殖功能,女性的前阴是排尿、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后阴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必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因此,尿频、遗尿、尿失禁、尿少或尿闭,均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有关。人的生殖功能,也为肾所主。粪便的排泄,本是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也与肾的气化有关,如肾阴不足时,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泄泻;肾的封藏失司,则可见久泄滑脱,故说肾开窍于二阴。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帮朋友买的,还不错,正在学习中
  •   内容全面,对初学者来说就是宝典。
  •   随便翻了一下,还不错,看得懂·····
  •   是比较好的引导
  •   她说还行 入门的
  •   比想象中簿了好多。。。
  •   很好 明白
  •   不厚 应该还好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