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胡风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  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  是为序。

内容概要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胡风代表作》是在鲁迅、冯雪峰的授意下写作的,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引起主张“国防文学”的作家的异议,由此展开了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两个口号”的论争。  胡风(902—1985),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湖北蕲春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主编《木屑文丛》、《海燕》、《七月》、《希望》等杂志。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胡风代表作)》收录了他的《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儿时的湖山》、《废墟上的春天》、《海路历程》、《幻灭之歌》、《作家与草莓》、《战争与和平》、《蔼理斯·法朗士·时代》、《冬夜通信》、《断章》、《辩证法与江湖诀》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作者简介

  胡风,(1902-1985),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湖北蕲舂人。中国文联委员、巾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一届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主编《木屑文丛》、《海燕》、《七月》、《希望》等杂志。主要著作有:诗集《野花与箭》、《为祖国而歌》;文艺批评论文集《剑·文艺·人民》、《论民族形式问题》、《在混乱里面》、《为了明天》;散文集《人环二记》、《密云期风习小记》;译文集《人与文学》等。  1985年6月8日病逝于北京。

书籍目录

胡风小传文艺理论林语堂论张天翼论翻译工作与《译文》现实主义的一“修正”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略论文学无门吹芦笛的诗人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文学上的五四论民族形式问题关于“诗的形象化”人生·文艺·文艺批评天才青春的诗论现实主义的路诗歌儿时的湖山赠S我从田间来给死者风沙中旅途给——闷心儿病了虽然不是爱人献给大哥野火冬之三部曲寒夜废墟上的春天幻灭之歌夕阳之歌武藏野之歌为祖国而歌血誓海路历程杂文作家与草莓战争与和平辩证法与江湖诀《过去的幽灵》蔼理斯·法朗士·时代流氓哲学存文把目光放到“战壕”以外冬夜通信由“人性”到“互利”写在昏倦里断章棘源村断想棘源村断想(其二)致反法西斯的敬礼胡风主要著作书目

章节摘录

  林语堂论——对于他的发展的一个眺望一个视角  忘记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一年以前罢,我偶然看到了一本《论语》。那里面有一封仰卧在草地上架起脚来读《论语》的大学生寄来的信,写着他对于《论语》的意见。编者对于他的回答是,来信所陈,无一是处,唯读《论语》之姿势可取(大意)。这个回答是非常“幽默”的,从这里可以依稀地想象到这个刊物所要得到的是怎样的读者。然而,像这一类的资料在《论语》里面一定不少罢,《论语文选》的正文前面就有题为《反对论语者之溃灭》的由六幅合成的连环图画:  一、一桌麻将牌“三人差一”,所差的一位正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哈哈大笑地读着《论语》;  二、三人之一的西装青年起身去看了;  三、摩登女子也起身去看了,只剩下戴瓜皮小帽的胖子抱头着急;  四、胖子站起来走拢去;  五、胖子也站在那后面看;  六、一同哈哈大笑。  但实际上《论语》的反对者并不是完全“溃灭”了的。除了那些打通电的“文学家”们以外,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来。不久以前,在一个比较开明的报纸上登载了一篇涉及《论语》及其“姊妹刊物”《人间世》的文章:作者提到有一个叫做山内地方的住民,因为隔水太远,只吃得到咸鱼,由这就养成了爱吃咸鱼肚的习惯;鱼肚是最臭的东西,但那地方的人却觉得愈臭的鱼肚就愈好,《论语》、《人间世》的读者,不过是爱吃咸鱼肚的山内人罢了。  当然,这都是极端的例子,但《论语》及其姊妹刊物《人间世》广泛地走进了读者社会,同时也引起了各种不同的批判,却是事实。而这些批判又常常是集中在这两个刊物的创办者兼主编者林语堂氏的身上。为什么成了这样的呢?这是因为这两个刊物的存在与成长和林氏在学术界的经历与地位有不可分的关系的缘故;这是因为《论语》的“幽默”和《人间世》的“小品文”都是在林氏的独特的解释之下被提倡被随和了的,都是沿着林氏的解释而发展了的缘故。  ……

编辑推荐

  胡风是人如其文,也文如其人的。读本集中的理论和杂感类文字,会感到他惯常的面孔:刚硬,有棱角,摸上去真扎手;深邃,有内涵,读进去有韧劲。而读他的诗歌作品,则会读出往常不知的另一面:侠骨,有血性,一副义气肝胆;柔肠,有情愁,颇具丹心豪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