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纪事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瑞克·布鲁格  页数:285  字数:30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儿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山坡、每一条山谷、每一片平原和树林都由于一些在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里的悲伤或愉快的事情,而变成了胜地。”  作者生于50年代的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以个人成长为线索,本书用最深挚的感情刻画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内心感情和生活场景,仿佛看着老式汽车,一边聆听着乡村音乐,一边领读者在南方小镇缓缓而行。同时,本书以记者的敏感记录了美国四十年社会面貌的变迁,从棉花地到大都会,从迈阿密黑人运动到美军人驻扎海地——这里没有大历史的芜杂,没有大人物的荣耀,唯有普通民众的欢笑与眼泪、卑微与梦想,让读者一次次亲历平凡而震撼人心的瞬间。本书为《纽约时报》1997年度畅销书。

作者简介

  瑞克·布鲁格,1996年普利策新闻特写奖得主,原《纽约时报》知名记者。
王聪,上海人,80年代毕业于复旦大学,后赴美留学。现定居费城。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舍己为人 1 一个因为书漂亮而买书的男人 2 杀死一个人,一个想在水上跑的人 3 假金子、别人家的房子、一个我从未谋面的大好人 4 指望浪子回头 5 上帝眨眼的工夫 6 免费的表演 7 查无此人 8 机器的血盆大口 9 花鹏展翅 10 要杀人,最好别杀家里的人 11 毒日当头 12 超越你的成长环境 13 人口不错 14 时速100英里,大头冲下,然后斜刺里冲将出去 15 通常的嫌疑犯第二部分 对我母亲撒的谎  16 在圣殿里  17 十月里的星期六  18 白色燕尾服  19 天堂的标价  20 千锤百炼  21 走火入魔  22 假如  23 人间天堂  24 迈阿密,愤怒的迈阿密  25 人生五味  26 铁棰声声  27 罐装假雪  28 “常春藤学府”的面试  29 抹了香水的猪  30 纽约  31 重归故里  32 没钱餐馆照上,行尸走肉照活  33 买死尸的消息,吃龙虾的美餐第三部分 与命运较真 ……

章节摘录

书摘从我懂事起到现在,每当想到母亲的儿子们,脑子里就出现三个人。那个最后出生的小弟弟,那个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的小弟弟,就像一张放在后车窗边的旧报纸,在我的心里淡忘了。当他们将他埋葬在外祖父的坟边时,我才六岁,他的生命是那样短暂、那样一闪而过,在我的记忆中没能留下多少印记。我从来没见过妈妈抱着他轻轻摇晃,给他喂奶,像她给我的小弟弟马克哼唱那样给他唱歌。但是,容易将他忘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没有自己的名字。至少,当我们真的回忆往事时,没有名字这件事让我们更容易联想起他来。    在我们小镇的公墓里的墓碑上只刻着“布鲁格家的孩子”。在这块普通的花岗岩的墓碑顶上有一只屈膝而卧的羊。小时候,母亲会带我一起去公墓,她会让我用手去摸那石羊。那时,我认为那羊雕得很好看。现在依然这样认为。    他死的时候,我们的父亲没有到医院去过,也没有去公墓。而母系的亲戚们像以往帮我们渡过那么多的难关一样,帮她渡过了这一场噩梦。在母亲躺在外婆家那张最舒服的床上时,他们给我们烧饭、讲故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开始怀疑她还能不能起床。那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我们惟一的一次,看到她同时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打击。这就是连父亲的虐待都无法做到的事。    但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一天早上,她从床沿下地,径自做小发糕去了,除了我们不像以前那样能逗她乐之外,她似乎没有变样。    30年来,她对此事只字未提。有一阵子,她会去公墓在坟头放些花,拔些野草,但是时间久了,她就不去了。我琢磨她的哀思已尽,能够重新回到生活中来。我想也许她心中的苦水已经倒光了。我真傻。    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问起那孩子的事。在我的想像中,提起她的第四个孩子就好像揭开一个陈年的旧伤疤,会唤回一些往日的、被遗P59忘的痛楚。        后来发生的真实的事情仍让人吃惊。当我最后开了口,我觉得那种丧子之痛就像是发生在昨天那样触目惊心。        那是1996年的夏天。她的房子,也就是我去世的外婆的老屋里的小空调器终于彻底坏了。家里又热又潮。摇头风扇把客厅里的苍蝇吹得来回躲避。    “妈妈,”我打开话头,“你近来想过那个娃娃吗?”她点点头,眼睛没有看着我,打开了话匣子。    “那天,他过了生日,”她说,“他如果活着,该30岁了。我昨天坐在客厅里,往回算来着。所以我知道他30了。你们这几个孩子全是相差三岁。第一个是山姆,三年以后是你,又过了三年是马克,然后又过三年,是他。是不是挺好玩的?怎么那么凑巧?他死了以后,我又把马克当个娃娃带。我宠他宠得太多,我琢磨着。我一直在把他当个娃娃带,直到他长大成人。”    假如这是她当时的感觉,她一定会给那娃娃起个名字,至少心里有个名字。我不想问她,但是我必须知道。    “是的。”她说。她沉吟片刻,我以为她就说这些。“我曾打算给他起名兰迪·约翰,”她终于打破沉默,“我认为那名字叫得响亮。兰迪。我一向喜欢那个名字,兰迪。我想给你们几个孩子中的一个起你约翰叔叔的名字,就像我们给你起名瑞克·艾德那样,那是跟你艾德叔叔起的。假如他活得稍长一点,我就会给他起那个名。但是,他没有活下来。”    显然,医院和法院的人们没有劳神给一个摘棉花的女子的死婴登记注册。从官方的角度上讲,他就像从来没有到这个世界上走过一遭一样。用我老家的人们的话说,“不明不白的”。    我在等她讲下去,但是她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那天晚上,在我开车回亚特兰大的路上,我第一次把那个娃娃想成一个人,一个和我有相同血缘、家庭和姓氏的人。那不是一个能在亚特兰大大律师的精美公笺上找到的,或者在名门望族的每周通讯上出现的姓名,但是,那个名字叫起来挺响亮的。那名字不加粉饰,有南方味,和山区里的家很贴切。    有那么一小会儿,我想他也许应该有一座新的墓碑,一个刻有他名字的墓碑。就像现在的那座一样,小小的,有一只石羊,但上面有他的P60名字。他的墓碑上应该有名字才对。    后来,我转念一想,此举一定会给母亲带来痛苦,也许还是让那娃娃就像这样安息在那里为好。我无法修补我和她过去生活中的错误、缺憾和破损。我无法将过去的岁月重新雕刻在一块光滑、冰凉的大理石上,想当然地认为我的这一通折腾能够让大家心里好受一些。那个娃娃的名字已经刻在她的脑海、她的心际和她的灵魂中。现在,因为我这一通折腾,也刻在了我的脑海、心中和灵魂中。    我的车向亚特兰大驰去,躲闪着那些犹疑不定的旅游者和醉醺醺的小卡车,以及在黑暗中疾行的十八轮大货车,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刚回外婆家那阵子,我每天晚上上床时都会担心有人敲门,担心正在发火、喝得烂醉的父亲会来捉我们。但是,他从未出现。他永远不会出现。我并不惦记他。我甚至不去琢磨他的情况。过了一阵子,我就把他给全忘了。我只是从亲戚的流言蜚语中知晓了一些他的近况。    我们最后一次离开以后,他开始不断地酗酒,直至最终被杯中之物送掉性命。那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等他最终如愿以偿之时,我已长大成人。我的母亲也青春不再、容颜憔悴,她的早衰主要是因为在地里劳作而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    我和他再次面谈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准确地说,我曾经有几次在远处看到他。我们的世界是个小地方,有时我会在迎面而过的汽车里看到他。    在我们离开他以后的一两年里,有一次我在皮特芒的食品店外的停车场上看到他。他也看到了我,他走出车来摇摇晃晃地站立不稳,一边向我示意。我撒开腿跑了。P6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布鲁格像是受着烈火的灼伤。……让我想起麦尔维尔,想起福克纳……你可以在这个人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什么。他的句子让你心碎。读完之后,我泪流满面。……一部杰作。                                               --美国著名作家 帕特·肯罗伊

编辑推荐

“这儿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山坡,每一条山谷,每一片平原和树林都由于一些在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里的悲伤或愉快的事,而变成了圣地。”本书是美国《纽约时报》知名记者布鲁格的回忆录,他让您看到了更真实的美国平民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方纪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我一向对欧美的畅销书有一种天然的警惕,许多书评和溢美之词有时让人觉得是一种交易。但是拿起这本曾经的纽约时报1997年畅销书《南方纪事》,一本既不是纪实又不是小说的书,我就再也放不下,而是每天定时扎进那些细细密密的小字行间流连忘返。作者是一位在美国南方亚拉巴马州长大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勤奋自学、成为从贫穷和体力劳动者聚集的地区飞出来的“金凤凰”,最终成为《纽约时报》的社会纪实新闻记者并获得普利策奖。但是作者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美国南方底层社会成长起来的一员,他用细腻的文笔,将自己五、六十年代南方家乡小镇的艰辛生活和美国小镇和大城市里发生的种种见闻和细节,以轻松、略带点嬉皮风格的调子一一道来,让琐碎、心酸、不堪回首的经历全部变成了事后的平静和日后继续奋斗和活下去的调料。这确实是不同于美国电影和一般小说展现给我们的那风光的一面,也不是在美国北方求学和工作的中国人介绍给我们认识的美国社会和意识形态先进的一面,这是一个和我们现在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活状态很有些类似的国家和社会。你看那些棉花种植园里的劳动虽然很艰苦,但是一位收工的单亲妈妈拖着一个收割后的大棉花袋、上面还坐着一个快乐的3岁男孩的画面,却带给我们亲切和温暖;外婆家自己的饭常吃不饱、需要经常假装忘了吃晚饭而将饭菜留给一大堆儿女,却将没地方可去的女儿和3个外孙全部收留,并且和外孙一起大笑并放声歌唱;作者的妈妈为了省钱会从类似“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地方买不合口的假牙,冬天为了避免水管冻上会在晚上让它一滴滴地滴水,夜里上厕所要出门走十几米;当作者终于“出息”了、带着一辈子从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去纽约领取普利策时,一辈子靠给富人洗衣熨衣维持生计、养活3个儿子的母亲,现在却和那些“富人”坐在一起,她的紧张、不安,让人想起我们自己在中国农村乡下生活或曾在乡下生活的长辈。这位母亲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到第一次享受的自助餐台上奢侈一把、一下子拿了好几份肯定吃不完的甜点,这一幕我们是不是也非常熟悉?当然,作者也谈到了关于信仰的故事,那些在贫穷和绵延不绝的苦日子里,宗教信仰带给人们的精神上的支持和希望。我感觉这是另一个美国,是一个我们原来以为是美国的全部、却只是较为先进的北方所代表的美国完全不一样的国家,一个反而和我们自己国家熟悉的生活更贴近的国家。对比林达夫妇书中曾出现过的美国社会和生活情节,让我有了很多更深切的感受。当然,作者个人的奋斗经历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感受到,同为普通的乡下平民,也许只有在美国才可能成全作者这一奋斗结果。虽然美国有南方的贫穷和落后、有如迈阿密一样的城市黑帮和混乱的治安、有纽约街头拉美籍小店主全部被抢劫过等等问题,但这个国家的南方和北方,所运作的体制和大环境是一个整体,才会最终让作者这样没读过正规大学且贫困人群出身的人拥有了许多选择的机会,并借此丰富人生阅历(再由一位留学并定居美国的中国上海人翻译并推荐出来),才会让我们地球这一端的人看到这样一本好书。
  •   总而言之,普利策奖就是保障,翻译没得说,很有美国风
  •   之前在大学的图书馆中无意间发现此书,开始阅读后就欲罢不能,本书感情细腻,看的让人很感动,而且有些励志的成分~~总之,推荐啦~
  •   读了这本书,很令人思念哪些抚育我长大的亲人们.
  •   RICK Bragg 写的非常有感觉~ 建议把他的另一本ava's man 也翻译过来~
  •   厌倦了虚假而滥情的小说故事的时候,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比较沉重,但是十分的动人。适合细细口味。很久没被打动了。一本好书。
  •   很不错的书,作者叙事风格独树一帜。
  •   喜欢这类书,推荐爱书的朋友们。
  •   怎么说呢,这本书很棒,在有深度的同时,文字很有趣,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   内容不错,作者篇幅、节奏控制很好。
  •   书很好,这个价钱能够买到这样的书很好了!但是邮费有点小贵。
  •   和其他我读过的记者撰写的书来比较,这一本最印象深刻。瑞克布鲁格来自于南方贫穷家庭,他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也没有受过系统训练,正因为如此,他不受学院式的束缚,语言直接来源于感受,粗粝精锐,他的视角也与众不同,是他成长为普利策奖的基础。推荐给朋友,他们也很享受。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不羁中有奋斗, 泪水中有笑影
  •     有些感动是需要重温的,就像我把写在本子上的字摘抄在这儿一样,就像我看了瑞克.布鲁格的《南方纪事》一样。破碎、绝望、人性、道德、良知、社会现实……这些只是触到了我心底那个柔软又有些冰凉的角落而已。读书不是为了取得认同,而是体味别人的感触同时理清自己感触的脉络。你和作者,只是在某些微妙的维度上契合。
       我把这些感触写下来,也许是为了唤起某人类似伤感、激动、彷徨的心理变化。并且想象着他在暗夜的灯光底下合上书页,脸部肌肉经历一种微妙的扭曲之后呈现出一种旷世未有的表情。你读不懂的表情,就像他实际上没有读懂字纸上溢着的情愫一样。
       我是一个造就出来的实体。我当然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其实我本不是我自己。如果还有所谓我自己的客观存在的话,我想那也只是被这造就出来的非我所寄生着的肉体而已。有时候这个非我自己审视自己,有时候这个肉体自己审视自己,也有时候它们互相审视。我不知道我的笔有着怎样的感情,怎样的偏见,用怎样的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审视这非我与肉体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理清他们的由来的头绪,理清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塑造的全过程。我自己只能是这非我的墙上的斑驳的陆离那样的存在!
       于是摘抄了一些。
       “贫困的唯一结果是让你的精神麻木,直到你能够降低自己的身价,更加卖命的干活。它将一个人的梦想一点一点的剥蚀贻尽,一直到彻底的绝望,接受终生辛劳和租别人房子是你终生归宿为止。我母亲也许正眼看着你说她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穷人,但绝对不要认为她看不到其余的世界。那个更美好的,她无法企及的世界。”
       “说实话,这个城市之庞大,其中有些什么东西会迫使你做一些反思,就好像你被如潮的陌生人席卷时必须得在内心深处做一些反省,以确保自己的本色不变。一个箱子里有那么多的老鼠,既然想确保你这个老鼠仍然与众不同,所以你得静下来想一想此时此地之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你将自己放在记忆的某个地方,从中得到慰藉。”
       “我当时正慢慢的意识到,唯一值得写的是生与死,以及生死之间那层一点即破的薄膜。”
       “生生苦短,别总和哪个丑娘们跳舞。我的丑娘们就是我内心的嫉妒心。”
       “你不会恨你浪费的时光,它触发的是远比恨要温和的感情。你只是希望你能重新获得那段时光,就像你想要回你在赌博机里扔的那枚没有为你赢钱的硬币的那种奢望。”
       “我曾经说过,在几次描写故事中的人物时,我总是努力将其写得带些人情味,不损害他们的人格和尊严,但此话并不确切。其实你所作的一切应该是将他们原本就在那里的尊严和情感发掘出来。这是我在那里领悟出来的道理。”
       “冷却了的情感不是你真正留恋的东西。那就像当你看到路边的一只空瓶,心想:‘天哪,我真想喝可乐。’让你恋恋不舍的爱是那些你没有把握住的依然温热甚至烫手的爱。”
       “我和哈佛的关系就像一头猪和一袭晚礼服那样风马牛不相及。”
       “任何混蛋在无惊无险的时光里都能表现不错。在你陷入困境的时候帮你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正是他们这些人,令我悟出这个道理:在你一辈子遇到的人中,你不能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不用像你那样苦苦挣扎,或者他们的成长道路不像你走过的那样坎坷而不喜欢他们。天知道,也许我该多费点心了解了解他们,他们或许也曾有过不少坎坷,或许他们只是没有将那些遭遇像我一样荣誉勋章那样贴在身上,挂在嘴上而已。”
       “亲爱的,我曾乘快车去过佐治亚
       我可不是昨天出生的人
       不错,我在乡间长大
       书只读到八年级
       但你们大伙也不必这般待我。”—— 一首歌。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之事。
       当你一旦悟出家里所有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影子,而且,许多方面没有任何不同时,你应该尽你所能为未亡人尽些责任,为你全身心热爱的那些在院子里扭打的,咬牙切齿的,吃小发糕的,养丑狗的,偷毛巾的,看着电视祈祷的,从不饶人的,撞了南墙不死心的人们作些事。”
       “ 黑暗中的平安
       我小时候常常梦游。我会爬下床,悄悄穿过屋子,然后走进黑夜。有时候我脚底板踩到的脆脆的霜会将我激醒,或者在夏天蟋蟀的吟唱和夜鸟的啼鸣中醒来。有一次,我一口气走到了50码以外的尼塔阿姨家,慢慢的敲了三下门,然后转身又回到家中。我是一个穿着印有马的图案的睡裤的小夜游神。我醒来后从不害怕,因为周围的小径,树木,车,卡车和小屋黑乎乎的剪影全都那么熟悉,而且我从不怕黑,知道我永远不会孤单。我们和外婆合住的房子没有大到能给母亲一间自己的卧室,所以她晚上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我出门时大门响的声音会将她惊醒,然后她会跟出来,因为她听说叫醒梦游的人会出危险,更安全的做法是将我引导回我的床上。但有几次,我在外面恢复了神态,然后看见她就站在我的身边,我从来没有被吓得哭出来,我只是仰头看着她,在心里纳闷。‘你没事,小家伙。’她会说,‘你只是在外面晃悠。’”
       这是全书的收尾。没错啊,对所有的母亲来说,我们都不过是在外面晃悠的小夜游神。最值得我们用心去爱的人,她只是默默的站在我们身边。
  •     我以为它又是一本煽情的畅销书,看到一半的时候知道早早就错了。我太肤浅了,心里只崇拜了贴有普林斯顿、哈佛、牛津的标签,却忽略了有血有肉的生活。那些文字或许你稍微留意下,它就在身边。
      
      “外婆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我们在打点行装时,她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我们。但是,当车离开时,她没有挥手,只是愣愣地凝视着,我们驰过一道山梁,最终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我们离婚数年之后,在超市外面的停车场上,她从我身后赶上来,吻了我一下,冲我微笑,这个举动让我欣慰。我知道她并不恨我。”
      
      如此真切。
      
      
      
      
  •     很难想象《南方纪事》曾能那么畅销,我当初看到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国内某报社出的什么杂拌集。它不是小说,也不算是纪实作品,它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起因经过结尾也没有高潮,只是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记录自己前半辈子的人生琐事,从出生长大到工作,从结婚到离婚到再交女友,从自己的父母兄弟到自己的同事。
      买到这本书后,我很久都没有提起兴趣来看它,直到最近百无聊赖。我拿起它,就很难放下。我细细地读了那每一行密密的小字,饶有趣味。
      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行文,文笔细腻生动,琐碎的事情被描绘得如同亲见,字里行间透着美国南方人的玩世不恭和混不吝,如同读塞林格的作品,很有阅读快感。
      第二是,它为人展现了一个日常的美国,一个在《近距离看美国》里,在引起满天喧嚣的美国新闻里看不到的美国。
      从这里,我知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南方乡村,母亲会在吃饭时间说自己不饿好让孩子吃饱,冬天为了避免水管冻上会在晚上让它一滴滴地滴水,夜里上厕所要出门走十几米;到八十年代,警察会在一起刑事案后强迫穷人自证清白,青年为了脱离开这种地位去考大学、进入大企业工作;八九十年代,迈阿密还是黑社会控制的地方,离开富人区一点距离可以看到很多无家可归者,晚上出门会挨枪子,纽约偏僻的街上,整条街的便利店都遭到过打劫。我还知道儿子会攒上很多年的钱给母亲买栋房子,母亲会希望在隔壁城市工作的孩子每周末回家吃饭,老人为了省钱会从类似“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地方买不合口的假牙……
      从这里,我看到一个普通农村人的雄心和奋斗,还有他的自卑感和虚荣心;看到一个破碎家庭中母亲的含辛茹苦,几个孩子的顽皮与亲情;看到在美国电影里不容易出现的那些下层人和底层人的有滋有味的生活。作为一个写社会新闻的记者,作者不仅描绘了他自己的经历和他认识的人,还描绘了他采访到的那些人的故事,如同一幅美国版清明上河图。这些故事让我读起来感觉很亲切,其中不少情节,都让我想起我的成长经历。它拉平了我作为中国读者和他所处的那个国家的距离,让我对以前知道的很多事情比如民权运动、黑帮等都有了新的评价。我终于看到一个活的当代美国,不是被美化的,也不是被妖魔化的。看完这些,我对我的国家的未来都有了更大的希望。
      回过头还想说说这本书的语言特色。书里很多词句,我在读的时候都不由得想抄下来,分享出去。比如我在网上分享的这两句:“亚特兰大算得上是个好地方,在那里,不会象我喜欢的城市诸如迈阿密、新奥尔良那么快就挨枪子儿。”“路过的人喜欢偷这里的邮件,当地邮政局冒着被偷的危险把此情写信告诉了我。”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语言,读起来是多么好的阅读体验啊。
      
  •     我觉得首先得感谢翻译王聪先生,也许她是一个精致的女士。感谢他让我有机会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只害怕两种东西:鬼和母亲说她不管我了。
      瑞克-布鲁格自己说这不是一本多么有分量的书,这只是在亚拉巴马州东北部种棉区里,黑人和白人寻找理由互相憎恨,很多人无法自立的历史背景之下的一个坚强的女性,一个人性扭曲的男人和他的三个儿子的一段经历。而其实这本书是一片薰衣草的田野,每一个小细节都是一首前朝的诗,任何人都能感觉到其中夹杂的韵律。
      这个女人总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流浪,有时候跟着这个男人,有时候是自己。她一次又一次的相信这个男人会改过自新,宁肯让她的母亲和姐妹们伤心,而最终却一次又一次的厚着脸皮回到她的母亲那里,证明她的天真.她在各个地方搬来搬去必须带的东西有她丈夫去朝鲜之前的照片,三张出生证明,她小时侯父亲给她制作的木乌龟玩具的残片。她年老之后唯一的乐趣就是虔诚地把手放在黑白电视机上听上帝的福音,因为离开了抚养后代,为他们衣食操劳这些事她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这个男人年轻时性情暴躁,细高个,皮肤黝黑,喜欢看斗狗、斗鸡、甚至他的三个儿子互相斗,喜欢看漂亮的女人跳舞。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之后性情变暴虐,酗酒(酒量虽然不大但喝了一辈子),一次又一次的抛弃他的女人和孩子-----但是他在临死之前却干了一件相当体面的事情,保留了一个父亲的尊严。他送给瑞克一枝崭新的、上好油的莱明顿-0.22步枪并顶认真的说千万别冲着自己的兄弟射击。还有一箱子精装书,有马克-吐温、柯南-道尔、一本被水浸过的福克纳、《人猿泰山》、一本封面上有两个裸体女人的简装书、一本旧版的《天方夜谈》的袖珍本和一本海鸣威。他甚至不知道他给作者的是些什么书,其中大部分作家的名字他都不知道,这种行为就因为这个女人说瑞克仍然喜欢读书。临死前他说:“那里可能有淫书,我买错的,但我知道你不会感兴趣的,你见到把它们扔掉就是了,或者至少在你妈妈看到之前扔掉”,然后冲着瑞克挤了挤眼睛。
      大儿子山姆一辈子像牛马似的干活,11岁时就到煤场和黏土场,用铁镐、铁铲和钉耙干年轻人的活,现在在棉花厂工作,一辈子没有过一天的空闲。这个女人为此自责。
      二儿子瑞克(就是作者)遗传了他门家族人所有的缺点和优点,所以打小就被别人看作是个奇怪的人,现在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每天记录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
      小儿子马克是个败类,吸毒,蹲过监狱,没有被过多的阐述.
      这书里还有喝醉了酒会开心地唱歌的外公查理-巴昂德姆,知道收音机里所有的歌和赞美诗的歌词的姥姥碧迦,没有儿子将山姥他们三个视若己出的格蕾西阿姨夫妇,好心的艾德叔叔---
      这书里也有可爱的趣闻:吉姆舅舅驾着一辆兰博,车前盖上有一个裸体女郎的装饰,格蕾西阿姨见状大惊,忙用漆给那尊铮光闪亮的裸体女郎加了一件泳装;母亲用一把断了把的钉耙和玩具枪干掉一条一米多长的响尾蛇;查理外公给阿姨们起奇怪的小名像“老树”“铁锈”“无花果虫”“震教徒”“臭猫”;祖母烦透了祖父时开始猛烈的扭转祖父脱臼的脚,结果祖父脱臼的脚在一声脆响中复了位;为了在漫长的夜路上给自己壮胆,唱起所有听到过的难听的乡村歌曲。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精辟的比喻:车是可以把人发射出去的弹弓,嫉妒心是丑娘们儿(人生苦短,别总是和那些丑娘们儿跳舞)。
      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     读完《南方纪事》最后几个字,想起来今天是母亲节:一个似乎很适合结束这个故事的日子。然后合上书,温柔地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无论富贵,不论贫贱。从此,请不要再为我担心,我会为你而努力。倾我所有。
      
      布鲁格的半生,除却了对母亲的温情,几乎不让我亲近。那日复一日追赶着辉煌的日子,浸满了愤懑、乖张,与虚荣。字里行间,从未流露过从容和优雅,那些我最爱的品质。欣赏他对生活的敏感,却依然感受到他的置身事外,那些血雨腥风,在他眼里与笔下,却始终在他心外。那或许正是他的魅力:冷静、坦率、质朴、不加遮拦。我却坚持以为,他成功的才华,与母亲的厚实无关:只是生命对他的补偿,也对她的母亲。
      
      这个美国南方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穷小子,最终成为名记者的故事,如果震动过包括我在内的许许多多人,一定是因为那位贫穷却始终坚韧的母亲:在美国南方贫瘠的土地上,一次次躲闪着醺酒的丈夫的虐待,冷静地张开双臂,保护三个年幼的儿子,靠着捡棉花、拾破烂的钱教会孩子生活的女性。在希望与绝望间沉浮,始终坚强,却依旧淡然。
      
      于是,一直,我都在想:在中国那么广大的土地上,在那些贫瘠的山村里,该发生过多多少少这样的故事,该有着多少这样伟大的母亲,终于,她们的孩子长大成才,离开家乡。想到这里,我会觉得,这个世界是想通的,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说何种语言、过哪一种生活。那个大洋对岸的国家不是一味的张牙舞爪,肆无忌惮。也有最真实的贫瘠、也有毫无修饰的愚昧、也有需要救赎的儿子和永远宽容的母亲。只是,不知道在中国,那些离开的孩子,是否还能够回去为母亲买一套房子、送她一个温暖的家。
      
      最后的那些文字让我失落,为我生而失去家园。我们脆弱的生命,注定与大地无关。棉花、与麦田从未构成生命的归属。唯有高楼、高架,从不消退。那些小村长里依靠着上帝的爱而生存的单纯的人们,从容毫无怨言,在变革到来以前,世世代代。
      
      我不知道奥巴马的发言到底得罪了谁,他只是说出了真相。或者是因为,时代变了。
      
      再后来,在网上看到,布鲁格最终因为让助手写稿子自己署名而被《纽约时报》除名。这让我觉得悲哀: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他终于还是要愧对的母亲。如果,我还可以相信他所有的文字。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20743794.html
      
      
  •     リック・ブラッグがニューヨーク・タイムズ紙の特集記事でピュリツァー賞を獲得した理由のひとつは、彼が自分のルーツを決して忘れなかったことだ。貧困が人生をゆがめることを身をもって知り、貧しい人々にも尊厳があるという個人的な信念にもとづいて、彼は都市のスラムにおける暴力と死について書いている。貧しさにあえぐ南部の若者であった時代を回想する本書で、ブラッグは不屈の精神を持つ彼の母親に心からの敬意を捧げ、酒飲みの父を許そうと苦闘する。『All over but the Shoutin'』は、こればかりでなく他の多くの要素をも見事に描き尽くした作品だ。(Amazon.com)
      
      
      One reason Rick Bragg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his feature articles at the New York Times is that he never forgets his roots. When he writes about death and violence in urban slums, Bragg draws on firsthand knowledge of how poverty deforms lives and on his personal belief in the dignity of poor people. His memoir of a hardscrabble Southern youth pays moving tribute to his indomitable mother and struggles to forgive his drunken father. All Over but the Shoutin' is beautifully achieved on both these counts--and many more.
      
      The life story of Pulitzer Prize winner Rick Bragg, until recently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who reported on numerous real-life stories of tragedy, from Susan Smith's murder of her own children, to the Oklahoma City bombing, to tales of poverty, crime, strife . . . all said to have been excellently covered because the man knew the lives of these people he reported on, because he had risen from similar if not worse circumstances.
      The prose is never flowery. In fact, it is full of I's. But it is never self-centred in the negative sense--it is simply lucid in its unembellished description of his life, of his parents especially his hero of a mother, his less-than-ideal father, his siblings, his town, and his rise in the profession.
      
      Too bad he has had to resign from the Times in late-May 2003, when--following the Jayson Blair scandal, and with the Stephen Glass affair years back--he was mad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having failed to grant a byline to a minor correspondent, who did much of the site checks and interviews for a story. In his defence, but without making excuses, he says it has always been the senior editors who make it next to impossible for the underlings to get a byline at the Times, that it has always been their policy. Nonetheless, Bragg is set to take a break, to fulfill his two-book deal with Random House, and I look forward to reading his works again.
      
  •     
       我们首先应当向作者致敬。某种程度上说,他战胜了生活,也战胜了命运。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南方纪事》这本书,包含了一切在生活中应当被保存和传达的东西,比如希望,尊严,坦然,比如那种向往战斗的,永不熄灭的欲望。
      
       书在情节上分成两块。第一块从作者贫困而贫乏的童年开始,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孩子,如何在母亲的保护之下,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对抗,而逐渐成长的故事。这段故事与辉煌,与成功,与荣耀无关。它仅仅是一个孩子如何苦苦挣扎避免被生活所吞没的故事。书的后半段在讲作者自身,作为一个记者,职业上的成长经历,直至其如何获得普利测奖。
      
       文章所表现出的坦然是令人肃然起敬的。那些对那些不够美好的往事的坦然,是文章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当作者回忆起那些艰难的,窘迫的日子,当他有条不紊的叙述关于贫穷,关于死亡,关于歧视,关于那些,甚至会灼伤读者的,火烧火燎的往事的时候,他早已战胜了他们。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呢。生活曾伤害过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一个将自怨自艾变成了一种病态的审美取向的年代,在一个大多数人安于卑微,渺小而战战兢兢,遮遮掩掩的活着的年代,反抗生活的人尚属少数,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曾经遭遇的,不那么美好的过往呢。
      
       文章的笔触相当克制且客观,不带有太多的抒情渲染。这也是我认为,文章在写作上比较令人愉悦的地方。可能与作者的记者写作习惯有关。
      
       母亲是作者贯穿两段故事的线。母亲对于家庭和孩子的一网情深,令人十分动容。回想起公司里一个美国人,很奇怪的问我们“你们为什么要回家看父母,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了。”这大概是美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变迁吧。
      
  •      对于我来说,提起美国的南方,第一个会想到是那场美国历史上惨烈的‘南北战争’接着就是斯托夫人笔下性格纯善,而命运悲苦的黑人汤姆大叔,和在壮美如画般的南方景色中,高大的庄园里,富有的白人庄园主的女儿活泼可爱的‘郝斯嘉’如小鹿般蹦蹦跳跳。
       很常一段时间,直到我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国南方的了解还只是庄园主对黑奴的剥削,充斥着种族主义的南方社会,白人对黑人民族的排挤与不分青红皂白的迫害。白人社会除了富有的庄园主便是对黑人凶恶的白人暴民。
       这本《南方纪事》在买的时候,我本以为它是一本游记类型的书籍,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去急着阅读。而‘瑞克 布鲁克’一个50年代出身贫苦的南方人 ,一个白人,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真实的笔诉说了一个真实,平凡,普通的南方。
       里面那些似曾相识的角色,那些在田地间头顶烈日汗流颊背,采摘棉花,打短工为自己生计而辛勤劳做的人物,第一次不在是黑人,而是白人。虽然作者对那个时代也有描写与评说,我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南方那些底层的穷苦白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就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书籍里,黑白两个种族两方相互攻击时,所谓的‘面杆’和‘白色拉圾’这里除去有敌意的发泄与讥讽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贫穷。
       作者‘瑞克 布鲁克’那句话:“贫穷与饥饿是不分肤色的。”这句话始终贯穿全书。特别是那户与他们同样贫苦的黑人家庭在作者一家困难时,还为他们送来玉米。实在另人唏嘘。
       我第一次感受到我们和他们其实也没什么不同。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来改善自己平凡的生活。
       当我读完这本《南方纪事》时,同样是那个美国的南方,但带给我对那块土地上人民的感受却是一样的,有一种共鸣的感觉。如开头这句话:“这儿每一寸土地都是神圣的,每一个山坡、每一条山谷、每一片平原和树林都由于一些在那早已消逝的岁月里的悲伤或愉快的事情,而变成了圣地。”
       现在的我走在那些儿时曾经常玩耍的那些地方,这种感觉真的存在。
  •     来自南方的瑞克先生大部分的工作都花在写关于底层社会的报道:布鲁克林区的枪击、鸡被老鼠吃掉的老太太、出了车祸的家庭……,对于底层,瑞克怀着一种很亲切也很认真的感情。写这些,瑞克并不只是把它当成工作,就象瑞克半辈子都不肖的北方佬一样,那些上过哈佛、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等名牌大学的北方佬永远都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因为底层对他们来讲,仅仅只是报纸社会版那一片地方。
      
      象许多的青年一样,瑞克先生直到外婆去世,才有机会回家乡一趟,见到那些穷苦的乡亲和几十年如一日平凡生活着的母亲,在写过无数惊心动魄的报道之后,在最亲爱的人故去之后,瑞克才发现自己想要对人诉说的,是南方这块土地带给他的情感和故事。
      
      这个故事象电影旁白一样,由瑞克娓娓道来,有点《阿甘正传》的感觉,讲他的亲戚们,那些从小就照顾他们一家人的叔叔婶婶,讲镇上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不知道名字的邻居,讲借给他们家玉米的黑人妇女,讲开车载他们一趟的路人,讲给他们家赊帐的小店……,记忆象花一样纷纷绽放。
      
      最大的问题,还是他的父亲带给他们家的伤害,就象大多数没有目的没有教育机会的穷人一样,他父亲沉迷于杯中之物,无法自拔。不光帮不到家庭,还带给他和他的母亲无数的痛苦和更加穷苦的生活,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到外婆家去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他以为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的父亲,但当父亲老去,用积攒的钱给他买了一把质量良好的猎枪以换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可以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才发觉,人生中的爱,是多么的复杂。贫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带给人们的只有悲伤。
      
      或许我们可以将瑞克先生找助手代写报道而被《纽约时报》开除的行为,理解为他在整个半辈子里都存在的过分强烈地自尊所带来的自卑感在作崇,虽然有一点点刻薄,但也确实是个事实。当然,假设没有这片土地带给他的自尊,或许他也无法达到现在的成就。只是有一点点想知道的是,什么样的助手才可以给一位普利策得主做枪手。
      
  •   一本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书。
  •   感情充沛,不过却没有那些廉价的倪萍眼泪。
  •   看这个评论好想看看~~~
  •   正在读,觉得很感人。只是有些词句翻译得不妥,读起来让人不自在,就像看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突然发现有几处小的脏斑一样。可能要求高了点,更希望有机会读原版的书。
  •   一种真挚的灼热之情
  •   听作者娓娓道来,感觉既熟悉又陌生
  •   英文版看了一年,没看完,还给图书馆。。。
  •   就如同书中的父亲一样,我是被书的封皮吸引的,看完之后意犹未尽。等毕业工作后,第一次去书店买回了这本书,又仔细的品读了,恍惚中觉得作者跟我好像很熟悉熟悉,那种对生活的感觉,莫名其妙的。
    作者的笔触有的感情抒发的稍微有点过,貌似有一滴滴矫情。当然,读起来是很能打动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