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研究读本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迪金森  页数:352  字数:430000  译者:单波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广义层面上讲,受众(audience)是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点,而且由媒介、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因此,理解受众就是理解大众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在媒介化社会中被受众化的我们。    为此,我们有必要进入眼前这部特点鲜明、结构巧妙的受众研究读本。三位编者深谙受众研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以超一流的布局驾驭着这种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既不按流派或地区编排,也未遵循时间或主题的编辑体例,而是别出心裁地推出三大部分,分别名之曰“社会、大众和公众”、“个人、影响和效应”以及“文化、社群和家庭”,展现出受众研究跨学科、多层面的思维空间,让人豁然领悟到整个西方传播学的“空间”漂移。奇妙的是,此书并不因此而散乱,而是以媒介与受众关系为主线,展现受众研究的传统及诸多研究路数。与此同时,编者并不像一般的读本那样依研究文献的历史体例而行,而是试图对研究传统进行当代呈现,由此,文献大多选自二十世纪八+年代以后,这些文献或出自传播学经典作家之手,或出自学术评论家之手,无二不回溯并反思了经典的受众理论与方法,演绎出活的受众研究传统。另外,一反过去的一些受众研究读本的美国化倾向,三位英国编辑努力平衡展示欧美受众研究传统,并通过带有欧洲批判视野的学术评论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冲突。本书所收录的篇目不仅学术含量大,现实意味深,而且涉及受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无论是对热衷于传媒研究和实践的人,还是对如今媒介化社会形形色色的受众,都是值得一读的宝典。  当然,西方受众研究的传统是如此复杂多变,以至于任何读本的剪裁取舍都难免伤害其全貌,本书亦未幸免。而当历史与现实的语境隐去后,读者诸君更是难解孤零零的文本之意了。

作者简介

作者:(英)罗杰·迪金森 (英)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 (英)奥尔加·林耐 译者:单波

书籍目录

译者序总编序言导言:受众研究的进路Ⅰ 社会、大众与公众  1. 美国流行文化席卷全球 2. 从远处近观:媒介与板球文化 3. 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4. 关于电视批判理论 5. 大众化时代的非大众化讯息 6. 关于文化指数研究范式的欧洲反思 7. 评论:意义、媒介与市场Ⅱ 个人、影响与效应 8. 媒介暴力:四种研究视点 9. 研究媒介暴力:不同的传统与变化的研究范式 10. “效果模式”的十个缺陷 11. 关于儿童与电视研究的批判性概述 12. 儿童与电视研究的十大论点 13. 后知之明的益处: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反思 14. 接受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15. 评论:受众“是”我们Ⅲ 文化、社群与家庭 16. 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 17. 大众传播与意义的建构 18. 透视布迪厄的黑箱 19. 英国家庭收视行为的家庭关系框架 20. 电视与日常生活:关于电视观众的人类学研究 21. 现代性、消费与焦虑:电视观众与食品选择 22. 电视剧剧情复述中的文化差异 23. 纪录片的意义和解读的语境:对印度“话语”的观察 24. 评论:难以揣摩的受众中英文主题词对照译后记

编辑推荐

《受众研究读本》所收录的篇目不仅学术含量大,现实意味深,而且涉及受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因此,无论是对热衷于传媒研究和实践的人,还是对如今媒介化社会形形色色的受亦,都是值得一读的宝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受众研究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被迫看的书,翻译实在是太烂了,看得人云里雾里的。
  •   还没有看里面的内容,纸张确实有点差。
  •   书的封底有点旧
  •   1篇章的题材很不错,对写论文具有启发性2翻译的很糟糕,看中文就能想到英文是怎么写的
  •   对我的视觉传播课论文有很大帮助,里面的学术内容都是比较权威的。
  •   全是经典文章的综合,据说有复旦的老师推荐博士细读此书!好好研究应该会有很大收获的!
  •   不错啊,考研用的我是
  •     1.受众如果“碰”到他们不想要的东西,他们会经历逃脱。
      2.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亚文化群体,他们与主流文化群体的观念不同,他们对自我身份认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权力中心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感知。这样的多样性没有显示出他们会被同化成无思想的大众迹象。
      3.电影电视构筑了我们的世界观,当男女主角出现的时候,灯光柔和,温暖,鲜花和窗帘是房间人性化,当反角出现时,背景音乐换成小调,灯光灰暗,对话不和谐。(现实生活中的暗示)
      4.一个节目要想流行,它就必须拥有不同的话语实践和不同的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框架,以用于对文本进行接收和编码
      5.通俗意识艺术作品的符码及形式上的关系必须符合编码和解码的规则,也就是主导意识形态被确立为自然的表意行为,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主导的意识形态,读者的期待就会受到挫折,大众化也会处于危机。
      6.只有形成任何人都能识别和使用的普通的意识形态框架,文本才能吸引不同的观众,即时他们中间有很多人都反对这种意识形态。
      7.同一件事,被支配阶层不同的社会经验能产生不同的解读。
      8.通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和所居住的住房及邻居的种类,一个人的阶级地位都会毋庸置疑的呈现其中,这不仅决定着人民的基本生活标准,而且限制着人民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范围及其对于意义系统的接近。
      9.新闻表述是部分新闻人独立选择和构建意义的过程的结果,即便如此,新闻报道也确实倾向于支持共同的观念,支撑主控意义系统。
      10.报纸和新闻公告不可避免的与时间相连,他们每天24小时一次,这意味着在这一时间跨度内,便于采访和加工的事情比那些需要更长时间去揭示的事情更可能成为新闻。
      11.新闻报道的直观性必然集中关注事件的形式关注发生了什么,有谁参与,却忽视了潜在的内容和原因。
      12.新闻报道的框架是以报道者的认识框架为主。
      13.记者招待会之所以每次都请官方媒体进行提问,是因为可以确保官方媒体报道的内容与主流精英文化一致,防止报道偏离主体框架的内容发生。
      14.面对单调而恼人的,很少提供或根本没有内在满足感的却又无法改变的工作环境,闲暇时间则作为主要领地承担起一种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他们可以构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一种独立存在的自我认同。
      15.投入的深度紧紧的关联着所偏向的理想模式的独特性,那些相对较低的投入到影片或者电影时间的人,会快乐的调和不同的倾向,于此同时,高度投入者会倾向于严格的坚持单个和一贯的取向。
      16.公认的议程是设法划出边界,坚持艺术就是艺术,文化就是文化,体育就是体育,而且那些惹是生非的东西将被正确的划分为是在边界这边还是那边
      17.他们贬低自己的偏好,接受了霸权,既然这么接收了,则在冲突发生时,他们也就很难为自己的偏好争辩,因为按照习惯的定义,丈夫看得节目要比妻子看得节目要更有价值。
      18.通过对电视产品的消费(或是网络媒体的消费)热门,人们找到了一些方式方法,以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义务、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社会行动的可能。
      19.网络的影响程度比较低,但是人们依靠它来寻找自己行为的支持性理由,不管这些行为被界定为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
      20.通过一起用餐,家庭得以保持其作为家庭的身份认同。
      21.印度的高等教育所产生的“文化”与这个国家的其他文化大不相同。
      22.英语使得使用它的人对本土语言和文化采取模式的态度,因此在精英人群和大众之间,文化的大片区域与语言少数派之间产生交流的鸿沟。
      23.不同的文化是否会造成对信息的不同的解读行为,此方面尚无人论证。
      24.受教育较少的人倾向于设想纪录片所设定的目标定位,并且不会去挑战知情者的权威。
      25.媒介文本是开放的,甚至是矛盾的,这样就使得文本能有多种解释。
      
  •     译者序
      总编序言
      导言:受众研究的进路
      Ⅰ 社会、大众与公众
      1. 美国流行文化席卷全球
       2. 从远处近观:媒介与板球文化
       3. 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
       4. 关于电视批判理论
       5. 大众化时代的非大众化讯息
       6. 关于文化指数研究范式的欧洲反思
       7. 评论:意义、媒介与市场
      Ⅱ 个人、影响与效应
       8. 媒介暴力:四种研究视点
       9. 研究媒介暴力:不同的传统与变化的研究范式
       10. “效果模式”的十个缺陷
       11. 关于儿童与电视研究的批判性概述
       12. 儿童与电视研究的十大论点
       13. 后知之明的益处: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反思
       14. 接受分析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15. 评论:受众“是”我们
      Ⅲ 文化、社群与家庭
       16. 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
       17. 大众传播与意义的建构
       18. 透视布迪厄的黑箱
       19. 英国家庭收视行为的家庭关系框架
       20. 电视与日常生活:关于电视观众的人类学研究
       21. 现代性、消费与焦虑:电视观众与食品选择
       22. 电视剧剧情复述中的文化差异
       23. 纪录片的意义和解读的语境:对印度“话语”的观察
       24. 评论:难以揣摩的受众
      中英文主题词对照
      译后记
  •     视点一:媒介暴力的效果——其他媒介内容对攻击行为产生作用吗?
      视点二:文化的力量——媒介暴力效果和文化力量总是消极的吗?
      视点三:积极的受众
      视点四:社会的经济和权利
      
      读书笔记:
      1.媒介暴力的行为会导致幼儿的模仿行为
      2.媒介内容很少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直接或唯一的影响
      3.大众传播研究并没能弄清楚娱乐性暴力与暴力犯罪之间相应的因果关系
      4.在一个由其他重要很多的因素所导致的综合体中,娱乐性暴力只是一个助力,起到了微弱的强化作用
      5.传统研究主要关注明显的身体语言上的娱乐性暴力,一旦涉及到现实性的,精神的,结构的和潜化的暴力行为时,它的研究效果就显得贫乏
      6.传统研究的暴力都指向通俗化,而没有关注媒介产品中的高雅文化
      7.对于儿童来说,持续地收看节目会更快地导致攻击行为和不稳定行为,即所谓多动症
      8.大量的媒介娱乐产品总体上会导致观众对更美好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向往,而由于社会相应的匮乏状况,这种向往对全体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就产生一种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反过来成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9.虚构的暴力和现实的暴力都对舆论产生影响
      10.青少年观看恐怖电影和录象是一种承认仪式,从更深层次来看,观看恐怖电影和录象是青少年对许多问题的一种处理方式,包括青春期身体发育,性爱萌动,寻求心理认为,对家长,学校的无力反抗
      11.电视是对社会的文化控制手段,它具有维护社会等级的功能
      12.传统的媒介暴力研究和强效文化的视点遭到批评,因为它们把媒介产品看得太过同质,把媒介与文化影响看得太过悲观
      13.由于在受众中存在不同的个人理解和文化能力,媒介文化不可能是同质的。因此,它并不是一个非常消极的因素或文化控制的强力操众者
      14.从理论上把握好媒介暴力以及文化力量积极的受众,经济,权利关系及媒介科技这些因素必须拼弃“娱乐性暴力”这种简单的提法,虚构媒介暴力和写实媒介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
      15.所有的媒介暴力都是文化建构或符号建构
      
      
      读书报告:
      
      对于电视影视的暴力,社会各界各方都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影视片中经常出现的暴力和色情场面会增加社会暴力和现实生活中的堕落行为。还有的认为许多未成年人会模仿影视剧中暴力行为,从中学会各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事物,并动辄以暴力解决问题。影视媒介大量充斥的暴力镜头会对未成年人行为模式产生的恶劣影响。诸如此类的观点意见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
      
      在本书的四种研究视点中,分别从受众;是否有其他因素引起攻击行为;媒介暴力效果等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考察了电视、电影,碟片和网络等以视觉传播为主要形态的影像媒介中娱乐节目的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重点考察了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内容偏好这两项媒介行为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偏好媒介暴力节目类型对青少年的涵化效果较为显著,媒介接触时间的多少与涵化效果并无显著关联性。除此之外,还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对青少年暴力认知和态度的影响,发现性别、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等变量对青少年的涵化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认为,在研究的方式上,应该跟踪调查同样的个体,从而分析长期的因果关系,在对受众的研究应该从短期效果研究发展成长期效果研究。从中就可以看出在1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儿童和成人的攻击行为大约有5%至10%是由观看娱乐性暴力引起。但是还有90%——95%的儿童是由个性,智力,同龄人状况的因素。
      
      
      这个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令大多数人诧异。暴力题材与色情题材在许多国家已经被称为影视片制作商的两大“摇钱树”,它对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却产生了及其恶劣的负面影响,以致影响孩子们的学业,诱使青少年犯罪愈演俞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净化传媒是推进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所以有许多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在内都对影视暴力予以了严厉的抨击。有关部门要求他们把暴力镜头从电影中清除出去,希望影视题材的能够开阔思路,挖掘题材,拍一些主题向上、质量上乘、宣扬爱国主义和家庭伦理的影片。而不是在影视节目上尤其是儿童影视节目中渲染暴力。
      在我国,为了加强电视节目的道德观念,改进电视节目的质量,已经根据影视片的色情或暴力程度把它们分为五大类:第一类的任何观众都可以观看的节目。第二类的 “有些画面有可能对青少年观众造成损害的”作品。第三类的禁止12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影视节目。第四类的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观看的、“有大量暴力场面的、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作品。第五类的就是完全禁止在公开频道播出、只能在有线电视台加密频道播出的。在美洲,特别是在美国,他们接受了一种崇尚暴力、崇尚用暴力解决冲突和把暴力理想化的文化。影视则是传播这一暴力文化的主要渠道。但在社会题材中也崇尚暴力,把打打杀杀作为解决社会生活冲突的主要手段,从武打、刀杀到枪战,“十八般武艺”件件搬上荧屏,对视众尤其是年轻缺乏理智的视众,岂不正是一种教唆!这既严重脱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又给社会安定带来严重隐患。而实际上,这种暴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有所见,有的城市已屡见不鲜,此风已到了非“刹”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研究表明其实受众夸大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暴力的数量与种类,这种错误观念会反过来引起人们对于成为暴力受害者的恐怖。同时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看法,认为不能相信他人,这种状况会进一步得到人们更多的支持法律秩序。青少年的身份认同,社会归宿,逆反成长过程中,媒介暴力其实是能够以各种方式起到作用的。
      
      
      影视是当今人们享受的最现代化的文化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也是人们接受信息、获取知识、得到启迪最快的一种,因而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与欢迎。然而,也正因为影视的这一无与匹敌的优势,一些影视制作商为了赢得最佳收视率,从中获取暴利,不惜违背影视的教育与娱乐的双重宗旨,在影视中除了宣传色情,还一味强化暴力,已给视众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可是,长期以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他们至今也没弄清楚节目或电影中的暴力是否真的让观众变得更有攻击性。如果观众要变得更有攻击性,是不是一定要有攻击的内容?建设性的攻击,具有积极结果的暴力,处于自己与压迫做斗争的破坏性的攻击,带有消极结果的暴力,实施压迫的政策?
      
      
      如今,每个电视台都要设立“影视作品审查委员会”,对节目实行恰当的分类;各电视台在预告节目以及在报纸上公布节目预告时,每类节目前必须附上相应的、统一的标志,以提醒观众。虽然对于青少年过早的暴力行为不能说与电视媒体无关。因为目前社会上的确充斥着一些媒介从业人员利欲熏心,为提高收视收听率,增加经济收入,利用人们对媒体的信任,过分渲染暴力场景和暴力行为,致使人们把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犯罪和真实生活相混淆。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但是还是要考虑除外在因素的众多内在原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