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德者 窄门

出版时间:2007-1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法)纪德  页数:303  字数:353000  译者:李玉民  
Tag标签:无  

前言

  自相矛盾的魅力  如果以时下最流行的记者采访的方式,问纪德:“纪德先生,请问您最喜爱什么?最讨厌什么?”  纪德很可能回答:“我最喜爱快乐,最讨厌扼杀快乐的一切伦理道德。”  不错,“快乐”是纪德作品中最亮丽的一个词,几乎成为他生活的真谛。快乐、纵欲、生活、幸福、爱……这些在纪德笔下全是同义词、主题词,构成纪德作品的鲜明的生命线。  纪德明确写道:“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儿,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的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地生长。”  在生活中寻求食粮,就是寻求快乐。纪德早年的散文诗作《人间食粮》,也就是追求快乐的宣言。后来发表的三部曲:《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可以说是追求生活快乐和幸福的历程。  拥抱一切能抓到的东西,强烈的欲望赋予我们支配一切的权力。旅途上所见的山光水色、幼鸟的孵化、盛开的鲜花、赤身的牧童……无不体现我们的幸福,都是我们内心春天的回声。正是这种追求欢乐的奔放的热情,吸引并激励了几代青年。  然而,《背德者》等三部曲,又可以说记录了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痛苦历程。  因为,在人性被窒息的社会,快乐也是一种奢侈品。哪怕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一不小心也会伤害你所爱并且爱你的人。《背德者》主人公米歇尔和妻子玛丝琳游览意大利,到罗马时正值雪白的杏花盛开。米歇尔要把整个春意带回饭店,他将客房布置成花海,不料妻子进门一见,竟然失声痛哭。强者自有强烈的快乐,而弱者适于文弱的快乐。玛丝琳有一点点乐趣就要陶醉,容易受强烈快乐的伤害。  还有更大的伤害,这就关系到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了。  米歇尔身上的欲望一旦爆发,往往来不及分辨,也不愿分辨其好坏,先满足了再说。因此他有些行为,如爱恋男童,就明显违背伦理道德,他也就成了背德者。玛丝琳已经知情,疾病又添心病,很快抑郁而终,葬身在异乡。  《窄门》则是另一种情景。阿莉莎与表弟杰罗姆自小青梅竹马,深深地相爱。不料母亲同人私奔,她的心灵受了创伤,又想自己比表弟大两岁,担心红颜衰老,便会失去杰罗姆的爱。与其将来有这种她绝难接受的结果,还不如不结婚,只保持纯情相爱的关系。不过,在阿莉莎看来,唯有基督教所说的极乐至福,才能与尘世的欢乐相抗衡。于是,她爱得越深,就越同杰罗姆疏远,相约在美德的峰巅相见,到上帝那里重聚。最后,她避开亲人,在巴黎的一家疗养院里孤独地死去。  纪德笔下的《田园交响曲》,同样是寻求生活快乐而酿成的悲剧。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了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使她脱离蒙昧状态,领略她看不见的美妙的外界。牧师从慈悲之心出发,一步步坠人情网,给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痛苦,但是又不敢面对现实。盲女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可是她治好了双眼才看清,她爱的是儿子雅克而不是父亲。她也看清这种爱无异于犯罪,给一家人带来不幸。于是,她只有一死,假借釆花之机失足落水……  了解了追求快乐的痛苦历程,也就更容易理解纪德的这段话:“对人来说,快乐不仅是一种天生的需要,而且还是一种道德的义务。我早就觉得,快乐比忧伤更珍稀,更难得,也更美好。因此,我把自己的幸福当成一种使命来承担,要向周围传播快乐。我认为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本人作出表率,当个幸福的人。”  从这种表率的心中大量涌出的快乐,足以供所有人畅饮。这既是天生的需要,又是道德的义务。作者一生的活动、一生的创作,似乎都旨在调解这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然而他一生的行为、一生的作品,却更多地表现出两者的矛盾和冲突。  纪德和他的作品总是扮演并变换着角色。他和他的作品绝不会确定为一种角色,哪怕是伟大的角色,并且一直演到终场。他和他的作品要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善恶好坏,而只是组成相互对立体,在人生大舞台上演出。  《背德者》扮演放纵的角色,《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则相继扮演收敛的角色。然而,放中又有收,收中又有放,又各自成为复杂的活生生的角色。早年的作品《帕吕德》,是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被半个世纪之后的新小说派认了宗。在《帕吕德》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意气风发、放恣张狂的纪德。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忒修斯》,则是他一生的总结。一篇是文字恣肆轻狂,一篇是文笔老到洗练,可以看作是纪德的一放一收,一始一终。  《浪子归来》篇幅虽短,寓意很深,几场对话充满禅机。浪子回到父母身边,并非痛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他鼓励并帮助小弟离家出走,成为新的浪子,则另有深意。加缪在青年时看了纪德的《浪子归来》,认为尽善尽美,立即动手改编成剧本,由他执导的劳工剧团搬上舞台演出。  变化与否定,贯穿纪德的一生。他说:“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就想保持,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比起反复无常来,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志,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纪德从不试图维持自身的一致,维持已有的公认的形象(如文坛王子)。他认为,一个人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才表现出坦诚,合此就难免陷入虚伪当中。  应当指出,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正好应和他那种深藏的连贯性,即一颗坦诚的心。有些人煞费苦心,一生都要扮演一个伟大的角色。纪德则不然,他一个思想能化出许多思想,忽然念及天使就扮演天使,忽然念及魔鬼就扮演魔鬼,即兴演出傻剧、讽刺剧、悲剧和喜剧,还拉着观众一起演出。即使漏洞百出,有时甚至出丑,引起嘘声喝倒彩,也照样演得有声有色,落得个痛快,常常给人意外的惊喜,下得台来还是那个充满活力的纪德。  纪德喜爱快乐,但更喜欢变化。他一再强调:“没有进步的状态,不管多么幸福我也不稀罕”;“没有进展的一种快乐,我嗤之以鼻”。在纪德看来,无论什么一经固定,就丧失活力了。这就是为什么,纪德活到八十二岁,“直到最后一分钟,他还是生龙活虎的”(莫洛亚语)。  这正是纪德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内容概要

《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组成追求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三部曲,同时也记录了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痛苦历程。快乐比忧伤更值得珍惜,更难得,也更美好,尤其在人性被窒息的社会里。作品中的人物把自己的幸福当做一种使命来承担,要向周围传播快乐,这是天生的需要,又是道德的义务。纪德的小说似乎旨在调解这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然而更多表现出来的,却是两者的矛盾和冲突。

作者简介

  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爱上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1895年同玛德莱娜结婚。1893—1895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

书籍目录

自相矛盾的魅力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浪子归来帕吕德忒修斯名家评论纪德生平和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自相矛盾的魅力  如果以时下最流行的记者采访的方式,问纪德:“纪德先生,请问您最喜爱什么?最讨厌什么?”  纪德很可能回答:“我最喜爱快乐,最讨厌扼杀快乐的一切伦理道德。”  不错,“快乐”是纪德作品中最亮丽的一个词,几乎成为他生活的真谛。快乐、纵欲、生活、幸福、爱……这些在纪德笔下全是同义词、主题词,构成纪德作品的鲜明的生命线。  纪德明确写道:“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儿,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的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地生长。”  在生活中寻求食粮,就是寻求快乐。纪德早年的散文诗作《人间食粮》,也就是追求快乐的宣言。后来发表的三部曲:《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可以说是追求生活快乐和幸福的历程。  拥抱一切能抓到的东西,强烈的欲望赋予我们支配一切的权力。旅途上所见的山光水色、幼鸟的孵化、盛开的鲜花、赤身的牧童……无不体现我们的幸福,都是我们内心春天的回声。正是这种追求欢乐的奔放的热情,吸引并激励了几代青年。  然而,《背德者》等三部曲,又可以说记录了追求快乐和幸福的痛苦历程。  因为,在人性被窒息的社会,快乐也是一种奢侈品。哪怕享受大自然的快乐,一不小心也会伤害你所爱并且爱你的人。《背德者》主人公米歇尔和妻子玛丝琳游览意大利,到罗马时正值雪白的杏花盛开。米歇尔要把整个春意带回饭店,他将客房布置成花海,不料妻子进门一见,竟然失声痛哭。强者自有强烈的快乐,而弱者适于文弱的快乐。玛丝琳有一点点乐趣就要陶醉,容易受强烈快乐的伤害。  还有更大的伤害,这就关系到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了。  米歇尔身上的欲望一旦爆发,往往来不及分辨,也不愿分辨其好坏,先满足了再说。因此他有些行为,如爱恋男童,就明显违背伦理道德,他也就成了背德者。玛丝琳已经知情,疾病又添心病,很快抑郁而终,葬身在异乡。  《窄门》则是另一种情景。阿莉莎与表弟杰罗姆自小青梅竹马,深深地相爱。不料母亲同人私奔,她的心灵受了创伤,又想自己比表弟大两岁,担心红颜衰老,便会失去杰罗姆的爱。与其将来有这种她绝难接受的结果,还不如不结婚,只保持纯情相爱的关系。不过,在阿莉莎看来,唯有基督教所说的极乐至福,才能与尘世的欢乐相抗衡。于是,她爱得越深,就越同杰罗姆疏远,相约在美德的峰巅相见,到上帝那里重聚。最后,她避开亲人,在巴黎的一家疗养院里孤独地死去。  纪德笔下的《田园交响曲》,同样是寻求生活快乐而酿成的悲剧。一名乡村牧师收养了一个成为孤儿的盲女,不仅对她关心备至,还极力启发她的心智,使她脱离蒙昧状态,领略她看不见的美妙的外界。牧师从慈悲之心出发,一步步坠人情网,给妻子儿女造成极大痛苦,但是又不敢面对现实。盲女错把感激之情当成爱情,可是她治好了双眼才看清,她爱的是儿子雅克而不是父亲。她也看清这种爱无异于犯罪,给一家人带来不幸。于是,她只有一死,假借釆花之机失足落水……  了解了追求快乐的痛苦历程,也就更容易理解纪德的这段话:“对人来说,快乐不仅是一种天生的需要,而且还是一种道德的义务。我早就觉得,快乐比忧伤更珍稀,更难得,也更美好。因此,我把自己的幸福当成一种使命来承担,要向周围传播快乐。我认为最有效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本人作出表率,当个幸福的人。”  从这种表率的心中大量涌出的快乐,足以供所有人畅饮。这既是天生的需要,又是道德的义务。作者一生的活动、一生的创作,似乎都旨在调解这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然而他一生的行为、一生的作品,却更多地表现出两者的矛盾和冲突。  纪德和他的作品总是扮演并变换着角色。他和他的作品绝不会确定为一种角色,哪怕是伟大的角色,并且一直演到终场。他和他的作品要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能简单地划分为善恶好坏,而只是组成相互对立体,在人生大舞台上演出。  《背德者》扮演放纵的角色,《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则相继扮演收敛的角色。然而,放中又有收,收中又有放,又各自成为复杂的活生生的角色。早年的作品《帕吕德》,是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被半个世纪之后的新小说派认了宗。在《帕吕德》中,我们能看到一个意气风发、放恣张狂的纪德。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忒修斯》,则是他一生的总结。一篇是文字恣肆轻狂,一篇是文笔老到洗练,可以看作是纪德的一放一收,一始一终。  《浪子归来》篇幅虽短,寓意很深,几场对话充满禅机。浪子回到父母身边,并非痛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他鼓励并帮助小弟离家出走,成为新的浪子,则另有深意。加缪在青年时看了纪德的《浪子归来》,认为尽善尽美,立即动手改编成剧本,由他执导的劳工剧团搬上舞台演出。  变化与否定,贯穿纪德的一生。他说:“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样子,就想保持,总是处心积虑地像自己……比起反复无常来,我更讨厌某种坚定不移的始终如一,更讨厌要忠实于本身的某种意志,以及害怕自相矛盾的心理。”纪德从不试图维持自身的一致,维持已有的公认的形象(如文坛王子)。他认为,一个人正是通过自身的矛盾,才表现出坦诚,合此就难免陷入虚伪当中。  应当指出,这种反复无常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正好应和他那种深藏的连贯性,即一颗坦诚的心。有些人煞费苦心,一生都要扮演一个伟大的角色。纪德则不然,他一个思想能化出许多思想,忽然念及天使就扮演天使,忽然念及魔鬼就扮演魔鬼,即兴演出傻剧、讽刺剧、悲剧和喜剧,还拉着观众一起演出。即使漏洞百出,有时甚至出丑,引起嘘声喝倒彩,也照样演得有声有色,落得个痛快,常常给人意外的惊喜,下得台来还是那个充满活力的纪德。  纪德喜爱快乐,但更喜欢变化。他一再强调:“没有进步的状态,不管多么幸福我也不稀罕”;“没有进展的一种快乐,我嗤之以鼻”。在纪德看来,无论什么一经固定,就丧失活力了。这就是为什么,纪德活到八十二岁,“直到最后一分钟,他还是生龙活虎的”(莫洛亚语)。  这正是纪德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编辑推荐

  《背德者·窄门》作者纪德的小说似乎旨在调解这两者的关系,使之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然而更多表现出来的,却是两者的矛盾和冲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背德者 窄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2条)

 
 

  •   同样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背德者》中米歇尔的背德的放纵,《窄门》中阿丽莎的禁锢的收敛,一放一收,竟是完全不同的两面。纪德,值得一读……
  •   有点自虐。。。清教徒样子爱就爱呗
  •     看完《背德者》,《窄门》还没看,但有些感想不吐不快。在读《背德者》的有些时候我仿佛回到了读《马丁伊登》的时候,纪德说写这本书有评判个人主义的意图 ,不巧杰克伦敦自己也这么说,两本书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请忽略同性恋这个因素,在米歇尔恢复了健康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对自然生活的推崇,可是他发现所有的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大家都谈论生活中的事件,但绝口不提那些事件的原因......他们生活,徒有生活的样子,却不知道自己在生活”,由此他想要真相,他不想要文化,礼仪,道德的束缚,梅纳尔克让他加速的承认了这一点,这个“总把不再存在和从未有过两种情况混为一谈”的人居高临下似又有一丝酸味的要米歇尔抓住他那“平静的幸福”,回忆总是让人苦恼,所以梅纳尔克与过去断绝联系并且独身一人,他想要的是真正的生活,他心目中真正的生活,米歇尔可不能这么干,他可是有家室的人,可他对着接受不了自己崭新思想的妻子感到气恼,束缚,愧疚,怜悯,这使他成为不了梅纳尔克,思想的转变和现实的矛盾便奠定了他之后的格局,可是在玛丝琳死后他还是没能从沉沦中走出,照理说来他已完全自由,且不表他因为自私加速了玛丝琳的死亡,只要想想马丁最后的结局便可以知道 ,马丁之前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有过幻想,当这幻想破灭后他却无法再继续做尼采所说的“太阳”,生活中不再有值得自己追求的了,不,不是爱情,不,也不是事业,在人生大获成功之时选择了自杀,用加缪的话来说“自杀,便是承认自己被生活超越或是根本不理解生活”,似乎个人主义的最后总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没有依托,通过自己来救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米歇尔找不到答案,我也找不到,让我这个个人主义者苍白的为自己辩解吧,我总以为,人要自救之后才能救他人,也就是说在自身得救之前我还会继续沿着个人主义这条路走下去,别给我谈社会,我烦着呢。
  •     看完窄门,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关在了一个黑暗狭小的房间里边,这个房间位于一个巨大的城堡一样的房子之中,门没有关,只是虚掩着,但是门外面依旧是狭窄的路,狭窄的房间,就像是无尽的样子,这样的话出去又有什么意义。
      
      阿莉莎同样把自己关在这样的一个房间内,一个没有上锁的房间。她由着她自己的思想,信仰,精神将自己困住,折磨着自己,折磨着杰罗姆。
      
      “除非是上帝,任何东西都无法使我的期望得到满足。”帕斯卡尔如泣如诉的话语,在病重的她听到的时候,竟是又一场自责的开端。向着上帝而去,是她一生的信仰,而且,除了上帝,她觉得自己应该不期望其他任何东西,然而,阿莉莎对杰罗姆的爱情又使得她一心一意的渴求着杰罗姆。可是,她不愿意承认。
      
      她觉得爱情最好的样子应该是自己不能意识到爱情的发生,爱人也不知道自己爱着他,但是爱情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在那里,她和爱人也在享受着相爱的欢愉。她渴望着爱情,但是她脑中根深蒂固的福音书在诉说着宽敞大道的罪恶。相爱的人儿通过婚姻结合在一起难道不就正是那“宽敞的门和宽广的路”么。
      
      最初的阿莉莎还是在享受着和杰罗姆的爱情,在发现朱丽叶也爱着杰罗姆之前。但是,是否在那个时候,阿莉莎就有了那个想要当小阿莉莎的教母的愿望呢?
      
      朱丽叶也曾是阿莉莎的挚友,从她愿意让朱丽叶在她和杰罗姆之间传话就可以看出来。朱丽叶也同样是一位优秀的女士,喜欢诗歌,音乐和书。朱丽叶一直在两人的身边,阿莉莎也喜欢朱丽叶吧,才会在朱丽叶放弃了音乐与诗歌之后感到痛苦。当初也跟自己一样的人,在选择了宽广的路之后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朱丽叶变得幸福了,但是完全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不是自己心目中幸福的样子。
      
      这种痛苦,并不仅仅在于自己的牺牲变得毫无意义。同时也在于,朱丽叶将绝望的爱情从自己心中抛弃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另外一种幸福。朱丽叶的变化,在阿莉莎的心中,恐怕让她更加的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了吧。
      
      从开始,杰罗姆虽然表现得像一个虔诚的教徒,但是他并没有像阿莉莎一样,把上帝作为自己的唯一。两个人的爱情观,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杰罗姆像所有的在爱情中的人一样,被恋人的言语所困住,无比的崇拜者盲目的相信着爱人所说的一切。阿莉莎在他的心中过于美好,以至于他都无法发现阿莉莎的过错,从而让这过错酿成了苦果。
  •     看完序言之后,我得到的结论是,米歇尔应该是个放纵后幡然醒悟的人吧。然而,看完整本书,我却迷惑了。
      
      背德者米歇尔,在看完他的故事之后,我完全不想去谴责他。不认为他是一个犯下多大的罪而承担起了“背德者”这个名号的人。
      
      他在生病之后看见了健康的人的好处,觉得他们充满了生机与美,田野,劳作的人,他重又开始热爱生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勇敢积极的同自己的疾病斗争,并且致力于将自己的身体变得更有健康之美。那个时候他什么都没想,仅仅是被自己内心的向往所牵引。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发现了隐藏在被教育文明宗教所埋没的原本的人,这本该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完全的摆脱了病症的米歇尔回到了世俗之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崭新的人了,而这样崭新的自己到底是怎么样子的,是不可预测且必须被自己所了解的。他去到社会之中,却愈发的厌恶这个相似的世界,找到了同样的人,也更加的迷惑自身。
      
      然而,妻子也病了,居然是跟自己同样的病。他带着她出去走,四处旅行,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甚至最后带着病重的妻子来到了自己开始变化的地方。他在内心里边是在期待着妻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变化,靠自己救活自己吧。
      
      米歇尔对待自己的妻子是有感情的。有过最好的一晚,最初的他对着妻子从掩饰自己的变化,但是其后也会向其诉说着自己的思想。然而,妻子无疑嫁给的人和爱着的人都是变化之前的那个米歇尔,在精神上趋同的人也是之前那个米歇尔,即使之前的那个米歇尔从未好好的用探求的目光看过妻子。
      
      然而,他们也互不了解,渴求安定的马丝琳在最后病重的时候还被米歇尔带着四处奔波,探求自我。从寻找念珠到最后不断丢掉念珠,可怜的马丝琳终于绝望了吗?
      
      一个迷茫而喜欢独处的丈夫,一个坚韧而惯于隐忍的妻子。一个不安分,一个渴求安定。一个坚信自我,一个坚持信仰。两个人经历同样的疾病,一个得到新生,一个得到死亡。而这个的死亡,也让那个得到新生而四处探求的人的探求最后终于停止了。
      
      最后,对于这本书的序言,表示一下对柳先生关于同性恋的表述的愤慨之情。
  •      这本小说在1902年写成,而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纪德本人在北非度蜜月时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
       故纪德对米歇尔的态度是复杂的,他在序言部分强调这部小说既非控诉也非道歉,而是对文化趋向的分析。他说,米歇尔的故事并不特殊,它只是一个例子,用来诠释人们普遍关注的事物。
       作为文化趋向分析,纪德近乎先知地预言了二十世纪的道德革命和性革命。米歇尔崇拜健康的身体,同时也和尼采一样蔑视弱小者。再次回到北非时,他对曾经迷恋过的小男孩们大失所望,他们长大后失去了儿童时的纯真,却成了习俗下的顺民。他想:“荣耀体面的工作把人们变得多么愚蠢!”这多少让我想起了闰土长大后与迅哥儿见面时的尴尬。这话就像维特根斯坦从军队回国后对常规的蔑视。他们都认为大多数人在道德上都患有陌生环境恐惧症,不论他们嘴上说自己多么渴望自由,其实内心恐惧挣脱控制和束缚。
       米歇尔的经历在某些方面与维特根斯坦如此相似,他们都在接近死亡后获得某种意义上灵魂的新生,回到原本熟悉的环境后,开始了决绝甚至冷酷的自我改变。就在米歇尔和另一个男人过夜的当晚,(他回国后已经公然表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玛斯琳流产了。从那以后,她身体每况愈下。小说的结尾,临死的玛斯琳扔掉米歇尔塞她手里的念珠,似乎暗示她像他一样,最终改变了信仰。
       纪德在序言中就暗示,我们在小说结尾时对米歇尔可能反感和厌恶。小说以米歇尔作为叙述者和观察者,故在他意识到生活其实是一种感官享受时,小说的文字也极力描绘各种美景。非洲的阳光,像发光的流体;拉维罗的宁檬果园;诺曼底的苹果园……我们自然而然的跟随米歇尔一同沉浸于炽烈奔放的生活中,扯脱庸常生活的无聊和单调。这种描述的成功之处在于文字将思想和感情完美的结合,而我们则无法确定究竟该倾向于自己复杂本性中的哪一部分。
      
  •     戏言:
      1,谁要是和这位道德丰富的姑娘谈恋爱,谁上辈子可能真是缺了大德了。
      2,爱情终归是朴素的人类情感,你可以崇高的对待,但若是你非得把它神华然后崇拜,那你就活该吮吸它被风干后的苦果。
      3,信仰者,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前的信仰者,心理固然能够平静,可终归是思维与人性受钳制的犯人。所以当现在人们又过分夸大信仰的力量,我们还是要先设一个限的。
  •     窄门的高潮、揭秘的篇章是最后一章阿莉莎的日记。残缺不全的日记解释了填补了之前叙述者杰罗姆困惑不已、阿莉莎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和说话。从整体结构而言,窄门是古典的,不管是叙述者不断强调的故事真实性,还是从铺陈到高潮的循序渐进。阿莉莎的日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揭露了她的爱情观。一些读者觉得阿莉莎做作虚伪,另一些觉得她作践自己自讨苦吃。下如此判断是武断的。更有甚者以为这是对宗教的批判。我不确定这是否纪德的原意。至少,这类解读并没有稳固的基础。
      
      窄门是爱情和上帝的对决。读者可以毫无异议的达成共识,杰罗姆和阿莉莎是彼此相爱的。阿莉莎的形象从开始的令人着迷到后来的令人迷惑,源自她独特的爱情观。相比妹妹朱丽叶的活泼急躁,阿莉莎总是显得娴静优雅,这和她虔诚的信仰息息相关。杰罗姆为了得美人芳心,也变得越来越虔诚,可以说是以接近上帝来接近阿莉莎。阿莉莎意识到这点,并且希望杰罗姆能够更接近上帝。然而,入天堂的路很窄,根本容不下两个人并肩同行。阿莉莎深爱着杰罗姆,但是她的爱并不能以更亲密的肉体接触或婚姻这种社会体制来衡量。阿莉莎的爱和美德紧密联系,而美德的唯一判准来自上帝。杰罗姆和许多平凡人一样,以为爱情的升华就是两人生命的结合,一起共同生活组织家庭。在阿莉莎眼中,这是与爱情与上帝背道而驰的。她要杰罗姆不再爱她,是要杰罗姆断此欲念,因为让杰罗姆继续爱她就是让他违背上帝。只有让杰罗姆不再爱她,才能成全她对杰罗姆的爱,也能成全杰罗姆对上帝的爱。如果真正的爱情只能在对上帝的爱之中方能显现,那么拒绝杰罗姆的爱是让他们实现爱情的唯一手段。或许可以由此推断,阿莉莎是宗教的狂热分子;阿莉莎和杰罗姆的爱情折损是对基督教的批判。但是,别忘了,阿莉莎在日记和信中解释了不能和杰罗姆相爱的理由,同时也期盼杰罗姆能够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子。这一段表面矛盾的部分表明就算杰罗姆另结新欢也不会损害他们崇高的爱情。阿莉莎深信,他们的爱情在另一个世界将会修成正果。阿莉莎与众不同的爱情观难免令人侧目,却不足以构成所谓的对基督教的批判。
      
      从窄门看米歇尔,就知道他何以是背德者。只有厕身上帝才能完善美德。米歇尔从恶疾缠身到逐渐痊愈,不仅是身体越来越能感知外在世界,精神上也越来越世俗,慢慢会欣赏妻子以外其他人的美。米歇尔痊愈后对玛丝琳疼爱有加,也开始尝试频繁的房事以补偿过去的冷落。然而米歇尔的兴趣不限于妻子,也在其他的少男童男身上。抛开一般的性取向的道德争议,米歇尔的背德之处其实在于更健康的身体,以及由此触发的更敏锐的感官接触。这也是论者称道的肉体之解放打开了精神之枷锁。
      
      相比窄门追本溯源逆流而上不断探查阿莉莎神秘的孤绝的上帝之爱,背德者抽丝剥茧顺流而下层层揭开米歇尔同样神秘却更为广泛的世俗之爱。纪德在世人面前展示的窄门之爱和背德之爱,在愈加世俗的今天依然不失争议的价值。
      
  •     迟钝如我,直至今日才真正认识你。
      
      在那动荡的年代里,你饱受人们争议。幸而我并不用眼见那些责难,可以安静地阅读你的作品,不受任何干扰。
      
      你真挚而勇敢地,将你的整个世界融解在了你的创作中。对妻子的爱与歉疚,对同性之爱的追求与自律,对人生快乐的解构与重塑,种种矛盾都在你笔下绽放,染出令人窒息的美。你有一座大花园,它始终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你的作品中,你清楚地知晓每一种植物的特性,却又因为想要了解地更透彻,反而迷失了自我。还好,你守着花园的大门,即便你走不出迷宫,你始终是你自己。
      
      在矛盾的环境中成长的人们早早地就懂得孤独的意义,你也不例外。强烈地渴望爱与被爱,从而使自己从困境中得以解脱。弱小的个体,悲伤的泪水,敏感的内心,这些无一不引诱着你去爱。爱上升到的高度,使性别和肉体都来得那么微不足道。我深深懂得这种情感。它存在于两个内心互通的人之间,超越一切界限,不愿归落于世俗。
      
      可是世人怎么能够了解。你只能扩大爱的力量。你长途旅行,试图将人类从枷锁中解救出来,去追求最纯粹的快乐。然而看到的越多,失望也就越大。你并没有放弃希望,继续上路找寻。
      
      山谷的雾气,我也一直爱恋着,在梦中,每日每夜。若是你在雨夜听到了寂寞的歌声,那歌必定也曾被我哼唱。当你在溪边漫步,溪水浸湿了裤脚,我能够感受这潮湿暧昧的滋味。
      
      原谅我迟到多年。谨此致以我强烈的爱。
  •     纪德的作品在1947年,“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51年2月19日去世,次年天主教就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背德者》和其后的《窄门》等,都在思考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道德的约束、另一方面是人性的本源,违背了道德将受到外界甚至内心的谴责,而违背了自己的心却使生存的意义出现了危机,对生命的崇高产生怀疑,这就是自相矛盾的,就如纪德自己所说:“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啊,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的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的生长”。可见,纪德支持后者,追求人性单纯快乐,拒绝一切扼杀快乐的伦理道德。当然,他的观点我不是完全的赞同,世界如果变成一个享乐主义的世界,而拒绝一切道德,那人也将失去人的“高等动物”的美誉,但书确实也很好看,李玉民翻译也不错,挺上口而不失法国文学的特点。这对我来说也算是指向矛盾的吧.....
  •     一面想着生活的快乐,自己的自由;另一面心里又有许多顾虑,不舍。。。。幸福就在那份宁静中,宁静里的渴望。。从麻木的忙碌到心里长出触角,开始喜欢生活的一切,爱上了倾听他人的故事,能去理解所有,。。热爱上了生活。然而生活有好多选择,可以放弃选择,即便选择也却只能择其一。。。。这才是我们要热爱珍视生活的理由
  •     看过文学少女才来看这本书。
      许多人都把窄门当做一个宗教与爱情的故事,但我以为宗教在书中只是一个理由,一个借口。
      看完这个,我久久无法看下下一个故事。
      死亡,真的可以拉近生前分离的人吧……
      正是因为深爱,所以更加逃离。
      印象中的、不变的人们,过去总是美丽的。
  •     ----通向上帝之门的路太窄,不容两人同时通过,唯有抛弃爱情,抛弃生命,才能最终实现宗教意义上的最高快乐。
       几个月前,翻开了《窄门》,是因为纪德,因为那部曾经给我带来巨大心灵触动的《田园交响乐》,直到昨天才把它读完,弥漫在作品中的绝望的气息始挥之不去。当我用笔记下那最后一句话:“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幸福,心灵有比幸福更高的追求,是圣洁。”我知道,是该为它写点什么了,然而,这一切却无从用对与错来介定。探询生之意义在追求个人幸福面前,坚守前者,保持灵魂的高尚就注定要抛弃后者。
       回到故事中来,《窄门》是他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诉说了一段无望的爱情,横亘在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不是别的,竟然是上帝。在女主人公阿莉莎看来,惟有基督教所说的极乐至福,才能与尘世的欢乐相抗衡。于是,她爱得越深,就越同杰罗姆疏远,相约在美德的峰巅相见,到上帝那里重聚。最后,她避开亲人,在巴黎的一家疗养院里孤独地死去。这种爱情也许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也许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纪德出生于一个加尔文教派气氛浓郁的家庭,这部小说可以读解作他对早年接受的宗教教育的一次反动,人性的窒息和人性的迷惘一样是不道德的。
       阿莉莎要当一个追寻上帝的朝圣者,但是奢望这条艰辛的朝圣之路有热罗姆精神上爱的支撑,这个朝圣者明白她将注定孤独,最终带着一颗孤独的灵魂去上帝那里继续寻找她永远失去的“幸福”。
       “一切可能成为崇高的东西,如果沉湎在幸福中,会变得多么狭隘。”这是主人公一生的价值取向,“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我们要通向永生,所以我们要走窄门,从她树立精神信仰的那一刻起,就播下了一颗苦难的种子,这一生注定孤独。因为所追求的圣洁是不容任何东西并立的,尘世的爱情固然美好,又岂能和这种巨大的精神信念相比。
       “热爱上帝的心灵走上美德之路,并不是图回报,而是出于高尚的本性。”因循着这条逻辑,我越来越陷入了迷惑,即便没有皈依宗教,我们的心灵也始终保持着圣洁,一旦用高尚禁锢自己的灵魂,就必须离世俗的爱情越来越远。“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我最爱的那部法国影片《两小无猜》,男女主人公从小就在玩一种叫“敢不敢”的游戏,当一个人问另一个人“敢不敢”的时候,另一个人必须说“敢”,这就是游戏的规则。小男孩于连和小女孩苏菲的相遇即开始于这样一场孩童的闹剧,一个精美的铁盒子就是他们游戏的见证。说脏话,扰乱课堂,在校长室小便,内衣外穿……一个游戏两人一玩十多年,他们什么都敢,除了承认彼此相爱。苏菲提议两人分别十年,挑战的内容是于连敢不敢伤害苏菲。恍惚十年逝去,于连找到苏菲,为了游戏的进行他决定另娶她人,邀请苏菲做伴娘。受到伤害的苏菲在于连的婚礼上抛出铁盒子“你敢悔婚么?”原本最最亲密的朋友相互伤害最深。同样心痛的两个人相约再次分别十年。十年里,于连拥有了一切,家庭、事业、朋友,只是没了苏菲宛如没了心,原来丧失激情的生活这般索然无味。十年过后,水泥地下凝固了的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高高的钢筋笼底紧紧拥吻着,看着水泥浇铸下来他们的身体被水泥淹没,他们在拥抱中窒息、宣告着、所有的游戏结束了,以后,再没有改变、没有背叛、没有任何的阻隔,只留下两个......
       横亘在人之间的“墙”究竟是什么,阻隔灵魂相交的枷锁又是什么?宗教不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它将成为永生永世的难题长存下去。只是,我们选择了,终将不后悔。
       小说的结果是杰罗姆一直未娶,“我若是娶了另一个女人,就只能假装爱人家。”
       一种毫无希望的爱情,也能长久地保存在心中,而生活之风每天从上面吹过,却不会吹灭它。
      
      
  •     我不幸很受理查德的敬重,因此之故,我什么也不敢做了。一种敬重,只要不能停止珍视,就不容易摆脱。
       ----《帕吕德》
      
      比起狗我更喜欢猫。并不是不喜欢狗,而是怕自己被喜欢被信任被期待。小时候暑假住在亲戚家,样了一条大狗,我很喜欢,每次吃饭,都偷偷拿自己碗里的肉去喂它。后来我回家的时候,狗狗一路追出来,跟着车子跑,我看着心疼,可是它就是不肯回去,跑了很远很远,直到追不上了。后来我就很怕和狗相处,我总是尽量避开它们的眼神,我总是尽量不对它们好,不去招惹它们。因为我知道,我负担不起它们的感情,那太沉重,我怕辜负,我怕它们把我想得太好了而有一天它们会发现我不是那么好的人,我怕它们失望。
      
      人也是如此,男的,女的,长辈,小辈,学生,同学,朋友。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不能停止珍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怕他们不喜欢我,所以我便什么都不敢做了。
      
      人不识因为了解才喜欢另一个人的,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
      他们喜欢我,但并不了解我。他们用自己的判断来断定我是那么一个让他们喜欢的人,所以我就被喜欢了。所以当他们告诉我,我是那样一个人时,我就不的不做出那样的样子。
      妈妈说,你是乖孩子。
      于是我不敢做坏事,不敢欺负同学,不敢说谎。
      老师说,你是聪明的孩子。
      于是我不敢考砸了,不敢背不出书。
      学生说,你是对我们最好的老师。
      于是我不敢发火不敢翻脸。
      朋友说,你是可靠的人。
      于是我不敢不遵守诺言不敢轻易拒绝。
      男朋友说,你是温柔的女孩。
      于是我不敢使性子不敢有怨言。
      
      哦,可是,可是我不喜欢这样不喜欢这样不自由这样累。所以我逃避,所以我躲起来。所以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
      
      
      
  •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小说会被放在一起,看了以后猜想是一个刻意的安排。
      背德者 和 窄门 正好是一个对立。前者是对道德的背叛,是幸福的;后者是对道德的坚守,是不幸的。
      当然,还是不明白,小说里面的道德指的什么呢,是神?是传统?是经验?还是什么?
  •      书的序是“自相矛盾的魅力”。纪德是一个极端的人。快乐、纵欲、生活、幸福、爱,这是明朗的主线,可在主线下无不深刻地透露着“约束”。
       《背德者》是成名作,强大的快乐摧毁了弱小的快乐。但我觉得更多的是道德之下的约束。不过对这部作品不太感兴趣。
       《窄门》说是约束,为了圣洁的信仰而压抑自己。我觉得这一半是对阿莉莎的误读。阿莉莎对神的信仰源自于对杰罗姆的爱。这种爱是崇高的,不是世俗的。对神的忠一只是一个借口。她是对柏拉图式的爱情忠一,我们可以有共同的理想,兴趣,然后我们共同到达那道窄门,谁也不应放弃,不应受爱情肉欲诱惑,不应低到尘埃里。以爱的名义追逐至高的精神,没有终点,没有归宿。那是一种对精神的追求。在爱情或信仰的名誉下共同成长。通过了那道窄门只能有一个目的地:死亡。
       《田园交响曲》的结尾是盲女复明,可是也死去了。同样是受道德的自我谴责。
       不过,吸引我的不是《背德者》的放纵与《窄门》、《田园交响曲》的收敛,而是后面的《帕吕德》,我仿似再次遇见了《局外人》的感觉。
       《帕吕德》,很少人注意这部小说。序里面说《帕吕德》是小说叙述方式的革新,被半个世纪之后的新小说派认了宗。可能叙述方式问题,使故事有点支离破碎,但正是这种“我”自身与“故事”相交错的方式,使得小说更容易让作者的思想随处游走。“我”说的,生活的,与我写的,我希望别人看到的,希望别人注意到的,相互交错,耐人寻味。
       首先关于“我说的”。开头安琪儿要我朗诵我的小说《帕吕德》,我朗诵的是一个乏味的东西,令人厌倦,平凡到不值一谈。对着不懂的人朗诵,就像牛嚼牡丹。让我想起某天看到过一个句子:“你让我对着电脑念诗,我怎么念?”同样道理,当安琪儿为了寻找有什么一丝的吸引人的乐趣而怂恿“我”连笔记也念出来的时候,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作罢。
       你不知道《帕吕德》写的就是你的生活吗?你不知道《帕吕德》里面的快乐与乐趣都是你平时生活的映射吗?一种安之若素的生活,如果你对《帕吕德》感到乏味,为什么你没有察觉你每天都以同样的生活方式生活?反而你觉蒂提尔无聊而你的生活很有趣?
       “我”急着倾述的对象是理查德,我的挚友。我认为他是唯一一个懂得我的人,但他懂得,却不是可倾述的对象。因为当“我”正想跟他讨论时,我又看到了他的生活,同样为琐碎的生活而烦恼,我想他也对《帕吕德》也毫不感兴趣,他的询问只是一种朋友间客套的尊重。这时,“我说”成了一个即时的自我矛盾,一面应答着查理德,一方面心里自己想:“不,我绝不能对他谈《帕吕德》……”一方面是对理查德的怜悯,一方面是我不愿叙述。
       “我生活的”与“我表达的”完全相反。我不断渴求自由,出门,我的“蒂提尔”却是安稳的,甘于享受平淡静止的。他始终微笑着。我一方面是喜欢蒂提尔的安之若素,享受自然的、轻微的快乐,一方面,我鼓励每个人都应该出门,享受无拘无束。“我”写到:“人不出门;这是个错误。况且,人不可能出去;但这正是因为人不出门。人不出门是因为自以为已经在外面了。如果知道自己关在屋里,那至少会产生出去的愿望。”
       《帕吕德》里蒂提尔生活的一方面是琐碎的,乏味的常事,一方面是因出门,接触自然而感到快乐。这种快乐比人“关在屋子里”发生一些重大、巨大的偶然快乐更令人激动与触动心灵,起码我认为这是纪德的创作原意之一。
       但这就产生了矛盾,快乐是轻微的还是强烈的?蒂提尔的安之若素的生活是轻微的,快乐也是轻微的;纪德的追逐的自然生活是粗狂的,快乐也是强烈的。但蒂提尔可以真正在自然释放自己,纪德却不行。一方面他寻求自然,另一方面他却沦陷于社会的道德中。
       或者可以分成四类:自然中的轻微快乐(蒂提尔);自然中的强烈快乐(纪德);社会中的轻微快乐(书中的“我”),社会中的强烈快乐(安琪儿)。
       纪德一边想逃离社会,从自然中获得的强烈粗狂的快乐,一边却受社会生活的约束与自我道德的压抑,这种人注定是要带着社会道德的镣铐在荒原舞蹈。他两边都放不得,两边都不洒脱。(扯远了……)
       回到《帕吕德》上面,“我”创作的意图,
       一、作一个面,供大家观看,引起反思。可惜人们却不会反思,一面指责蒂提尔的乏味,一方面却又像蒂提尔一样享受着乏味的生活。另外一个反思:蒂提尔的生活真的是乏味么?
       二、蒂提尔的快乐。向人们展示人类最原始的快乐,自由。有人跟他辩:“您只能施加影响,教不会别人产生意愿:意愿不是教会的……”你这是强制的自由。“我”写《帕吕德》只是为了指出病人的病症,却不是为了教人观赏健康,不是治病。可惜病人不知道自己的病,同时在不知道是什么病的情况下强求医治。荒谬,两个人都是荒谬。
      本人归根究底:价值观不同。
      
       《帕吕德》同时勾起了一些作家创作的意图或原则,或使命,或技巧。因为我不是作家,也不懂解释,直接引用一些我认为可以解释清楚的原文供各位参考:
       “安琪儿呀,安琪儿,请问,您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是什么构成一本书的主题呢?生活使我产生的情绪,我要说的是这种情绪:烦闷、虚荣、单调,这对我倒无所谓,因为我在写《帕吕德》,不过,蒂提尔的情绪也没什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安琪儿,我们每日所见,还要暗淡而乏味得多。”
       “于贝尔半点也不理解《帕吕德》,他就是想不通,一个作者一旦不再为提供情况而写作,也就不会写出让人消遣的东西了。蒂提尔令他厌烦;他不明白不是社会状况的一种状态;他因为自己在忙碌,就自认为与这种状态无关;恐怕我解释得相当糟。一切都会如意的,他这样想,既然蒂提尔挺满意;然而,正是因为蒂提尔满意,我才要停止满意了。反之,还应当气愤。我要让蒂提尔安常处顺到可鄙的程度……”
       “艺术就是相当有力地描绘一个特殊的题材,以便让人从中理解它所从属的普遍性。用抽象的词语很难说清楚,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抽象的思想。不过,想一想眼睛靠近门锁孔所看到的广阔景物,您就一定能理解我的意思了。某个人看这仅仅是个门锁孔,但是他只要肯俯下身去,就能从孔中望见整个世界。有推而广之的可能性就够了,推广普及,那就是读者、批评家的事儿了。”
      
      最有意味的结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另一种解决办法
        或者,再次前往,充满神秘的森林哟,一直走到我熟悉的地方;那里棕褐色的死水还在浸泡,泡软了陈年的叶子,几度明媚春天的叶子。
        正是在那里,我的百无一用的决心,才能得到最好的休息,而我的思想也逐渐萎缩变小,最终变得微不足道。
      
      
      太复杂,层面很多,我迷糊了。望高人理一理清,完善《帕吕德》的评论。
  •     明明是两个相爱的人,也没有什么人为的阻力,为什么就不能终成眷属呢?对于从小没什么宗教信仰观念的我来说,我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Alissa就这样眼睁睁地而且是主动地一步一步地远离世俗爱情而走向死亡的。大家都说要为自己的人生幸福而努力,就好像幸福就应该是应得的权利,好像就算牺牲别人而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是可原谅的。Alissa却说“我们不是为了幸福而生的。”这样的话要怎么虔诚忠贞才说的出来啊。
      
      跳出对Alissa的同情,我想说两句她的坏话:这个女人实在是太作了!先是说要等到自己妹妹结婚自己才结婚,然后说要照顾父亲到底,最后说要把自己献身主,理由一个接着一个说。明明口口声声不断说自己爱Jérôme,另一方面却不断拖延情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就算见到面还极度抵制单独相处。这样的作是作到了极致,是一生只能一次的作。因为也只有在少女时期的第一次的这么作还能让人勉强归结于情窦初开的单纯和忠实,再以后就是纯粹的令人无法忍受的厌恶了。
      
      纪德之所以写这本《窄门》,似乎是在于寻求一种答案。那个问题几乎困扰了他一辈子,面临宗教信仰的纯洁和自由悸动的内心的挣扎。在给纪德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宣讲里,这样给《窄门》这本书定义:“Although he has strongly reacted against his Puritan education, he has nonetheless all his life dwelled on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 and at times he has defined with rare purity the message of Christian love, particularly in his short novel, La Porte étroite (1909).”但是这显然不是他探索的问题的最终答案。
      
      http://yann2005.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29.html
  •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虚伪者之爱!自以为找到了窄门之爱-----幸福。阿莉莎到生命即将结束时竟然跟她终生用生命追寻的上帝讲条件?!“上帝啊,把他给我,我就把心给您。”谁会希罕!“主啊!我不敢以您的名……但是,即使我不再祈求,难道您就不知道我心中发狂的愿望吗?”既然能得到真爱为什么不接受?!这个虚伪的自我牺牲者。伤害最爱自己的爱人,不接受他的爱,但是却不停止思念他,让爱人和自己遗憾终生。阿莉莎要当一个追寻上帝的朝圣者,但是奢望这条艰辛的朝圣之路有热罗姆精神上爱的支撑,自私啊。但是阿莉莎又清醒的知道这条道德之路是一个窄门,窄得容不下两个人并行。
      
      阿莉莎为了爱上帝而妄想把想象中高于自己功德的热罗姆献给上帝。为了这个目的放弃了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替阿莉莎不值。超脱爱情之上的会是什么?!精神上的永生吗?!那又是什么?阿莉莎为自己狂热的信仰登上德行之巅而牺牲热罗姆?!那是热罗姆一直所不齿的。阿莉莎没有这替热罗姆佐决定的权力,所以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追求幸福,放弃真爱,牺牲生命是否值得?!
      
      “现在我希望死去,在我重新明白自己孑然一身以前,赶快死去”------终于,这个朝圣者临终前终于明白她将注定孤独,也将带着一颗孤独的灵魂去上帝那里继续寻找她永远失去的“幸福”。
      
  •      接连两个晚上,看《窄门》看到泪流满面,然后抽泣着进入浅睡眠,用不了多久自己便会把自己压醒过来,脑子混乱成一团,往事历历在目,溺住了一样。
      
       这多少有些矫情,我知道的。
      
       简单的说,《窄门》是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姐弟俩无望的爱情故事,横亘在他们之前的不是别的,竟然是上帝。
      
       “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
      
       阿莉莎,她隐身在黑暗中,身上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带着一股苦行者般恬静的笑意,然后眼眶里闪出了泪珠儿,哦,这些是我臆想出来的。
      
       可是,阿莉莎还是喜欢苦情的,只有一种牺牲的冲动才能让她感到快感,“我总有一种想为你而死的冲动,因为我不知如何才能把你打动”,这话是郑钧说的,这首歌叫《极乐世界》,其实许多人都有这种“牺牲”情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一切都那么圣洁、美丽、崇高了起来,而这时,那扇窄门便随即被打开了——耶稣说过,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我粗陋地以为,这句话的意思等同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于是人生也就变成了寻求真理的漫漫旅途,可我只想说:“旅途愉快!”
      
       阿莉莎在蹉跎了太多青春之后愈加完美无暇了起来,可最后却落得客死异乡,她压抑着自己的爱情,孤单一辈子,也并不认为自己能找到窄门,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杰罗姆能找到那扇窄门并通过它,可是,杰罗姆真的希望找那扇窄门吗?也许并没有吧,而我们能看到的结果是杰罗姆一直未娶,“也许不如说忠于她对我的看法吧……不,不要把这当成我的一个优点。我觉得自己不可能有别种做法。我若是娶了另一个女人,就只能假装爱人家。”
      
       这是美好的结局还是心灵的阴影?有些牺牲是无意义的,只是能够成就自己的一厢情愿,附加对别人的束缚。
      
       一种毫无希望的爱情,也能够长久地保存在心中。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这里的小吃很特别
       这里的latte不像水
       这里的夜景很有感觉
       在一万英尺的天边
       在有港口view的房间
       在讨价还价的商店
       在凌晨喧闹的三四点
       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
       电话再甜美传真再安慰
       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
       我的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一个人过一天像过一年
       海的那一边乌云一整片
       我很想为了你快乐一点
       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身边
       在一万英尺的天边
       在有港口view的房间
       在讨价还价的商店
       在凌晨喧闹的三四点
       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我们有多少时间能浪费
       电话再甜美传真再安慰
       也不足以应付不能拥抱你的遥远
       我的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一个人过一天像过一年
       海的那一边乌云一整片
       我很想为了你快乐一点
       可是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
      
      
       好了,诚实一点,之所以会哭着入睡其实是因为最近不太开心,一些悬而未决的事情牵动着脆弱的精神,我浪费着所能浪费的一切时间,或者无聊地跟自己打赌能不能一天不吃饭,只为了能够逃避,可这一切也并不能让我心安理得,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浪费?
      
  •     在动词变位、名词性别令我丧失了全面学好法语的信心之后,我决定以阅读为目标。而提高阅读能力,很明显不能通过学中国出那些奇闷无比的法语教材。所以我想,那就直接阅读好了。图书馆几个月前涌现一大批数量还不少的原装法语书就成全了我。
      
      大部头如巴尔扎克、福楼拜等的作品可以找到;萨特及其红颜知己波伏瓦的小说也很全;还有杜拉斯、克洛德·西蒙等现代作家;甚至可以找到“漫长的婚礼”的原著。我欣喜地发现加缪的散文集“婚礼”,顺便挑了本薄薄的纪德“L'immoraliste”(背德者)。
      
      初级水平的我直接看原著,实在有点不靠谱。不过管他呢!我当然不会笨到拿着字典逐个词去啃。凭借一些基础语法知识,再与英语的词汇融会贯通一下,最重要是再借一本中译本相辅相成,我便开始看纪德如何背德。
      
      小说第一部分就煞有介事地要读者们在看了背德者的叙述后,不要轻易下道德评判。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主人翁Michel到底干了哪门子缺德事呀?很快,女主角——Michel的妻子Marceline出场了,很自然就让人往偷情的方向想;又鉴于看头的故弄玄虚,不仅往更“背”的方向——同性恋揣测了。乍一看完,以为自己想得太歪,人家是精神上的造反。再看译者介绍,才知道我还想得不够歪。Michel哪儿背德啦?原来他跟MJ一样有恋男童癖。可纪德先生也“背”得太隐晦太克制吧?姑且称之为柏拉图式的恋男童癖。
      
      Michel是个年轻学者,曾醉心研究历史,在一次肺结核之后,突然意识到什么是珍贵——感官、肉欲、无拘无束。反正接下来的一大段就是不痛不痒地描述背德者如何醒悟到道德世俗是蒙在生命力这一鲜嫩皮肉之上的粉垢,如何渴望摆脱束缚。然而这只是思想上的翻云覆雨,这种翻云覆雨还是放在“人间食粮”里比较打动人。Michel所做的“背德”事与其说是背德,不如说是淘气。例如觉得一伙阿拉伯人睡在露天的地方很潇洒,就跟他们一起睡了一夜(注意,是纯粹的睡觉)并惹了一身虱子回家。反正,他的背德行为很不带劲,还要自得其乐。比起以巴黎为背景的“北回归线”差多了。
      
      手头上还有纪德的“伪币制造者”中译本。
      
      那么,看完这本书,我的法语是否有进步呢?学了一些单词还有副词搭配吧。而且很“骄傲”地发现他很喜欢用ne...que..这个句型(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句型很常用,哈哈)。不得不提译者李玉民。虽然法语差,不足以评价其翻译是否准确,但觉得读起来通达流畅,用词考究优美。
  •     反与正
      
      
        《背德者》与《窄门》是纪德小说体系中的“反与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道德问题上体现了两个相反的向度上的对称。前者的主人公米歇尔,追求官能的享受而走向了传统道德的背面,后者这个充满宗教情绪的故事中,少女阿丽莎因堕入宗教神秘主义的迷津而舍弃了爱情(诚如书名所揭示的,她相信通往天国之门非常狭窄,不能容二人同时通过),最后在盲目的宗教热望和情欲的双重折磨下抑郁而死。联系到纪德出生于一个加尔文教派气氛浓郁的家庭,这两部小说也可以读解作他对早年接受的宗教教育的一次反动—对人性的窒息和人性的迷惘一样是不道德的。纪德是一个经验型的小说家,人生初年的家庭教育、宗教气氛、阅读和恋爱是他写作上最大的资源之一,从他的第一部小说《安德烈·瓦尔特的记事本》(1891)到《背德者》(1902)、《窄门》(1909)、《田园交响乐》(1919),直到他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1926),几乎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有着自传性质的书写。
        《窄门》的最后一章,阿丽莎的男友瑞洛姆(他也是小说的叙述者)坐在暮色四合的屋子中,包围着他的是阿丽莎的旧物,这时一个女佣人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盏灯—这是一个象征,小说中娜娜迟来的这盏灯是拨开宗教神秘主义迷雾的世俗生活的灯盏。这一思想在《伪币制造者》中得以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小说中的顽皮少年裴奈尔在经过一系列的历炼后领悟了生活的真谛:不去生活,无从得生活之道,惟一真实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欲望。
        在《伪币制造者》之前,纪德的小说有着古典主义作品的明净和单纯,他在这部小说中抛开了操持纯熟的单线叙述结构,而代之以让几个故事平行发展,彼此又没有联系,小说人物众多而分散,相互间并不构成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中常有的复杂的关系和纠合,也没有经典传统中戏剧性强烈的模式,这种拼接技术使这部小说具有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意味。如同《窄门》第五章中杂揉了许多书信体的写法,《伪币制造者》的叙述中也穿插了大量日记和信件,纪德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藉此表明他对宗教、道德、艺术的种种观点,但从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来说,这是败笔,是对小说结构的一种明显破坏。但无论怎么说,《伪币制造者》的作者对人类伪善和虚假的揭示是有力量的。评论家Heori Peyre说,从纪德的这一部小说起,“对诚实的疑问贯穿了他最后30年的沉思默想,这也将可能成为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宝贵遗产”。尽管纪德没有参加过任何一个文学流派,这部小说还是起到了推动20年代法国现代主义运动的作用,纪德也因此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现代派作家。
      
  •   给信仰设什么限?
  •   宗教信仰:正 | 邪
  •   刚看完这书,搜书评搜到这了
  •   同感!
    害怕看见别人失望的表情,结果自己活得暴累,唉
  •   我也害怕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我有负罪感
  •   这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典型表现吧
  •   是害怕失去认同感吧。
  •   我不喜欢这样
  •   好人就要勇于扛起责任。
  •   我不是好人
  •   是啊,何处安放我们如此敏感的心?
  •   你不是好人~只是阴差阳错你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宠物而已~
  •   个么我也是狗狗心中的宠物?
  •   在动物心中也许连宠物都不是~
  •   可是看了这篇文字,突然想抱抱你~~
    别担心,我不会喜欢上你~~
    所以,让我来抱抱你吧~~
  •   写的真好。
    可我做不到。
    这让人想起神威和封真童年邂逅的那一段,关于一只流浪狗的桥段。
    我想小北更像司狼神威,而我更像桃生封真。
  •   你是充满爱心的
  •   表在意别人的话啊,活得自我些,不难吧...
  •   不要把不一定矛盾的东西给对立起来,比如自由和被喜欢被敬重
    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做最自由的自己,最真实的自己,那么如果还是有人喜欢你敬重你,他们所敬重和仰慕的,就是最真实最自由的你,你也就不必受那些束缚了
    对我来说就是如此,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宁可被一些人讨厌,我也选择做最真实的自我
  •   “我们只能从我们尊敬的人那里获得尊敬”
  •   从心里学上来说,这属于回避型的情感模式。
    大概这样的人,在遇到感情的时候会相对有一点困难吧?
  •   大好人外~
  •   可是看了这篇文字,突然想抱抱你~~
        别担心,我不会喜欢上你~~
        
        所以,让我来抱抱你吧~~
    解释:
    他的意思是,他不会喜欢上我,所以我不用担心他会不喜欢我,所以我们可以抱抱。
  •   已经不是我的书了~~~~~
  •   呀~~我看到了~~小北回应了呢~~~
    我蹬蹬蹬蹬跑来索抱~~~
    \(^o^)/
  •   哇塞,我也看不得狗狗对我依依不舍的样子
  •   大概是怕辜负了那份喜欢吧~
  •   深刻同意啊!
  •   不是因为了解才喜欢,有时是因为不了解~
  •   这就叫喜欢啊..= =
  •   小北,其实你到现在还不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吧,我也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我讨厌束缚,但我现在发现我已经不知道原来的我是什么样了,和别人期待的不一样就是真正的自己吗,我迷惑了
  •   享受被爱 和 爱别人 不冲突 ~~~~ 他们若真的喜欢你 就会连你的小缺点一起喜欢 不知道 反正从我的角度 如果一个人只把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 反而会让我觉得有点不敢靠近 不喜欢
  •   自由、束缚、社会
    和你有共鸣···
  •   You don't try, you can't fail.
  •   所谓的犯贱
  •   2212
  •   上面的嘉美尤说的不错,不管是我们的这种情节是出于什么原因,做回真实的自己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其实很多人都不完美,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他们,相反我们在伪装自己来迎合身边人的时候,同时我遮住了自己固有的光芒.我们会因为爱我者的喜好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丢失自己的价值观和创造力,长此以往,我们开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种枯萎的感觉.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恋爱宝典里有一条,就是在爱上别人的时候绝对不可以丢失自己,没有了自己,你也就不值得他爱了.我想其他关系里也一样,你被喜欢一定是因为你是你,因为你的特别,所以展示真实的自我吧!如果有人因此而离开,那就让他走吧,他本就不属于你.
    做自己,你是独一无二的!
  •   好像看到了自己 = =
  •   一直以来,心里面隐隐有“拒绝被爱”的情绪
  •   本来想来此看些好书,可是后来才发现...........
    怎么也找不到,失望哦.........
    无意间发现了这段文字,也不错哦。
  •   2008-12-23 09:51:40 嘉美尤  不要把不一定矛盾的东西给对立起来,比如自由和被喜欢被敬重
      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做最自由的自己,最真实的自己,那么如果还是有人喜欢你敬重你,他们所敬重和仰慕的,就是最真实最自由的你,你也就不必受那些束缚了
      对我来说就是如此,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宁可被一些人讨厌,我也选择做最真实的自我
    ===
    说得没错。
    但是有时候做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总是有各种无形有形的束缚。
    忠实于自己可能会伤害或影响到别人,因此有时候我们会假装很快乐,很幸福,让身边的观众和真正关心我们的人放心。
    恐怕这也是一种自私吧,因为内心不好受的时候,我们需要安静,而不是别人的嘘寒问暖。
  •   回LS,做起来的时候就要考虑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问题了
    一方面是坚持的原则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是坚持原则给他人造成的不良感觉的程度
    比如说原则的重要性低,属于细枝末节的,但给他人造成的感觉十分不好,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妥协
    但大原则肯定是要坚持的
  •   人不识因为了解才喜欢另一个人的,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
  •   嗯 很有可能 但是你终究上贼船了。
  •   你只是普通人,要这样想。
  •   是啊,人因为不了解喜欢另一个人,因为了解才开始不喜欢
  •   精辟,好
  •   不自信
  •   哪一个是真实自己,有时候你也忘了吧。
  •   就是喜欢.包括他哪些在夜里想想折磨人的缺点,可还是会喜欢...
  •   不要把自己认的太清楚,也许我们会更快乐!
  •   啊~小北 还是喜欢你~
  •   善良而小心翼翼……这就是小北吧 与你不同的是我喜欢狗 虽然对这种期待诚惶诚恐……
  •   覺得 做壞人也不錯啊。
  •   我们拥有相同的难题。我就是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一起,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   对自己在旁人眼中的期望值太高
    只能说你也喜欢他
    你还差个定语
    我不喜欢和相互喜欢的人在一起
    通病
  •   人生就是矛盾。。
  •   两个不喜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人,恋上后,相互逃避,没有结果……
  •   嗯,同感!所以我要找一个喜欢我的,什么事可我来!
  •   呵呵
    找一个可以不必拘束的
  •   做人真累啊。
  •   为什么要把喜欢弄得这么沉重呢?
  •   同情楼上的
  •   有时候会这样……不过真的真的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只会嫌对方爱自己不够了……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可能只是因为那个人本来就没有吸引力
  •   大爱楼主……被束缚了太久了的我们,也许连我们原来的样子也忘了。人生是一个过程,我们的样貌被不断的塑造,即便是束缚,也会改造我们原有的样貌或者说真实的我们的模样也会被束缚改造。有人说,人生贵在行胸意。不要泯灭了我们的激情,我想,这才是重要的。
  •   所以我不敢让他们看到他们认为之外的我,我怕会不被喜欢而失去他们。
  •   我觉得是一种未加验证其合理性的对人性的束缚。但是这种束缚虽然盲目,但也有某种程度的可敬、圣洁和高尚。
  •   个人觉得窄门里的故事,在一般思维的人看来确实是 所谓不幸的。
    但是只要仔细看看第八章里面,男主角在和表姐分手之后的那段内心独白,就可以看到其实这段感情在纪德看来,并非就一定是不幸的。
    从优美的程度来看,窄门要远远超过背德者;可能一个原因是窄门比背德者的创作时间要晚好几年,纪德的文笔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锤炼~
    另外,对于背德者,也没有什么对于所谓道德的背叛吧。。。感觉纪德这样的人,应该对于所谓道德是无感的,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去做了——这是他作品里面的魅力:坦承。
  •   这个我还没有看过,不过我会找找纪德的日记看看他有没有提到.
  •   今天看了第一遍,你说得已很全面了.这部小说的确是复杂.
    我也很想理清楚.
    我第一遍看到的东西与你看到的不一样.乏味和不能被人理解,总是无端的被人误解.被人否定.
    有人说他不适合写戏剧,有人说他不适合写诗.只有他身边的两个人说他适合写这本小说,但是他们对他的虽是不理解但却也不是理解而是误解。
    他说要外出,但是外出的结果是仍然一切与原来一样,因为他所忍受的东西并不仅仅会发生在沼泽地带,它们就是日常生活。
    帕吕德指的就是沼泽地。
  •   谢谢你啊,让我理清了一点~~不过再有一个问题:帕吕德指的就是沼泽地。
    哪里的考据?
  •   你为什么要写书?
    也许只是为了不让自己无事可做。
  •   在文末.
  •   《帕吕德》(1895)(英译本名为 "Marshlands",即"沼泽地")
  •   很棒的书,因为书本身太复杂,太多层面,目前我也只有大段摘抄的冲动~
    关于书名"帕吕德",法语直译的确是“沼泽地”(比较老的一个法语词)
    但我觉得仅解释为“沼泽地”过于简单,
    其实整本书都在讨论什么是“帕吕德”
    他有很多层含义,
    开篇先提到——
    (于佩尔)他说“哦,你在工作?”
    我回答“我在写帕吕德”
    -“那是什么?”
    -“一本书。”
    接着作者引用维吉尔的诗,翻译完诗后说
    “帕吕德,是一个关于无法旅行的人独特的故事,
    在维吉尔的诗中他叫做蒂提尔,
    帕吕德讲的是一个人,有一块像蒂提尔那样的地(地里满是石头和沼泽),
    他并不努力逃离,
    反而安于现状,
    就是这样……”
    之后,作者遇到的每个人几乎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
    “帕吕德”是什么?
    他的回答看起来相近,却每次都会多一些更深的含义和注解,
    等读完全书也许多少能意会到一点这个词吧~
  •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特别迷茫,整本书似乎没有一个集中的思想,但是处处透露着生活的哲理,想整个去捋顺,却无从下手。因此搜了下书评......这本书确实很特别,莫名的喜欢,今后会一遍一遍地再看的。或许每次看完,关注的重点都会不一样。
  •   这个女人是承认自己作的~~~~~~~~
  •   你说的没错,她看重的不是俗世的幸福,而是精神上的永生。对祈求在天堂永生的人来说,牺牲生命真的不算什么。
    阿莉莎的性格基点就是一个宗教狂,她认为只有牺牲才会带来巨大的幸福,不相信不经牺牲得来的幸福,在现在看来当然很偏执,但是偏执和清高的人自然也有她的魅力在。
  •   我总是有一种想为你死的冲动,因为我不知如何才能将你打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