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灵魂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华夏  作者:儒勒·米什莱  页数:249  字数:233000  译者:李玉民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今天出版的完全是家庭的产物。这本书,如果能称为书的话,是在我们休闲时刻、午后闲聊、冬季阅读、夏天交谈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  两个勤奋的人,在一天工作之余,自然而然要相聚,将收获放在起,通过这夜晚的最后一餐来恢复气力。  难道可以说,我们就没有别的合作者了吗?如果避而不谈,就未免有失公道,违背情义了。住在我们房檐下的燕子天天见面,都参加了交谈。家养的红喉鸟在我周围飞旋,也投进了悦耳的音符,有时夜莺举行隆重的音乐会,暂时打断了这种谈话。  岁月沉重,生活、工作亦然,我们时代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生活的知识界四分五裂,还没有什么来替代。历史通过艰巨的劳作,把教育视为消遣,这种教育就是友爱。劳作的间歇则只有寂静。如果不是向大自然,那又该向谁寻求休息,重振精神呢?  强大的十八世纪身负千年的战斗,在歇息时就躺在贝尔纳丹.德.圣比埃尔②的可爱而慰人的书上(尽管科学含量不高)。书的结尾引用了拉蒙这句感人的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涕泪涟涟,有多少损失无法挽回啊!”  我们尽管也有所丧失,但仍有所求,而不是独自垂泪,也不是安抚受伤的心。我们要寻求一种补药,以便往前行进,寻求一眼永不干涸的泉水、一股新的力量和一双高飞的翅膀!  李重光教授曾说过,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音乐。我在给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讲课时也说过,音乐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天赋,但这种天赋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藏一样,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发掘”出来。这种发掘工作就是音乐教育。科学研究表明,3-5岁是一个人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对这么小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便成了家长和老师经常议论的话题。根据对许多孩子的跟踪调查,并总结音乐教师们的经验教训,我得出如下结论:要想使孩子们在音乐上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得更快一些,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或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懂得点音乐。  本书就是为家长、幼儿园教师和三到五岁的孩子们写的。基于读者对象的考虑,本书尽量采用既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规范的语言来阐述音乐道理。在内容的编排上紧紧围绕音符、音阶、节拍、节奏和自然大、小调的学习,以视唱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识谱、听音、模唱和节拍节奏训练等融入其中,同时选编了中外一百多首孩子们爱听爱唱的歌曲作练习用。  本书作为一种音乐入门的基训教材,同时又是作者多年从事乐理教学的一种总结,甚至有些语言本身就是作者讲课时所说的话,所以难免有些不到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飞鸟》和《大海》两部分。鸟儿是神圣的族类,是上天派来保护人类生命的使者。鸟类给大自然增添无限的生机,向人类昭示着许多道理。海洋动物世界是最奇妙的世界,向我们演绎着一幕幕梦幻般的场景。作者观察自然界的这种无比欣喜的眼光,对待飞鸟和海中生物的这种无限温情的博爱,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这是作者代表人类对大自然灵魂的第一次礼赞。

作者简介

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1798-1874),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研究领域中成绩卓越,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令人读来兴趣盎然;他以历史学家的渊博来写作散文,情理交融,曲尽

书籍目录

灵魂的礼赞鸟儿 我是如何研究起自然的(代序) 卵 极地 翅膀 翅膀初试 翅膀的胜利 岸边 美洲的养鹭场 战斗 净化 死亡 阳光 暴雨和冬天 迁移 温带地区的和谐 鸟类 劳动 鸣唱 鸟巢 鸟城 训练 夜莺 夜莺续篇 结论大海 岸边观海 沙滩、石滩和悬崖 沙滩、石滩和悬崖续篇 水圈、火圈——河流与大海 海洋的脉搏 风暴 一八五九年十月的风暴 灯塔 繁殖力 奶之海 粒子 血之花 世界的创建者 鱼 鲸 美人鱼 万国的新生活名家评论米什莱生平和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鸟儿  献给米什莱夫人  我将你的东西题赠给你:  《鸟儿》  《昆虫》  《大海》  这三本书是家庭和我们夜晚温柔谈话的产物。  完全是受你启发写成的,没有你,我还会一直在我的耕田上,沿着人类历史的崎岖道路走下去。  完全是你酝酿准备的,我从你手中接过这大自然的丰收。  也是你为之剪彩的,你将祝福它们的神圣之花放到终点。  儒勒·米什莱  我是如何研究起自然的(代序)  我今天出版的完全是家庭的产物。这本书,如果能称为书的话,是在我们休闲时刻、午后闲聊、冬季阅读、夏天交谈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  两个勤奋的人,在一天工作之余,自然而然要相聚,将收获放在一起,通过这夜晚的最后一餐来恢复气力。  难道可以说,我们就没有别的合作者了吗?如果避而不谈,就未免有失公道,违背情义了。住在我们房檐下的燕子天天见面,都参加了交谈。家养的红喉鸟在我周围飞旋,也投进了悦耳的音符,有时夜莺举行隆重的音乐会,暂时打断了这种谈话。  岁月沉重,生活、工作亦然,我们时代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生活的知识界四分五裂,还没有什么来替代。历史通过艰巨的劳作,把教育视为消遣,这种教育就是友爱。劳作的间歇则只有寂静。如果不是向大自然,那又该向谁寻求休息,重振精神呢?  强大的十八世纪身负千年的战斗,在歇息时就躺在贝尔纳丹·德·圣比埃尔的可爱而慰人的书上(尽管科学含量不高)。书的结尾引用了拉蒙这句感人的话:“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涕泪涟涟,有多少损失无法挽回啊!……”  我们尽管也有所丧失,但仍有所求,而不是独自垂泪,也不是安抚受伤的心。我们要寻求一种补药,以便往前行进,寻求一眼永不干涸的泉水、一股新的力量和一双高飞的翅膀!  这样的作品,不管是哪一部,应像任何真正的生物那样,至少具有新生的特点。它是在温暖的孵化中慢慢形成的,而且正是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则,才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两颗灵魂孵化它,一颗可以说生于自然,始终保留其香气和味道。另一颗则阻遏在人类历史的艰险路上,始终处于断绝自然营养的境地,因而更趋向大自然。  历史绝不会放掉它的人。谁只要喝过这种苦涩的烈酒,就要一直喝到离世。即使在艰难的日子里,我也从未离开过。我写九三年,终日履行这最后的职责,走在荆棘中。晚上则听听博物学家或旅行家温和的叙述。我聆听并赞赏,至少容纳了这些,但我还不能静下心来,走出我的思绪,总不肯将我的忧思和风雨掺进这种纯净的生活中。  我并不是对这些英勇的人的伟大传说无动于衷,他们的工作和旅行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我在历史中讲述祖国的伟大公民,同世界这些公民是近亲。  而我本人,早在自然科学中,就衷心地颂扬了法国大革命;那是拉马克和若弗瓦·圣蒂莱尔的时代,他们在方法上极富成效,给所有科学增添了巨大活力。我又在他们合法的儿子身上,在继承他们精神的精干的孩子身上找到他们,该有多么高兴啊!  首先要举出《鸟世界》的作者,他又可爱又独特,如果不是最为风趣的,也早就应该称为最有实力的一位博物学家。这一点我还要不止一次地重复,不过,在本书一开头,我就急于将第一份敬意献给一个非常伟大的观察家。那位观察家在亲眼所见方面,同威尔逊或奥杜邦一样严肃,一样专业。  他却自我毁谤,说是在这部美好的书中,“他只找个借口谈论人”。恰恰相反,许多书页足以证明,除了类比之外,他喜爱并观察鸟本身。正因为如此,他记述了鸟的生动的传说、有力而深刻的拟人化形象。在图斯奈勒的笔下,某种鸟现在成为一个人,并永远是一个人了。  然而,大家要看的这本书,比起这位杰出大师的书来,是从不同的观点出发的。  绝不是对立的观点,而是并行不悖的。  本书尽量做到只以鸟论鸟,避免类比人。除了两章之外,全书写法就好像世上只有鸟,从来没有人。  人!我们在别处遇见的机会已经够多了。在这里则相反,我们需要一个避开人世的借口,那就是古代的孤寂和荒漠。  人没有鸟无法生存,唯独鸟使人免遭昆虫和爬行动物的侵害,但是,鸟没有人却能生存。  不管有人还是没有人,鹰照样高居于阿尔卑斯山的宝座。燕子每年也照样迁徙不误。军舰鸟没有人观察,还照样盘旋在孤寂的大洋上。夜莺在树林里,不必把人作为听众,会更安全,照样可以唱绝妙的赞歌。为谁唱呢?为它所爱的,为它的一窝雏莺,为树林,总之,也为它自己,它本身就是最知音的听者。  本书和图斯奈勒的书还有一点不同:图斯奈勒再怎么“和谐”,又是平和的傅立叶的弟子,他都丝毫没有丧失猎人的本色。这个洛林人尚武的志向,无处不赫然表现出来。  本书则不然,是一本和平的书,写作的宗旨恰恰是憎恨狩猎。  猎取鹰和狮子倒还可以,但绝不应该猎杀弱小的动物。  我们在这里教授的内心的宗教信仰,就在于人将以和平的方式团结整个大地,并逐渐认识到,任何收养的动物,一旦进入家养的状态,或者出于天陛至少能和人建立睦邻的关系,这就比宰杀对人有益百倍。  人只有认真致力于大地所期待人的事情,才会真正成其为人(在本书末尾还要谈到这一点):动物和解并和睦共处。  “女人的梦想。”有人会这样说。这又有何妨?本书掺杂几分女人的心肠,对于这种指责,我看毫无必要反驳。我们要当作一种颂扬来接受。耐性与和悦、温良与怜悯、孵化期的温暖,这些特性便可以培育、保存并发展一种动物。说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生物,那好哇!它一定会多产,其他的会陆续出世。  我离开了我从未离开过的巴黎,这座容纳三个世界的城市,这个艺术和思想的家园。  我每天去履行职责和处理事务,但是尽快赶回家。巴黎的喧嚣、远远传来的隆隆车马声、流产的革命的冲击和反响,都使我与自然离得更远。到了一八五二年春天,我非常情愿地脱离了,打破了我的所有习惯;我又辛酸又高兴,关闭了我的书房,将我的书籍锁起来,我生活的这些伴侣,当初以为肯定能永远陪伴我呢。我尽量往远走,直到南特才停下来,这里离海边不远了,城市建在山丘上,能望见布列塔尼发黄的溪流注入卢瓦尔河,同旺代的灰色水流相混。  我们安顿在乡下,房子很大,在连绵不断的雨中孤零零的,而在这个季节,西部海滩都被雨雾淹没了。这里到海边有一段距离,受不到海盐之气的影响,降下的大雨都是淡水。房子是路易十五时期的风格,久无人居,乍一看有几分凄凉。它虽然坐落在一处高地上,但还是相当昏暗,一面是厚厚的千金榆树篱,另一面则有参天大树和数不尽的未剪枝的樱桃树。周围一片绿茵,溪水即使在夏季也不流淌了,整个住宅处于美妙的清凉世界。  我特别喜爱疏于管理的园子,而这座园子令我想起意大利别墅弃置不管的大葡萄园。但这里蔬菜和千百种草木杂生,十分悦目,是那些别墅所没有的:圣约翰节的各种花草,每株草又高又壮。樱桃林枝丫被红色果实压弯了,也给人以丰产取之不竭的印象。  这里天空潮湿而温和,草木生机勃勃,又柔美又繁茂,不像意大利那样虽美妙却流于肃穆。尽管一座大城市近在咫尺,这里望不到一点远景,只能看见一条名叫埃德尔的小溪从山丘脚下流过,投入卢瓦尔河。的确,这里茂盛的草木、这片原始的果林,遮住了全部视线,必须登高远眺,上到一座小钟楼,近景就尽收眼底,望见一片片树林和牧场、远处的建筑物和钟楼。即使在小钟楼上观望,远景还是有限,城区只显露出侧影,还望不见它那条大河、岛屿、航船和商业的繁忙景象。离这个大港口不过两步远的地方,却毫无迹象,还以为置身荒野,在布列塔尼的荒原或旺代的林间空地里。  随着节气变化,空气湿度下降,我逐渐发现这处居所的真实而严肃的性质,要比乍一看所以为的景色更为多姿多彩,更为美丽,美得动人,能逐渐沁人心脾。地处布列塔尼的大门口,却拥有旺代的茂盛的绿荫。  我看到到处都是鲜花盛开的粗壮的石榴树,真以为到了南方。木兰也不像在别处所见的那样瘦弱,而是枝叶挺拔灿然,形同大树,硕大的白花满园飘香,厚厚的花蕊不知含有什么大量能穿透空气的蜜油,其香味能将你裹住,到哪里也不离散。  这回我们有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园子、一个大家庭,有无数的家务活要干,此前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一名布列塔尼野姑娘只能帮着干些粗活。我每周进城一趟,除此之外,我们完全离群索居,但是这种孤寂又十分繁忙:一大早就起床,在鸟儿刚醒来的时候,甚至天还没有亮。当然,我们几乎跟鸟儿一样,也早早睡觉。  蔬菜果实这样丰盈,又生长各种草木,因此,我们有条件养许多动物,但是只一点难处:我们喂养它们,和它们完全熟悉了,我们就不大让它们做盘中餐了。反之,我们栽种瓜果蔬菜,却遇到一个大麻烦:幼苗还未长起来,就几乎被吃光了。  这片土地肥沃,植物丰茂,但害虫也多:有巨型贪吃的蛞蝓、贪婪的昆虫。一天早晨,我们提了一大木桶蜗牛。次日就见不到了,仿佛一锅端了。  我们养的鸡特别勤劳。不过,那只灵巧而谨慎的鹳更加有效得多。它是荷兰和所有潮湿地区的杰出清理工,我们西部地区无论如何也应当蓄养!人所共知,荷兰人对这种出色的鸟十分珍惜。在荷兰的市场上,可以看见鹳一只腿平静地伫立着,在人群中间遐想,感到自身非常安全,如同在极僻远的荒野里。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荷兰农民有时不巧弄伤了自家的鹳,比如弄折了腿,就给它安一条木腿。  扯回话题,对一个无须集中精神的人来说,在南特的日子就会美不胜收。这地方景色优美,工作非常自由,这种环境既恬静,又十分温馨,是极为难得的一种和谐,在生活中几乎从来遇不到。这种温馨恬静,同我现在的思想,同我忙于写作的阴沉的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时我撰写九三年的历史。英勇而惨烈的历史包围住我,占据我的心,怎么说呢?就是在消耗我。我在自己的周围所拥有的所有幸福的因素,全为了工作而牺牲掉,推迟到我很可能利用不上的时候,每天都感到遗憾,不断地黯然回首。情感和大自然每天都要同人世的忧思搏斗。  这种搏斗本身,将永远是系我心怀的回忆。在我的思想上,这地点始终是神圣的,再也不会以别种形态存在了。房合拆毁,原址另外再建起一所。正因为如此,我才稍微多讲几句。然而,我的雪松却幸存下来,这是极为罕见的事,因为在这个时期,建筑设计师仇视树木。  不过,我的写作临近结束的时候,一些阴影从这野蛮之夜中变得明晰了。我忧伤的心减少了几分苦涩,确信从此留下了这座纪念碑,一座残酷的但富有经验的纪念碑。我重又开始听见孤寂的声音,而且我认为比起在别的年龄时听得更清楚,只是耳朵已不习惯了,要慢慢地恢复,如同死过去一段时间又复活的人那样。  我年轻那时候,还没有被这无情的历史捉住之前,就曾感到了大自然,但显示出的是一种盲目的热情,一颗心炽热有余,温情不足。前不久搬到巴黎郊区,我重又萌生了这种感觉。我不无兴趣地看到,在干旱的土壤里,我的病恹恹的花对每天傍晚主人的浇水十分敏感,在快意中显然感激涕零。在南特更强上百倍,四周的自然多么旺盛、多么丰美,目睹青草每小时都长高,周围的动物繁衍,我也应该发新芽,在这种新的感觉中再生!  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召回我的思想,打破忧戚的魔力的话,那就是阅读一本书:晚上,我们有时读读图斯奈勒的《法兰西的鸟类》;思想从国家过渡到大自然,这真是又惬意又美妙。只要还有一个法兰西,她的云雀和红喉鸟、她的灰雀和燕子的书籍就会百读不厌,一版再版。如果没有了法兰西,我们在这些精辟的书页里,还能重新找到我们最好的东西:这片土地的真正香味、高卢的意识、法兰西精神,乃至我们祖国的灵魂。  补充一件不属于青春的极美的事。作者出生在默兹,那是出猎人的地方,他本人在年少时也是个狂热的猎手,但似乎被他自己的书给改变了。他显然在游移不定,一边是他青年时猎杀的最初习惯,另一边是他的新感情,是对他发现的这些动人的生命、对这些灵魂和他承认的这些人的温情。我敢说从此以后,他再打猎就不可能不内疚。作为这个爱和纯真的世界之父和第二个创造者,他会在他们和他之间找到一道同情的栅栏。什么栅栏呢?他的作品本身,他让他们活跃起来的书。  我刚动笔写这本书,就不得不离开南特。我也生病了。气候潮湿,长期工作过度劳累,当然,尤其是我思想的搏斗,仿佛侵害了我身上从来控制不了的这根活力的神经。燕子为我们画出了路线,我们沿着路线去了南方,将我们流动的巢安放在亚平宁半岛的一条沟壑里,距热那亚有两法里。  处境好极了,四面遮护而免遭侵扰,在这气候多变的海岸,能保持气温稳定,这真是惊人的天幸。冬天这里根本不生炉火,有阳光,一月份也还很温暖,这鼓励了蜥蜴和病人出来,它们以为是春天呢。然而,我还有必要指出吗?这一片片橘树林、柠檬树林,望去非常和谐,叶冠常年不变,蔚蓝的天空常年不变,景色难免就单调了。这里极少有活跃的气氛。小鸟很少,几乎见不到,也没有海鸟的影子。鱼同样罕见,没有搅动清澈透明的海水。我一眼能望到海底深处,什么也没看见,唯有孤寂,唯有这个大理石海湾水底的黑白两色石头。  周围一片寂静,大海熠熠闪光,但是孤零零的,非常单调,只有远处偶尔驶过几只航船。禁止我工作,三十年来,头一回同我的笔分手,走出一直同纸墨为伴的生活。这种停歇,我原以为很贫乏,其实对我来说极富成果。我注意看,仔细观察。一些陌生的声音在我身上醒来了。  我们离热那亚和在那里的好友相当远,唯一的社交圈子,就是一小群蜥蜴。它们在岩石上窜动,在阳光下嬉戏或睡觉。

媒体关注与评论

  米什莱在写作中,不断寻找自我,考验自我,同时也总在吸引对话者,引导读者的自我脱离自身,在自由中获得新生,获得自我解放。在这个意义上,米什莱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法】J.塞巴舍尔  米什莱的历史著作是名副其实的法兰西抒情史诗。  ——【法】泰纳  米什莱赋予大海一种朦胧的动物性、一种有意识的母性。他讲述这些事物,有他独特的语言,每句话都打开一个深渊。  ——【法】皮埃尔·洛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自然的灵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