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

出版时间:2009-04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作者:顾实,钱基博,高亨,马叙伦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前言

  《庄子·天下篇》者,《庄子》书之叙篇,而周末人之学案也(旧日学案,今日学术史)。不读《天下篇》,无以明庄子著书之本旨,亦无以明周末人学术之概要也。故凡今之治中国学术者,无不知重视《天下篇》,而认为当急先读破也。虽然,读破《天下篇》,谈何容易!读古书之难,有如攻金城汤池者然,非用尽方法,不能攻破也。其方法奈何?则可断言日,非熟玩《庄子》全书,则不能读《天下篇》。有如“神圣明王,皆原于一”。夫一者何谓也?则谓夫天地之德也。此非熟玩《庄子》书,不能下此断语,而其他可知也。此一法也。非遍读群经百家之书,则不能读《天下篇》。有如世史之守,六艺之典,百家所闻,皆数也。此非遍校群经诸子书,不能下此断语,而其他可知也。此二法也。是故不读《天下篇》,则不可以读《庄子》全书,亦不可以读周末人著书也。而不熟读《庄子》全书,不遍通周末人著书,则亦不可以读《天下篇》也。更进而有要法者,则理会古人之语言词气,是也。一日识字,字尚未识而侈言发明,何异白昼见鬼?昔人谓不通小学,则不可治经。余谓不通小学,则不可以治诸子。通小学者,明乎文字之声音假借,而正其训诂;则不烦章句委曲,而奥义自辟。虽然,其弊也,或失之破碎支离;故单独此法,又不可以行也。二日通文,文尚未通,而高谈学术。

内容概要

《庄子·天下篇》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滥觞,是研究周秦学术思想的关津。系统而专精地对《庄子·天下篇》注疏者,以五家最为卓出,即顾实《讲疏》、钱基博《读疏记》、高亨《笺证》、马叙伦《述义》、谭戒甫《校释》。本书将前四部合编一册、重排付梓,以网部注疏首次出版的时间为序,各书目录一仍其旧。另收录严灵峰《的作者问题》及张恒寿《论的作者和时代》两篇专文作为附录。

书籍目录

编者说明顾实:《庄子·天下篇》讲疏  自序  一 原一  二 墨翟、禽滑厘  三 宋锈、尹文  四 彭蒙、田骈、慎到  五 关尹、老聃  六 庄周  七 惠施  附:考六家诸子拟年表钱基博:读《庄子·天下篇》疏记  叙目  总论  墨翟、禽滑厘、宋钎、尹文  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  庄周、惠施、公孙龙  附: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指》考论高亨:《庄子·天下篇》笺证  第一章 论百家学说所由生  第二章 论墨翟、禽滑厘之学说  第三章 论宋钘、尹文之学说  第四章 论彭蒙、田骈、慎到之学说  第五章 论关尹、老聃之学说  第六章 论庄周之学说  第七章 论惠施与辩者之学说马叙伦:《庄子·天下篇》述义  序言之一  序言之二  述义  庄子年表序  庄子年表  后记附一 严灵峰:《庄子·天下篇》的作者问题附二 张恒寿:论《庄子·天下篇》的作者和时代

章节摘录

  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故至人者,亦即真人之别称也。他若《齐物论篇》日:“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山木篇》日:“至人之自行,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庚桑楚篇》日:“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俪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生之经。”《列御寇篇》日:“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田子方篇》日:“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达生篇》日:“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傈。”《天道篇》日:“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外物篇》日:“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难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贱。故日至人不留行焉。”此诸文,亦俱可为至人作说解也。虽然,老子、孔子皆有至人之德,《田子方篇》老聃告孔子日:“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离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德充符篇》无趾谓老聃日:“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是孔子者学老子者也。故老子《道德经》亦名日《上至经》,而《孔子世家》称孔子为至圣,其所由来,俱可睹矣。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刘勰《文心雕龙·序志》

编辑推荐

  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 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於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颁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册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庄子·天下》无疑是研读先秦思想史的必读篇目,但一直以来,由于《庄子》一书的作者问题众说纷纭,《天下》到底是谁写的也就莫衷一是了,有人说这是庄子写的,因为那个时代除了庄子没人能写得出这样高屋建瓴的文章;有人说不可能啊,这应该是庄子后学的作品,你看都把庄子吹乎成最高境界了;还有人说这可能是一个儒家的人物写的,理由是《天下》把“儒学”放在了“百家之学”外面,很是尊崇。当然,作为中国的“第一篇思想史”论著,《天下》篇的作者是谁都抹杀不了《天下》篇的重大意义,这种对先秦学术的近距离扫描给我们提供了最客观的记录。这本书择选了马叙伦、钱基博、顾实、高亨四位先生对“天下”篇的诠释,毋庸讳言,四位先生都是响当当的学者,他们的注释与阐释旁征博引,显示出了极强的国学功底与哲学学力,这对于我们理解“天下”篇是极有帮助的;但同时,四位先生的观点不尽相同,对字句的解释差异也非常大,容易让初读着产生很多困惑与不解,而且,四先生的民国背景也使他们的解释沾染上了很强的时代气息,还有,个人的意见也掺杂其中,让人无所适从。我觉得,初读《天下篇》的读者大可不必面面俱到,非要搞清楚四个人孰对孰错,实际上,在学术领域里没有对错,只有优劣,而且这种优劣还是相对而言的,初读者可以只凭依着其中一家的解释进入《天下》,等到相熟了,便可以遍览四家,“择其善者而从之”,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了。
  •   《庄子》时时诱惑者国人但不好读,《天下篇》亦然。
    通过《天下篇》可以窥视儒学的核心奥秘。
  •   顾石将“内圣外王”释为儒家之精神,钱基博将“内圣外王”训为庄子思想主旨,将之集于一体,很有意思啊。解释的力量啊!
  •   不错的书,经典,大师级
  •   书很好 谢谢卖家
  •   找了很多地方,终于买到这本书了,非常开心。
  •   印刷不错,内容更是没的说,很值得收藏。
  •   内容很有研究价值,正准备研读中,希望这个系列的其他书不能都是这种纸型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