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毛姆  页数:1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雨》写于1927年,出版前刊登在杂志上。这篇作品的发表标志着经过20年的空白之后毛姆又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写作。《雨》是毛姆和海克斯顿1916年南洋之行的产物。他的目的地之一是萨摩亚群岛。在毛姆和海克斯顿去往东萨摩亚首府帕果的同船旅客中,包括一名传教士和他的妻子及一位要去西萨摩亚当酒吧女招待的汤普森小姐。汤普森小姐带了一部留声机,她整天在房间里放音乐开舞会,吵得其他人不得安宁。其实毛姆从来没和汤普森小姐说过话,他也仅仅和传教士夫妇说过一次话。他开始编造出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汤普森小姐和传教士发生了冲突,他写道:一名妓女从夏威夷飞来,降落在帕果-帕果。这里还有传教士和他的妻子,还有笔者。由于爆发麻疹,他们都来此地避难。传教士认为妓女的职业毁掉了她,认为她是个可怕而可耻的女人…… 异国情调加大了人物之间的陌生感和隔绝感,热带气候增加了紧张感。麦克菲尔医生是读者的参照物,他站在戴维森先生的正直和汤普森小姐的世俗之间。他开始关注其他人物的行为,他像医生一样冷漠地观察着每个人,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才有所评价。其实麦克菲尔医生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者,这充分表明了毛姆的间接写作手法:故事中有许多问题——为什么汤普森小姐不想回到旧金山?戴维森先生“拯救”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有一些偶然的线索(毛姆使用预示的手法)和对话才能引导读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1874-1965)出生于中上流阶层的家庭。他聪明,充满了想象力。但在儿时,父母的先后去逝带给他沉重的打击,他被送给在英国肯特郡的叔父抚养。那里的生活使他落落寡欢,他得了口吃,且一生都没能治好。从少年时代开始毛姆便喜欢读书和去剧院看演出。就在此时他开始实现他梦寐以求的理想——成为作家。他的第一本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于1897年面世,受到广泛欢迎。之后,他的剧作《弗雷德里克女士》在英国引起轰动,并给他带了名望和财富。毛姆以法国画家保尔·高更为原型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1919年出版后受到普遍欢迎。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后期创作的,其代表作《人性的枷锁》(1915)是他四十几岁时完成的,随后有1928年的短篇小说集《艾兴顿》和1944年创作的《剃刀边缘》。《

书籍目录

简介Rain雨

编辑推荐

  遍览西方经典文学名著,题材丰富多样;  语言生动地道,保留英文原汁原味;  对应剑桥英语等级考试;  双语对照满足学习与欣赏的需求;  英文注释版和英汉对照版,满足没教学与阅读的需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从07年的10月起我迷上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就开始收集他的书~这个版本虽不理想却还是要收~~~
       这篇短篇小说《雨》延续着毛姆对教条和虚伪的基督教和所谓的救世主的使者一般的传教士一贯的鄙弃,不屑与愤懑。之所以写这篇评论,是因为昨晚去别人家作客,一伙6人谈天说地。我在中间游离中猛地一想:呵呵,这个坐在我斜对面的的一脸的唯我独尊,满嘴的道德规则,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虚伪严肃的男人,不正是毛姆笔下的传教士戴维森先生嘛!而周遭人正为他的表象所震慑和迷惑,把他奉为座上宾呢!我们生活中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传教士呢!他们冠冕堂皇,脾气暴虐,自恃清高,能力超群,却是心胸狭隘,自我禁锢,执拗成性,欲望暗流~只要捉住了他们潜在的力大无比的欲望,哈哈,他们就不知道要变得多么肮脏,丑陋与下贱了。我想到这儿,斜靠在沙发上的我不禁微笑~
      
      
       终其所以,我总要归结到教育上,学校教育总是在不断卑鄙地压制和丑化学生的自然欲望以及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生存之道。最后学生毕业时感到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对于他们自己,他们一无所知,却只好去肆意发挥自己的自然天性了...
       突然想到怎么没有叫Explore Yourself的课程呢?
       要是学校里开这样一门课多好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自我探寻,自我探究,自我探索!同样是昨晚,和父亲谈起中医的调养情志与内脏病理,然后又提到了前段时间很热的中西医大战,我只是感到啼笑皆非,为什么要骂中医呢?不是一直在提倡中西医结合吗?两者间我当然更信任中医,中医更讲究现今流行的所谓:人性化和个性化。是因人而异,讲究内调外养,天人合一的。所谓健康便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而西医便是极端的无菌,杀菌,生化再加上把人整神经的所谓心理治疗。但有西医的技术相佐中医会走的更远,但谁知这又是不是把中医往火坑里推呢?中医原是多么浪漫的啊~
       而我们在学校的生理课和生物课只是西医的知识,颇为讽刺的是唯一与中医学沾点边的却是小学课本上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辞艰辛的精神。以至教育出的人们都相信西医的安全与神奇,鄙夷和摒弃中医。唉!觉今是而昨非啊~
      
       当人越贴近自然也就是越贴近自身,越爱自己了。自身的欲望再也没那么可怕和难以接受,再也不用以自己口中的教义与道德,别人身上的堕落与肮脏以及自我高洁和神圣的伪装来掩盖自己翻腾,扭曲的欲望了。
       Just Releasse It~
        
      Maugham & Me:
      2006年9月底买到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介绍里的一句话:“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就是为这个才买~可这书拿到了手就淹没在了我的书堆中~买了一大堆书后总是先读那些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书,那些,总之这本书和我的那些精神分析学,人文科学和难读的英文书堆在了一起~
      直到2007年10月26日,才读完了这本书~原因是年底对书的大清底~把那些没读完的都读完。然后进入了令人激动的久违的热血沸腾的状态!
      然后突然明白了以前看到的George Balanchine的话:I don't want people who want to dance,I want people who have to dance.
      艺术是让一个人Have to的事情,而非Want to...
       然后就买来Maugham的刀锋/The Razor's Edge 和人生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看 啊 看!很着迷,很喜欢,就像前几年就开始迷Oscar Wilde一般~也许比他还要浓烈~!继续收集.......
  •   当人越贴近自然也就是越贴近自身,越爱自己了。自身的欲望再也没那么可怕和难以接受,再也不用以自己口中的教义与道德,别人身上的堕落与肮脏以及自我高洁和神圣的伪装来掩盖自己翻腾,扭曲的欲望了。
    这段话很赞。
    毛姆笔下的戴维森仍然活在人群中,这话该给所有戴维森看看。
  •   看完后感觉传教士先生和文革时期有些人的心理一样,比如聂元梓,他们都自以为是最高尚的,而其实也的确做了些无私的事情——传教士后来的自杀应该也是无法面对这个真实的自己吧,反衬出他对自己以前的认识和期望——可就是不肯mind their own business, 而给别人带来伤害,最后自己终究不能成为真正的卫道士。
    看来人性在很多地方也是共通的
  •   我想跟你讨论下 雨 你说传教士最后为什么会自杀?是因为看到妓女又变回原样太受打击吗?可是那妓女为什么又会突然变回原样呢?没看懂啊~~不过我理解你的观点,明白作者要抨击的是哪一类人和事。
  •   呵呵,那我要重新看故事了,久远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 Men Are Pigs 不知道对你有启发没
  •   传教士自杀是因为他和妓女发生关系了,所以那妓女说男人都是猪。这事摧毁了传教士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他无法再以卫道士的形象活着,那么活着对他就失去了意义。
  •   对滴!
  •   同意! 宗教 很多时候就是 人性扭曲的 帮凶。 传教士的身份给了这些人公然的权利去践踏异己思想,满足自己专横,控制欲以及道德上虚妄的优越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