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生态影响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田世民 等著  页数:115  字数:104000  

内容概要

  本书从流域植被、滨河植被、湿地和底栖动物等方面研究了西线工程调水区的生态现状,分析了调水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内容有:运用动力学模型模拟了调水区的植被和侵蚀状态,提出了植被生态修复的措施;分析了滨河植被的群落结构特征,对调水影响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揭示了河床泥沙对河床演变及滨河生态的影响机制;以底栖动物为工具,综合评价了调水河流的水生态现状,对底栖动物和栖息地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化模拟。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西线调水区的生态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及相关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简介

杨吉山,男,汉族,河南开封人。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6~2008年在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就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貌学、河流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严登华,男。1976年生,安徽太湖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研究项目核心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兼职教授、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论文40余篇,专著8部。田世民,男,1981年生,博士。2009年毕业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河流水沙生态综合管理。本硕博期间曾荣获“河南省文明大学生”、“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毕业生”、“辩论赛最佳辩手”、“优秀学生干部”等20余项荣誉。已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SCI(E1)检索8篇,专著1部。王兆印,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泥沙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主编。国际水利工程学会理事、中华洪堡学者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泥沙运动、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余篇,英文专著和编著7部,中文专著和译著4部。

书籍目录

第1章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概况
第2章 调水区坡面植被与土壤侵蚀动力作用关系
第3章 滨河生态状况及与水分响应机制
第4章 河流水生态与水分耦合作用机制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调水至黄河流域。通过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筑坝建库,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进入黄河,是长江上游的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补充黄河水资源、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以及促进黄河的治理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与西部大开发紧密结合,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基本满足黄河上中游省(区)和邻近地区2050年前的用水需求,并相机向黄河下游供水,缓解黄河下游的淤积及生态问题。根据2002年底国务院批示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西线工程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从雅砻江、大渡河及其支流调水40亿m,第二期从雅砻江调水50亿m。第三期从金沙江调水80亿m。共调水170亿m。2005年水利部下文,鉴于西北地区缺水量较大,将规划的第一、第二期工程合并,合并后仍称为西线一期工程,综合考虑调水影响及工程规模等因素,推荐调水量80亿m。

编辑推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生态影响》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生态影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给朋友买的,很喜欢,说就是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