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作者:何平林  页数:240  

内容概要

  《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以生物学上的共生现象及其原理,提出资本共生理论,并以我国军工产业发展为例,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能量五大要素,构建资本共生的分析框架;通过理论工具、应用分析、实证研究、政策建议四大维度,对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可作为理论工作者、政府政策研究与决策部门、资本市场研究人员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理论与实务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导论1.1 共生概念及其研究现状综述1.2 产业发展的资本依赖性:以军工产业为例1.3 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命题的提出1.4 本书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2章 资本共生理论框架及共生单元2.1 资本概念及其发展2.2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的资本社会化理论2.3 资本共生理论提出及其研究框架2.4 资本共生单元及其内容第3章 资本共生基质3.1 资本共生基质与运营效率关系分析3.2 运营效率内涵及其辨析3.3 运营效率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第4章 资本共生界面4.1 边界运动观之下的资本运营内涵分析4.2 资本运动观之下的资本运营行为分析4.3 资本运营金字塔:吸收、扩张、优化第5章 资本共生环境5.1 政府行为:资本共生关系的催化剂5.2 公司治理:资本共生关系的重要基石5.3 投资银行:资本共生关系的重要纽带第6章 资本共生对军工产业作用机理分析6.1 军工产业一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6.2 资本共生拓展军工产业融资通道6.3 资本共生加速军工产业创新步伐6.4 资本共生催化军工企业治理效应6.5 资本共生构筑军工产业整合平台第7章 资本共生理论对军工产业应用分析7.1 资本共生环境与军工产业政策现状分析7.2 资本共生界面与军工产权改革现状分析7.3 军工资本共生单元培育现状分析7.4 资本共生基质与军工上市公司资本效率现状7.5 军工资本共生能量释放现状分析第8章 军工产业资本共生实证研究8.1 基于DEA分析的我国航空航天类上市公司效率评估8.2 基于DEA分析的国际航空航天类军工集团效率评估8.3 整体上市、资产注入行为与军工上市公司效率第9章 基于资本共生理论的产业发展政策建议9.1 打破资本共生中的路径依赖建立效率考核制度9.2 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提供有效产权制度安排9.3 融通风险资本建立产业投资基金9.4 研究资本共生条件下的产业安全问题附录A DEAP软件运行结果附录B 为军工人力资本提供有效产权制度安排的典型案例附录C 为军工人力资本提供有效产权制度安排的国家政策支持文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1950~1978年是初建时期。这一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仿效苏联军工产业布局体制,建设一个经济运行全面封闭、行政权力高度集中、布局规模相当庞大的军工产业经济体系。1966年开始的三线建设,加速了这一军工产业布局体系完善和发展。在军工产业初建阶段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是:高度计划经济导致其政企不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我国军工经济独立于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之外,成为一个高度封闭化的产业,无法与区域经济共生;企业办社会局面之下,军工冗员多等因素渐渐导致国家财政的包袱太重。  (2)1979~1998年是改革探索时期。这一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军转民为主要标志的适应性调整。由于我国军品任务萎缩、管理效率低下、企业办社会包袱巨大等原因,星罗棋布的军工厂逐渐沦落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军转民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军工产业改革探索步伐由此迈开。这一阶段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是:资金不断匮乏;能源及原材料匮乏;骨干技术人才流失;核心技术扩散;军品任务锐减,等等。  (3)1999~2006年是脱困调整时期。这一阶段产业发展主要特征是以军工企业脱困和军工能力调整为主线索的结构调整。军工产业摊子大、冗员多、战线长、效益差的主要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更加尖锐地凸显出来。随着政策性破产关闭、债转股、主业与辅业分离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结构调整措施的落实,军工产权改革逐渐加速推进。部分军工企业开始股份制改革和到资本市场上IPO融资。这一阶段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是:破产关闭后下岗人员安置问题;债务豁免等导致银行负担增大;军工企业设备普遍老化,大量设施设备亟待技术更新,资金匮乏更加凸显;主辅分离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等。  (4)2007年以后是改革纵深化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以股份制改造、IPO上市、并购重组为重点的产权制度纵深化发展。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本共生与产业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