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塔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弗兰克  页数:262  译者:李颖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很平凡的老妈,在儿子雅也三岁时,便带着他离开丈夫,独立抚养着他。  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明明手头拮据,却当场付出十几万现金买摩托车给我的老妈;一直到得了胃癌的临终,还拼命用不能动的嘴唇,不放弃地想在最后留一点什么给我的

作者简介

  利利·弗兰克(Lily Franky),本名中川雅也,散文家,小说家,专栏作家,绘本作家,亦身兼插画家,艺术指导,设计师,词曲作家,演员,无线电导航员,摄影家等职。1963年生于日本福冈县,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中川雅也是位时尚创意人,在日本各大电视台及报纸都有专栏。《东京塔——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是他的第一部长篇作品。因其故事情节感人而大受日本与华语地区读者欢迎,相关电影,电视剧也在持续热映中。

章节摘录

  妈妈那边的亲戚都喜欢赌钱,到盂兰盆节的时候,亲戚们都聚到一起,让所有的小孩子掷色子。我们要拿出一定的钱,然后掷两个色子。掷出一个“一”的时候,必须拿出跟赌资同样金额的钱,要是两个色子都是“一”,那就要拿出双倍的钱。大家轮流掷,谁掷出两个“六”,那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钱。  如果马上掷出两个“六”的话,那场上的钱还很少。要是转了好几圈还没人掷出两个“六”的话,由于有人会掷出“一”,所以场上的钱非常可观。  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是用盂兰盆节得到的零钱来当赌资,不过一般是一次十块。但是有时候在后面观战的大人会拿

编辑推荐

  日本各界公认国民文化新里程碑,日本哭泣小说首席代表,销售至今已突破210万册。  如果不想让人看到你泪流满目的样子,就一定不要看《东京塔》,这是一本写给你的书,你可以推荐给爸爸看,但一定不要给妈妈看。  继《佐贺的超级阿嬷》后,日本最感人的巨作,被媒体誉为“使读者不禁潸然泪下的作品”。  这本书掀起了只有半年的《挪威的森林》才能相提并论的阅读风潮。  这本书让许多日本离乡到东京打拼的男人在电车上哽咽。  这本书让女士不带着手帕或纸巾无法读完它。  这本书让日本人疯狂地想对妈妈产:“谢谢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京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东京塔》这本书,从一开始吸引我的就不是母爱的部分。这本书里有太多的句子,可以反映像我这样的废柴的心情。在一个全民狂欢、似乎大家都很有干劲地不断努力、不管多晚回家第二天都一脸阳光地出现在办公室的环境里,似乎只有我,怀着随随便便的态度在生活。房子、结婚、小孩……这些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朋友圈的话题,似乎跟我都没有什么关系,就好像高考完那时候、随随便便地填了个志愿一样,我过着任性的生活,看着自己年岁痴长,心理却好像还停留在十四岁的时代;虽然有感觉到这样好像不太好,但是却找不到说服自己必须要改变的理由、于是继续懒散地生活。
      
      就好像“我”,从大学退学,也不找工作。或者“我”的父亲,扔掉一份又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就这样向女朋友、表姐蹭着生活费,住着没有厕所的老旧公寓,过着没有钱买食物、借高利贷度日的日子。这时候“我”的父亲说,要这样混日子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
      
      是的。要做一个废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至少最核心的那个问题,很难找到解释——你为什么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
      
      回答了这个问题,才有后续的答案。比如“我”为什么没有去认真找工作,为什么穿着不合时宜的休闲服出现在一片黑西服的面试会场。比如我为什么拖延每一项应该去做的、其实并不那么困难的事。比如我为什么如此热爱睡眠、对每一次醒来如临大敌。
      
      “如果只热衷于自己的事情,就会感到被追赶着跑,总是跌倒,感觉时间停止了。如果只看见自己,只看见自己身体内的钟表.就如同世界的时间停止不动一样。可是,猛然停下脚步看看周围这样的余裕,即便拥有一瞬间,你甚至也能觉察到时间的流逝和动感。”
      
      读到像这样的句子,就会突然感到,啊,这正是我的感受。
      
      “我”的生活热情,其实来自母亲。劳作了一辈子、支撑着儿子的母亲,慢慢倒下了。当责任落到肩头、有重要的人要守护,废柴才能瞬间变身成超人,刺激他的是失去最爱的人的巨大痛苦和恐慌。就好像我还能每天出现在办公室的理由,是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和日渐老迈的父母。
      
      废柴大概都是幸福的,因为有依靠所以无所顾忌,因为有人接着所以不怕跌倒,因为被惯坏了所以随心所欲,因为自私所以对世界毫不在意。这个世界对废柴的恶意,原本是正当的。被宠坏的都有恃无恐;有人要守护才有勇气战胜恶龙。
      
      所以中川雅也拒绝再回忆这段过去。一个失去了最爱才幡然醒悟的前废柴,回头看时是只剩下巨大的疼痛和后悔。
      
      可是话说回来,人总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所以总是永远在后悔。
      
      
      
  •      之前看龙应台的《目送》时,感触颇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看到东京塔后半段的时候,我有点儿看不下了,有些离别,无论你多早就知道,所有人都会离开,父母会离开,可是看到作者的母亲深受病痛折磨时,还是感觉很难过。
       我知道啊,命运之河注定会将你我分开,一起的时光,过得太虚晃,都没来得及好好对你。我想,你对我的影响,会一直存在。
       看到微博上的一短话,愿我们共勉: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      妈妈总是说,你如果不出生在我们这个家庭就好了,因为我们家一点也不富有,不能让你像其他孩子那样一出生就过上最好的生活。我每次像大人安慰小孩子一样安慰她,你别乱想,出生在我们家多幸福啊。这不仅仅是安慰她,而是我确实是这样子想。
       妈妈是个很含蓄的人,从来不向我们表达她的情感。就像我在学校读书,她从来不会说想我。我放假了要回家,她也从来不会表达她很高兴。我感冒了,她总说没事,不吃药也会好的。高中的时候住校,学校里只有身上穿的一套衣服。第二天早上忽然降温到零度以下,一整天都想着妈妈会不会给送衣服来。一直到晚上打电话的时候我问她第二天还送衣服来给我吗?她会说最冷的已经过去了,不用再送了。我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对我还不如舅妈对我细心的人。可是我知道,她最爱我。
       第一次知道,妈妈要的也很少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放暑假,妈妈说她肚子痛,我说那我来洗碗吧。虽然最后也没有洗,但是妈妈却像得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去告诉舅妈。我家媛媛可孝顺了,我肚子不舒服还要给我洗碗呢。等这番话到我耳朵里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太惭愧了。
       上个学期的某一天,照例每天晚上和爸妈通电话。妈妈忽然郁郁的说:“今天我抱着小米粒,他的嘴巴抿起来,我说再这样子要打你了。这时候我忽然想到小时候我打你的事情。现在我想,当时怎么下的去手,我很后悔。”我忽然一下子难过起来,就好像心里堵着什么一样,觉得妈妈真的老了。也开始觉得委屈起来。从小到大我还算规规矩矩没做过一点出格的事情。为什么要打我?但是我还是说“没事的妈妈,现在都已经过去啦,我都记不得了。”可是这好像并安慰不了妈妈,那天的电话早早的挂了,大概我俩都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从小到大,基本上我所有的压力都来源于我妈妈,她虽然从来没有说过类似于“你一定要考第一名哦”或者“不能输给别人”这样的话,但是,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从我上幼儿园中班某天上课的时候抽风似地突然醒悟过来我要做个好学生起,学习好就好像变成我的使命一样。到后来,我也不能允许自己太落后了。虽然扪心自问,从小学到现在我确实没有真真切切的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的努力过,但是每次跟人家比较前,我都是满怀这种不能落后的心态的。虽然基本上每次升学考试在市里都是前几名,但是往往当爸爸妈妈为我高兴的时候,我自己却又觉得这样子的成绩是还不够的。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子,一方面告诉自己成绩不是一切,但是又只能严格要求自己。
       我上大学以后,妈妈就好像一下子变得八卦了。学习上的事情也不再关心了。开始关心我工作以及情感上的问题了。
       爸爸就简单多啦。爸爸总是对妈妈说我爱你,对我说我想你。总是像小草一样,妈妈是风。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对我说过重话,没有生过我的气。可是我对他并没有对妈妈好。他每次问我电脑问题我都觉得很不耐烦。
       反正我爱他们,尽管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对我溺爱也好严格也好,不美丽不英俊,总是问些所有父母都会问的问题,总是让我觉得不耐烦,大概是因为我的青春期叛逆一直延期到现在才开始,反正我爱他们。
       孩子越长越大,父母越长越小。我一定要学会如何耐心的与他们交谈,然后,尽我所有达成一切他们所想要的。
       这些都是我看了《东京塔》想到的。
  •     买了一年多的书,一直没看完。
      最近一直在头疼自己和妈妈的关系,不知道是自己晚熟,有叛逆的心理,还是什么。于是这两天想着把这本看完。
      语言很平实,叙述很平淡,没有大起大幅的情节,就是温和的家庭生活中,一个朴实善良坚毅的单亲妈妈带着儿子生活,伴着儿子慢慢长大。这个坚强、独立的妈妈,面对有些不学无术的儿子,总是给他鼓励,希望他只要快乐健康的活着就好。
      只是结尾真的太悲伤了,生了重病,怎么都不含疼不抱怨的一个母亲,反而写了很多话留给儿子的母亲,在亲友们的陪伴下能忍着胃癌大啖生鱼片的母亲。。。
      也许这就是‘妈妈’二字的定义吧。
  •     
       最早知道这部小说,源自于CCTV晚上十一点播放的海外剧集,那时候的自己读高三,偶尔会在睡觉前坐在客厅里不停的按着遥控器,于是有一个晚上,凑巧的看了一小半集,当看到电视里的那位母亲躺在病床上痛苦的呻吟而她的儿子却无能为力的的情景时,我想,这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深爱的人痛苦而你却无能为力。
      
       于是,后来在图书馆里,我找到了这本书,细细的读完。我想知道,我那时候所未看完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小说的封面上写着,“老妈和我,偶尔还有爸爸。”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我和作者一样,是一个三口之家,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但是爸爸的工作总是异常的繁忙,在我小的时候,记忆里,爸爸总是需要到处出差,而家里,经常性的只剩下妈妈和我两个人。但是,即使是这样子,我想起我的童年,仍然觉得是一个幸福的童年。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爸爸回家时又总会给我带许许多多的礼物。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拥有这样的一个家庭。
      
       我记得书中有一章写的是,世界上所有的思念都是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从前在父母的身边生活着,或许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现在自己一个人独自在大学里生活,才渐渐的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的思念的浓烈是其他任何的一种感情所不能够代替的。偶尔因为大学的功课事务的繁忙,稍微晚了打电话给家里,家里总会再等不到我的电话而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很忙。即使手边还有事情做,或许在跟别人说话,都会停下来,跟电话那一头的妈妈的说今日我做了什么什么事,即使琐碎无聊日日重复的内容,但妈妈还是会静静的听我说完。然后对我说,要自己好好的照顾自己。要吃好睡好。
      
       家里即使有什么麻烦的事情,父母亲也不会让自己知道,宁可等到我熟睡之后两个人在卧室里商量着事情,也不会表现出一丝半点的负面情绪影响我。我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对父母亲,所以才会让我每次回想起这十几二十年的时光是那样的幸福无忧虑。
      
       书里有这样的一段话。“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
      
      
       我想,我也很幸运,跟作者一样,拥有这样的一个母亲。想起幼稚园一直到高中的读书阶段,每天早上,母亲总是比我早起,做好早餐然后来叫醒我。偶尔我被吵醒还不耐烦的对母亲嚷嚷着不要吵我睡觉。想来就觉得自己当初实在不懂事,现在的自己,每天早上自己总会乖乖的听着闹钟就醒来,害怕一旦不醒来,就不会再有母亲来叫我起床,那样我就会迟到了。这样的早晨,总让自己睡觉有一种警觉性,没能很好的放心的入睡,总是要在心里默默的担心起床的事情。这种时候,才知道从前之所以可以那么无任何思想负担的入睡完全是依赖于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认真的用心读过书,总是随随便便的读,所幸的是,成绩也勉勉强强的能让自己一路从重点小学升到重点高中,可却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却突然不想再继续读下去,突然就患上了厌学症,整日抗拒去学校,总想着生病该多好,总是跟妈妈讨价还价的不想去学校读书,我想,那样的一个时候,我的母亲,应该感到挺难过的吧。以至于,今天,我因为高考的成绩不好在这里读大学。我想,我的母亲心里应该挺惆怅失望的吧。但她却从来没有因为念书的事情打骂过我。她总是尽可能的理解我,后来,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从来不因为成绩的事情责骂我。我的母亲是这样说的,读书不读书是你的事情,如果你自己不想要,那无论我们怎么样的强迫你,终究是不成的。
      
       我想,知儿莫若母这句话是没有错的。我的母亲是这样的了解她的女儿。可也就因为了解,让她不得不接受今天这样的一个结果吧。
      
       我真正决定要考大学,是在高考的最后三天里,之前的那一个星期,还在计划着高考后不读书之后的道路应该怎么样的去走,直到那三天,我才真正的决定一定要考上大学,无论是哪个大学都可以。可是,那时候我的成绩已经烂到惨不忍睹了。于是我拼命的强迫自己把能看的书给看完,把该背的东西尽量的背完,兵荒马乱的三天里,无力感时时出现,让自己不断的受挫,精神上的弦崩的越紧到最后只能无力的躺在床上无声的哭泣。并不是因为后悔之前没有读书而哭,而是为了不能让母亲骄傲而哭。这样的我,真的是不可原谅呐。
      
       所以高考结束,我也学到了很多。至少我想,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尽量的不让母亲失望,还要让她因为我而感到骄傲。
      
       但我其实知道的,母亲想要的是我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母亲的愿望从来就不关她自己,大都是对我的期盼,而最大的期盼也莫过于我能健康的生活,我的健康对于她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比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更要重要。也因为这样,我自己一个人在大学生活的时候,总会好好的照顾自己,不让自己生病。不让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担心,因为我知道,我的一分痛,对她可能就是十分痛。
      
       书里有这样的一首诗歌。
      
       所谓的母亲,是没有欲求的
        我的孩子将如何伟大
        会多么富有
        都不重要
        心底深深希望的是
        他每天都是健康、快乐
        就算有再昂贵的礼物
        也不及我的孩子可以心地善良
        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
        所谓的母亲
        当真是没有任何欲求的
        因此,让母亲哭泣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为的事情
      
      
      
       我想,这首诗歌很好的表达出了世界上所有的母亲的心情吧。所以,今后的我不能再让母亲为我而哭泣,我想让她因为我而绽放笑容。即使以后,母亲会老,满头青丝终会变成白发,眼角也会出现鱼尾纹,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母亲,她的笑容一定会是我看过的最美的笑容,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是我此生最爱的女子。
      
       这本书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老妈就像橡皮擦,越擦越小…… 小时候,是你牵着我的手,走过大街小巷;现在,就让我牵着你的手,走完最后一段……”
      
       我想,此生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母亲的老去。当我成长为一个有能力保护她的人的时候,她却已经老去,这是让人难过的事情,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我看过的觉得最难过的字句之一。我不想将来有一天,我的生命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对于母亲的爱,我一定要来得及。
      
      
      PS,这是我这学期写的读书心得。请勿转载或作他用。谢谢。
  •     东京塔。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因为父母很早就分居,实际上是在单身妈妈一个人抚养下长大的。文字有种简单的幽默。与其说在看一篇小说,不如说偷窥到男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前,想要一个男孩,就是因为我自己经历过自己的成长,想看看男孩子是怎样成长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生。这篇小说里,有青春期的反叛,有离开母亲后独自求学的逃课,还有成年以后的赌博和堕落。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不同于乖乖牌的自己,没有那么多教条,向善的呱燥。当然,他最后是上了正轨,不奇怪,因为他是个善良的人,懂得爱爱他的人,这样的人,不会一直堕落。堕落只是一个过程。
      
      当然,其中不乏感动人的细节,尤其是单身妈妈,无声的付出。这些,不是那么令我动容。我也是一个母亲,这些对母亲都算不得天大的事情。留在我印象里的,有这样几个片断。
      
      (1) 他对父母的关系是如此敏感,当父母一起出现时,哪怕他们只是一前一后地走着,对他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为人父母,不依自己心意的事情无数。第一要做的,是要为了孩子而爱家里那个人,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还仅仅是惯性和礼貌,要是互相不冷漠的,放在心上的一家人。
      
      (2) 每个人都有叛逆期,自己也有。这个切切不要忘记。不要当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个时期,过去就过去了,不要让他有太多负面的挣扎出现就行了。就象自己喜欢的sales一样,不打扰,不推介,不一直在10cm之内,而是如果需要帮助和讲解,他才在,他一定会在。
      
      (3) 他很清楚妈妈比爸爸更爱他。但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不会这样去比较的。有些时候,爸爸是不可取代的。比如帮他做一个木工,陪他喝酒(而不是聊天),带他去夜总会,批评他的字难看(妈妈肯定是夸的)……这些时候,爸爸就是爸爸,任何一个全能的妈妈,都不可能取代爸爸。
      
      (4) 毕业时,学画画的他不想找正式工作,一方面是难,另外一方面是自己也不一定喜欢从事专业的东西。他跟父母讨论,能不能就打零工?不想打了再找正式工作?他一直游手好闲的爸爸跟他说,好。不管选择正式工作,还是零工,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五年,不能提前转。他就开始了零工生涯。期间,赌博,饿得没有力气出门,赊房租,向人借钱。在我来看,总之是非常狼狈的光景。当然,他未见得会饿死,毕竟是有父母的人。但他真的这样过了五年。我跟他一样在想,为什么要设一个年限?如果想做正式工作,为什么不早点开始正常的生活?后来我想明白了。只有他彻底走过一条路,彻底地,没有任何怨怼的经历过,才会真的再作选择,没有任何遗憾地道别。三十岁开始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晚。
      
      (5) 他母亲在七十岁时得了绝症。乐观的妈妈之前挺过了另一个癌症,七十岁时,挺不过第二场劫。她走之前,备受身体的疼痛到无可忍受的地步。妈妈从来不会跟他说:我受不了了,不想活了。直到逝世前一天晚上,她抓着儿子的手,说,我真的受不了了!这样的妈妈,让他很吃惊。第二天,妈妈走了。一早来医院的父亲,说,你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她到最后都没有放弃活。他没有跟父亲说,母亲最后还是受不了了。是的,至此,他才成人。学会体谅,学会以一个平等的人,去爱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顺便提一下。小说里意外看到他还是他母亲,在看的小说柳美里的《命》。这也是我喜欢的一部小说。里面的生命力,不埋怨不妥协,很打动我。人生,并不一定要去想是不是活得绚烂,以自己的姿势绽放,象三毛的那句:从不依靠,从不寻找,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     这本书看到后半部分时,鼻涕一把一把的。没带纸巾,很狼狈。
      
      我就是很受不了这种与亲情有关的东西。
      
      作者把从小到大一件一件普普通通不大不小的事慢慢道来。我好像从书里不停地看见妈妈的影子。我很恐惧。恐惧失去全世界无条件爱自己的那个人。不管我有多少缺点,都爱我;不管在外头受了什么委屈,都有一个暖暖的怀抱等我;每天花很多时间想我,我却常常想不起她。
      
      不行了。泪腺又要狂飙。 打住吧。
  •     当初是从图书馆拿来的书,因为我也是单亲家庭,我也是被妈妈带大的,所以特别能带入感情,
      
      只记得读这个小说时候真是从头哭到尾,我的家庭基本和作品里面差不多,老妈养大我,爸爸基本是到我高中以后才联系多点……爸妈刚离婚时候,我妈下岗也没工作了,穷的时候还去送报纸,单独一个人去外地进了一大批玩具回来卖,虽然最后没卖掉几个……总之书中很多描写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妈妈的爱……
  •     作者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在他母亲生前好好孝顺她。这本书以母子情贯穿,特别是母亲为儿子做的所有所有,深深地触动我心。母亲的伟大让我觉得很温暖。也让我想起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很平凡,很爱我。可是我却把母爱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尽管时常有念头要为妈妈做些什么,可到现在还是没有履行。而这本书作者告诫我们,不要等爱的人不在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去爱。所以要珍惜眼前人。这些就是我从这本书收获的!
  •      原先并不喜欢日本文学,在hoho力荐下才开始慢慢一点接触。由推理文学开始,是东也圭吾的小说。然后偶然的机会,现代文学的课实在听不下去,又实在没有一本可以看的书,于是借来《东京塔》来闲翻。
       两堂课共90分钟,我看了三章,但是看不下去了。因为有太多的内容可供我联想起自身,又由太多的内容让我不禁泪流满面。没有多余冗杂的赘述,平淡的将雅也的生平介绍出来就已经很好。可是,又怎么会仅仅止于介绍他的生平呢?在我看来,整本书最核心的任务并不是雅也,而是他的妈妈。
       这种妈妈,世界上有很多雷同但并不相同的。她们并不是某豪门的贵妇,她们不是职场上的强人,她们更不是潮流的辣妈。她们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或者她们的俩想已经被家庭的琐事而磨平,她们一天除了围着家里老的转,就是围着家里小的转。但是每个她都有自己独特的转法,她像一根不能够休息的指挥棒,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持家。但是她们有的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些则不然。但是无论受教育程度高与不高,她们都懂得如何将自己知道的最大限度的做人的高尚品德教给自己的孩子,她们也都知道如何去拼命“剥削”自己来满足孩子,不论是溺爱还是严格。
       雅也是我眼中标准的优秀好小孩: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有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会为自己想要的而奋斗;身体健康;有很多朋友。但是更重要的是,雅也之所以能够这么优秀,是因为他有一个爱他,愿意付出的好妈妈。
       不是没有办法继续,是怕继续再读完一遍会感到好书完结后的孤独,就像空留那一片眼白。
  •     这座城市,沉睡着那些人的梦想、希望、悔恨、悲哀、也许确实是座巨大的墓地。
      
      
      “之后某时,或者之前已发生过,这里的所有人都会经历与我一模一样的悲哀。我站在无数次经过的人行横道上,注视着潮水般来来往往的人们,过去只单纯地作为街道风景的一个个人,看起来都很高大。
      大家,都很厉害……都很努力吧。一个人只要是母亲生的,就永远逃脱不掉这种悲伤。只要人的生命有尽头,就迟早会与这种恐惧面面相对。”
      
      里面的很多句子,的确是字字虐到我的泪点...
      
      几年前看了日剧,边看边泪,之后大概一周的时间感觉才情绪才缓过来。
      之后几年一直没敢再看过,但是却一直把他当做心中的经典。那种母子之间的感情描写的真实细腻,平凡的生活,让人有很强的代入感。而雅也初入大都市的迷茫,沉入谷底,到最后的成功,这种坚持自己的奋斗的历程本身也是很励志的,当然小雅的成功也离不开妈妈的影响。总之,感觉是处在浮华的世界里,很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平淡的最原始的感动。
  •     昨晚先看了电影,预料中的结局。今天继续把收尾读完。一部电影是两小时,一本书是几天,一生是几十年,爱长过了生命。看完这本书一时间比较失语,感觉这个世界很神奇,灵性的东西存在得这么实在,这么顽固。比海洋更深邃的是人心,最复杂的是人的情感。而我能理解更多的事了。
      P.S.感觉本书的翻译稍欠文学气息,不知是原文就是如此的淳朴风格还是翻译直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人们的适应力很低,他们会不停地回头,不能彻底与过去分离,寻找光彩的眼睛是暗淡的。
      真正的孤独即使酒后流露,也只会形同抱怨,它们如此沉重,它们并无特征。
      “兔子若是寂寞就会死掉”。
      并非“反正都是死”,而是“如何都要活”。
      那是真正努力过的人才有的美丽容颜。
      从今往后也要好好注意健康,一定不要奢华度日,做一个能够理解别人苦处的人。
      
  •     无关哭点低与否。
      看这本书,我都是默默的有泪水流出。
      非常非常细腻的文字。
      非常非常独到的细节。
      
      文中母亲为儿子所做,我相信,我们的妈妈都为我们做过。
      也许形式不一样,但实质是一样的。
      
      好书,留给我们的不是其中的某个细节,
      而是,书中的感情与基调。
      看完之后,再看到这个书的名字或者和书相关的信息,马上就可以钩出心底对这书的感觉及特有的一种感情。
      此书,做到了。
      
      
      
  •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当我很喜欢一本书或是一部戏时,在看到接近结尾的时候,心里十分压抑,于是合上书,几天之后,心情略微舒缓,再将终结篇看掉。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逃避,逃避感情的直接流露,逃避在面对作者的ending时,我无力回天的苍茫感。
      我真是怕极了悲剧。
      印象最深的就是《城南旧事》和最近读得《东京塔》。
      前者,让我在夹竹桃的景象中,迷失了自己,轻啜,泪流。当晚想了很多,当即给家人写了封信,具体给爸爸还是妈妈我忘了,因为,我也在家中,父母都已睡下,唯有我就着小灯读读写写。我把那张在作业本上写的千字文放在了茶几上,但是待我一周后回家的时候,妈妈却说,没有在家里看见什么信。也许被当成草稿丢掉了。我没有很难过,因为我真的忘记我具体写的什么。我要的,只是一个情感的宣泄,那年,我高二。
      《东京塔》,是我在图书馆无意借到的一本书。但是当我拿回来仔细看封底的那一段话,我就被感动的稀里糊涂。
      于是,虔诚的捧上书,在作者清美自然的笔锋中沉静。
      有一句话,大致是,父母不是生来就成为父母的,他们也经历过我们现在所处的迷茫,痛苦……
      我们真的不能要求他们太多了。
      文中雅也的母亲每年都会跟一帮朋友游山玩水,想想我的妈妈也是,喜欢买些纪念品,虽然没什么用,还是大包小包的背回来,唤出亲朋好友来分享。这便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了吧。
      雅也曾经带着妈妈去夏威夷。可是我从来没有带妈妈去旅行。
      前几天,妈妈让我跟她一起去XX,但是我想着要和自己的朋友们去另一个地方玩,就拒绝了。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自己不懂得把握。现在有些后悔。
      儿女成年了,长大了 ,总有自后的生活,那父母,工作,自由,这些到底应该怎样排序呢。没有一个标答。
      甚至我心中也是混乱的。要说服自己挺难的。
      雅也的妈妈在病中眺望东京塔,并幻想自己曾经在那里俯瞰整个城市。一种忧伤迷漫出来。
      书,我合上了。结局,现在还没看。
      就让我先思考一下,再勇敢地阅读下去。
      如果雅也的妈妈没有实现她的愿望的话,那就让我来实现它,妈妈,我也想带你去东京塔。
  •     《费加罗的婚礼》这出剧中就有这样一句台词:“在所有严肃的事情中,结婚是最让人觉得可笑的。”
      也就是说比起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人们更会轻易地结成“夫妻”。
      在轻易结成的夫妻关系中,游戏的男男女女会正常地发展成为父母,然后不得不组成一种复杂的“家庭”关系。
      得过且过,即使不把房间的尘土打扫出去,任其堆在角落里,时间也照样会溜走。时间可以帮我们组成一个玩偶似的“家庭”。
      可是家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很敏感的。在家里,你不能不顾及别人,你需要考虑轻重。就像和室的墙裂了一道缝,你可以看习惯,甚至把它看做一种笑料,但不可改变的事实是,确确实实有风从缝隙里吹进来。我们再怎么笑也会吹到风。
      我们必须站起来去把这道缝缝补上,必须为这道裂缝感到羞耻。
      扮演着各种角色的每个人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作为家庭成员的自己,作为父母的自己,作为一个有配偶的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自己,这些都需要我们有“觉悟”。
      这样的“觉悟”不用说是令人恐惧、麻烦而又沉重的。
      缺乏这种“觉悟”的一对夫妻所建立的家庭就像空中楼阁,暴风雨一来就会被吹倒,最后把家人的残骸留在沙滩上。
      孩子就像被埋在沙子里的贝壳,一直注视着风浪的走向。
      孩子的这种注视不带威严,也并不悲伤,只是冷眼、客观地看着这一切。
      正因为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更擅长于判断情形和气氛,而且孩子有表演的天分,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表现。
      这一切都是弱者保护自己的本能。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说“有些事只有夫妻本人明白”,可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存在吗?
      五月里有人这样说:无论一个人的事业多么成功,对他来说,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让家人幸福都是更为困难的事。
      
      
  •     一、
      我的哭点很低,周遭稍微亲密的家属或者朋友都曾领教。
      但是却很少在父母面前因为“看书看到哭”而哭脸,更多的理由是:受了委屈。或者得不到某样东西。
      几年前的那个黑色夜晚,我也只是希望母亲静静地躺在我身边。
      我说:妈妈,我难受。你陪我吧。
      那个晚上,学业承受前未所有的低谷,我在北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历经艰难杀入复试,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原本唾手可得的位置瞬间离逝。
      第一次感到满腔的热忱和力气,在梦想面前无法动弹。
      母子俩躺在同一张床上,各自合衣而睡,半夜母亲问我:还醒着吗?
      我说:嗯。睡不着。心里痛。
      如果迈过那道槛,人生又是另外的颜色。我知道,母亲也知道。
      因为我难过,她却难过更多,我的难过形于色,她的难过藏在心里。但是无论家里遭受怎样苦难,她都是一副坚定而无所畏惧的表情,让全家人看到希望,并且相信:还有机会!
      她说:只要还有机会,就不要灰心。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
      “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
      
      二、
      几天前在省图借到利利•弗兰克的《东京塔》,连夜看完,又连夜发短信给母亲。
      我说:现在是凌晨两点。看到一本儿子和母亲的书,泪流不止,心都刺痛。
      母亲只是简单地回复:儿子,早点睡。
      她就是这么一个内敛到极致的人,人间之事再如何大起大落,她都是我们这一个小小家庭的中流砥柱。
      父亲的角色就像《东京塔》的副标那样:老妈和我,有时还有老爸。
      我的父亲近似中川雅也的父亲,一个若即若离的父亲,始终无法达到平常人家对于父亲的那种定义。于是内心只好轻轻一叹:就让他呆在家庭的边缘吧。
      《东京塔》就是一部作者与母亲的编年体通史,父亲的戏份少之又少。
      白色纯净的封面是用黑色线色勾画的整个世界,繁华拥挤的高楼用卡通的语言简单地密布,红线条的东京塔耸立其中。封面的左下部份两个着色的人,那是儿子牵着母亲正在赶路。
      中川君大概是牵着荣子女士在搬家吧!
      小时候的中川君与母亲流离失所,一个固定的住处对于两位寄居者而言,是最为安稳的所在。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始终漂游在小仓、筑丰,和更多的地名之间。
      “如果小仓那天天气再好一点,原子弹毁掉的就不是长崎,而是小仓了。这样,也就没有雅也了。”
      雅也君对于天气的多变真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情绪,因为在天气变化的更多可能里,他和母亲都在搬家,并且对于未来只是亦步亦趋,毫无系统计划。这就是流离失所者所共有的那种幻灭感,这在武藏野美术大学读书的那几年就能看到。
      但是雅也的母亲从来不因婚姻的失败,家庭的颓唐而放弃母爱。
      “为了生计在小吃店工作,总是忙碌,脸上笑容却不曾失去的老妈;从来不会叫我念书的老妈;我的功课再烂,也不曾对成绩单发表任何意见的老妈;几乎不会责骂我的老妈;买东西永远不会想到自己,只想到我的老妈;只有我一个人吃饭,也会做好几道菜的老妈;为了让我早上可以吃到好吃的腌酱菜,总是定好闹钟半夜起床搅拌米糠的老妈……”
      没有办法不在看完这段摘录之后接着把一整本书看完。
      
      三、
      我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叫清风的小村子里。
      在高速公路以及网罗全村的水泥路修筑之前,这是一个再偏僻不过的村庄。
      村庄虽小,却充满生机,一条河道从最远的高山处蜿蜒而来,河边是碧绿的菜畸田地,而那座山叫褒忠山。
      如果整个世界是在一个海底,那么褒忠山就是我们湘乡海域的定海神针。
      母亲的前半辈子就在两个小村子里生活,童年在新乐村,成年后就嫁到了隔壁的清风村。
      所以,如果我这一生,不去考什么大学,大概就同所有祖辈一样种地为生,有天贸然走到城里,看到一模一样的高楼,会顿时会迷失方向,不知所往。
      只是,年少时我的梦想不在山里,电视里那更为开阔美妙的外部世界深深吸引了我。
      而母亲所要做的就是成全,就像她一直所做的那样。
      作为全村甚至全镇知名的裁缝,她用通宵的缝补剪裁支撑了一个家。
      家业在村子里虽然是数一数二的丰厚,杂货铺,肉店,打米厂皆是全村独一无二,但是对于以奢糜浪费著称的城市文明而言,根本无法达标。
      母亲不知道她一切的努力会是什么结果,或者在城市穿行马路之时惨遭车祸呢?或者恰好赶上最为流行的病毒了呢?或者穿着在农村里最为体面的衣服,一到城里却被耻笑为土不拉叽呢?
      但她从来不去计较这些,不去权衡利益价值,不去理会扶持儿子的生命对于她本人的生命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创痛,只是不顾一切地付出。
      她总在打理家业之时,不忘了半夜腾出时间给我量尺寸,做衣服。
      那种的确良布料的味道,和缝纫机之间断的碎的线头的味道,还有制衣间那种幽幽的橘色灯光的味道,都能在记忆里一一浮现。
      
      四、
      幼年迷上小人书,这对农村人来说这是多么洋气和夸张的爱好,这和农村小孩下河捞鱼下田抓泥鳅的通识爱好截然不同,而母亲却能毫不迟疑地满足。
      我喜欢看电视,母亲也不像其他的家长一样早早喝叱着做作业。而是随我看,看到半夜的雪花点上冒出“谢谢收看”几个字。
      上中学读寄宿的日子,每个周末母亲都会提着饭篮给我送饭:又有一个星期没有吃过你最爱吃的牛肉了吧?
      读大学时,母亲就会花上上万块钱买个笔记本电脑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因为说过一句:电子时代的学生,没有电脑实在很落后的感觉啊。而那时电脑在城市的学生中间也远未普及。
      工作之后,母亲总会按时发短信问我状况如何,要不要妈妈给你送点家乡菜过去?
      我时常想,人生的变故那么多,如果有一天,儿子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性命,那么企盼与照顾他多年的母亲,面对着那具不再有活力的身体,将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可是,我又为我的母亲做过什么呢?
      我不知她喜欢吃什么菜,不知她这一生,孤寂在那个小村庄里为我的前途而奋斗,生活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乐趣。外面热热闹闹,村子里的生活很单调吧?
      我一直只管自己过得多么快活,却从来不曾深入了解自己的母亲。
      
      五、
      中川君在他的小说里一直是平铺直述的语气,但是饱含深情。
      事关母亲的每一处微小细节他都记在心里。如果能把对方的爱意记在心里,这该算是最大的感恩吧。
      那样的母亲,一生都在围绕着儿子周转,或者有些个人的爱好,却都被护犊之心的主旋律所湮没。一切的爱好都将服从于让儿子过得更好的硬道理。其他的小孩都不可爱,只有儿子最可爱。其他的小孩都很一般,只有儿子闪闪发亮。其他人的一切梦想都是伪命题,只有儿子的梦想最伟大。即使儿子偶尔犯了错,走了弯路,那也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便于更快地实现那个伟大梦想,催化梦想而已。
      可是,再伟大的母亲,都将离开我们的主人公。比如,中川君母亲的最后一刻终于来临——结局却没有想像中的大肆渲染和石破天惊。
      他平静地打理后事,与父亲寒暄。当儿子失去母亲,人生的成熟期即已开始,人生的暮年期即将来临,我们自然不该作出那些不成熟的举动吧?
      而且,母亲并没有离开,她就像那座东京塔,继续瞭望着儿子接下来的生命。东京塔终将拆除?可是哪一样东西最后不会化成尘埃一片呢?
      
      六、
      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爱情的话语竟然只有寥寥三两句。
      不管是母亲和父亲那若隐若现的爱情,还是自己的恋爱,都是轻描淡写,与主旨无涉。
      在不同叙事框架里都将有不同的命题,而命题与命题之间,总是并行不悖。
      可是我们往往无法做到泾渭分明,比如,中川君与母亲的生活境况,又何尝不是父母亲失败婚姻的结果呢?我与母亲的感情,又何尝不是父亲的懦弱所致呢?
      所有种类的人生际遇,大概总与爱情相关联。一段苍白索然的爱情,除了扭曲生活,别无他用。而一段融洽甜蜜的爱情,又总让生活熠熠生辉。爱情型格的取舍,往往又有不可预知之因素同步促成。让人无法判断这一段失败的爱情结果之后,下一段是不是确实值得期待。
      而在爱情之中,往往又有强弱势力之分,强者更多主动权,弱者则在爱情战役中被动复被动。比如中川君的母亲之所以一直不肯递交早已签署的离婚协议,大概也是内心爱得太浓,宁可凄苦一生,也要守住这受虐之美吧。因为,如果是为儿子而捍卫完整家庭的名义,大概早就是多此一举了。
      在这里,我不能理解荣子女士。
      这又不能根据我母亲的心理加以类推,据说,我的父亲和母亲,虽然从前关系很僵,现在却已经找到了爱的真谛。或许对我来说,父亲在我24岁的时候,终于决定参与到这个故事之中。
      
      七、
      那么,中川君父母的爱情观会不会又影响到儿子,作为故事的作者,当然不会对于本人私生活深度剖析。
      只是,我对爱情,竟然冥冥中也有了对父母亲观念的拷贝。相爱的两个人,在热情燃烧之后,总应该回归平凡。在平凡中尚能感动对方和自己,才是真正的实力派恋将吧。
      总之,优良青年不应在无动于衷中麻木一生。
      
  •     昨天,终于把利利.弗兰克(中川雅也)的《东京塔》看完了。从作者母亲得癌症开始,心头都堵得慌。在那样坚强乐观的母亲渐渐被病魔榨干生命的最后,大滴大滴的眼泪终于打湿了书。那个坚强,把自己的一切都倾吐殆尽给儿子的母亲,最喜欢相田光男的《只要你在那里》
      
      只要你在那里,
      
      那里就会拥有光明。
      
      只要你在那里,
      
      大家的内心就会享受安宁。
      
      但愿,
      
      我也能成为你。
      
       就是这样想成为让人内心安宁的人的母亲,好客热情,喜欢料理的母亲,给了作者,作者身边的朋友同事,以及读者最最平实,却最温暖的归属感。其中,作者母亲的一张剪报重重的打在心上。
      
      所谓的母亲,
      
      是没有欲求的
      
      我的孩子将如何伟大
      
      会如何富有
      
      都不重要
      
      心底深深希望的是
      
      他每天都能健康、快乐
      
      就算有再昂贵的礼物
      
      也不及我的孩子可以心地善良
      
      幸福美满地度过一生
      
      所谓的母亲
      
      当真是没有任何欲求的
      
      因此,让母亲哭泣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为的事情
      
       有时候会感叹为什么最亲的人都不理解自己,可是,当你头脑发热的时候,是否有体会到亲人的发自内心的为你着想。毕竟,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唯一可能不会背叛你的人就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一个人就算再孝顺,也始终会后悔的。啊,这个,那个,要是也做了就好了。”嗯,至少我现在还来得及做我该做的事。嗯,下定决心,趁还来得及。
      
      
  •     先列出我喜欢的几句话
      1 人生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打转着,旋转着,重复着.
      2 伤心欲绝亦或是悔得肠子都青了的事情,都不知为何难以抵抗,只能持续的重复着。
      3 “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加法,但是家人之间还有减法”。
      4 为了试验自己有多少能力,还有多少种可能性存在,人们从家里走出来,向这个社会质问,然后彷徨,徘徊。
      .......
       但是另一方面,离弦之箭的轨道不久就变成了弧形。而人呢,也会不知不觉摻进感情来,肉体也会疲惫,于是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事情。
      ......
       人的能力无穷无极,可是人类的“感情”早就看到了极限。
      4 我们想要寻找温暖,广阔,不变的美好关系,往往是在陷入烦恼和背叛时,痛苦着匍匐在地,双手扒开沙子,直到鲜血从指甲里流出来才能找到。
      悲观,想放弃,可幻想还是会把这种血粼粼的事实隐藏起来,空气中充斥着错觉和幻觉,于是我们又被带回到现实的铁壁之中。
      5 盛衰枯荣是多么无情,家庭的繁荣也只是一刹那。人们理所当然的去追求光辉和温暖,可是自己却不再相信这些,只会把他们当做昙花一现。
      6 只有得到某些东西的人才会乏味,恐惧。
      7 灵柩上的木盖被扣上,钉子钉上的一瞬间,我失声叫了起来。我再也触摸不到妈妈乐。就算是冰凉的也好,我还是想要触摸得到她。
      
      
      <东京塔>一直给我一种淡淡的感觉,没有过多的渲染母亲,只是从母亲对我的态度,照顾我的起居,为我做的饭菜,以致于看完以后我并没有感到他们母子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只是在母亲去逝之后,雅也才表现出某些深刻的痛苦,在雅也想触碰到冰凉的母亲时,我的眼是有些湿润的。也许正是这些平常平凡的小事,塑造了母亲的伟大,母亲牺牲了她的年华,照顾了一个孩子,在晚年甚至没有一个家,一直想要离婚却也因为孩子迟迟没有进行,在雅也的传染病的时候照顾她,坚强乐观,在最后也不轻易放弃,雅也的成长带着许多叛逆,母亲没有严加管束,而是采取最自然地方式,也不多问。也许,母亲在雅也的生命中占去了太多时间,像自己的左右手,存在时不觉得,但是失去时确是痛彻心扉的。
      母亲,也许一直都充当着这样一种角色,为你的事情小心翼翼,保护着你,呵护着你,不曾要求,不曾后悔。我觉得雅也是在自己母亲得病时才意识到这点,叫母亲来东京生活,但是不久又会有些厌烦,忽然觉得,不可能永远在一起愉快幸福,但是母亲可以做到一种陪伴,那是一种永远的温暖的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你,即使失去,也可以做到心的陪伴与坚强。
  •     所谓的母亲,是没有欲求的
      我的孩子将如何伟大
      会多么富有
      都不重要
      心底深深希望的是
      他每天都是健康、快乐
      就算有再昂贵的礼物
      也不及我的孩子可以心地善良
      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
      所谓的母亲
      当真是没有任何欲求的
      因此,让母亲哭泣
      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为的事情~~
      
      
      买这本书只有一个原因
      看过07年由速水もこみち和倍赏美津子主演的电视剧《东京塔》
      那位伟大的母亲,我永生难忘,而这部剧集,我会称之为我一生中看过最重要的一部剧集
      
      就剧集来说,主轴是歌颂母爱,远非男主角母亲的伟大。还包括里面男主角的奶奶和外婆,这部11集的剧集,每一集都是重磅催泪弹,即使现在听到主题曲「蕾(つぼみ)」剧集里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就像许多人说的“这是部每个为人子女的人都应看的片子,但不要让你母亲看”我也没敢让我母亲看,我怕她会哭的很惨,毕竟她也有母亲,但已不在人世~~
      
      再说书
      封面有句话:
      “老妈就像橡皮擦,越擦越小……
      小时候,是你牵着我的手,走过大街小巷;现在,就让我牵着你的手,走完最后一段……”
      封底有句话:“对妈妈的爱,要‘及时’啊!”
      
      坦白来说,书来的感动没有剧集大,冲击力也较弱。当然这个与传播媒介有根本的直接关系。文字是视觉传播,而且是主动接受;电视是视听觉传播,有强大的画面冲击力和临场感受,而且是被动接受。而且看完书后,你会晓得电视的编剧改了哪些部分,用了什么手段(并无损于原著)这也是电视剧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剧集是感性的感染,通过调动人的心理和情感,让你泪流满面来体会母爱,那么我到觉得原著较剧集显得更为理性而不煽情,并且在书里除了亲情,对人生态度的探讨、年轻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着墨更多。给人的印象相反来得更加深刻,不易忘记。
      
      至于书跟剧集有何不同,情节什么,我觉得没什么可说,因为只有亲身体会才会真切
      
      我只是想跟书“平个反”
      看到有些人看完这书后,高喊“失望,一点感觉都没有”
      这类人我只能说,你们是潮流派的跟风者
      而这不是流行剧、商业片。你们只是听到看过剧集的人说如何感动,而又没看剧集,想在书中寻觅“泪流满面”那么这本书很难满足你们
      我倒是觉得剧集是感性认识,而原著才是理性的升华,我也很庆幸我对这部作品的接触顺序恰恰如此
      
      因为我没有错过一部优秀的、一部值得花一生去了解的作品!
  •   陆梦媛你妈真不错,从她的厨艺就可以看出来了*^o^*
  •   嗯,你这么一夸,又要请你来我家吃饭啦~哈哈~\(≧▽≦)/~
  •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哈
  •   日剧东京塔主题曲《蕾》很好听很感人
  •   是么……我去下来看看
  •   “就算有再昂贵的礼物
    也不及我的孩子可以心地善良“
    ”对于母亲的爱,我一定要来得及。 “
    恩,还来得及。
    HH写得真好TvT
  •   MUA~~
    谢谢!!我觉得我写的一般般,好多废话的感觉。
  •   写得很好哟,加油!!
  •   @pilgrim 谢谢哈^^
  •   一定要借钱度日
  •   早晨…
  •   感觉原文打动人的是真情,文字单薄毕竟不是文学作家。
  •   面对亲情 我们总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千言万语
  •   写的真好 *^__^*
  •   人回忆亲情时往往比回忆爱情时更为冠冕堂皇。
  •   总比对于父母的存在视而不见的好吧。
  •   北大高材生无病呻吟。
  •   和博主的经历有些类似,很喜欢博主最后的结论。
  •   写的不错,能看出来你和你妈妈感情很好。。
  •   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像氧气一样无时不在,有的时候我们会任性的抱怨妈妈对我们多么的无理取闹,因为妈妈们也是人,对于自己的孩子总会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而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变化,除了妈妈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费心。现在我们的生活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却是“亲正待而子不养。”这一份淡淡的爱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我爱你,妈妈
  •   我和LZ一样
    倍赏美津子的演技确实太令人动容了
  •   没能很认真的读完LZ写的评论。
    但快速阅读之后的感觉是,这是一部好作品。
    。。。得抽时间去读读。
  •   嗯,貌似值得一看。。
  •   现在就去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