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崛起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英]尼尔·弗格森  页数:286  译者:高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本书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
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本书给大家提供厂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口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作者简介

尼尔·弗格森,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纸和铁》、《现金关系》、《帝国》、《巨人》、《世界战争》,同时还

书籍目录

专家推荐一 何妨以历史之名解读货币
专家推荐二 货币怎样战争
导言
第一章 货币与信贷:贪婪之梦
没有货币的世界
超越贪婪的梦想
贵金属的价值
高利货的后果
美第奇家族的崛起
银行的诞生
银行的演变
破产与成功的循环
第二章 债券市场:人性的奴役
债券的“杀人执照”
债务如山
英国统一债券的成功
“金融波拿巴。罗斯柴尔德
罗斯柴尔德的第一桶金
统治国际金融市场
美国内战与债券市场
食利者的安乐死
通胀背后
通胀的政治与货币推手
债券牛市
第三章 股票市场:泡沫的产生
变幻的股市
泡沫制造者约翰·劳
金融体制的革命
第一次泡沫
泡沫破灭
牛市与熊市
肥尾传说
精心策划的骗局
第四章 保险:风险的回归
失效的保险
保险的起源
保险业的先驱
保险的推广
风险防范
从福利到福利
日本的保险业
福利国家怎么了?
美国福利制度的局限
保值与风险
套期保值
第五章 房地产:安居梦的破灭
地产游戏
英国:财产所有的贵族统治
美国:房产私有民主制
飞涨的房价
从储贷协会到次级抵押贷款
崩溃与机遇
房产赌博
次贷市场的陷落
产权与财富
小额贷款
第六章 全球金融:从帝国到“中美国”
金融权力的全球性转移
全球化与世界末日
战争中的金融市场
经济杀手
经济新杀手索罗斯
管理不善的短期资本
对冲基金的双刃剑
“中美国”
后记 货币的由来
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货币与信贷:贪婪之梦没有货币的世界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在过去100多比年的时间里,无政府主义者,甚至那些极端的保守分子、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和嬉皮士,他们曾经梦想拥有这样的一个世界。按照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说法,货币仅仅是资本家剥削的工具,取代了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连传统充满温情的家庭关系,也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正如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一书中所设法证明的那样,货币是商品化的劳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以满足其对剩余价值积累的贪得无厌的追求。这种观念依然在发挥着影响力。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些共产党人仍然渴望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几年前,哥伦比亚奴卡克,马库土著民族意外地走出哥伦比亚瓜维亚雷河畔圣何塞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他们是一个为时代所遗忘的部落,此前与世隔绝,生活主要靠捕猎和采摘野果,他们没有货币的概念,也没有未来的概念,在居住于城市附近的那些日子里,他们依靠国家的救济品生存。当被问及他们是否怀念丛林时,他们笑了,令这些曾经习惯于在单调乏味的奔波中寻找食物的土著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完美的陌生人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并未要求他们予以回报。然而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与奴卡克,马库人相比,许多存活到近代的游牧狩猎部落并不平静。例如,居住在厄瓜多尔的希瓦罗人,近60%的男性死于暴力;巴西雅诺马马人的死亡数字将近40%。当两个原始部落群体偶然相遇的时候,他们为争夺稀缺资源(比如粮食和育龄妇女)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从事商业交换。游牧狩猎式的社会没有贸易,他们往往采取突袭。他们也没有储存食物的习惯,一旦找到食物他们就会吃掉。因此,他们不需要货币。超越贪婪的梦想事实上,也有比奴卡克,马库人更高级的社会没有货币。印加帝国——500年前南美洲存在的最先进的社会就没有货币,印加人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稀有金属的。他们认为黄金是“太阳的汗水”,白银是“月亮的眼泪”。在印加帝国,劳动被视为价值单位。此外,印加经济往往依赖的是严酷的中央计划和强迫劳动。然而,1532年,与哥伦布一样,一个去寻找新世界和可以货币化的贵金属的男子颠覆了印加帝国。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是一名曾在1502年左右跨过大西洋去寻宝的西班牙上校的私生子。皮萨罗领导的三次探险之旅,第一次是在1524年到秘鲁,这使皮萨罗成为首批穿过巴拿马地峡到达太平洋的欧洲人。他们到达的地区是不毛之地,粮食匱乏,所遇到的土著人对他们充满敌意。不过第二次探险中他们在通贝斯地区受到了欢迎,那里的居民把他们看做“太阳之子”,极力劝说他们留下来。皮萨罗在返回西班牙后,他“拓宽卡斯提尔帝国疆域”、“担任秘鲁总督”的计划获得了西班牙王室的批准,于是,他拼凑了三艘船,组织了27匹马和180名士兵,配备了当时欧洲最新式的武器装备火枪和机械弩。第三次探险于1530年12月27日从巴拿马起航。征服者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实现他们的目标:与刚去世的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两个不和的儿子之一阿塔雅尔帕见面。阿塔雅尔帕贸然拒绝了瓦尔韦德要他皈依基督教的建议,并把《圣经》扔在地上。此后,他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西班牙人利用印加入对他们马匹的恐惧去消灭他的军队(印加人并不认识这种动物)。鉴于印加人的军队在数量上远多于征服者,这实际上是一场非常令人吃惊的政变。阿塔雅尔帕不久就认识到皮萨罗真正在寻求的是什么,因此他设法通过黄金和白银赎回自己的人身自由。印加人在随后的几个月上交了13 420磅重的黄金和26 000磅重的纯银,但皮萨罗仍然决心处死他的俘虏,并于1533年8月公开将阿塔雅尔帕绞死。随着库斯科的陷落,印加帝国在西班牙人的掠夺狂欢中四分五裂,摇摇欲坠。尽管1536年发生了曾被视为傀儡的曼科,卡帕克领导的起义,但以新首都利马的建造为标志,西班牙的统治已稳步建立起来了。1572年,印加帝国正式解体。皮萨罗本人生于暴力,也死于暴力。1541年,他在与其同伙争吵之后,在利马遇刺身亡。但是,他留给西班牙王室的遗产最终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梦想。这个征服者一直受到埃尔多拉多传说的蛊惑——印第安在传说中被称为黄金之地。在皮萨罗的士兵称之为上秘鲁的地方,只有荒凉的山地与雾气,那些不习惯于高海拔地区生活的人,呼吸极为困难,但他们所发现的一切都极为宝贵。最高峰海拔4 824米的赛罗里科山——字面意思是“富山。的发现,成为关于货币的所有想法的最高体现:一个银矿山区。1545年,当一个名为狄耶哥,瓦帕的印第安人发现白银储量丰富的银矿之后,他改变了世界经济史,印加人无法理解那些欧洲人对黄金和白银贪得无厌的欲望。“即使把安第斯山脉所有的积雪都变成黄金,他们仍然不满足。”曼科,卡帕克抱怨道。印加入无法明白的是,对皮萨罗和他的部下来说,白银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金属装饰物,它可以铸为货币,可以作为计算的单位,具有贮藏价值,也就是具有便捷的购买力。为了开矿,西班牙人首先雇用附近村庄的居民。但是由于环境非常恶劣,从16世纪后期开始,西班牙人不得不引入强迫劳动制度,即从16个高地省份征召年龄在18至50岁的男子,每人一年要工作l7周。矿工的死亡率极高,这不仅仅是因为不断接触到在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汞废气(即地面银矿被加工成汞合金化合物,经过水洗,然后通过加热燃烧还原出银)。矿井中的空气也有毒(现在依旧有毒)。矿工要下降到700英尺深的竖井中,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把装在麻袋里的矿石绑在背上,爬上爬下。因岩石的坠落砸死和致残达数百人。波托西山被称为“地狱之口,每年有众多矿工掉进去,为满足西班牙人的食棼欲望而丧生”,有人把这些矿山称为“该死的地狱”,并指出“如果21个健康的印第安人星期一走进去,到星期六可能只有半数能一瘸一拐地出来”。1638年,奥古斯丁派修道士弗赖·安东尼·卡兰查写道:“每个在波托西铸造的比索,都有相应的10个印第安人死于矿山深处。”由于当地劳动力资源的枯竭,成千上万非洲奴隶被贩运到那里充当“人骡”(human mules)。即使在今天,赛罗里科山仍然有一些可怕的,令人窒息的竖井和隧道。波托西成为被强迫去那里工作的矿工的死亡之地,也是西班牙突然暴富的地方。1556年至l783年,从“富山”提取的纯银达4,5万吨,随后这些纯银进入造币厂变成货币,并被运到塞维利亚。波托西尽管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但迅速成为西班牙帝国的主要城市之一,其人口在顶峰时期达到16万~20万人(大大高于同期欧洲其他城市)。皮萨罗的征服让西班牙王室更为富有,这早已超越了贪婪的梦想。贵金属的价值按照传统的说法,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其好处在于消除低效率的易货交易;货币是一种计价单位,有利于估价和计算;货币具有贮藏价值,使经济贸易得以长期进行并超越地理距离。为了优化所有这些职能,货币的理想形式应该是有价值、负担得起、耐用、可兑换、便携和可靠的。金属如金、银和铜,由于符合这些标准的绝大部分,数千年来被视为货币的理想材料。已知的最早货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是考古学家在埃斐索斯的阿耳忒弥斯神庙发现的(在现在的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这些由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铸造的货币由金银混合而成,铸有狮子的头像,是雅典四德拉克马银币的前身。标准的银币背面铸有雅典娜女神的头像,正面铸有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到罗马时代,有三种由不同金属材质制作的硬币:奥里斯(金)、第纳里(银)和悉斯特提由斯(铜)——按照涉及到的金属的相对稀缺程度排列顺序;所有的货币都要一面铸有执政者的头像,另一面铸有传说中的罗马奠基人罗莫路和勒莫。这些硬币不是古代地中海唯一的货币,但它们显然是首次出现的货币之一。到公元前221年,中国的秦始皇开始统一铸造标准化的青铜钱币,这些圆形方孔的货币通常标明自身的重量(例如半两,大约是半盎司)。

后记

今天的金融界是4000年经济演绎的结果。明晰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的货币,成为银行与清算中心不断扩大借贷规模的根源。从13世纪开始,政府债券把利息支付流证券化,而债券市场则展示了对证券交易与估价的公开市场进行管制的好处。从17世纪开始,企业股票可以采用与政府债券类似的方式购买和出售。从18世纪开始,先是保险基金,然后是养老基金利用规模经济和平均法则提供金融保护,以避免可预测的风险。从19世纪开始,期货和期权提供了更专业、更先进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从20世纪开始,出于政治原因,一些家庭被鼓动增加杠杆工具的利用,使他们的投资组合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所有这些机构创新的经济联合体,包括银行、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以及财产所有民主制,从长远来看表现更为出色,因为金融中介在资源配置方面更有效。基于这种原因,西方金融模式先是通过帝国主义,然后通过全球化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传播。从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到当今的中国,简而言之,货币一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这种金融创新、金融中介和金融一体化的复杂进程,与科技的进步,法律的传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很少能享受从历史角度如此犀利地俯视货币和金融的酣畅之作,无论我们如何看待货币和金融它们仍然遍布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像镜子一样折射出我们的贪婪和恐惧,坚忍和梦想,在这个不确性的世界中所崛起的货币,让一切看似理性却又随处充满不可预知的陷阱。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教授 货币竞争的核心在于经验积累,历史经历以及实践过程,尤其是国家意愿和主张的有效发挥,货币崛起是经济发展的开始,中国崛起也需要强化货币崛起的历史借鉴。通过本书,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认识和解析当前的一些问题。   ——谭雅玲,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货币发展的历史,有如硬币的正反两面,一面体现着人类的繁荣与幸福,另一面折射了人类的贪婪与恐惧,此书以史为镜,将货币的真实投射到我们面前。   ——刘杉,《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货币崛起》和《货币战争》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这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很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   ——薛涵,旅美专栏作者、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编辑推荐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编辑推荐:货币为什么有战争?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货币战争,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在当前的历史分歧点,全球热读的金融必读书。连续数十周高踞亚马逊书店,《纽约时报》畅销榜,国外主流媒体热评中文版尚未面世《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华夏时报》、《财经》、《国际金融报》、台湾《联合报》香港《明报》、凤凰网、中新网、新华网等竞相讨同名电视系列片美国轰动上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货币崛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4条)

 
 

  •   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货币崛起》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尼尔·弗格森的《货币崛起》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普及现代金融知识的好书。弗格森本人是一名历史学的教授,所以这本书就不会从特别技术的角度谈论金融的发展。所以即使没有什么金融学功底,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读一读。全书从现代的金融学起源入手,详细的谈论现代金融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在金融的框架下,每一种行业为什么会兴起,以及兴起后的发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很有新意的地方是,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描述了“中美国”的兴起,对未来世界的经济、金融版图做了大胆的预测。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本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口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   货币为什么有战争?告诉你历史上真实的货币战争,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在当前的历史分歧点,全球热读的金融必读书。
    连续数十周高踞亚马逊书店,《纽约时报》畅销榜,国外主流媒体热评中文版尚未面世《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华夏时报》、《财经》、《国际金融报》、台湾《联合报》香港《明报》、凤凰网、中新网、新华网等竞相讨同名电视系列片美国轰动上映。
  •   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货币崛起》的一小部分,《货币崛起》从银行、债券、股市、保险一直讨论到房地产。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货币崛起》给予了我们一个隐含的答案:货币是基于国家能力的信用竞争选择。
  •   金融知识的普及在西方也未必达到1/4,何况中国!信息化的时代必然也是循着金融这条主线,没有资本(货币)的融通,信息系统再高速运转也是徒劳。要了解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就必须明白现状是如何成形的。尼尔·弗格森从货币(贵金属)开始,一幕幕的揭开银行、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萦绕在人们耳边的却又神秘的面纱。但这本书读起来障碍重重,金融史的发展本随着的正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的战争与历史,还掺杂着美国内战与经济蒸腾。所有所有的金融线索缠绕着西方的历史辛酸,作为一个中国人,说实话——感触极少。然而,阅读本书又是势必为之的事,我认识到要想懂金融就无法绕过西方历史而另辟蹊径。借用牛顿的那句话,“站在西方金融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的更远,走的更好。”用中国人拜师的仪式——奉上一杯茶,跪下,低头,尊敬的叫声“老师”!至于“谢谢”嘛,晚些再说吧!
  •   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人名,1、美第奇家族居然是西西里黑帮企业的鼻祖,但是美第奇家族没有采用发明与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第一套银行系统是发源于还未统一的意大利。2、作者很尊重《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只是说罗斯柴尔德的神话仍在流传,宋就是一个流传作者(不考虑抄袭)。作者描述了罗斯柴尔德通过滑铁卢战争的真实收益情况,显然《战争》更像小说。罗斯柴尔德是1815年7月开始买进(滑铁卢战争刚结束),后来在1815年10月和1856年10月又大量买入,到1817年末才抛出,收益仅仅是40%。(真的不如国内炒重组的败类,2个月400%都很正常,也不如温州炒房团的收益),所以罗斯柴尔德炒滑铁卢战役信息的收益人为被神话了,其实低估了罗斯柴尔德的耐心。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花费远超德国,为什么德国陷入恶性通货膨胀,而不是英国。因为英国的国债可以在很多国家出售,而德国只能内销。有点像现在的美国和中国,以此类推,美国发据额债可以不通货膨胀,但中国就会。4、《大富翁》游戏原来是为了揭露一种不平等的社会机制,现在却成了炒房者的精神鼓励。中国大城市的房产只花了10年就和国际接轨,今明两年估计可以看到更疯狂的房产市场。毁灭之前,必先疯狂,如果让房价下跌90%才合理,今明两年还应该再往上涨涨,3、5年后看高台跳水。5、鸦片战争的始作俑者之一,香港怡和洋行不仅生存到现在(1832年建立),而且生存的很好,2009年财富500强排名还上升到第411位。看来社会责任真不是一家企业生存时间的决定因素。6、至于中美国,确实中国和美国互相利用,但收益最大的是中国zf及其利益集团和美国跨国企业,打工的都是靠出卖自己养家糊口。这本书比《战争》更加可信,资料更加详实全面,但是因为缺少小说中的阴谋因素,好像销量一般。作者的章节划分感觉非常好,清晰不缠绕,而且前后也有部分因果关系。
  •   读书要读一本好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给你经验与智慧。《货币崛起》就是一本好书。

    之前看过《货币战争》,这本书更象是一本小说,对于战争的发起全部归结于金融,全部归结于几个大财团,这未免太过剧情化,感觉是编剧一样。

    对于这本《货币崛起》,我认为比《货币战争》更贴近金融史实,读来更让人信服。书中大量的金融史实给你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读完后对国际金融史有了个不一样的了解,同时也会对今后的金融发展与格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的金融学家在国际金融大师面前显得多么的惨白无力,我们国家的许多金融决策到后来都是错误的,都是在向西方输送利益。

    如果我们的金融学家们不再努力向国际金融学家学习的话,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果,将会再一次输送给西方国家。
  •   通过此书了解货币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时代,从而能更好地了解当今社会的金融游戏规则的由来;正如资治通鉴让人了解统治的得与失,而通过本书则同样能够做到依靠历史这面镜子还原货币这个新的战争工具,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绞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在美国与欧洲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时候,阅读这部有关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的著作,正当其时。作者是曾在哈佛大学历史系任教的英国知名学者,其作品在媒体上亦有良好的展现。
  •   系统的介绍了金融史,比货币战争更像一本书,更客观,更有价值。
  •   作者在历史方面受过严格训练,所以这本书至少在历史方面是几乎没有什么谬传的,不像《货币战争》,大段大段的抄袭,而且还有不少是谣传……至于经济方面的观点倒是不一定全对。作者明显是站在发达国家立场上说话的。这本书比《货币战争》的学术价值高不知道多少。把它当作历史书来看是很好的
  •   简单的阐述了,一些复杂的经济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了关于经济的一些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一个生动的金融历史。
  •   多年以前在金融企业里面就职,感觉中国的金融企业不是金融,是大出纳员。现在人民币开始走向国际化了,不得不上战场跟人家拼杀了,需要了解人家金融历史,看人家是怎么干的,知己知彼也。这本书无疑是需要看的。
  •   尼尔·弗格森的金融、经济史系列都值得一读!!
  •   买了很久还没来得及看,不过建了一个“货币历史研究的QQ群”230137522,有兴趣的可以加入交流。
  •   可以了解货币,了解它的历史.
  •   这本书跟其他的讲述金融的有点不一样,其他的书中都是把金融很多内容都涵盖在了一起,包括债券、股票、保险以及其他比如房地产都放在一起,但是这本书不一样,虽然说具体内容讲述的相对简略,但是他把具体的比较传统的金融行业做了区分,分门别类的讲述各个领域的发展和重要事记,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各个事件的起因和金融发展一旦控制不好的后果,可以引以为戒。
  •   看完四本货币战争后,才知道的这本书,可当做对货币战争的注释吧。
  •   另一种看待金融的视角。
  •   一部比较正规的世界金融史,近几年此类题材泛滥,此作还算可以。
  •   看了货币战争系列,又买了这些参考的书,获悉匪浅
  •   还没看呢 最近一直在看货币战争呢
  •   别去看神马傻x货币战争啦,看这本吧~
  •   个人觉得比货币战争写的更真
  •   货币崛起
  •   内容很有意思,值得对金融感兴趣的读者看下
  •   好书,对于金融知识匮乏的可以学习下
  •   感觉不错的书,了解金融有好处
  •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通俗易懂,要是学货币银行学的时候能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   还没看完,是本好书,金融人士必读。质量不错
  •   学习金融的朋友如果作为教材的辅助资料很实用!
  •   是些经济,但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表现出来,引人入胜。
  •   给朋友带的书
    只知道这本很火
    畅销一直很好
    口碑也好
    朋友看了又买了2本送其他朋友
    看来真的不错
  •   详细的讲述了银行、债券、股票等银行业相关的来源,非常值得一看
  •   很好看的畅销书
  •   关注中国发展的有识之士值得一读!
  •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类书籍,从最基础的常识了解,慢慢学。
  •   到货很快,物流肯定是赚钱的,看他们送货时的心情,,,,,
  •   这本书蛮好,以前同事看过,现在买一本再看看
  •   中信出版社的书籍书皮都做得非常好,但是由于自身能力和水平都达不到,阅读完之后总是收获很少。转而去读教科书了。
  •   书是不错给满分
  •   正品书.价格给了.
  •   刚刚拿到书,拿起来很有感觉,赶紧看个先
  •   很好的书!~~!~1
  •   感觉很正统,很严谨,非常喜欢这样的书
  •   补课
  •   正在看中。。。。。。
  •   值得一读,开阔视野
  •   客观,读起来也很轻松的感觉。
  •   送货快 书包装很棒
  •   以前我又第一版,但比较老了,买了这本,翻译还不错
  •   多是外行话。
  •   通俗易懂,值得一读
  •   好书不错,大师风范
  •   未完全看完,只看到股票一章,总的感觉不错,颇受启发,值得收藏!
  •   读完一遍,感觉不错,版式改改也许更好
  •   内容过硬,性价比较高,值得购买。
  •   这是佛格森系列作品之一,很好很好
  •   可以



  •   最近读了几本有趣的书,都是谈世界货币金融发展史的,其中观点颇为相似的两本是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与尼尔.弗格森的《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陈志武是留美中国经济学家,他最近几年非常关注国内政治经济,发表了不少中肯的文章,对于启蒙国内公民对资本金融的认识贡献颇多。尼尔弗格森,我知道的不多,但是他也很有来头,据说是大名鼎鼎的横跨历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型学者,是美国华尔街与华盛顿的座上宾。他们两个的以上著作,从各自的理解讲述了国际金融的发展,并且都在收笔的时候联系到当下的政治经济状况,字里行间表露出他们各自的倾向。简而言之,他们通过对金融历史的梳理,说明金融创新及发展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走向民主富强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甚至在某些时候,金融创新是刺激全社会活力的触发点,离开了活泼的金融活动,就很难激发民众积极向上的动力,这种创造财富,保护财富的决心与行动,是推动一个社会走向民主,走向法制的强大推动力。尼尔弗格森从银行在荷兰的诞生,政府债券在英国的发展,股份制公司在荷兰的诞生与股票交易,保险业在英国的出现,房地产在美国的普及,他纵横300年欧美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时刻也离不开金融,货币就是现代社会的血液,甚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及美国的诞生都是金融资本发展的结果。陈志武则以个人经历为主线,以自问的方式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社会差距来证明金融是促进社会民众法治发展的必要力量,谏言当代中国领导阶层切不可因为当下的经济危机而却步金融资本市场化的发展,自我束缚金融创新,退缩回国有企业独霸天下的时代。他通过比较中西金融发展史,推导出今天依然矗立于发达世界行列的国家都是当初政府负债发展,因而政府囿于负债而不得不自我约束,与民分权的国家才能保持持久发展实力;相反,那些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征税,天下唯我独尊式的独裁国家,无论过去多么富有,今天却依然是二流国家,拉美的阿根廷,亚洲的菲律宾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认为,我们不能因为看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体系因为次贷危机而遭受损失,就简单地认为他们的金融体制是落后的,不值得学习的,反而认为我们的金融体制更优越,我们的经济更安全,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加认真地研究美国经济金融体制,大胆地吸收他们先进的体制文化,弥补其不足的部分。中国金融体制之所以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不是因为我们更好,而是因为我们与外界隔离着。比方说,欧美企业因为在大海里自由地游泳,他们太大胆了,所以难免会呛水,我们没有呛水,不是因为我们游得多好,而是因为我们还在岸上没下水。然而,出来混,迟早是要下水的。所以,陈志武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敦促中国高层领导人抓紧时间继续大胆地推动金融资本市场化,坚定不移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促进全社会的创新。我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意识形态问题,而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何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道就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成份为附的市场经济结构?如果全社会对这个宏大的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特别是中央领导阶层对这个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具体的,现实的定义,那么我们就始终会被“社会主义”习惯性定义束缚,就会在国有还是民营之间摇摆不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再谈“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就有沦为空话的危险。至于2050年的伟大愿景,至今也没有人可以给一个具体的描述,那个“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还是很模糊的。对于中国的事情,要有耐心,有时候你可以做,但不能说。在现实之中,你会看到社会的发展好像进进退退,这就是中国特色。货币金融与我等小民何干?以前没啥,现在关系可大去了,但是心急吃不了热馒头,还是慢慢地炖吧。
  •   我一直主张读书要读好书,否则还不如不读。现在的出版物也实在太多,一边我们高喊要保护环境,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另一边,我们又不断出那些像垃圾一样的东西。每年回北京,我都会去西单的图书大厦去看看。一是看看现在都流行看什么,二是看看现在的中国还有没有人看书。结果每年最大的发现就是,现在看书的人还真多,而且北京人买书,都和新西兰人星期四发了工资以后买一周的吃喝用品一样,是推着购物车买的。而且一买都是一车一车的书,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真的看过这样的五车书就可以自诩“学富五车”了?!第二个感触是,每次我去图书大厦都能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类似“一本书让你明白经济学”,“一本书教你炒股”,“一本书教你看财报”等等这样的书名。总之就是,什么都可以用一本书教会你。每次我都感叹中国人的智慧真的是太厉害了,那些西方人研究了几十年,上百年的东西,很多人用了一生也没弄明白的东西,我们一本书就搞定了。

    这些都表现了一件事情,现在的中国人太浮躁了!连看书这么修身养性的事情,都能用车去买,难道买了那么一车书回去都能看了?

    今年我在图书大厦的时候,随手打开了一本叫《一本书让你明白金融》的书(具体名字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结果这本书的第一章讲的是国际金价为什么这么高;继而开始讨论石油价格,然后是农产品的价格……我虽然不是什么金融大师,仅凭借我粗浅的金融知识,我也知道好像金融不应该是讨论某些商品价格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样的书,但是我能说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如果把“金融”理解为讨论某种商品价格的科学,那就是这本书的受害者。所以我一直说,如果看一些不负责任的作者写的东西,还不如不看。不知道总比知道是错的要好。

    尼尔·弗格森的《货币崛起》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普及现代金融知识的好书。弗格森本人是一名历史学的教授,所以这本书就不会从特别技术的角度谈论金融的发展。所以即使没有什么金融学功底,或者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也可以读一读。全书从现代的金融学起源入手,详细的谈论现代金融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在金融的框架下,每一种行业为什么会兴起,以及兴起后的发展,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很有新意的地方是,在全书的最后一章,作者描述了“中美国”的兴起,对未来世界的经济、金融版图做了大胆的预测。

    此外,在国内兴盛一时的《货币战争》,几乎就是弗格森教授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巨著的中文节选版。与其去读一个节选版,还不如读读原书作者的新著,从而能更好的了解西方人对金融的理解。

    对喜欢吃快餐,想通过一本书就了解一个行业的人来书,这本《货币崛起》是不可多得的选择!
  •   读者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这本著作,最大的感觉就是作者给了我一个非金融人员对金融知识的特别是有关金融的历史知识的全面地了解,使我受益匪浅!
    从货币的产生一步步到今天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从历史长河中一幕幕与金融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作者给我们简约地阐释了货币、金融的重大作用,与历史事件的紧密联系,使我们感觉耳目一新,对金融有了一个近乎直观的大致了解,生动有趣直观!
    在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天,对金融的关注迫使我们了解其中的真相,揭开迷雾!这本书则恰好给我们金融门外汉提供了一本了解金融历史的启蒙书!
    书中有些内容,特别是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些障碍,以前没有了解到,通过查询资料的一掌握,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特别说一点,对作者的金融历史的学识比较佩服!
  •   读完这本书我几乎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大大低于我阅读的平均水平。读得慢的原因是因为本书的前六章几乎未能引起我的兴趣,由于缺乏兴趣,因此阅读总是在每天上下班的公车上进行,再加上最近的工作十分忙碌,于是直到今天才读完最后一个句点。还好,本书的后记像一支兴奋剂,让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精彩。跟前六章对历史的漫长回顾相比,后记直击了本书的主题。即货币(或者说金融)的发展是一种伟大的进化,即使痛苦的历史常常重演,然而货币伴随人类从阵痛中成长,在曲折中进步。我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从心底深处,我十分讨厌并且旗帜鲜明地反对“阴谋论”,我更加反对那本阴谋论畅销书作者在书中提出的类似于回到金本位的建议。我坚定地认为,货币(或者说金融)的历史会相似地重演,但绝对不会倒退。本书最后的两段话尤其精彩,且摘抄如下:“我仍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我们只有完全理解金融物种的起源,才能了解有关货币的基本事实,即并非如德国总统所抱怨的必须将金融市场"怪兽赶回原来的地方"。金融市场实际上就像人类的一面镜子,展示了我们每时每刻评价自己以及周遭世界资源的方式。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丑态,这不是镜子的过错,因为它也能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美丽。”
  •   《货币战争》就像是戏说乾隆一样,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货币崛起》则是在一个严谨的角度来描写金融历史。同样也还原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实面貌。大家可以好好看看描写索罗斯的部分,对于投资者会有一定的启发。
  •   书的作者无疑是站在发达国家的立场上谈货币,无一列外地把中国的崛起说成次贷的根源,有点扰乱大家视听的作用,不过我对作者的金融历史的学识比较佩服!但始终书是有立场的,一不注意就被诱导了!
  •   此书不错,看的出来作者历史方面博学,金融方面也是内行,不过在有些重大历史事件解读上有很大问题流于肤浅,视界不够开阔,可能缺乏更多必要学科的学习,当然也可能是薄薄的小册子,也不容易讲的很细很具体,只能是浅尝即止。这本书对纠正货币战争的很多流毒是很有作用的。另外翻译的基本算合格,不过感觉错误的地方还是不少,很多句子的组织不符合中文语法,离信雅达的距离很远。
  •   这本身从货币的历史讲起,考察了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金融品的诞生、演化过程,内容还可以。书后面考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影响。不太满意的是翻译的文笔比较一般,不是很生动。
  •   如果把世界比喻成一个人体,那金融就是这个人体中的血液,货币就是血红细胞。。。
  •   以前不关注金融,现在才觉得他离我们真的很近。恶补一下,这本书对货币信贷债卷股票保险房地产均有介绍,很全面
  •   本书诉述的绝大部分金融史实,都是比较极端的案例。金融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会遇到发展瓶颈和行业危机,而每次危机都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同时也是行业自我塑造的过程。不过,作者在本书中,提及更多的是悲观的过去,而非光明的未来,立意并不深刻,观点并不鲜明突出。总体评价一般。
  •   点睛之笔出现在结尾,“金融市场实际上就像人类的一面镜子,展示了我们每时每刻评价自己以及周遭世界资源的方式。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丑态,这不是镜子的过错,因为它也能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美丽。”
  •   把金融以历史的形式写进书中,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充实自己。
  •   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来讲述货币的发展,读起来比那些纯理论的书通俗易懂,尤其是对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比较合适。
  •   内容很好,了解货币历史
  •   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历史,还不错,加深一下对货币的认识吧!
  •   昨天刚上手,去年11月就在参考消息上见过这本书的介绍,讲的是货币崛起,更说的是货币的力量。
  •   不错的角度诠释金融
  •   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本书对历史的把握很到位,精准,逻辑清晰,富于启发。
  •   历史线索非常清晰,很好的书籍!
  •   如果历史是真的,那么以历史的角度看待经济社会发展是可以信任的。虽然我难以说服自己完全相信这一点,但本书的叙述角度是可以借鉴的,也值得一读。
  •   除了标题外,其余一般,就是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我就没有觉得有什么收获了.
  •   相对于新华书店的那五本书的质量的确有点差距,不过还是很不错啊,可以说价实相符。以后会再多点击
  •   不错的书,但要是像亚马逊那样,用纸箱子把装就好了,防止运输途中把书损坏。
  •   尚未看完。
  •   买这本书是觉得股市就是供需关系决定了高低点,其中资金是个关键性因素。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轻松阅读.:-)
  •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正版的,纠结
  •   真实反应
  •   当当服务不错,但这本书内容一般,不是太精彩。
  •   作者很牛
  •   所有这本书好的评论都发表于2009.6.11下午2点多。。。。你们这些没心没肺的拖儿想把我们消费者当傻子耍?!
  •   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爱好者和喜爱历史故事的人值得一看。但是还是老问题:翻译不到位。有的地方用词欠妥,有的地方逻辑不通顺,并且由于中英文的语言习惯不同,译者采用的是直译,没有转换为中文习惯的语序,因此读起来有点别扭,不过这也是翻译的老问题了。
  •   在金融危机深入发展的时点,往日翻云覆雨、一夜暴富的金融市场开始饱受质疑,它的各种衍生工具,聚敛了财富,也埋下了重大隐患,导致多年后的今天,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但是金融是不是只有这么负面的影响呢?弗格森以一个史学家的眼光,梳理了金融市场的发展脉络,以进化论的眼光指出它的存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让人耳目一新。值得一读!
  •   写得很生动。不过用得着这么吹捧吗?好书读者自然会买,书如果不好,吹上天也没人看。
  •   全面解读货币历史 视角独特 不枯燥 值得一读
  •   对货币问题的讲述深入浅出,让普通人也可以洞悉货币发展的脉络,很好看。
  •   书很好,值得一读,非常有含金量的一本书。
  •   从这本书中,才看到什么是真正的“货币战争”
  •   《货币战争》在中国的影响力够大的,说好的有,骂的人更多;不管大家说什么吧,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如何发家的,怎么看待黄金,货币如何战争……这些问题一直纠结着我们,现在好了,如果说《货币战争》是戏说历史,那么《货币崛起》这本书可以说是对货币、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正说。到底哪个更精彩,看了就知道。推荐
  •   难道很多人真不懂东、西方的价值观的差异?我在这先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失败的民族看历史是愤怒的,成功的民族看历史是自豪的。就好比二战时期的历史,中国人是自豪的,虽然过程很凄惨,但结局是美好的;日本是想都不想提起的,过程虽很精彩,但结局很羞辱。所以,以货币为主角来阐述的历史故事中,东、西方在胜利者(拥有财富的企业家)上的观点当然不一了。原因是大多拥有财富的人都是欧美人而不是亚非人,更不是中国人。至于两本书,哪本书写得更打动读者的心,就靠读者同时读完两本再来做对比才知道咯。在此,我再开个玩笑。西方人追求自由却越来越“民主”,“民主”得动不动就集体罢工;中国人追求民主却越来越“自由”,“自由”得连一点儿反抗的民声都形成不了;中国人开始追求自由了,结果房奴、财奴、工奴等新产物诞生了;西方人开始追求民主了,结果金融危机爆发了。哈哈哈!西方好比自由,东方好比民主,自由又民主的社会很难形成的。这就是东方(中国为主)与西方(美国为主)在价值观上,永远不会统一、甚至相差甚远的原因所在啦。
  •   有点学术的味道,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