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贾森·弗里德,[丹] 戴维·海涅迈尔·汉森  页数:236  译者:李瑜偲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言篇  我们今天要就企业的创建、运营、发展(或停滞)发表一些全新的观点。  本书的观点基于实战打拼的经验,而不是乏味的学术理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企业经历过两次经济衰退、一次经济泡沫破裂、数次商业模式转变,总有人反复预言我们前途不妙——可我们始终保持盈利。  我们刻意把自己做成一家小公司,只为小企业和小团队开发软件,帮助他们更轻松地完成工作。目前全球有超过300万人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1999年,我们从一个“三人组”的网络设计咨询公司起家。到2004年,由于对该行业使用的项目管理软件感到十分不爽,于是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产品:Basecamp。当我们把在线工具秀给客户和同事们看时,他们众口一词:“我们的业务也要用这个!”5年后,Basecamp每年能为公司带来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现在,我们公司还出售其他的在线工具。Highrise就是我们开发的一款联系人管理软件以及简单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如今有数万家小企业用它来跟踪潜在客户、现有交易以及管理上千万份联系人名单。有超过50万人已经注册使用我们的Backpack软件,这是一款局域网兼知识共享工具。运用我们的企业即时聊天工具Campfire,人们已经发送了上亿条信息。我们还研发了一个计算机编程框架——Ruby on Rails,让Web 2?0世界很大一部分变得更强大。  有些人认为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样的说法让我们回避不及。互联网公司素来以疯狂招聘、大把烧钱、华丽落败而广为人知,我们却不这样。我们公司很小(本书出版时止,仅有16名员工)、开支甚少、盈利颇丰。  很多人说我们只是侥幸存活,根本没有能力完成我们在做的东西,并劝诫其他人不要搭理我们的建议。甚至有人说我们不负责任、鲁莽行事以及——呼!——不专业。  这些批评家们无法理解一家公司怎么居然会在拒绝成长、唾弃会议、没有预算、踢开董事会、不用广告、远离销售人员和“现实世界”的情况下,依然红红火火。对他们来说,这是问题,对我们来说则不是。他们说你得跟财富500强企业做生意。拉倒吧!我们都把产品卖给财富500万强企业了。  他们觉得你不可能让员工分散在两个大洲的8座城市里老死不相往来地工作。他们宣称,没有财务规划和5年计划,企业就不可能成功。一派胡言。  他们断言你需要一个公关公司,在诸如《时代》、《商业周刊》、《快公司》、《纽约时报》、《金融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大西洋月报》、《企业家》以及《连线》这样的媒体上大力宣传。大错特错!他们说商业秘诀不能共享,技术机密不能曝光,否则就经受不住市场竞争。一错再错!  他们说,你无法和拥有庞大的市场广告预算的大公司一较高下;他们说,产品线不如竞争对手丰富,就不可能取胜;他们说,你不能在经营过程中走一步看一步。但我们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他们还说了很多,我们只能说他们是错的,我们的例子就是活生生的证据。我们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他们是错的。  首先我们要把企业层层拆解、一直分析到骨子里,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趁现在赶紧扔掉那些传统的企业运营观念。然后我们会重建一个新的理论,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开始运作企业、为什么人们需要的资源比想象的要少、何时投放新产品、如何透露消息、什么时候该雇用什么人以及如何掌控全局。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内容概要

  大多数的企业管理的书籍都会告诉你:制定商业计划、分析竞争形势、寻找投资人等等。如果你要找的是那样的书,那么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吧。  这本书呈现的是一种更好、更简单的经商成功之道。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计划实际上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你不需要外界投资人,为什么将竞争视而不见反倒会发展得更好。事实是你所需要的比你想象的少得多。你不必成为工作狂,你不必大量招兵买马,你不必把时间浪费在案头工作和会议上,你甚至不必拥有一间办公室。所有这些都仅仅是借口!  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和崇尚简约的方式,《重来》是每一个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事业的人的完美指南。不管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企业家、小企业主,还是深陷令人不快的工作中的职场中人、被炒鱿鱼的受害者,抑或是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

作者简介

两个正当红的IT偶像
  贾森•弗里德(JasonFried)
  37signals的合伙创立人,倡导软件极简主义,相信简约之美,尊重简单和坦诚做事,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创业过程和产品开发之中,拥有一大批IT粉丝。
  戴维•汉森(DavidHeinemeierHansson)
  出生于丹麦,人称DHH,编制并创建了网络开发框架RubyonRails,此框架让无数程序员受益,被称为是程序员的“基本开发环境”。大卫和贾森一起创立了37signals。

书籍目录

引言篇INTRODUCTION开局篇FIRST 新的现实缷负篇TAKEDOWNS 忘了“现实世界” 哪来的从错误中学习 计划即瞎猜 何必壮大? 工作狂 受够了“企业家”行动篇GO 在宇宙中留下你的足迹 挠自己的痒处 着手做点什么 “没时间”不是借口 画沙为界,立场明确 不可能的宗旨 万不得已不筹资 你的需求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要成就事业,不能只是创业 破釜沉舟 轻装上阵进阶篇PROGRESS 条件受限是好事 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 从核心出发 不要过早关注细节 作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 当好博物馆长 在问题上少投入点精力 关注不变因素 音乐就在你的指尖流淌 卖掉副产品 立马就上线效率篇PRODUCTIVITY 赞同的错觉 退出的理由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 会议有毒 刚刚好就是真的好 速战速决 不要逞英雄 该睡觉时就睡觉 预估的都是垃圾 罗列问题,不得解决 决策宜小不宜大对手篇COMPETITORS 拒绝照搬 将你的产品去商品化 向对手挑战 给竞争力做减法 谁管他们在做什么?进化篇EVOLUTION 养成对客户说“不”的习惯 不要攀客户的高枝 头脑发热不等于当务之急 家用便利就是好 不必逐字记下客户需求推广篇PROMOTION 甘于低微 培养自己的拥趸 普及知识,赢得竞争 效仿大厨 转到幕后看看 没人喜欢塑料花 媒体发布就是垃圾邮件 别惦记大牌媒体 药贩子最精明 市场营销不是一个部门的事 一夜成名只是传说招聘篇HIRING 亲力亲为 受不了时再招人 放弃牛人 鸡尾酒会上的陌生人 可笑的求职简历 多年的无关经验 常规教育不值一提 人人都得干活 聘用独当一面的经理人 招聘笔杆子 高手遍布世界各地 试用期必不可少救灾篇DAMAGECONTROL 主动掌控负面新闻 速度改变一切 如何道歉 让每个人都上前线 深深深呼吸文化篇CULTURE 文化不是由谁创造的 决策都是临时性的 跳过摇滚明星 员工不止岁 点准时放人 不要听风就是雨 发出你的心声 需要避开的词汇 越快越好是毒药总结篇CONCLUSION 灵感稍纵即逝 谢谢阅读附录RESOURCES 有关signals signals的产品致谢ACKNOWLEDGMENTS

章节摘录

  计划即瞎猜  除非你是个预言家,否则那些所谓长期商业计划就是痴人说梦。你不能掌控的因素太多了: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客户群体、经济状况,等等。撰写计划会让人感觉自己把握住了某些东西,但实际上这都是完全不可控的。  为什么我们不直截了当地按照计划的本质来称呼它呢?管它叫“猜想”吧。现在我们就开始把你的商业计划称为“商业猜想”,把财务计划叫做“财务猜想”,把战略计划命名为“战略猜想”。现在咱们就可以不用为这些玩意儿操那么多心了。在这方面操心只能是得不偿失。  当你把猜想变成计划,就等于是走进了危险地带。做计划就是在用过去推动未来,等于给你戴上了眼罩。“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嗯,因为我们说过要这么做的。”问题是:计划和即兴发挥不会合拍。  你必须能够即兴发挥,你必须抓住每一个迎面而来的机遇。有时候你得说服自己:“我们要换个新方向了,因为现在这么做比较靠谱。”  长期计划中的时间表也纯属无稽之谈。你只有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才能掌握更多的相关信息,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千万不要在行动之前就作出重大的决定。  这并不是说你应该无视未来,或者不应该对未来的挑战作未雨绸缪的准备。预防练习总是值得去做的。只是不要觉得自己必须把这些问题白纸黑字地写出来,或者为此纠结不休。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再去多看一眼自。己长篇大论写下的计划,篇幅庞大的计划书最终都会成为文件柜里的化石。  放下你的臆测吧,现在就决定你这周要做什么,不必去管全年的计划。只要找出下一项最重要的任务,然后起而行之。在行动开始前的一刻作决定,而不是早早就预先定下某事。  你也可以跳过这个决策过程,直接上飞机走人,到了目的地再去选一件漂亮的衬衣、一个刮胡膏以及牙刷。  无计划地工作看上去挺悬,但是盲目遵循不切实际的计划,后果则更可怕。    何必壮大?  人们往往会问:“你的公司有多大?”话题虽小,可人们期待的答案却不是越小越好。这个数字越大,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越专业、越强大。如果你说你有100多名员工,他们会欢呼雀跃:“哇!太棒了!”如果你的公司规模不大,你就会听到言不由衷的:“哦……还不错啊。”前者是恭维,而后者仅仅是礼节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与企业成长和业务有何关联?为什么人们总把扩张当做奋斗目标?除了满足虚荣心外,“大”还有什么好处?(你最好能给我一个比“规模经济”更好的答案。)选择并保持合适的规模又有何不妥?  我们会不会对着哈佛和牛津指手画脚说:“如果它们能扩大规模、开设分校、广聘名师、全球运营、开立分校……之后,它们就能成为伟大的学校。”当然不会。这些都不是我们评估名校的标准。那又为什么要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一个企业呢?  也许你的公司的最佳规模就是5个人,也可能是40个人,也可能是200个人。也没准只要你一个人加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成。不要提前幻想自己要做到多大规模,要慢慢发展,走一步看一步——时机未到就大肆拉人人伙的做法使很多公司走上了绝路。同时还应该避免井喷式成长——这会使你扩张过头,错过最佳规模。  小公司并不只是一块跳板。小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你有没有发现小公司都想要变大,而大公司却梦想变得更敏捷、更灵活?记住,一旦公司做大了,要想再缩小,就在所难免地要进行裁员、打击士气,还要完全改变业务模式。  你完全没有必要把向上爬作为你的目标。我们要谈的也不只是你的员工人数,还包括你的花销、房租、IT设施、办公家具,等等。这些事情并不会主动找上你,而是由你自己决定要不要背上这些东西。如果你决定带着它们上路,也就等于是扛着新的麻烦出发。由于背负了庞大的开销,你只能强迫自己创立一种很复杂的业务模式——它运营起来更加困难、更加紧张。  不要因为瞄准小公司就觉得缺乏安全感。无论是谁,只要他所运营的公司能够持续发展、保持盈利,不管规模大小,都是值得骄傲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典型的37signals的风格,辛辣、简洁、机智、直接、靠谱……多读几次,能让你勇气倍增,起而行之,去干一番大事业。”  ——谢家华,美国网上鞋店首席执行官  “本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能让人反思过去习以为常的每一件事,包括战略、客户以及工作方式。”  ——威廉·C·泰勒,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公司》创刊编辑,《商业怪杰》的作者之一  “对我来说,本书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我必须努力克制住把每一页书都撕下来贴在墙上的强烈冲动……令人惊羡、震撼有力、灵感四射——这些形容词看起来像一个忠实粉丝在狂拍马屁,但(重来>真的很有用。读完这本书,迎接你的将是醍醐灌顶和动力十足的新鲜感受。”  ——凯西·西拉。“深入浅出”系列畅销书的创始人之一  “深受启发……我们一直要求用更少的资源去做更多的事情,本书的作者则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做更少的事情,却创造更多的价值。”  ——斯科特·罗森伯格。《梦断代码》以及《无所不言》的作者  “把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都留在象牙塔里吧,让37signals中那些不走寻常路的智慧火花和宝贵经验告诉你,如何在2l世纪取得商业成功。让MBA的行话和咨询演讲见鬼去吧,我们要的是实用、可操作的建议,那才是酷玩意儿!”  ——索尔·卡普兰,商业创新工厂(BIF)主要推动者  “阅读本书就像享受一次动人的私人约会,仿佛是身临其境与作者共坐对饮,本书不但害智、精简,还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绝对有别于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哲学思想’。这本书激起了我挑战现状的欲望。”  ——佩内洛普·特伦克,《公然野心家:成功新规则》的作者  “本书认为,一个组织就像软件中的一部分,可编辑、可扩展、可共享、可容错,对任何测试版都充满信心,可再造。许多作者都以‘产品越简单、越傻瓜越好’作为写作信条,而则批判地继承了这个信条,既做到了智慧的简练,又没有流于平凡。”  ——约翰·梅达,《简单法则》的作者  “本书就像它的作者一样,反应敏捷、打破常规、振奋人心。这本书不仅是创业者必读的一本书,更是所有的职场中人都应该学习的一本佳作。”  ——杰西卡·利文斯顿,美国著名投资公司Y Combinator的合伙人,《创业者》的作者

编辑推荐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是贾森·弗里德和大卫·汉森管理思维的结晶,是他们通过37signals通过自己的故事重新解读人们对于创业、商业模式的理解。这是全球第一本石破天惊、“摇滚”式的管理书籍。它提出的管理理念不为传统管理思想所囿,甚至挑战彼得·德鲁克 、迈克尔·波特 、加里·哈默尔等管理大师的管理思维;特立独行、高效、个性、人性、自由意识……此外,这本书里还有100余张插图,采用涂鸦的形式,尽显让人耳目一新的思维角度和摇滚奔放的商业思维。  同名英文原版书火热销售中:ReWork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重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2条)

 
 

  •   读了《Rework》这本书好多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想。但从来没有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今天把《Rework》书中的一些章节做一些摘录,并把我的一些感想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这是一本平生以来让我中毒很深的书,也是一本让我思考得很多的书。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好好地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并不难读,是一本你可以一口气不中断就可以读完的书。 现实世界 “这在现实世界里面行不通”,当你向人们介绍一个新创意时,人们总是这么回答你。这个“现实世界”听起来如此令人沮丧,……只有人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事情才会胜利,即使是这些事情已经漏洞百出陈腐低效。 揭开“现实世界”这个锅盖,你会发现居住在里的人都充斥着悲观主义和失望的情绪。更糟的是,他们想将别人拖进他们的坟墓。如果你是充满希望和野心的人,他们会试着说服你,你的想法是不可能的。他们会说你在浪费时间。 “现实世界”并不存在,那只是人的一个借口。只是某些人为了开脱 自己的无所作为,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感想:我经常会向一同事和朋友提及一些我的想法,朋友同事们经常会回答我——这个事某某人,某某团队做过了,没成功。或是对我说,你做这个事的时候,要小心这个要小心那个。我觉得,这个时候是最考验我们的时候了,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别人的话,别人真不代表自己。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比较保守的,大多数都对这个现实世界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感。当然,你可以选择做大众,但是如果你想让你的人生有些不同,有些精彩,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和大多数人想得一样,如果你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你必然会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庸。当然,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你要么就是天才,要么就是傻瓜。要证明你自己是不是傻瓜,我们可以看看我们过去有没有过一些小成功或小成绩。如果有,那么就应该大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被高估的“从错误中学习” 你真的从错误和失败里面学到什么了吗?你也许学到了别再重蹈覆辙,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吗?你仍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相反的应该从成功中汲取养分。成功給予真正靠得住的教材。 失败并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然规律是,逗留在过去的失败中是无法进化的,进化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的。 感想:我见过和很多人都在抱怨这不好那不好,但是他们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因为——没有见过好的,你将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就好像你没有见过什么是汽车,你就只会整天在抱怨为什么骑自行车太累。回头想想我们的编程的这个过程也是一样,我们编程技能的提高基本上都是在看到别人的那些漂亮优雅的代码。所以,你一定要去看看那些优秀人干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去那些成功的公司开开眼界。另外,你应该多想想你过去做成功过什么事?那些才是你的长处,才是让你进化的前提。 计划就是瞎猜 除非你是算命先生,长期的商业计划是种幻想。有太多的事实证明那是超出你的掌控的:市场环境、对手、顾客、经济等等。做计划让你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但实际上你没有。 当你把计划变成猜测时,就等于进入一个危险的境地。做计划就是在用过去推导未来,等于给你戴上了眼罩。 感想:你有职业规划吗?如果你有的话,那么你就一定就错了。职业规划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情。我和一些高手都交流过,其实这些人在当初都并不有什么职业规划的,要说有的话,也就是想把技术搞透搞精。这些人在一开始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个什么经理或是什么架构师之类的东西,这些人就是对技术有非常大的热情,把身边的那些看得见够得着的事情做到好好地,并且保持不持续强大的好奇心努力地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定和意志力会比任何的计划和职业规划都重要。你问问自己,想不想当程序员,能不能一辈子都当一个程序员,能不能写程序写一辈子?(关于做一辈子程序员这个事,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新浪微博 ——没哪个行业能像计算机行业这么活跃、刺激和有趣了。不仅是新兴工业革命的主力,又渗入到所有的行业中,干一辈子值了。//@_你亲爱的偏执狂: 程序员首先是工程师,Professional,就跟律师,医生一样,给大家解决问题;但是另一面呢,又是艺术家,创造新奇好玩的东西。这样的职业做一辈子有什么问题?) 拒绝壮大 规模越大你就得承受更大压力、需要更专业、拥有更强的能力。 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小公司希望自己变大时,大公司却想要变得灵活变通。记住,一旦你变大了就很难在不解雇人、不破坏士气、不改变你的整个商业路线的情况下收缩规模。 扩张不必成为你的目标。我们也不是仅在讨论你已有员工数。 还有花费、租金、IT 基础结构、设备等。这些事情不会碰巧发生。 你来决定是否承受这些。如果你决定去承受,你也将遇到新的头痛问题。花费那么多,你强迫自己构建一个复杂的生意,有一大堆困难而高压的事情要解决。 小公司并不是一个起步,小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目标。 感想:很多人都会以为拥有一支成百上千人的团队而成为一个成功的标志。就像很多朋友和猎头都会问我管多少人,当我说,我就管个十人不到的团队时,他们似乎都会觉得我很平庸。他们中的一些人基本上就不会再问我在干些什么了,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这么少的人都干什么大事呢?。当然,我说了他们也不一定听得懂。人多可能恰恰说明你可能在干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事情,这并没有什么可自豪的。真正自豪的不是在战争中用人海战术让大量的人去当炮灰,而是用一个小分队端掉敌军的军火库或指挥部。所以,关键不是你有多少人,关键是你做的事是不是有非凡的意义,而且你用了最小当量的资源。这就好像建立一个高性能的网站一样,用成百上千的服务器不算本事,谁用的少才是本事。 工作狂 工作狂的行为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愚蠢至极。过多的工作并不代表你对项目更关注,也不代表你作了更多的贡献,这仅仅意味着你干了更多的活而已。工作狂制造的麻烦比解决的麻烦多。 工作狂往往不得要领。他们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解决问题,他们以为能靠蛮力来弥补思维上的惰性,其结果就是折腾出一堆粗糙无用的解决方案。 如果你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那么你就会丧失判断力。你的价值 观和决策方式都是扭曲。你没有能力去判断哪些工作值得做,哪些工作该放弃,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而一个筋疲力尽的人是无法作出明智的决定的。 工作狂不是英雄。他们不是在节约时间而是在浪费生命。真正的英雄早已想出了办法,搞定一切,然后回家了。 感想:这让我想到了那些为了冲业绩的业绩KPI的制订者们,很多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和决策真是的很扭曲的。他们生生地把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工作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他们其实就是在拼命地训练客户需要的那匹“更快的马”,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去造个更快的交通工具。 另外,每当我在优秀员工的评比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中的跨团队比较中我们能听到很多很多的人说,XX员工工作任劳任愿,工作得很晚很晚,付出很大。老实说,我真的为这样的价值观感到悲哀。最后,我还想说说关于超
  •   它是一本很轻松的读物。它可以让你抛却沉重,感受高效、合适、快意的工作。它告诉了你,你所不曾想过的方式与办法。能让你耳目一新。

    它也是本哗众取宠的读物。如果你是有善于思考的人,书中的很多观点,一定早就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的有所体会,对你而言,它最多只是帮你进行了有序的整理。

    如果说,新环境会刺激大脑的求索和学习行为,大脑偏爱新鲜事物。大脑中主要的“新事物中心”——黑质致密部/中脑腹侧被盖区(substantia nigra /ventral tegmental area, SN/VTA)会被意外刺激或者由此产生的情绪波动、反应应答而激活。黑质致密部/中脑腹侧被盖区会对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这个区域与大脑的学习中心海马区和情绪信息处理中心杏仁核区相连,所以在学习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看这本书可以让你的大脑得到点刺激。这属于有意识的将平常的惯性思维通通打破。

    书中有些我认为有营养的句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把目光放到你自己身上来吧。你自己本身的变化比外界的变化更为重要。当你把时间浪费在关注他人身上时,就没有时间去自我提高了。过多关注竞争对手会分散你的视线。当你的脑子里充斥着他人的想法时,就会错过发现新鲜创意的机会。你会从富有远见的人变成固步自封的人,最终为你的竞争对手做嫁衣裳。如果你尽想着去折腾个什么‘IPOD杀手’,你死定了。你已经为自己设下了限制条件。你无法创造出超越苹果公司的苹果产品,因为游戏规则是他们定下的,而你是无法打败游戏规则制定者的。你的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仅仅去做一件稍微好一点的产品。”

    “人们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出于本能去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组织机体上的伤疤。它们是针对一种不太可能再次发生的情况而作出的过激反应,是对个人过失的一种集体惩罚。所以,不要一受伤就急着结疤,不要因为一个人的一次错误而去制定规章制度。只有当一件事情反复发生时,才需要为之制定规章制度。”

    “慎用你的紧急命令,留到真正有急事时再说,也就是在那种如果无动于衷就会引起直接的巨大反应情况发生时再说。而对于其他的事情呢,就要放轻松。”

    “你的事业的核心应该建立在不变的基础之上。你应该投资那些人们现在需要并且10年后仍然需要的事物。对于37signals(作者创办的公司)来说,像速度、简洁性、易用性以及清晰度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是我们无止境的追求。10年后,不会有人突然醒悟过来,说:哥们,我觉得软件还是难用一点儿好。也没有人会说:我希望我的应用程序跑慢一点儿。时尚会凋零,只有当你聚焦于长久的功能时,你才会发现自己把握了永不落伍的东西。”

    带着批判的观点阅读。对于书中的许多理论,我认为是对IT行业特别适用。笔者也是一家IT公司的创立者,公司的效益看上去不错,否则他也不会有这个资本坐在这里和我们侃侃而谈。他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整理成它,并出版给我们共享,我若照葫芦画瓢不一定效果一样。读本书,请结合个人口味,选料下锅。
  •   这是一种思辨,看似是对正统模式颠覆,但在统一的逻辑之下,颠覆也是正统模式的一部分。世界各种文明的确各有千秋、各领风骚。但必须承认,有关企业、实业、商业,或者说现代经济,立足于逻辑思维、法治意识、基督教思想和自由民主观念的欧美文明,是无可争议的强者。

    本书让我联想到另一本书《人件》。重视流程、机制、系统化、逻辑体系的主流思想,是这类挑战、思辨和颠覆的基础。如果没有强大的主流,这样的创新式思维便是无根之草,失去生命力。

    所以,在对本书大呼过瘾,大觉启发之前,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有了过瘾和启发的资格:掌握了主流。
  •   很多思维方式是简单而且行之有效的。可以避免创业初期还在这些思维上犯错。
    当然也有我不同意的地方。能引起思考,不错的一本书。


    刚看到书评竟然有人嫌书贵。真不解。难道这些商业思维不值那么点RMB么?
    竟然还有人以字数定价格的。真不解。
  •   如果你顿悟了作者的思想,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如果你觉得只是个小企业主的出口狂言,那它就是一本破坏环境、浪费人类财富的**。如果你觉得作者的意思是世界五百强也要像他们说的那样进行管理,你就烧了它吧。书中有几百个点子,不管是什么企业什么人,都有那么几个可以给你启发,改善你的工作,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
  •     我们是个刚刚开始起步的创业团队,看了《重来》这本书,我们原来不是很清楚的思路清晰了。它讲了无数个投资人和创业者存在的误区,《重来》里讨论到的话题,基本上都是我们遇到过或可预知会发生的。这是一本好书。
  •   重来,告诉了我们一切从简,从简,从另外一种方式来看待整个公司的过程,包括个人工作经历,能让我们每个人对商业更加清晰的认识
  •   对中小企业创业者有启发,对我这种暂时不打算创业的人来说,有些思维方法和措施也值得借鉴。推荐阅读。
  •   全新而简单有效商业思维,提倡简单、灵活、快速的商业行为。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非常值得阅读。
  •   这本书呈现的是一种更好、更简单的经商成功之道。
  •   很容易读懂,非常实用。起码没到文盲程度的人都可以读懂,而且《重来》这本书不单单只是在学习管理上有用,他对人生的发展和性格上都有一点帮助......这本书真的很棒
  •   春节时弟弟读这本书,被我发现,当时就读了一半。返京后马上下单,在当当上又买了一本,为了重读,也为了收藏。
    书中的内容对我这样的创业者来说非常实用,其中很多观点我在努力的过程中也领悟到了,所以非常有如遇知音的感觉。书中有些观点读了之后让人豁然开朗。当然,有些观点我还是不认同的。
    我看见有的读者说这本书是故弄玄虚。我想说的是,因为你不是个创业者,或者你不是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所以你无法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说“计划即瞎猜;何必壮大;万不得已不筹资;条件受限是好事;作出决定就是取得进展;立马就上线;会议有毒。。。。。。等等。
    建议大家购买,物有所值。
  •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在拿到书之后1天半就看完的,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它下一步的思想是什么,书中所写一定是经验之谈,而且用的是那么的恰如其分。想创业的人看着个绝对没有问题,我强烈推荐
  •   简单的商业思维,更加清晰,注重效率。
  •   行文轻松而简洁,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本质,看得舒爽!主要是去理解人家的先进理念,改变一下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
  •   第一次在当当网上写评论
    因为这本书确实值得推荐
    不管是于小企业家、准创业者或者还在打工的人
    都有不小的帮助
    细细品味简捷语句的内涵,你会发现如果按照他所提示的方法做出来
    你的工作或者是事业将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多谢作者的分享
  •   此书倡导无论公司日常管理还是个人生活管理都应化繁为简,倾向想学习化繁为简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此书
  •   当时看到一个朋友转了书中的片断到微博上,很有感触,顺便一找居然找到电子书,看了几页觉得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更新思维方式。于是毅然决定买本实体书来看,还是实体书好。
  •   其实无论营销还是管理,无非就是在一定方向上不断试错,不断重来的过程。
  •   很多看似合法正当的事情,却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如何敏捷的开始你的创业之旅,如何处理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本书基本上都讲到了,对于创业的人来说应该会有所帮助
    对于普通人来说,很多建议在工作中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   从软件公司的视角总结出一条不一样的商业思维之路
  •   书得封面设计非常帅气,纸张质量也很好,插图也很不错。
    就是每页内容少了点。

    对于创业和营销的新理念非常值得学习。

    就内容来说是很不错的。
  •   有见地的东西,不在乎它多长篇大论,有了8年工作经验,把EQ提升到较高的程度之后,静下心来读每一张,觉得它说的很对。
    尽管MBA教育给我们的都是如何做大做强,但是我对于人浮于事或者尾大不掉或者机关重重,就是感觉不出来什么优秀的地方。所以,做小做精,把利润率提高到匪夷所思的水平,把企业文化建设成小家庭的感觉,把团队打造成放之四海都具有绝对强执行力的水平,这才是最好的企业。
    所以,书中的观点是对创业者最有帮助的提醒。
    我利用四天的乘地铁时间,读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   商业思维,是此系列中比较易懂的书籍。
  •   独特的视角、简洁的语言,让你懂得经营一家公司扩大规模不一定好的提高经营效益的唯一途径,叫你如何管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转换角度处理问题!一本不错的书,收益匪浅!
  •   里面的一些思维说得很好!现在记得的有专注,简单,简洁!
  •   这本管理书籍真的和其他不一样,一片片短小精炼的故事,不死板不教条,很吸引我读下去,真的推荐大家一读,受益匪浅!
  •   看似内容简单,但道理很深,值得拥有的一本书
  •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商业思维,有很大的启发
  •   何为商,最终为人!经营好自己,管理好团队,高质量的产品……诚信为本!
  •   如果关注我的评论会发现,我对书基本说的都是好话。那是因为一般来说,我都是在阅读之后选择收藏才会购买。这本书从一个新鲜的视角给小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灵感的碰撞。至少对我来说,阅读之后思考良多。尤其是开篇观点“做好小企业本来就是件伟大的事,不必一味求大”,对我来说也很有感触。本书的缺点在于内容较少,排版非常多图,所以按照文字数量和定价来讲,性价比较低。
  •   很好的一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细想来却也很有道理,是改变传统观念的很好启发。不过这些观念在应用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和环境的结合,毕竟大公司和小公司在运作上还是有区别的。
  •   书很薄,三个小时就看完了,内容很精辟,翻译的很棒。
    通过作者的项目向我们阐述: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赚钱,开始创业需要考虑哪些东西。
    一切教条都是扯淡,只要能成功就是真理!
  •   商业思维重塑。
  •   书不错,有时间的人值得一读。准备创业,正在创业的人也值得一读。
  •   看了一半,觉得写的太好了,还在看,另一种商业模式
  •   对于做设计做产品做管理都能提供有价值的不同观点,有时候有会心一赞的感觉!
  •   读了《重来》,真是太好了。
  •   不错!简单,一口气读完。
  •   有一些新颖的观点,反传统的商业理论,老外曾经给我推荐,值得一看。
  •   越简单越有效但越难实现
  •   这本书绝对比你在课堂学的东西要实用,更多的是给了你另外一个成功的思维,值得一看,成功者必备的书。
  •   重来就有效吗?不一定
  •   读这本书是一个nb创业师兄介绍的,刚刚读,觉得一些想法很不错。慢慢咀嚼
  •   一直想找的书,这本书可以不看 但必须放在书架上
  •   老公很喜欢,还推荐给两个朋友,对于初期创业的朋友很有用。
  •   本书读起来通俗易懂,配有插图,很生动,但似乎难免入了公司介绍这类书的俗。
  •   读书、阅世,重要的不在于把过程和现象繁琐化,而在于化繁为简。这本书做到了,让我们逃脱了“黑板经济学”与“黑板社会学”的迷雾。道理不新,但都是我们平日里忽略的常识。在这个时代,也许常识要比知识宝贵。因此向所有朋友推荐这本书。
  •   其实这套东西有点过于“底层”了,颇有一些学前班就应该知道的感觉,但是我们现在的职场商场都在玩儿些高精尖的东西,计谋啊策略啊……生怕做老实人吃了亏,也就忘了基础不牢上层功夫再好也没用这些土得掉牙的真理,呵呵。希望这本书能唤醒一些傻乎乎地一上来就把商场当战场的预备役民兵,好好看清楚自己那点立锥之地,还远没有达到荷枪实弹的水平……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把基础打好,再琢磨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高手游戏不迟~~
  •   书太多了!买书必读书难!好友推荐才买,观念,视角很颠覆,开始几节想扔,后来感觉不错!插图风格很喜欢,理念也可以开拓视野!看看吧!不会后悔!
  •   改变你的思维,所有东西不是一那么固定的,可以往另一面想,相当好看
  •   别具一格的思维的一本书。严重推荐!
  •   原是给男朋友买的 想给他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他人懒 还没看 说 给朋友拿走了 等哪天拿过来 再仔细看
  •   转化思维,另一种思考方式
  •   整本书的内容很实在,可以用一个下午时间就阅读完。
  •   好书,适合正在创业的人或者准备创业的人
  •   创业过的人感触会深一些
  •   概念明确,思维新,不过,看完之后,感觉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   书里边的内容还不错,边读边思考,不过呵呵,这么一本书那么多白页,空间浪费啊
  •   简单直接,实用才是硬道理
  •   言简意赅,颠覆重来。
  •   重来是何等的勇气与动力
  •   重来。喜欢!
  •   当当的,可以的!!!
    人犯错了可以重来,可是当当你犯错了,就没救了,所以我希望你不要重来!
  •   创业迷茫中的朋友值得一看
  •   为如何进行技术创业指出了一条道路,虽然也很难做到,但毕竟现实中确实发生了。
  •   读读吧,特别是受过非常恶劣教育的,没有创新力的,因循守旧的那些人。从量上来说,这本书很不厚道,基本是一页图一页文字,但从质上来说,每一页文字都能给你的头脑带来风暴。无关”成功学“,无关“颠覆”,这本书只是告诉你:当你忍受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在潜意识里不任何那些做法时,其实你是对的!
  •   此书正在阅读中,感觉还不错,全部读完之后再进一步发表评论吧,希望大家都能够正确对书进行评论,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   读完之后很有收获,里面讲了很多平常的误区,很好
  •   挺有趣的一些想法,让人换个角度看问题~~或许能找到久违的热血~
    虽然不是所有的看法都能认同,但不失为一本有帮助的书
  •   思想逻辑不错,不防读一读
  •   书的质量真是不错,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开拓你的思维,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件事,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哦!
  •   难的一见的好书,如果你准备创业,或者有着方面的想法,建议一定要看,200多页,一天就看完了。很快。但是内容真的不错。
  •   不能错过,创业必读
  •   说当今社会的创业会碰到与注意的事
  •   能把正感觉自己处于的深渊无法抬头的你拉回人间,也能把你从幻想的天堂中带回现实,很中肯。还没看完
  •   一本追求极简的书,无论在产品,架构,处理事务上都追求极简,思路清晰
  •   很多时候,只有在你跌倒之后才能感觉到这些经验的价值。那句老话,失败之后才知道成功的快乐。
    这本书其实是给那些在失败中摸爬滚打过的人看的,对于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来说,只是开阔眼界,真的做到不易。
  •   谁说一个人不能成立公司?
  •   很麻烦的改,不如重新做。可以用来开拓思维,增长见识。
  •   很新颖的思维,能开阔眼界,不错!
  •   思维的洗礼,好书
  •   启发思维,读读看。
  •   看完热血沸腾,需要反复看,仔细研究才能更多地领略到这种智慧
  •   刚到,还没来得及看完,但是随便翻了一下,觉得还好。
  •   读完此书,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一些想法是不正确的。这本书非常值得看
  •   在重庆回成都的动车上看完的,内容不多,排版其实不错!不过内容确实激荡了一下我的脑力,所以真的还挺满意的……
  •   网络朋友推荐,感觉写的很真实——会议有毒
  •   真的很不错的一本书,大力推荐,书中写的好多都是很现实很用的方法
  •   还不错,很容易看完,插图也太多了吧
  •   喜欢这种行文风格和思想观念.
  •   看完 还做了笔记 真的很有想法 推荐给爸爸了,他拿走看了,我又从网上下了一本
  •   值得去读一读~很好
  •   写作团队总结的一些智慧,很有启发。每小节都有配图,每小节的篇幅都控制的很好。值得再读。
  •   有自己想法的人,看看。很不错,多了不敢说,还没看完,不枉评
  •   一个晚上就看完了,插图配的非常用心,值得反复翻阅的好书
  •   小思想,大作为,值得一读的书。。。
  •   代表了真实的一本书。没有废话,句句有用。好书。连续看了2遍。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
  •   其实有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也都会说,但是放到自己身上实施就是很难,不过时不时提醒下自己还有另一种可能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