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尼古拉斯·卡尔  页数:242  译者:刘纯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同时也明确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现在,卡尔把他的论证扩展到最具说服力的探索研究上,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智力后果和文化后果,他阐述了迄今未见公开发表的观点结论。娓娓道来,叙述得引人入胜。
  卡尔让人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如何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
(展开全部)
  “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同时也明确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现在,卡尔把他的论证扩展到最具说服力的探索研究上,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智力后果和文化后果,他阐述了迄今未见公开发表的观点结论。娓娓道来,叙述得引人入胜。
  卡尔让人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如何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如此说来,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在《浅薄》一书中,有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大众科学的普及知识,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见,全书处处闪耀着令人难忘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恰似对我们现代人的心智状态所做的全面而深远的拷问。
  这本书必将永远改变我们对传媒和大脑的思考方式。

作者简介

  尼古拉斯?卡尔,著名科技作家。出版有《浅薄》、《IT不再重要》、《要紧吗?》等著作,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英国《卫报》、《连线》杂志及其他报刊上经常发表文章。卡尔现与妻子居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 传媒即思维
推荐序二 挡不住的“浅薄”
序言 看门狗与入房贼:我们遭到了互联网的侵犯
1 我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2 我们的大脑如何被改变了
3 大脑的工具:技术一直都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
4 我们大脑的力量:从图画的演化说开去
5 互联网的超凡魔力: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
6 图书依旧:互联网改变不了的事实
7 网民的大脑:被重塑着,被折磨着
8 谷歌是上帝还是恶魔
9 记忆哪里去了:做互联网的奴隶还是看客
10 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
后记 计算机的智慧

章节摘录

  1 我变成了机器人:失去了以前的大脑  “戴夫,住手。住手,你要住手吗?住手,戴夫。你是要住手吧?”在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lck),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的结尾部分,出现了不可思议而又动人心弦的一幕,超级计算机哈尔向怒不可遏的宇航员戴维船长苦苦哀求。由于机器操作失误,船长差点葬身外太空,他正在平静而无情地拆卸控制哈尔的人造大脑的存储器电路。哈尔绝望地喊道:“戴夫,我的神志要丢了。我能感觉到,我能感觉到。”  我也能感觉到。过去几年来,我有一种不祥之感,似乎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熔化改造我的大脑,重布我的神经电路,重写我的记忆程序。我的神志还没有消失——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失,但是它在改变。我不再以过去习惯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当我阅读的时候,对这一点的感受最为强烈。以前我很容易就会沉浸在一本书或者一篇长文当中。观点的论证时而平铺直叙,时而急转直下,二者交织推进,把我的思绪紧紧抓住。即使是索然无味的长篇大论,我也能花上几个小时徜徉其间。但现在这种情形已经很少见了。现在看上两三页,注意力就开始游移不定,我就会感到心绪不宁,思路不清,于是开始找点别的事做。我感觉就像拼命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绪拉回到文本上来一样。过去那种自然而然的精读如今已经变成了费力挣扎的苦差事。  我想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过去十多年来,我把大量时间花在网上,我在互联网庞大的数据库里搜索查找,畅游冲浪,有时候也会“添砖加瓦”。我是一个作家,互联网是我的天赐之物。过去需要花上几天时间泡在图书馆期刊室中所做的调查检索工作,现在几分钟就能完成。在谷歌网站上搜索一下,点击几个超链接,别人对我的评论或引用,都会一目了然。互联网为我节省了多少时间、多少汽油,真是无法计算。大部分银行业务我都在网上办理,很多物品也都在网上购买。我通过互联网支付账单,确定约会,发请柬,寄贺卡,订购飞机票,更新驾驶证,以及预订酒店房间。即便在不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在网络数据的丛林中觅食——看邮件、写邮件、浏览热点新闻和博客网站,追踪社交网站的内容更新,收看视频节目,下载音乐作品,或者在一个又一个的链接之间轻快地跳来跳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浅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9条)

 
 

  •     6月写的英文版图书书介,中文版出的好快。
      
      
      《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 Is Doing to Our Brains》
      作者:Nicholas Carr 尼古拉斯・卡尔
      出版:W. W. Norton & ***pany
      出版年:2010-06-07
      
      怀疑论主义者苏格拉底,大概是历史上最早一位提出对技术要怀有戒惧之心的人。在《斐德罗篇》中,他哀悼书写技术的发明,这让人在心灵上“可能成为健忘的人”,他警告说,那些新的阅读者会盲目信任“外在的符号”,“而不再依靠内在的资源”。图书馆正在慢慢摧毁你的头脑。千载之下,与时俱进的论调,变成了Google、互联网正在摧毁我们的大脑,这也正是尼古拉斯・卡尔新书《肤浅:网络对我们大脑的改变》的论调。
      
      尼古拉斯・卡尔是美国著名的新技术批判者,曾任《哈佛商业评论》主编,他此前的两部书(《The Big Switch》和《IT Doesn't Matter》)一直在鼓吹对网络的质疑号角,2008年他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Google让我们变愚蠢?》一文,持续引起广泛讨论。这种焦灼的担忧化为了这本新书,《肤浅》一书对人类认知的科学与历史做了最具可读性最强的科学综述,他带着悲哀之情说道:有证据表明,数字科技已经开始毁坏长期记忆的稳固性,而它正是真正的智慧的基础。
      
      网络浏览与阅读方式的改变,将“效率”和“直接性”凌驾于其他之上,我们的大脑在“在这种飞行过程中重新对本身编程,改变它的运作方式”。以Google为代表的新贵正在创造一个完美的效率乌托邦,人类的大脑正在沦为一台过时的计算机,一个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大的硬盘成为必要……这种技术对大脑带来一些积极改变(更好的手眼协调、模式识别、多任务处理技术等)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趋势:人类对速度和群体认可的重视超过了原创能力和创造性,网络正在不遗余力地孕育肤浅的大脑。
      
      人类总是自信可以控制自己的技术工具,可从苏格拉底到斩钉截铁宣布“媒介即讯息”的麦克卢汉,他们都不太相信这一点。从文字到印刷术到打字机到互联网,每种新科技都在持续改变人类的认知。继承麦克卢汉思想的尼尔・波兹曼,在他媒介三部曲最后一本《技术垄断》中,把技术文化概括为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三个阶段,如今这个平坦的世界已经发展到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没有能力抵挡、筛选外在环境过度的信息刺激,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信息失控、信息泛滥与信息破碎委琐的时代。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创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时代》周刊今年的全球百大影响人物杰伦・拉尼尔在新书《你不是一件器物》中对web 2.0提出更猛烈的炮轰,从维基百科的暴民政治到facebook的“模式化存在”,蜂巢式头脑取代了个体表达,他说,对如今的孩童来说,web 2.0削减了人类对自身的预期。
      
      或者,这些担忧只是一种误解?在怀旧的阴霾笼罩下,准确预测未来大概是不可能做到的,你或许可以不用戒掉你的开心人人和微博。1916年,诗人TS•艾略特致信一位友人,谈及他最近使用打字机的经验:使用这种机器能“让你更清醒明晰,但我不确定它是否能激发出精妙的感悟。”几年后,艾略特把《荒原》的初稿送到庞德手上,这份初稿的一部分就是在打字机上写出来的。
      
      延伸阅读:
      《You Are Not a Gadget : A Manifesto》
      作者:Jaron Lanier 杰伦・拉尼尔
      出版:Knopf
      出版年:2010-01-12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美)尼尔・波斯曼,何道宽译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10-1
  •   这本书的全名叫《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名字起得很吸引人,一看就知道本书做了营销技术处理。光从名称上就很对我的味。我是一个主张师法自然的人,计算机的使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是扼杀我们的智商。你是不是觉得现在能集中精力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是不是记忆力越来越倒退了?还有一些其他网络综合症不一一例举了。
    本书的主要思想:计算机、互联网危害猛于虎。看完书,让人只想远离网络才好。仔细想想,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互联网也和很多年前产生的任何一种工具一样,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让你某些功能退化。比如汽车,他的产生足以让你的运动能力大大降低。凡是开惯了汽车的人,如果碰上哪天车子在维修或者在保养,自己就跟少了条腿,感觉哪里也去不了。但也不能因为这点影响,为了不退化腿的功能,就一辈子不靠车代步。
    互联网让人在上面无所事事的闲逛,浪费人的时间与精力。花费了数小时,可能一无所获。一个个超级链接,让你从原本关注的内容,逐渐跳到了与原主题毫不相关的内容中去,到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看惯了网页,你可能更喜欢看图,更喜欢看简短的文字,一段内容稍长的文章,就看不下去。无法静下心来进入深层的思考,越来越浮躁。
    书中还分析了人的大脑、记忆等生理方面的知识,提到了互联网对人记忆的影响。历史的知识曾告诉过我,记忆越用,智商越高。现在有了“度娘”和“谷哥”很多知识基本上都不用记了,越来越依赖搜索。由于这种依赖,又反过来加剧了不记忆。文中有句话我是比较认同的,它在解释说现在的人经常用互联网,记忆力、专注力大不如以前的人,是不是智商比以前降低了?其实只是智商表现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已。比如以前可能就体现在记忆力方面,现在表现在总结概括方面。在我们有意或无意的选择下,我们已经抛弃了孤独宁静、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的智力传统,而这种智力规范正是书籍赠与我们的。阅读印刷版图书,可以让人心归于宁静,可以带人进入深层的精神乐园。这也是我提出每月阅读计划的初衷。目的是为了把我从浮躁的现世中拖到宁静之中。
    回顾自己在实践这个计划的过程中,今年的目标要完成看似比较难,继续努力一把也许还可以达到目标。明年将要调整战略,换略读为精读。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了。最后,提出我对互联网的看法。他作为工具,我们只要掌握好,并使用好即可。因噎废食,是很可笑的。就像教会小孩使用火柴的目的绝不是要他去放火一样。既然它让我们的心思不能集中,那么我们就有节制的使用它,不要让它主宰了你的生活。如果你觉得它主宰了你的生活也无所谓,那么顺其自然也不错。总之,没有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过有一点要强调:“深层思考很必要!”
    这么晚了,我也要告退了。最后感谢互联网,没有它,我就不能在晚上的时候想听谁的歌就听谁的歌,还不用花一分一毫的钱。谢谢了!
  •   这是一本好书,它揭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疮疤,这是一个日趋浅薄的时代我们是日趋浅薄的一批人。
    改变不仅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是网络搜索引擎所引起,而这一不知觉中发生着的改变其实在影响着地球人的未来影响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进程,但它是悄然发生着的因此我们不知道不认识不重视,也不知道如何防范和疏导。
    书只论述的仅仅是一个细节,一个很微波的细节上的变化,当然,这是相对于时代来讲、相对于人类来讲、相对于历史进程来讲,相对于宏观来讲它谈论的只是细枝末节。然而我们必须知道防微杜渐的含义,必须有见微知著的敏感。
    掩巻深思,受益良多。当我们还能偶尔拿起纸质的书本深阅读,还能偶尔放下书本细思考时,我们应当现在就为自己为朋友为社会为未来做一些什么,也许是让另外的一种改变由我们的自觉而发生吧。
    毫无疑问,这样的书注定也会是争议的焦点,是技术方法的争议是伦理观念的争议是价值判断的争议是乐观与悲观主观与被动的争议。没问题,争议表明依旧有更多的人珍藏着深度阅读的习惯珍藏着阅读这个词本来所应当拥有的功能。
  •   读书的时候,总觉得文献与其在屏幕前看,还不如打印出来后拿到图书馆静静地看。
    看完《浅薄》后,终于知道自己那个时候是多么明智。
    原来在我们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占据了我们的时间,精力还有生活,看似海量的信息汹涌而来,冲走了我们原来的深刻思考与专心致志,留下了一篇空白。看来这种生活没有我们过去鼓吹的那么好~
    这是一篇警醒之作,有些学术,但很好看,解释了我很多之前就有的对与电脑与网络使用上的疑虑。
  •   不错~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
  •   尼古拉斯·卡尔,稀释大脑,让心灵净化。
  •   先是看了电子书,让人有所感触,书里所提到的很多互联网对人的影响真正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也让自己更多的去思考应该怎么样控制自己的思维和生活。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   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发现了这本书,被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随即买来。

    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一本书!

    有些观点,感觉就向是在描述我目前的状况。

    仔细想想我们目前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去接近互联网,而不能被互联网所牵制;更应该刻意地远离互联网,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接触大自然……
  •   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种观点把浅阅读和深阅读对比放在电子和网络化的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 角度,可堪一睹
  •   本书告诉我们,要对互联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你就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那么你的大脑显然跟别人与众不同,就会、不这么机械化,肯定能比大多数人更“值钱”~这是我对本书个人的形象描述。总之,很值得细细品味
  •   互联网如今已经变得无孔不入,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如醉如痴地陶醉其中。离人本生命的意义是近还是远?众说纷纭。
  •   只要是现代人们免不了互联网的毒害,这本书教你如何认识这其中的奥秘。
  •   互联网无处不在,速食文化无处不在,如何脱身,为什么摆脱,这本书都告诉你了,手捧书阅读的日子回来了。
  •   很不错。。。另一个角度看互联网
  •   正如编译者所说的:“我们正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能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本书呢?
  •   互联网的利与害
  •   现代的年轻人应该多读读互联网的反对的书籍
    毕竟互联网是个双刃剑
  •   一本好书,如何看待今天的互联网。
  •   好书!
    现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值得阅读!
  •   非常有价值的书,告诉我们网络阅读的优点和致命弱点,所谓的致命并非是导致人的死亡,而是导致人的智力上的倒退,包括记忆、全神贯注的阅读、深入的思考等能力。知道了这些,就可以有意识的发挥网络的优势,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弥补其弱点。
  •   写的还是很客观的 虽然网络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还是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太过于依赖它还是要多读写书籍 对身心发展都是好的 这书不错
  •   内容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关于书籍出现和文字发明的部分略显多余.

    书中关于现代脑科学对记忆和思维本质的研究结果非常有用.大大促进了我的学习方法的改进.
  •   每天都在接触的东西,却在慢性毒化我们的思维,就凭这样的发现值得一读。
  •   开阔思路。浅薄其实是褒义词。
  •   原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对我们的大脑造就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   懒惰了,不思考了,让新一代的人们越来越宅了
  •   在信息泛滥当下,此书很有意义
  •   不得不惊叹作者涉猎领域的广泛,历史、社会、神经、物联网等等学科旁征博引,思路清晰,逻辑极为严谨,虽然也有些许观点不是很认同,但不得不承认受教良多!
  •   这本书提出的观点确实值得深思,并且带给读者很强的启发作用!
  •   当当的包装越来越好了 送货很快 喜欢当当买书 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我 赞一个
  •   让你重新深思,人类在自以为事的过程中,可能自己已深入漩涡。
  •   因为写毕业论文所以买的,很多观点很不错,发人深省
  •   上司介绍的,还没看,但期待中
  •   之前听冬吴相对论中讲到的,就买了。还没有看,但是相信是好书
  •   最值得一读
  •   阅读此书十分有意义,不错。
  •   书是正版,内容也不错,只是书不太新,封皮有点脏。
  •   正版书,内容很深刻
  •   在我们不知不觉地被网络绑架的时候,一本让我们看看绑匪长成什么样子的书。
  •   书的思想新颖
  •   写的非常好的书,建议看
  •   内容绝对好
  •   很不错的一本书,挺好看的
  •   同学极力推荐,很不错的一本书
  •   不错的一本书,既轻松又深刻
  •   之前看过这本书的简要英文版的,见解很深刻,中文版的物美价廉。强烈推荐!
  •   该书话题很好,很有用!
  •   警醒自己!
  •   书写得深入浅出,作者知识面广。
  •   刚开始看,分析的很深刻啊。
  •   灰常不错!!!!!!!!!!!!!!
  •   有助于管理者了解90后员工、家长了解孩子。
  •   从上大学就开始喜欢计算机,一切跟电脑有关的书籍我都是很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关于电脑广泛应用对生活和工作影响的书籍,最近买了好多这方面的书,我都怀疑我能否读 完,算了,一本一本读吧,先读这本《浅薄》,名字虽然浅薄,但内容一点也不浅薄,读完后感觉受益匪浅。作者用神经学和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来阐述观点。用了近一个星期时间快速略读本书,给我的感觉最深两个观点:互联网在给予我们检索信息方便,提供记忆存储外脑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剥夺我们的注意力,掠夺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一语中的,说到我的问题的根源上来了。想想看,确实是这样,我们长期以来徜徉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多层次链接中,我们一方面尽情地享受信息无比丰富的快感同时,我们的心理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有耐性,总是迫不急待地点到另外一个链接中去,与此同时,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或交友网站的通知,不断地提供告诉你某一个你喜欢的博主又发了一篇微博,一封邮件告诉你又有新的信息来临,请及时收看,我们的注意力在不断地被分散,我们越来越不能集中起我们的注意力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上网时间的增多,我们的大脑思维方式又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我们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被修改或调整,逐渐地把我们变成了一个浅薄的人,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进行深度阅读了,不管是上网还是在平常的工作生活当中,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译者将书的副标题译为互联网如何毒化我们的大脑的原由来,真的是悄无声息,但却真实并恐怖地存在。我无心细究书中关于神经学或心理学的长篇大论,我只是比较关心最终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我意识我的问题严重性我该怎么办,我完全放弃互联网,重新回归到原始的状态吗?我的答案是不会,也不可能,我们已经享受了这种便利,很难再放弃,除非你想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我们就这样被互联网俘虏吗?我想人之所为人,其与动物主要的不同在于会思想,能反思。我们既要利用好互联网的好处,同时还要规避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个度恐怕每个人都不一样,只能是象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反思来达到吧。
  •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是一本比较新,比较有名气的书。英文原著是2010年出的,中译本是2010年12月出的。书中的基本思想就在其扉页上: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书名中的浅薄,说的就是互联网用户所习惯的扫描和略读。不过我读后感觉这本书其实是比较适合扫描和略读的,因此我说它是一本比较浅薄的书。浅薄在书中在这里都没有贬义。整本书如果做成html格式是最好的。基本的思想就是上面引用的扉页中的那句话,各个章节好像都是网络上找到的相关的链接,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更不是逻辑上一步一步的推理演绎(当然作者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许多相关信息不是凭搜索能搜出来的),因此做成html格式,可以通过大纲让用户快速了解书中的思想,希望了解一些相关依据的可以点击链接看看。

    按照作者的思路,我这个想法可能已经是被互联网改造得比较浅薄的表现了。

    作者上一本中译本著作是《IT不再重要》,也比较有名气,当时读过之后同样发现不需要仔细读,整本书就两个观点:云计算必将流行,正如供电系统从各企业独立供电逐步走向统一电网;互联网将让用户更狭隘,因为用户可以只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有的章节都在举例子说明这两个观点,各章节同样没有逻辑上的推理演绎关系。
  •   拿起这本书,是因为长久以来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计算机,特别是互联网的使用让我越来越不能集中精力思考了。我已经很难有耐心读完一本厚厚的书。可是之前的我不是这样的: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我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那时,阅读是一项给人带来极大愉悦的精神活动。可是接触计算机之后,这种愉悦几乎绝迹。我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冲浪”,从一个页面迅速切换到另一个页面,就像坐在电视机前不停的用遥控器换台一样。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不过只需半天或者一天,就会完全忘记究竟浏览过些什么内容,脑子里面空空如也。

    这本书的作者对此现象做了比一般人更深入的研究。援引了很多心理学,生物学上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解释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到底对人类是好还是坏?作者也并不敢妄下结论。他只是表达了他的担忧。

    以下是书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观点和讨论:
    1. 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这里的“可塑”是指大脑会随着从事的思考活动,使用的智力工具(地图,钟表,计算机)而发生生理结构上的变化。人为什么会产生“网瘾”,这个观点可以作为一种解释。

    2. 人们先制造工具,然后工具的使用会塑造我们。人们总是不断追求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变得简单的软件工具。这是人的天性。从而也是软件设计公司的商业驱动。但似乎很少有人思考,“把我们从简单重复的活动中解放出来”到底对人会产生什么影响。书中举了一个决策游戏实验的例子。使用具有丰富帮助功能的游戏软件的玩家在初期可以轻易达到较高的分数。然而随着时间的进行,使用没有什么帮助功能的软件的玩家会达到比前者高得多的水平。联想到以前古时的读书人,要博闻强记很多的典籍。现在计算机存储、查询这么方便,大概少有学者再做这样的记忆了吧?但问题是,人脑的记忆不同于外在电脑的记忆。一个在脑子中记住很多东西的人,往往会在学习新技能,分析、决策新事物方面更具灵活性、更强吧?

    3. 书中还有一些关于记忆和学习能力如何形成的讨论。举了很多心理、生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看。
  •   互联网因为它极大的便利性,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促进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它的便利性使得人们被迫吸收大量信息,导致对信息的处理局限于简单的累积,最终毒化了大脑,使我们变得浅薄。本书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们如何规避互联网的负面有较高价值。
  •   这本书的标题写的是互联网,内容倒很像是一篇生物学方面的论文。作者旁征博引,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神经学的基础理论,倒是很能让读者开开眼界。通过读这本书,可以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方法进行一番反思,有目的的对大脑思维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专注程度和效率。至于互联网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举重若轻,未来何去何从,作者也就只能一声叹息了。
  •   我们正在被互联网毒化,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这本书就象是一剂清新剂,时刻提醒着我们。
  •   在我们利用互联网,体验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它已经悄悄地改变的我们的大脑。很有启发性...
  •   互联网世界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模式,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但遗憾的是文字略显晦涩,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坚持读完,才能体会其中乐趣。
  •   当互联网残酷地改变大家的思想和生活的时候,我们除了无奈的接受,还能有什么办法?
  •   没看浅薄之前,虽然依稀觉得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了,常常为了某个原因打开网页后就不知不觉点了一个又一个“只瞄一眼就关掉”的网页,接着时间就不知不觉的溜走了。(看到这里,决定以后再看这篇文的盆友你以后真的会看么!)
      这本书则从各个角度证实了我那“依稀感觉有点不对”的想法——注意力真的很难集中了,具体表现在:
      1、长一点的文章常常被列为“以后再看”,以后也理所当然不会看,因为这类“以后再看”的文章积累的太多老早就被忘掉了。
      2、原本是在看A,看到一半点到链接B,接着又转向C,最终已经完全忘了A。原本为了某个目的上网,结果目标没达成反而搭进去一大堆时间。
      3、找各种借口“放松”一下,结果把余下的时间全部搭进去了。比如好不容易集中精力做点事情,然后就想,放松一下吧,接着就看各种不需要动脑子的搞笑图杀时间,一杀一大把。
      4、为了看而看,快速的把文章浏览完后几乎什么都不记得。想要增加知识量的目的根本没达到。脑子里根本没有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概念。
  •   刚翻看了一些,感觉不错。现代人已经深陷互联网的误区,得到的并不比失去的更多。
  •   对长期待在互联网上的人看看有帮助。
  •   该书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在人们的状况。信息爆炸和快速传播,让人们不得不进入泛滥而浅显的信息时代,看来要想深入思考,还需要放弃网络才行啊。
  •   看完书觉得很受益,特别是对人类智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能有一定的认识,以前从来都没有意识到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只是偶尔网络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似乎我们都无法工作了,其实我们的工作与网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我们习惯了上班前及上班过程中浏览下网络中的新网,与朋友聊聊天,打声招呼,偶尔网络的故障,打乱了我们的工作习惯,让我们似乎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没做、让我们烦燥不安而不能专心致志的投入工作……
  •   总是水人人,微博,对于阅读变得求快求奇,粗糙浅薄充满功利。这本书揭示了这一问题,引人深思。
  •   讲述技术变革改变思维功能与模式的一本好书,浅显易懂,对从事传媒行业的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书快读完了,感觉很多东西都在慢慢消化,学到很多,也知道利用网络时候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这本书对网络有很很深的认识,沉迷于网络的朋友可以阅读下,给自己一个理性的思考
  •   书的质量还不错,内容还没得仔细看,大概看了一下,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这样的一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   这本书是讲述得很全面的,值得一读。

    另:正文前面的2篇推荐,姜奇平推荐文章完全是在胡扯。
  •   很喜欢,印刷不错,内容很好,给别人了
  •   不错,但很难说服现在的网迷者。
  •   好的书应该有一个好的排版 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 但是排版真的很不喜欢 看起来盗版的似的
  •   自己一直喜欢上网,看着这书也受益匪浅哈。
  •   被它的标题吸引,但是翻了2页就没看了,也许不是书不好,而是我心不在。所以我能评价的是,质量还不错。
  •   书总体上不错,就是这个作者非常严谨的写书态度,引证比较多,看得我有点按耐不住想跳过。
  •   很喜欢,印刷不错,内容很好,没有看,帮别人买的
  •   建议大家多读几遍,才有收获
  •   如题,也许这是我们进化的必经之路
  •   不错,比较创新
  •   尼古拉斯·卡尔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以下简称《浅薄》)一书试图从神经学、人文和历史几方面论证互联网自从出现之后对人脑造成的影响。根据卡尔的观点,互联网的出现是对人类大脑的一次重构:多任务处理和网页广告的出现使得我们对深度阅读产生障碍,从纸质书籍出现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良好阅读习惯被打破了,如今的人们追求的(或者是以谷歌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希望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快速的信息获取习惯,只是走马观花的扫过相关文章,效率至上,从而失去了从前的思考过程,使人变得和机器没有任何差别。
    卡尔这本书提出的观点确实值得深思,并且带给读者很强的启发作用,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网络时代似乎也并非像卡尔说的那样可怕,作为这个时代中的一员,网络带给我们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辩证的看本书提出的观点则显得十分重要:诚然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变得比以前“浅薄”了,但当“浅薄”已经变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何趋利避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浅薄》一书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笼统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论证“人类的大脑是可以被重构的”,另一部分举出几个例子,说明人类的大脑是通过何种机制被重构的。
    卡尔关于第一部分的论证是十分翔实的,他通过大量引用、叙述生物学、神经学上的研究成果,论证人脑的分化并非是单项的,而是可以改变的。人脑在人类成年之后依然具有可塑性,为本书的主题“what the Inter*** is doing to our brain”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一部分,关于“人类的大脑是通过何种机制被重构的”的举例和说明则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本书的新颖之处。在本书的扉页,有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常务理事段永朝的一段话,现引用如下:
    “在喧嚣的网络时代,卡尔的这本书无疑是一服清醒剂。
    当你试图浏览这本书的目录,打算让自己稍微定定神的那一刻,口袋里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一条短信让你的注意力顷刻间转移……
    那么,恭喜你!你就是这本书的最佳读者。”
    最开始只觉得这是一段讽刺,意在指出网络时代(或说信息时代?)的我们被过多的本应为生活提供便利的电子设备打乱了生活。然而,随着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发现作者的本意并不只是如此——卡尔认为,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广度上有了大幅的提高,而在深度方面则越来越不尽如人意。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价值观方面的改变,比如效率之上。因此,我们的大脑被互联网重塑了——由于缺少深度思考,我们变得越来越浅薄。
    这就是作者关于互联网与大脑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卡尔在第八章中还专门以谷歌这一互联网巨头作为例子,深度剖析谷歌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对其用户造成的影响:效率极高的搜索引擎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快速阅读的习惯”,即他们只用眼睛收集整理搜索出来的海量信息,却不进行或者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谷歌近几年开展的图书业务,使得电子书更加有市场,但电子书这种形式却进一步阻断了人们进行深入阅读的途径——不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即前文提到的“快速阅读”习惯)以及电子书中各种能够致使阅读者分神的图片、视频(卡尔通过引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网页中的视频和图片等元素能够使阅读者分心),往往使深度阅读更难进行。

    二、关于本书观点的思考
    卡尔的观点并非耸人听闻。虽然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确实使我们很多机能出现退化。
    这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数百年来,学生在课堂上用纸笔记下老师所讲授的每一句话,作为以后复习的参照,这便是笔记。然而情况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课堂上有同学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记笔记,因为相比于传统的纸笔记录,电子设备的输入速度要快的多。然而,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比如在记笔记的同时,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打开各种SNS社交网站,试图一心二用,一边“专心”听课,一边分享同学、朋友的各种动态。我们可能认为我们是专心听课的且只是“扫一眼”各种客户端上同学们的状态,实则不然。卡尔在《浅薄》一书中通过实验证明,我们在专心只做一件事,和我们看似专注于一件事实则分散尽力去做多件事时的效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管我们如何安慰自己只是“稍稍分心”,其结果一定都是严重的。
    卡尔认为,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连同上网所需的设备)正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造我们的大脑,使得很多曾经需要我们专心去做的事、“用力”去记忆的东西变得微不足道。不仅如此,这些事实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延续,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大脑的用处要因此改变了,这将在长时间内导致大脑生理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得互联网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彻底的“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使得人们变得“更傻”。
    我同意卡尔对未来事实的预测,即互联网确实会重塑我们的大脑,但我并不认同卡尔对这个事实的负面评价。首先,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又一次类似的“危机”,比如文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世世代代只能用口述的传统,使得资料的永久保存成为可能。有了文字,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阅读能力的增强——眼睛不只是用来观察画面的工具了,前人的文字记录使得我们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大量的信息,这又何尝不是一次重大的改变,甚至远远超越网络时代给我们的带来的冲击。根据卡尔引证的“人脑是可以重塑的”这一理论,“阅读的诞生”这一重大的改变是一定要带来人类脑部功能的相应改变的。有了书籍,有了别人的“经验之谈”或者“前车之鉴”,很多人必定会因为种种原因放弃自己“躬身实践”的机会。这样说来,书籍的出现使得人类变得 “浅薄”了吗?纵观历史的长河,我认为没有。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技术的革新是一种必然,是人类前进的动力,是无法阻止同时也是不可阻止的。那么,当“浅薄”成为一种必然,一种潮流的时候,“深刻”就成了非主流。高度发展的技术作为“浅薄”的诱因,与“浅薄”形成互补关系,这时候“浅薄”就不再浅薄,而变成常态了。
    这是对未来的预测,而现实是,虽然信息时代的各种新媒体使得人们不得不在“信息之海”中挣扎从而缺乏深度阅读的机会,人们的内心还是有深度阅读的愿望的。还是以谷歌为例。卡尔认为,在搜索的过程中,过多的搜索结果迫使人们一目十行的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变得“浅薄”,然而卡尔却没有考虑到,人们如此“浅薄”的筛选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挑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问脏进行深度阅读。就算是挑出自己有用的文章“一目十行”的读下来,也是因为要在里面挑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最终将这些信息整合到一起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深度阅读并非消失了,而是被精简成为了深度思考。新兴互联网业务的本意只是将自己的广度扩大,却并没有强迫使用它的人摒弃深度阅读、思考。如果因为搜索引擎高效率就把它归为“效率至上的浅薄工具”,未免过于苛刻了。
    但是,虽说从长期角度来看“浅薄化”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处于特定阶段的我们还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无条件迎接”这种浅薄。正
  •   《浅薄》一书,只是尼古拉斯的个人想法。
    但非技术出身对尼古拉斯.卡尔来说与其说是缺憾不如说是优势,旁观者的身份和立场让他始终有一种身在局内的人所缺少的清醒。
    《浅薄》一书写得不那么深奥,但准确理解它也不容易。“浅薄”这个价值取向色彩过于明显的词,很容易让这本书理解为一种简单的道德批判,而这正是尼古拉斯要避免的。他力图让“浅薄”成为一种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
  •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的产物,使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就想涉猎这部分相关书籍。看了网上的评论,有褒有贬,还是决定亲自看一看再说。内容方面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比较充实,也有作者的见解。并不是特别有效用的一本书,还是空泛了。建议轻松阅读吧。
  •   算是一本普及书,让大众对互联网有所了解,但对专业研究者来说,这本书还不够深刻
  •   这本《浅薄》是类似于《情商》一类的科学说明文章,如果你不了解和接受西方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读这本书只会是种煎熬。。。
  •   前一半都在写人的大脑怎么形成,挺无聊的
  •   书本身内容不错 论述翔实 并且是基于调查研究得来的相关论断 并非纯个人描述
    但翻译严重扭曲了原作者的意思 无论书名和部分章节内容 都离原著相去甚远 真是国内眼球经济的悲哀 标题党可以歇歇了
  •   没事的时候读读,希望有意外收获吧
  •   不要被标题所误,内容不通顺,难理解 没有能让人深刻的内容 我买错了!
  •   感觉没那么好
  •   中小企业家基本阅读书目之一
  •   包装不错,听说很好的书
  •   观点正确,论证啰嗦
  •   过度上网使人迷失了自我
  •   写的很不错哦。
  •   挑战互联网
  •   不错,网络的确有些降低独立思考的能力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看一下,支持
  •      这是一本出版于2010年的书(中文版),那时候微信还没有被发明、微博好像还没有流行,但作者写作的初衷跟现在的读者读这本书的初衷一样:问一问自己的注意力到哪里去了。
      
       所谓“毒化”,即让大脑的功能退化。所以这本书首先是一本关于人类大脑的科学小读物。作者尼古拉斯卡尔首先带我们温习了一下初中生物,介绍大脑是如何思考的。大脑中的神经元相互连接,靠神经元上的突触传递电信号,然后……总之我们就能思考了。科学证明,这种神经元的突触连接是可以改变的,使用的某条电信号路径越多,这条路径就越宽越结实,当这条神经回路不常使用时,它就变窄了,正如水流冲击沙地一样,越多的水流流过,冲出的沟壑就越深,沟壑越深就有越多的水流过,反之亦然。一种大脑功能我们开发得越多、使用得越多,这种功能就越熟练,反之就越生疏,跟我们的肌肉一样。讲了一大堆为了说明一点:大脑是高度可塑的。
      
       接下来,说的是技术如何塑造大脑。于是这本书变成了一个讲述人类文明与技术史的小册子。它先从原始人的图画说起,讲到人类发明地图,人类的空间感就不一样了,人类认识空间、思考空间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了。地图这种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大脑,并且,它无法再从人类的文明中剥除。人类发明了车,然后人对速度、距离的认识和思考它们的方式也不一样了,并且无法从人类的文明中剥除。总之一句话,技术是人的延伸,人也在被自己发明的技术改变、塑造,逐渐成为今天我们这样的人。
      
       技术,甚至改变了伦理,重新定义了人。当机器化大生产到来的时候,“泰勒主义”应运而生,一种效率至上的价值体系深深地植入了人类文明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卡尔重点介绍了印刷术的历史。从文字被发明,到羊皮纸,再到纸,最后到德国的古滕堡发明了印刷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那种)。人类文明因为印刷术和廉价纸的发明而产生了飞跃。因为书籍的普及,使得知识、启蒙和思想得以普及,而不是被社会的少数阶层所垄断。比如在宗教改革中,印刷术发挥了莫大的作用,因为圣经不再被垄断,大家都可以看圣经,都可以写文章发表思想,解释圣经的权力被平民从教皇手中夺走了,马丁路德靠自己的大字报战胜了教皇。在这一伟大而神秘的过程中,传递文字的媒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切当然都是铺垫,都是为了互联网的登场。
      
       然后本书就变成了一个介绍计算机和互联网历史的小册子,它从图灵计算机开始讲起,一直讲到谷歌搜索引擎、谷歌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很开眼界,但是我没记住多少。在众多的实验结果和作者亲身体验的介绍之后,本书大致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让人类从深入、沉思式的阅读变成浏览式阅读,注意力集中变成一件越来越不可能的事情;
      
       2、互联网和火、地图、指南针、印刷术等突破性技术一样,成为人类文明一旦使用便不可能脱离的一种技术,并且重新塑造人类,全方位地影响生产、生活、社交、思维方式,让我们成为和互联网出现之前在本质上不一样的人;
      
       3、互联网极大地强化了“泰勒主义”这一效率至上、速度至上的工业伦理。
      
       总而言之,就像本书最后一章那耸人听闻的标题所描绘的: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
      
       让我读得特别振奋的是第一点,即互联网如何让人变得浅薄,作者从注意力、记忆力、创造性和智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笔,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大脑是如何产生“灵感”的?这是一个神秘的问题,但大家都知道,博闻强识者往往比大字不识的人更有创造力。是因为博闻强识者知道得更多吗?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或者说假说,那就是人类大脑的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又叫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人类大脑有一个海马状突起,它是将身体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整合在一起的部位,负责短期记忆。比如我们正在干某事时,用的是短期记忆,我们能意识到这部分记忆。我们干下一件事情时,上部分记忆就慢慢退出海马状突起,转化为长期记忆。比如我们开车,用的是短期记忆,不开车时,开车的技能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再开车时,开车的记忆就被调回海马状突起中。
      
       而长期记忆是储存在大脑深处的记忆,我们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比如我们读过的书,过了一段时间,就会以为自己忘记了,也不会想起,直到我们干一件可能跟这本书的内容有关的事情时,它才会回到短期记忆中来,我们于是意识到自己对这本书的记忆。
      
       博闻强识者幸运的地方在于,长期记忆并不是电脑上的一块硬盘,仅仅储存记忆,长期记忆是一个巨大的经验和信息的仓库,它在我们意识之外,会不断地自动排列组合我们吸收的信息和记忆,将它们进行运算或者组成某种意义。比如我们做梦,梦来自于我们白天的经验,做梦其实就是大脑在处理白天的这些信息。有一天,当我们的短期记忆在工作时,比如在思考时,长期记忆中的某一类信息成功排列好,并且与短期记忆对接,将有生以来的这方面信息传递到海马状突起,于是,“灵感”就产生了。
      
       打个比方,我是拍电影的,我拍了一个绝妙的长镜头,我构思它、拍它时,用的是短期记忆,但是我灵感的火花来自长期记忆——我看过的侯孝贤的电影或者锡兰的电影中的镜头早已不断地在长期记忆的仓库中排列组合、我日常生活中的留心观察也在长期记忆中排列组合,这些被处理好的信息一下子进入我的短期记忆,于是灵感就产生了,我甚至根本意识不到我模仿了谁——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的大脑早已将我观察的生活、我的审美趣味和看过的电影进行了重新整合。
      
       这种潜意识里、对信息和记忆的“运算”是灵感产生的关键。
      
       所谓创造力,靠的就是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结合程度,其中,人的长期记忆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为什么一个老美编比一个新美编要好?首先因为他熟练操作软件,海马状突起很好用,而且有肌肉记忆;其次,他每天都不断地编新的排版,这些版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期记忆中去,当他需要产生想法时,想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谓创意——就是技巧和审美的结合。技巧属于工作记忆,审美则是长期记忆的产物。
      
       显然,互联网损害了我们的长期记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记忆的活交给了互联网,交给了百度或者谷歌。我们只需要调动工作记忆——即输入和回车、滚鼠标和按鼠标等简单工作,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现在的我们,很少“记”东西。
      为什么记不住呢?因为互联网上信息爆炸,太多的信息涌入海马状突起,海马状突起很繁忙,它要快速地浏览、甄别、决定,来不及将信息输送到长期记忆。研究表明,传统的阅读方式适合向大脑传递信息,因为信息单一、而且传递得缓慢。卡尔举了个很生动的例子,就好比一个浴缸(长期记忆),要放满水(信息),需要一根水管(输入信息的神经)去水龙头(信息来源)接水,传统的阅读方式相当于一定时间段里在一个水龙头里接水,水量适中,浴缸很快注满。而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当于用水管不断地在很多水龙头上来回奔走,虽然每个水龙头的水都开得很大,但注入浴缸的水却很少。
      
       输入长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很少,这个会智能运算的仓库成了无米之炊,怎么可能给我们提供创造力呢?
      
       为什么在信息的海洋里,我们无法像传统阅读一样,缓慢地、固定地、踏实地接受信息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
      
       人类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是靠几百万年的训练得来的。动物没有长期记忆,只有短期记忆/工作记忆,人一开始也一样,天生不会集中注意力。或者说,注意力不集中,是人的本能。各种科学实验表明,在互联网的网页上、在社交软件上,我们都像动物一样,注意力被无限地分散,没办法专注。这有点像我们的胃,吃的馒头小米粥,虽然单调却好吸收,现在吃的是大鱼大肉啥都有,却比以前更难吸收营养,人反而长得不好。我们的海马状突起就像我们春节时的胃,有些负担过重了。
      
       在本书最后,卡尔谨慎地没有对这种转变下结论——沉溺互联网是好还是不好。不过他说,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尽管,人类往往会被自己发明的技术所绑架。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关于“面对互联网,我们已经丧失了人性”,卡尔的大致观点是:人类原有的同情心的产生也是需要时间的,是大脑中一个比较长的回路。而现在网上的暴力、恐怖、死亡、悲剧的信息太多,我们的大脑来不及产生同情,因而变得麻木。
      
       我非常同意,另外,我认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性行为。我们的性行为回不到以前了。以前获得性满足是一件漫长的事情,为了获得性,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完美自己。现在只要一百度,就可以看到黄片打飞机,就可以满足,不需要与另外的人产生交流。这种性越来越多了,尤其在宅男当中。所以,以后我打算写一本书,书名叫《浅薄——互联网如何让我们只会 打飞机而体验不到有质量、有交流、有深度的性爱的》
      
       人,真是被自己发明的东西绑架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