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页数:4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一《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Civilization and Climate)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修订序言“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近以公开出版,传诸于世,本校为慎重其事,特组设修订委员会,校订内容,增编索引,调整册次,统编目录。纬国忝为主任委员,深感此一巨著之传世,对其编纂与修订之缘起及经过概要,应首加说明,以供读者研究本书之参考。1955年10月1日,蒋公以(四四)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国防大学”(本校之前身)编纂中国战争史。“国防部”于同年十一月二日以孝孔字第五○号令将此手令转饬本校。手令要旨谓:“中国古代战争史应在‘国防大学’专设研究小组,并聘文学历史学者对于战史特有研究者,参加研究与编纂,此可与张其昀‘部长’切商实施。”编纂中国古代战争史,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本校为执行此项研究与编纂工作,于1956年1月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遴选对兵学及战史富有素养之将校担任撰稿,并聘请名史学家指导与审校。此项编纂工作直至1972年5月,全书方告编印完竣,历时凡十六年有余,盖为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本书印制后,大部分分发军中干部阅读,以增进其对中国战争史之认识,磨练用兵修养;一部分赠送教育文化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及学者,以扩大学术思想之交流。数年以来,颇获各方赞许,并纷纷来函索阅。本校鉴于编著书籍在供人阅览,传播思想,故特将本书公开出版,以广流传。使此宏富之中国战争思想,更能发扬光大。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本书从浩繁之史料中,整理研究,融汇精练,编纂成体系一贯,系统分明之战争史。对每一朝代,首先综合论述其全般大势,包括:地理形势、政治情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之影响等,由此以明了该一朝代之全般情势及盛衰得失。对每一朝代之重要战役或会战,则各以专章论述。在每一章中,则先论述该一战役或会战前之一般形势、形成导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失、战后情况等;最后对该战役或会战加以综合申论,以检讨其成败,并引战争原理原则相印证。由此以吸取战史之教训,启发战争指导之智慧。本校依据过去编纂及今日修订本书之体认,深感对我国古代战史之价值,应在此加以阐述;对欧美人士曾有误解我国战史者,应在此加以辨正,俾使史实之真谛易于发扬。过去我国史书上对战史之记载,常偏重于战争理论;对执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则散见于各种记载中,零碎片断,难于寻觅。因而使人认为我国战史缺乏人、时、地、物之精确数字,疏忽作战行动之详确空间与所用之战具。此或由于史书成于儒家之手,而儒家重“王道”,轻“霸道”,避免渲染战争之杀伐行为,有以致之。更或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战争哲理可以持久,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随力量、空间、时间之不同而变化,难以为训。至于野战战略方面,或因秘而不宣,或因写史者未能体会,故多未作有系统之分析,或仅作语焉不详之记载。后世之兵学家与史学家,亦鲜有致力于搜集此等零散之史料,未能专力研究整理而补充之。欧美人士以现代之眼光看我国古代战史,每认为我战史空泛,而轻视之。本校编纂本书时,对人、时、地、物之考证,曾力求详确;并根据当时之情势,作合理之研判,以求弥补(凡研判者均注明系研判所得)。本校依据编修本书二十年来之体会,认为我国古代战史用现代纯军事观点视之,虽有若干缺陷,但在战争理论与指导上,则极具价值,如建国大政、国防经营、建军制度、战争策划、战略与战术之运用等,皆有丰富之经验与辉煌之成就,实具有永恒之学术价值。尤有进者我国有悠久光荣之历史,地广民众,雄居亚洲要域,以此背景缔造之战争史实有其独特之价值,简言之,概可以大战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战战略及战术等四项说明之。虽然在我国古代战史中,未曾明列此等项目,但其内容均有包涵,只不过以不同之术语与辞句表达而已。为使研究我国古代战史者,易于与现代之战略区分发生连系,故特以此四项阐述之。第一,在大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极为讲求,尤其在纷乱之时代,常有突出之表现。所谓大战略,亦即友邦间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发挥统合力量之战略。至当代各种战略之定义已另撰《为战略正名释义》,刊于本书第十八册之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与楚、秦之斗争,各邦国大战略之运用,已极具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其中如春秋时代,晋、齐、秦联盟以破楚之城濮之战,秦、楚联盟以对抗晋、吴联盟所形成之长期争霸斗争;战国时代之苏秦合纵以抗秦、张仪连衡以破六国等,即为显著之史例。诚然,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巧拙有别,因而产生不同之结果。但我国历史学家对此等历史事实之评述,则几乎抱有同一之观点,即赞誉信守国际道义,并称许长治久安之政治与军事战略;对于国际间之背义或暴虐行为,必力加谴责。第二,在国家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虽无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名词,但其运用多能讲求配合。所谓国家战略所包涵之政治、经济、心理及军事四略,过去尝统称之为政战二略。惟近代国家事务日形繁杂,仅政略与战略两词,已有不够明确之虑耳。我国过去特别重视行仁政,讲信义,安民居,裕民生,以奠立政治、经济与心理战略之基础,而军事力量之运用,旨在以战止战,保障和平。虽然在我国悠久之历史中,各朝代对国家战略之运用,常因帝王及其将相之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历史事实指出一项规律,即凡能统合运用总体国力,且以“仁爱”为出发点运用军事力量者,必国强民安;反之,必国破民困。秦、隋二代于统一之后,均拥有强大之武力,但却为我国历史上之短命王朝,即为显著之例证,其败亡之因果关系,值得引为戒鉴。第三,在军事战略方面:我国过去甚重视建设边疆之防卫城塞,并配合以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以城塞防卫基地,以求国防之强固持久;以机动武力打击敌人之武装力量,以求国防之安全。如现仍存在之“万里长城”,即为过去国防建设之遗迹;汉、唐及元代之强大骑兵部队,动辄驰骋数千里而作战,即为军队机动性之例证。我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具有统一且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时,则常形成强盛、繁荣、幸福之时代;当武力分割,或军队之机动力丧失时,则内忧外患随之而起,常形成衰弱、贫困、痛苦之时代。历史铁证,历历在目。第四,在野战战略及战术方面:我国过去用兵,极重视先期之准备,欺敌之运用,又极重视政治与心理方面事先创建优越之情势。认为战争指导者应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要之用兵思想。因此,我国过去用兵较为重视“间接路线”,其战例之多,不胜枚举。但我国过去用兵亦有主张“直接路线”者,讲求毁灭战,谋求在会战中歼敌主力,甚至“屠城”,以求解决战争。例如: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尚书•武成篇》);周公东征,残灭奄国(古《竹书纪年》);并曾毁灭数百年之殷都成为麦田(箕子《麦秀之歌》);项羽用兵常取攻势,专寻求敌人之主力而击灭之;元代军队攻取敌人之城镇后,常借“屠城”以彻底毁灭敌人等皆是。上述用兵思想之运用,在我国古代已有极成功之表现,缔造出许多典型之战例。如:晋文公诱楚军深入,以击败楚军之“城濮之战”;晋军伏击,各个击灭秦军之“殽函之战”;晋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左翼,以击败楚军之“鄢陵之战”;吴军以欺敌及奇袭,击败优势楚军之“鸡父之战”;越军于削弱吴军后而致胜之“笠泽之战”;齐军以逸待劳,战胜魏军之“桂陵之战”;齐军以减灶诱敌而战胜魏军之“马陵之战”;齐军以欺敌与奇袭,战胜优势燕军之“田单复齐之战”;秦将白起利用地形,歼灭优势韩、魏联军之“伊阙之战”;秦将白起先截断赵军补给线,彻底歼灭赵军之“长平之战”;韩信于夏阳偷渡奇袭安邑,获致全胜之“灭魏之战”;韩信行背水阵,以欺敌与坚忍击灭优势赵军之“井陉之战”;韩信利用和平攻势,奇袭破齐之“临淄之战”;韩信以欺敌分散敌军,乘敌半渡而击灭优势齐楚联军之“潍水之战”;韩信以完全包围歼灭楚军之“垓下之战”;唐太宗先截断敌之补给线,而击破强敌刘武周之“柏壁之战”;唐太宗运用内线作战,先击灭敌之援军,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之“洛阳之战”;唐代李靖以机动与奇袭击灭萧铣之战;唐代李靖以远程追击歼灭吐谷浑之战;宋初李继迁以面吃点获致胜利之“灵州之战”。本书中包括我国历代重大战役及会战五百余次。上述举例仅乃一小部分而已。举世皆知之《孙子兵法》一书,实乃我国春秋时代用兵艺术之归纳。其中每一用兵之原则与法则,均有实战之背景为其依据。此书为古今中外所尊重,欧美人士更视之为东方用兵思想之代表,由此可见中国用兵思想之宏富与完备。本书此次修订之主旨,在求内容正确,阅读方便。为求慎重,特敦聘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之名史学家(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云五先生、方豪先生、宋晞先生、屈万里先生、陶希圣先生、黄季陆先生、蒋复璁先生、钱穆先生等为指导委员。承诸位热心指教,解疑释惑,使本书之修订受益良多。本书之修订工作为求有效执行,特聘请对历史及兵学深具素养,且有丰富著作之李震教授、陈廷元少将为修订委员,执笔修订。陈廷元将军负责设计修订出版之全般构想,主编增加之资料,协编索引。李震教授主编索引,协编增加之资料。至于内容之校订,则两位共同负责逐字逐句精校。由于两位修订委员在本书编纂时已担任重责,深悉本书之内容,故于修订工作上得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发挥高度热诚与智慧为本书所作之贡献,将随史页而长存。本书自编纂之始,迄今修订出版,多承前“教育部长”、今“中华学术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博士之指教与鼓励,敬致谢忱。本书之出版,承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鼎力支持,此种友谊实足珍贵。本书此次修订出版,虽力求严谨周密,然以内容如此广博,包含之时程如此长远,遗漏与谬误之处仍所难免,深望海内外先进,惠予教正。

内容概要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本书为第8册,涵盖了唐初李渊开国至武则天篡唐擅政一段时期的史事及战争。战役包括:唐开国之进取长安之战、平定北方群雄之战、平定南方群雄之战,以及唐初对外进行之诸战役。武则天篡唐后之对内对外诸战役也有涉及。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钱穆(1895-1990),号宾四,江苏无锡人,知名史学大家、国学大师。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新亚书院。1966年移居台北,最高票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蒋介石特赠“素书楼”用以读书著作。所著归于《钱宾四先生全集》,全54册,1700万言。王云五(1888-1979),字日祥,名鸿桢,亦称岫庐,广东中山人。国学大师、出版界巨擘。23岁出任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因上书教育总长蔡元培建议教育革新,深得蔡元培激赏。次年去职后,胡适介绍任商务编译所所长,因与商务结下不解之缘,其后除一度从政外,先后主持商务凡40年。去台后,出任故宫中山博物馆联合理事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主持“总统府”临时行政改革委员会。所著百余种,有“博士之父”之称。陶希圣(1899-1988),名彙曾,湖北黄冈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中主将,知名政论家,两岸公认的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的权威。1927年参预北伐工作,从此以字“希圣”行世。1939年任职汪伪政府宣传部长,次年揭露汪日密约后,脱离汪伪政府,任蒋介石侍从秘书,为蒋起草《中国之命运》,成为国民党权威理论家。去台后,屡任国民党内和政府中要职。一生色彩斑斓,与各派政治力量结缘,但学术造诣甚深,著作甚丰,所著《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学养深厚,是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权威之作。蒋复璁(1898-1992),字美如,号慰堂,浙江海宁人。知名历史学家,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权威。北京大学哲学系、德国柏林大学图书馆学院毕业,韩国城均馆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圣若望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历任清华大学讲师、北京大学讲师、北平图书馆编纂、国立编译馆编审、普鲁士邦立图书馆客座馆员。去台后,任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顾问”,及“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图书馆馆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主持影印出版《四库全书》。著有《图书与图书馆》、《中国图书分类论》、《图书馆管理法》、《论语集目》、《孟子集目》、《四书集目》、《易经集目》等,编著《珍帚斋文集》130余万字,主编有《徐志摩全集》《蒋百里先生全集》。陈致平(1908-2002),湖南衡阳人,琼瑶之父,著名史家。早年任中学教师,后任教于成都光华大学、国立广西大学、同济大学。1949年赴台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一度赴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著有《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中华通史》。以《中华通史》一书最为知名,曾荣获1981年台湾图书著作最高奖金鼎奖。方豪(1910-1980),字杰人,浙江杭县人,知名史家、神学家、中西文化交流史权威。历任浙江、复旦、辅仁、津沽等大学教授,并任系主任、院长等职。去台后,任台大教授、政治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中西交通史》《宋史》《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李之藻研究》《方豪文录》《方豪六十自定稿》。宋晞(1920-2007),字旭轩,浙江丽水人,当代著名史家,研究宋代史之著名学者。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及史地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国防研究院四期毕业,韩国建国大学校名誉文学博士。历任海疆学校、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教授,国防研究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兼文化组首席讲座,中国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美国圣若望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珠海书院讲座教授。著有《宋史研究论丛》《旅美论丛》《中国史学论集》《华学研究论集》《中国文化与世界》《清末华工对南非屈兰斯瓦尔金矿开采的贡献》等书。编有《正史论赞》《司马光史论》《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等书。屈万里(1907-1979),字翼鹏,山东鱼台人,史学家、《诗经》《尚书》和古文字领域著名学者。幼考生员,肆业北平私立郁文学院国文系,“九一八”而辍学。任职山东省立图书馆。1940年转任职中央图书馆。旋“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任助理员,十余年间,穷治文史。在台湾时期,历任台湾大学副教授、教授,“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及院士兼所长等职。1965年后,连续任美国普林斯顿高深研究所研究员及客座教授,及新加坡南洋大学客座教授,并在台湾各大学教授等职。为《诗经》《尚书》和古文字领域著名学者。1979年病逝。

书籍目录

第十二卷唐代(上) 第一章唐代全般形势3 第一节唐代一般大势3 第二节政治经济社会概况33 第三节战争与国防59 第四节兵制及战略战术67 附图8—282唐代国境、国防要点、各道及国防陆路交通干线概况图 第二章唐开国之战一——进取长安之战95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及李渊起兵导因95 第二节李渊世系及其开国诸重要人物96 第三节战场地理形势107 第四节太原起兵及其方略109 第五节作战经过115 第六节战后之政局124 第七节申论126 附图7—273隋末群雄割据概况图(见第7册) 附图8—283李渊进兵长安经过图(一) 附图8—284李渊进兵长安经过图(二) 附图8—285李渊攻长安作战经过图 第三章唐开国之战二——平定北方群雄之战130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131 第二节唐底定北方之方略132 第三节各战场之地理形势133 第四节平定西秦薛仁杲136 第五节平定凉州李轨142 第六节平定并州刘武周144 第七节平定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151 第八节平定刘黑闼171 第九节战后之政局及申论180 附图7—273隋末群雄割据概况图(见第7册) 附图8—286唐平定西秦作战经过图 附图8—287唐平定刘武周作战经过图 附图8—288唐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作战经过图(一) 附图8—289唐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作战经过图(二) 附图8—290唐第一次讨刘黑闼饶阳会战经过图 附图8—291唐第二次讨刘黑闼洺水会战经过图 附图8—292唐第三次讨刘黑闼昌乐会战经过图 第四章唐开国之战三——平定南方群雄之战189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189 第二节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191 第三节平定萧铣之战193 第四节平定林士弘、辅公祏之战197 第五节申论202 附图7—273隋末群雄割据概况图(见第7册) 附图8—293唐平萧铣之战经过图 附图8—294唐平辅公祏作战经过图 第五章唐初对外战争之一——征东突厥、薛延陀、回纥诸战役205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突厥八次入寇及玄武门之变205 第二节唐外征准备及战略214 第三节战略地理形势215 第四节征东突厥之战——二次征伐217 第五节征薛延陀回纥之战——二次征伐229 第六节战后之政局及申论239 附图8—295唐征东突厥前一般形势图 附图8—296唐灭东突厥作战经过图 附图8—297唐征薛延陀作战经过图 第六章唐初对外战争之二——征吐谷浑、高昌、龟兹及西突厥诸战役245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246 第二节战略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251 第三节征吐谷浑之战254 第四节征高昌之战258 第五节征龟兹之战261 第六节征西突厥之战——四次征伐263 第七节战后之政局272 第八节申论274 附图8—295唐征东突厥前一般形势图 附图8—298唐征吐谷浑作战经过图 附图8—299唐征高昌、龟兹作战经过图 附图8—300唐征西突厥一般形势图 第七章唐初对外战争之三——征高丽、百济诸战役277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278 第二节战场地理形势与作战方略282 第三节第一次东征284 第四节第二次东征295 第五节第三次东征297 第六节第四次东征298 第七节第五次东征304 第八节平定高丽新罗之余乱307 第九节申论309 附图8—301唐太宗亲征高丽经过图 附图8—302唐太宗、高宗历次征高丽经过图 第八章武后擅政及其对内对外诸战役316 第一节战前一般形势317 第二节战场地理形势与作战方略320 第三节武后擅政导致之内战322 第四节契丹背叛入寇河北之战331 第五节东突厥复兴、入寇与中宗复位336 第六节唐周与吐蕃之和战351 第七节战后之政局及申论358 附图8—303徐敬业及唐宗室起兵概况图 附图8—304契丹入寇概况图 附图8—305武后时代突厥入侵概况图 附图8—306唐高宗、武后时代吐蕃入寇概况图 索引363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二章唐开国之战一——进取长安之战 一、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1年)七月李渊起兵太原,八月克霍邑、临汾、绛郡。 二、渡河作战:同年八月末渊军分别自梁山、河东渡河,九月克永丰仓,然后东取潼关,西略渭北。 三、围攻长安:同年十月初渊围长安,至十一月初克之。 四、平定河东:同年十二月破屈突通于潼关再攻河东,至武德三年(620年)初克之。 五、李渊代隋:同年十一月渊立代王侑为恭帝、炀帝为太上皇。翌年三月炀帝被弑,五月渊受禅代。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李渊起兵导因(参看附图7-273) 李渊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1年)起兵太原,在其起兵前之一般大势,已详见本史第十一卷第五、六两章之“战后之政局”及“战前一般形势”节中,兹仅述李渊在隋末时之活动概况于下。 李渊在隋文受禅时为千牛备身,而文帝独孤皇后乃渊之从母,故在隋特见亲爱,累迁谯、陇、岐三州刺史。大业初,历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辽东之役,督运于怀远镇,及杨玄感反,受诏驰驿往执弘化郡(治今甘肃庆阳县)留守元弘嗣,弘嗣,乃斛斯政之亲也(斛斯政与杨玄感叛,已见前)。渊遂代为该郡留守。由于渊历任中外之职,素树恩德,而是时天下已乱,遂结纳豪杰,众多款附,炀帝因而忌之,下诏征还行在所。渊知为帝所忌,乃纵酒纳贿以自晦。至大业十一年四月,炀帝欲北巡雁门,而河东群盗纷扰,复命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承制黜陟,讨捕群盗,以平盗之功,迁右骁卫将军。炀帝已遭雁门之困(大业十一年八月),突厥之患益深;而涿郡贼甄翟儿又进犯太原,炀帝遂命渊为太原留守(大业十二年十二月),以挽救太原之危。但是时天下大乱已不可收拾,窦建德、格谦等扰乱于河北诸郡,卢明月扰乱于河南,徐圆朗起兵于鲁郡(今山东滋阳县),刘武周起兵于马邑(今山西朔县),梁师都起兵于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西),郭子和起兵于榆林(今绥远鄂尔多斯左翼后旗黄河南流处),薛举起兵于陇西(今甘肃陇西县西南),李轨起兵于河西(今甘肃武威县),李密、翟让取洛口仓,逼东都(皆为大业十二年十二月至翌年七月之事)。李渊在此种大乱形势之下,遂乘势起兵焉。 第二节 李渊世系及其开国诸重要人物 一、李渊世系 李渊陇西成纪人(成纪县今甘肃秦安县北),其七世祖暠当晋末时据秦凉以自王。暠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其事已见本史第九卷。歆生重耳为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戍于武川(绥远今县),因留家焉。熙生天赐(《旧唐书》为锡),为幢主。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北)周代(西)魏有功,皆为柱国。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追封唐国公。虎生昞,袭封唐公,为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至隋文帝作相,还复本姓。昞生渊于长安,七岁袭封唐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隋受周禅,补千牛备身。文帝独孤皇后,即渊之从母,由是特见亲爱。累迁谯、陇、岐州刺史。有善相者谓其骨法非常,必为人主,因而颇以自负。至大业年间,累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及殿内少监、卫尉少卿。杨玄感叛,驰驿弘化郡为留守,兼知关右诸军事。大业十一年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毋端儿破之,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十二年迁右骁卫将军。十三年为太原留守(《资治通鉴》载十二年十二月),郡水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之副。时涿郡贼甄翟儿窜犯太原,渊自河东赴任所,为翟儿截击于雀鼠谷(今山西介休县西南),渊率先头部队数千,翟儿围之数匝,其次子李世民将精兵继至救之,拔渊于万众之中,会后继步兵续至,遂合击大破之。至太原,突厥犯塞,世民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而隋兵少不敌,渊遂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水草如突厥,又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突厥见者,疑不敢战,乘而击之,突厥败走。太原局势,由是稳定。(见《新唐书》卷一《高祖纪》) 二、开国诸重要人物 李建成:建成,高祖渊之长子,英武而仁恕。大业末,渊捕讨盗贼于汾晋,建成护家属寄寓于河东(今永济县)。渊于太原起兵时,遣密使召之,建成与第四弟元吉间道赴太原。建成至,拜左领军大都督,引兵略河西郡,从克长安。隋恭帝侑义宁元年拜唐国世子,开府置僚属。二年授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将兵十万攻洛阳;及还,授尚书令。武德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年将兵击司竹贼祝山海平之。时凉州来降,建成将兵赴原州接应之。嗣高祖忧其不闲政术,每令习时事,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又遣礼部尚书李纲,民部尚书郑善果俱为宫官,与参谋议。武德四年讨稽胡于鄜州破之。刘黑闼再反,建成往讨擒之。玄武门事变,为其次弟世民所杀。(《新唐书》隐太子传) 李世民:世民,高祖渊之第二子,善骑射,武勇绝伦。开皇十八年生于武功之别馆。世民幼聪睿,临机果断,不拘小节。大业末,炀帝为突厥所围于雁门,世民应募救援,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营。及父渊留守太原时,年已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父渊击之,深入贼阵。世民率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向皆披靡,拔渊于万众之中。既至太原而天下大乱,世民潜图起兵,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父渊起兵,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拜右领军大都督,右三军皆隶焉,封敦煌郡公。义师至霍邑为隋将宋老生所拒,会天雨粮尽,父渊欲且还师,世民建策亟入关号令天下,遂克霍邑。大军继进,世民为前锋渡河,先定渭北,收纳英俊,以备僚列,远近闻者咸归附焉。然后会师长安,克之。父渊辅政,授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二年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军还,徙封赵国公。父渊受禅,拜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击降薛仁杲,拜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镇长春宫,关东兵马并受节度。寻加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二年将兵渡龙门御宋金刚,三年大破金刚,刘武周奔突厥。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七月攻王世充于东都。四年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山东悉平。以是役之功,加授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于时,海内渐平,世民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勗、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与之讨论经义。五年平刘黑闼、徐圆朗,河济江淮诸郡皆平。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八年加中书令。九年六月玄武门事变,杀长兄太子建成及弟齐王元吉,遂为皇太子,总决庶政。八月,父渊传位,是为太宗。(《新唐书·太祖纪》) 李元吉:元吉,高祖渊之第四子,善马槊武勇异常。渊起兵后,以为太原留守,进齐国公,总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许以便宜从事。武德元年,进爵为王,授并州总管。二年刘武周南侵,元吉弃太原奔还长安。寻加授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四年太宗征窦建德,留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世充出战,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及甲士千余人。世充平,拜司空,余官如故。六年加授隰州总管。九年转左卫大将军,寻进位司徒兼侍中。至玄武门事变,为尉迟敬德所杀。(见《新唐书》卷七十九巢王李元吉传) 刘文静:文静字肇仁,自云彭城人,世居京兆之武功。祖懿为周石州刺史。父韶仕隋战死。赠上仪同三司。文静以死难之子,袭仪同三司。文静伟姿仪,有器干,倜傥多权略。大业末为晋阳令,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叹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唐公李渊为太原留守,文静察其有四方之志,乃深自结托。又窃观渊次子世民(观下文,二人实已情好甚密),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魏武之徒欤,其年虽少,乃天纵之矣!”寂未以为然。俄而文静坐与李密连婚之罪,炀帝令系于狱。时李世民已有起兵之志,以文静可与谋议,乃私入禁所探视之。文静喜挑之曰:“丧乱方剧,非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无其人!今入禁所相看,非儿女之情相忧而已。时事如此,故来与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为我言之!”遂相与谋起兵之事。唐既克长安,累迁文静大丞相府司马、光禄大夫,封鲁国公。又为唐修《开皇律》而损益之。文静才能干用,在裴寂之右,军功尤非寂所能及,而位在寂下,心常不平,寻以与裴寂争权位,竟致被诛。(见《新唐书》卷八十八刘文静传) 裴寂:寂字玄真,蒲州乡泉人。祖融司木大夫,父瑜绛州刺史。寂少孤,诸兄鞠养之,年十四补州主簿,及长,疏眉目,伟姿容。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参军。大业中历侍御史、驾部承务郎,至晋阳宫副监。李渊留守太原,与寂有旧,时加亲礼,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寂因以晋阳宫女侍渊以相结纳。世民将举兵,而不敢发言,因使刘文静说寂,并以其私以宫人侍渊,将同受诛戮为要胁。寂惧而从之,遂劝渊起兵焉(渊早已有四方之志,此处史言,乃将起兵之功,归于世民也)。渊已建大将军府,以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及克长安,赐良田千顷,甲第一区,物四万段,转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千户。寻又劝渊受隋恭帝侑禅位。渊既受禅,谓寂曰:“使我至此,公之力也!”拜为尚书右仆射,赐之服玩,不可胜数,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渊视朝必引与同坐,入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武德二年刘武周将黄子英、宋金刚等,频寇太原,寂自请讨之,而兵败于介休,退守河东。寂性怯无捍御之才,民颇受其扰累,故宋金刚逼绛州时,河东民多应之。寂以御寇失败,被征还朝,然顾待弥重。六年迁尚书左仆射。贞观三年以沙门法雅妖言事,连株免官。寻又以汾阴妖言,及其监奴告寂反,徙交州,改流静州(今四川松潘县境),太宗思其有佐命之功,征还而卒。(见《新唐书》卷八十八裴寂传) 唐俭:俭字茂约,晋阳人。北齐尚书左仆射邕之孙,父鉴隋戎州刺史。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鉴与李渊有旧,同领禁卫。及渊留守太原,俭与其子世民周密。俭从容说世民,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世民白于渊,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驱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权,指麾可取。愿弘达节,以顺群望,则汤武之业不远。”渊曰:“汤武之事,非所庶几。今天下已乱,言私则图存,语公则拯溺,卿宜自爱,吾将思之!”及开大将军府,授俭记室参军。世民为渭北道行军元帅,以俭为司马。取长安加光禄大夫,相国府记室,封晋昌郡公。武德元年除内史舍人,寻迁中书侍郎,特加授散骑常侍。及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谋叛于蒲州,俭揭露奏之,免李渊于难,因功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兼检校黄门侍郎,封莒国公。贞观初使于突厥说诱之,突厥将降,李靖率轻骑掩袭,遂破之,俭脱身走还。永徽初(650年)致仕,至显庆元年(656年)卒。(见《新唐书》卷八十九唐俭传) 任瑰:瑰字玮,合肥人,陈镇东大将军蛮奴弟之子。父七宝仕陈为定远太守。瑰早孤,蛮奴爱之逾于己子。年十九试守灵溪令,寻为衡州司马。隋灭陈时,瑰劝衡州督王勇,据岭南求陈氏子孙立以为帝,勇不能用,以岭外降隋,瑰乃弃官而去。仁寿中,为韩城尉,俄又罢职。及李渊讨捕于汾晋,瑰谒渊于辕门,遂为河东县户曹。及渊赴晋阳,留长子建民于河东,以瑰佐之。义师至龙门,谒见渊,渊谓之曰:“隋氏失驭,天下沸腾。吾忝以外戚,属当重寄,不可坐观时变。晋阳是用武之地,士马精强,今率骁雄以匡国难。卿将家子,深有智谋,观吾此举将为济否?”瑰曰:“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公天纵神武,亲举义师,所下城邑,秋毫无犯。军令严明,将士用命,关中所在蜂起,惟待义兵。仗大顺,从众欲,何忧不济?瑰在冯翊积年,人情谙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入关,同州(今大荔县)已东,必当款伏。”因献下关中之策,渊即授以银青光禄大夫,并依其策而进取长安,以功拜左光禄大夫。渊即位,使为谷州刺史守新安,拒王世充,屡破之,以功封管国公。李世民攻洛阳,瑰在邙山检校水运,以供饷馈。关东初定,持节为河南道安抚大使,世充弟辩自徐州率所部来降。智拒徐圆朗于虞,遂竟平圆朗之功。后因弟瑰连株隐太子(建成)事,坐左迁通州都督,贞观三年卒。(《新唐书》任瑰传) 窦威: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高祖(渊)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为隋太傅,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年,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丘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后坐事免归长安。李渊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之。渊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卒时,家无余财。 李靖: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唐公。父诠,隋赵州郡守。靖性沉厚,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后历驾部员外郎。右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皆善之。素尝拊其床谓靖曰:“卿终当坐此!”大业末累除马邑郡丞。会李渊击突厥于塞外,靖知渊有四方之志,因自锁上变,将诣江都,至长安道塞不通而止。渊克长安,执靖将杀之,靖大呼曰:“今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渊壮其言,世民又固请赦之,遂免于死。寻世民召入其幕府。武德三年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至硖州为萧铣所阻,久不得进,高祖渊怒其迟留,阴敕硖州都督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请命,由是获免。寻与李孝恭破冉肇则于虁州。武德四年,靖陈十策以图萧铣,渊遂授靖为行军总管,兼摄李孝恭行军长史,讨铣之事,一以委之。靖因不良之季候进袭之,两月之间,遂克江陵。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承制拜授,招抚岭南。武德六年,又佐李孝恭率七总管之兵平辅公祏于丹阳,破之,江南悉平。唐因置东南道行台,拜靖行台兵部尚书。及行台废,改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高祖渊赞之曰:“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武德八年突厥寇太原,唐以靖为行军总管御之。翌年,突厥入泾阳趋渭水。唐以靖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击之,靖率兵倍道趋豳州,以绝突厥归路,既而与突厥和亲而罢。太宗世民即位,拜刑部尚书,并录其前后功,赏赐甚厚。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中书令。三年转兵部尚书。时突厥诸部叛,唐遂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将精锐三千征讨之。翌年大破突厥,擒颉利可汗。于是唐之疆域自阴山展拓至于大漠矣。还朝,诏加特进,并参预政事。贞观九年,太宗又遣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之兵击吐谷浑,破降之。十一年封卫国公。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然自破突厥后,以不赏之功,遂屡遭谮毁,幸靖善自韬晦,而太宗又善于保全功臣,乃得终寿于家。卒时年七十九。 房乔: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曾祖翼为后魏镇远将军,宋安郡守,袭壮武伯。祖熊为褐州主簿。父彦谦,好学通涉五经,为隋泾阳令。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从父至京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以隋之国祚方永,玄龄独不以为然。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后补隰城尉。吏部侍郎高孝基及裴矩等,皆知其必成伟器。及李渊入关,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温彦博又荐焉。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淮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及建成与世民构隙,首建夺嫡之谋(其事见后),因与府属杜如晦、长孙无忌同心戮力。后迁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又以本职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加文学馆学士。玄龄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藁草。高祖尝谓侍臣曰:“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寻太子建成以玄龄、杜如晦为世民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玄武门事变将发,世民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如晦潜入计事。及事成,世民为太子,擢拜太子右庶子。贞观元年代萧瑀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三年拜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度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卒时年七十。(以上三人见《新唐书》各本传) 杜如晦: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曾祖皎,周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祖徽,周河内太守。祖果,周温州刺史,入隋为工部尚书,义兴公。父吒,隋昌州长史。如晦少聪悟,好读文史。隋大业中,以常调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深所器重顾谓之曰:“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遂补海阳尉,寻弃官而归。及唐克长安,世民引为秦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中英俊,被外迁者众,太宗患之。记室房玄龄曰:“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遂以为府属。后从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常参谋帷幄。时军国多事,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寻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旋为太子建成所忌,与房玄龄同被斥逐。玄武门事变将发,潜入划策,及事成,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仍知选事,与玄龄共掌朝政。至于台阁规模,及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与玄龄皆称贤相焉。贞观四年卒,时年仅四十六也。(《新唐书》杜如晦传) 徐世:曹州离狐人,隋末移居滑州之卫南。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大业末,翟让聚众起兵,世往从之,并献策于让,劝南掠宋郑间御河之商旅以取给军资。寻与翟让、王伯当拥李密为主,以攻东都,其事已详上卷第六章。及李密为王世充所败,西走入关,降于唐后,世犹守黎阳仓,于是密之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世并据之,未有所属。世因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乃遣使携启入关。使人至长安,高祖渊闻其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世意奏,渊大喜曰:“徐世感德推功,实纯臣也!”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永徽中以犯太宗讳乃取单名为。令总河南山东之兵,以拒王世充。及李密反叛伏诛,高祖渊以旧曾事密,遣使报其反状,请收葬密,许之。世与旧僚吏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朝野义之。前窦建德攻宇文化及于魏县,并进攻黎阳,世力屈降之。建德收其父从军为质,令世复守黎阳。至武德三年,世欲俟建德至河南袭杀之,将其土地归唐,而建德久不至,遂与郭孝恪率数十骑奔长安归唐。四年从太宗世民攻王世充于东都,屡战大捷,东取虎牢。又从平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累迁左监门大将军。七年,与李孝恭讨辅公祏于丹阳,破斩之。八年为行军总管御击突厥于太谷。及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贞观三年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大破突厥于白道,俄又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袭突厥大破之。世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知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远胜筑长城耶!”十五年,又大破薛延陀于青山。十七年高宗为太子,转世为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属以幼孤。十八年,从太宗征高丽,以功封一子为郡公。二十年,又大破薛延陀于乌德鞑山,碛北悉定。二十三年太宗寝疾,谓高宗曰:“汝于李世无恩,我今将责出之。我死后汝当授以仆射,即荷汝恩,必致死力!”乃出为叠州都督。高宗即位,再迁拜为尚书左仆射。总章元年(668年)命世乘高丽内乱东征,破平壤灭之,裂其诸城皆为州县。以是役之功,加太子太师,增食户。翌年病卒,年七十六。(见《新唐书》卷九十三李传) 尉迟敬德:敬德朔州善阳人,为人刚直,武勇绝伦。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起兵,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攻晋、浍二州,皆陷之,乘势深入,擒唐将独孤怀恩等。武德三年,太宗破宋金刚,敬德与寻相以介休城降,太宗引为右府统军,从击王世充于东都。既而武周降将皆叛,诸将疑敬德必叛,囚于军中。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等,咸以敬德勇健非常,囚之已久,猜疑怨望必生,留之生患,劝即杀之。太宗曰:“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以金宝,曰:“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谓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是日因从猎榆窠,为王世充所袭,敬德救太宗出围。太宗谓敬德曰:“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特赐金银一筐,此后恩遇日隆。敬德善解避矟,每单骑入贼阵,贼矟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矟,还以刺之。故其每战,出入重围,往返无碍。齐王元吉亦善马矟,闻而轻之欲亲自试,命去矟刃,以竿相刺。敬德曰:“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矟谨当去刃。”元吉竟不能中。太宗问曰:“夺矟避矟,何者难易?”对曰:“夺矟难。”乃命敬德夺元吉矟。元吉执矟跃马,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矟。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以为耻。此已伏下玄武门之变时,敬德制元吉之张本。又从破刘黑闼、徐圆朗等,累有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及玄武门事变将发,太子建成密致书召之曰:“愿适长者之眷,敦布衣之交,幸副所望也!”仍赠以金银器物一半。敬德婉辞之。及玄武门事变,与长孙无忌,功居第一。嗣以自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寻又于侍宴时,因争班次之高下,拳击任城王道宗,目几至渺。太宗不悦而罢,谓敬德曰:“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饰,无贻后悔也!”贞观十一年封建功臣为代袭刺史,拜敬德为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十七年上表乞归家居。后从征高丽,军还仍旧致仕。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战争史8:唐(上)》编辑推荐: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军中将校担任撰稿,史家负责指导审校,历21年而成的一部战争史巨作。•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编纂委员会:编委会主任委员:徐培根(陆军上将)皮宗敢(陆军中将)罗列(陆军上将)刘安祺(陆军上将)余伯泉(陆军上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将纬国(陆军上将)编委会委员:许朗轩(陆军中将) 朱嘉宾(陆军中将)总编纂:李震(陆军上校)审校委员:姚从吾(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 徐道邻(历史教授) 宋晞(历史教授)陈致平(历史教授) 夏德仪(历史教授)刘光(陆军中将) 张傧生(历史教授)方豪(历史教授) 黄大受(历史教授) 许朗轩(陆军中将) 杨家骆(历史教授)李方晨(历史教授) 赵铁寒(历史教授) 黎东方(历史教授) 萧一山(历史教授)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纬国(陆军上将)指导委员:钱穆(历史教授) 王云五(历史教授) 陶希圣(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黄季陆(历史教授) 方豪(历史教授) 屈万里(历史教授)

名人推荐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8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印刷、装帧都很好,内容确实体现出大家风范
  •   终于在版不用看电子版的了
  •   喜欢内附的地图册印刷质量很好
  •   历代战争史不错
  •   很好的精读之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