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社会  作者:郭厚英  页数:2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孝庄与海兰珠是皇太极生命中重要的女子。姐姐海兰珠因丧子之痛,遽然离世。妹妹孝庄却因诞下了皇九子福临,在后来的大清开国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皇太极剿灭北元林丹汗;松锦之战,放手与大明一搏!孝庄乘势说降大明战将洪承畴,从而奠定了大清军事的绝对优势。只可惜皇太极英年即逝,英雄壮志未酬。大明的崇祯帝也有过重振河山的机会。只可惜他在面临着中原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内忧,与关外的满清八旗军外患之时,长期鼠蛇于和战的两端。大明的局面,便在崇祯帝的手上一点点地烂了下去。大清的后皇太极时代,由于多尔衮、豪格的帝位之争,一度曾走到内战的边缘。当时,孝庄以娴熟的政治手腕,平衡内部的政治势力。最终,使自己六岁的儿子福临,登上了宝贵的帝座。由于大明朝的政治窳败,李自成从小民壮大成为敌国。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崇祯帝无奈上吊,收拾胜利果实的、却是多尔衮满清八旗军。当然,这一场壮观的清兴明亡大挑战,最终把所有的好运气,都归结在了顺治帝与孝庄太后的母子身上。

作者简介

  郭厚英:女,浸润文字二十余年,文字散见于国内诸多报纸杂志,为天涯“煮酒论史”热度写手,尤长于历史类、女性类细腻文字的描写。著有民国历史《尘埃里开出的花》《尘埃里开出的花之二》等作品。
  著名清史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李治亭专为《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丛书题词
  大清王朝,汹涌澎湃,终不免覆亡。开国轰轰烈烈,因为有孝庄而更添精彩。百年盛事,转瞬化为历史尘埃。末世衰败,慈禧欲挽狂澜,但无力回天,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评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林丹汗像一朵花儿似的谢了
  北元林丹汗跟皇太极骁勇斗狠,却轻轻地断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察哈尔林丹汗倒下后,给皇太极的个人生活带来了一种人意山光的喜态,这便是庄妃姐姐海兰珠的入宫。
第二章 生若白霜,死若流星的海兰珠
  海兰珠是皇太极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位女人,曾经给皇太极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可是,宸妃和庄妃人生的走势却是红花易衰,绿叶常青的。宸妃海兰珠生的皇八子夭折,小庄妃布木布泰生的皇九子却健康地活了下来。由此,红颜薄命的宸妃海兰珠遽尔痛别人世,生命有时真的比露珠还脆弱啊。
第三章 崇祯时,昙花一现的国内大好战局
  大明崇祯的国内军事也有过柳暗花明的明媚,当时,在对付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大股农民军的内线战场上,像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样的大腕军头俱是大明国引领风骚的军事高手。所以,大明进剿西北农民军的战事一度打得相当顺手。但是,崇祯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却换上了大而不当的熊文灿,这为大明朝的未来种下了致命的隐患。
第四章 于和战首鼠两端的崇祯政府
  皇太极起先想在经济上壮大自己,于是向崇祯提出了议和。杨嗣昌顺势提出了“攘外必须先安内”的政治主张。可是,杨嗣昌的主张却在明朝的清议与浊流之间引发了一场血腥的政治内斗。这场政治斗争,虽然借了郑鄤的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勉强把黄道周清议一派的气势压了下去。可是,崇祯再跟皇太极讨论明清和谈的议题时,便有一点首鼠两端了。
第五章 卢象升,一个死于理想的末路英雄
  卢象升讲仁讲义、忠君爱国,他似乎天生就为一种阔大的理想而活着。而杨嗣昌在政治上,则使用一种亦正亦邪的武林路数。这两个人都是崇祯朝的忠臣。可是,他们对付外线的清军时,合作却相当不愉快。后来,鹰派的卢象升在主和派杨嗣昌的羁绊下,明知其不可为而勉强为之。卢象升成为了一个死于理想的末路英雄。
第六章 松锦之战,大明对大清的终极一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明朝有格调的军事人才是杨嗣昌、洪承畴二人。洪承畴在辽东战场上,与皇太极展开龙虎斗。松锦会战,洪承畴也曾有过一个明亮劲直的开局。可是,在崇祯朝廷的一味催战以及皇太极清军的凶悍逼抢之下,却以惨败收官了。这是明清军事史上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
第七章 洪承畴拜倒在孝庄的石榴裙下
  洪承畴、祖大寿最终束手就擒。洪承畴在庄妃的甘言美色诱导之下,最终叩头向皇太极请降。后来,孝庄太后曾经深有体会地讲过一句话:得洪承畴者,即赚得了后来南明的半壁江山。
第八章 蛤蚌相争,孝庄把儿子推上了皇帝宝座
  皇太极遽然驾崩后,皇位的争夺主要围绕着多尔衮、豪格二人来展开。豪格的特点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他虽为皇长子,却不能子以母贵。多尔衮则聪慧过人,善于自处。双方的形势剑拔弩张。可是,政治的底牌全面揭开之后,孝庄六岁的独子福临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这真是有如神佑的一件美事哟!
第九章 多尔衮,忘不了她一低头的温柔
  野史中,常常把孝庄与多尔衮男女间的一种好感,演绎到野火春风,这固然是不足信的。可是,许多人仍然相信孝庄与多尔衮之间应该有过“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虽然,他们的开始似乎没有赶上东风融和的春好天气。只是,十数年的光阴恍然流去,有一种棹楫之声相闻的风月美感,还是浅浅地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影子。
第十章 “倏忽萎死”的杨嗣昌
  杨嗣昌是一位政治军事天分很高的能臣,杨嗣昌的“川东鸡笼中捉贼”之聚歼张献忠计谋真的是好的。只是,一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大明军队,它的窳败已经从底色中透了出来。如此,杨嗣昌的结局,便只能是“如紫花为犁所割,如山上水仙为牧人所践,倏忽萎死”。
第十一章 阁臣滥觞已极
  自崇祯十四年(1641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朱由检连斫薛国观、周延儒两员当朝宰相。当时,薛国观、周延儒两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却曾经鞍前马后地、积极地为崇祯出过计谋。此后的国事维艰之际,朱由检再想让阁臣们帮着出主意,阁臣们脸上便摆出一种很“囧”的样子,半个字也不肯说。这样的局面,倘使薛国观重生,肯定要生气地说:“阁臣滥觞已极!”
第十二章 从小民壮大成敌国
  崇祯十三年(1640年)秋冬,李自成向河南突围,在他的身后,迅速聚起了多达十数万人的饥民。于是,李自成发奇兵破了洛阳城,杀掉福王朱常洵。接着打响明末战争史上著名的三围开封。在这个过程中,李自成以开封城为诱饵,先后消灭了傅宗龙、汪乔年所率领的两支大明的生力军;朱仙镇大战,更把左良玉明军精锐打得落花流水。这样,李自成便一步步壮大成为大明国的头号敌人。
第十三章 李自成,一步之遥的帝王之梦
  孙传庭是大明国对付李自成的最后一张王牌。孙传庭“柿园之役”,全军受重创。这以后,孙传庭再也不敢轻易出潼关邀战。可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孙传庭在朱由检的强力压迫下,再次冒险中原。孙传庭身死潼关,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一个唯我独尊的大顺政权。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开始东征北京。大顺军一支疲惫之师遇上了朱由检的一座空城。结果是朱由检上吊,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历史的发展有时就是这样的诡异。
第十四章 跌倒的李自成,吃饱的多尔衮
  李自成刚住进紫禁城,感觉是好的。可是,不久李自成做了两件没出息的事情:一件是侮辱死去的崇祯帝;另一件是对前明官员缙绅执行全面的“追赃助饷”清算政策。李自成的优势便一点点地流失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山海关一役,吴三桂与多尔衮联手,大顺军失去了全部的精锐。李自成一失足成千古恨。当时有一段民谣,概括了这段历史:“朱家麦面李家磨,做得一个大馍馍,送给隔壁赵二哥。”朱家是朱由检,李家是李自成,隔壁赵二哥指的就是多尔衮,白白便宜了打秋风的多尔衮。当然,这一场龙虎斗的所有运气,最后都归结在了孝庄太后那七岁的儿子顺治帝身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达延汗确定的蒙古分封旧制所造成的尾大不掉之弊端很快就显现了。随着汗与台吉们在达延汗直嫡子孙间继承次数的增加,草场与人民也是不断地被细分到各自的子孙,封国愈来愈多,封地则愈来愈小。诸蕞尔封国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自大局面,贵族间的联系不过是一种极其涣散的联盟而已。北元的晚期,渐渐地要回到从前一盘散沙的游牧状态了。1603年,达延汗的五传继承人林丹汗,一位未经人间风浪的小男孩继承了汗位。因此,最初的小林丹汗,一种萧瑟的秋天的气息,就构成了他生命中的底色。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时,明朝的兵部尚书萧大亨在谈起这位确立不久的北元新汗时,曾经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幼憨嗣立,懦弱未威。”那样的语调,真仿佛在谈论着秋天的一片吹落在窗户上的落叶,忧愁又如何呢?十年之后,已经长成为一个英武青年的林丹汗,在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一个瓦察尔图察汉城(又称自城,即今天内蒙古的赤峰市),作为自己的行政中心。林丹汗任命永谢布万户的却热斯塔布囊,提领本部军队守在现今的呼和浩特一带,监管右翼三万户的蒙古各部。又以内喀尔喀五部中乌齐叶特部的锡尔呼纳克洪台吉监督左翼三万户。这样的影响力其实都是有限的。最初的林丹汗,只好死死地抓住了左翼三万户中的察哈尔八鄂托克,一刻也不能松手。内喀尔喀的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刺特等五部有一段时间对于林丹汗也颇乐意效鞍马之劳。这个阶段,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人却在深刻地改变着蒙古人的生活。明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传人索南嘉措与阿勒坦汗在青海湖畔的察卜恰勒庙前举行了在藏传黄教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法会。蒙古族地方豪强与藏僧最高领袖在这里第一次言洽意浓地握手言欢。索南嘉措活佛毫不吝惜地赐予了阿勒坦汗“转千金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封号。这是一个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大汗同等尊荣的封号。阿勒坦汗则欣然地给索南嘉措活佛敬上了“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这好像便是黄教中两大活佛之一达赖喇嘛(另一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最初尊称。在索南嘉措达赖喇嘛(即达赖三世,前二世是追认的)与政治强人土默特阿勒坦汗的大力鼓吹下,黄教在蒙古高原上的传递速度令人惊讶。为了巩固黄教在蒙古族地区的传教成绩,1600年,索南嘉措达赖喇嘛在蒙古哈喇慎部圆寂时,立下遗嘱:立土默特阿勒坦汗的曾孙为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黄教中唯一一位的蒙古族达赖喇嘛,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了。云丹嘉措身为蒙古黄金家族的成员,而转世为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达赖喇嘛,这为黄教后来在全蒙古乃至像满族这样的一些其他民族,打开了一道传教的金光大道。后来,黄教便笼罩了蒙古许多部落的政治、经济的诸多方面。对于伊始走上政坛的林丹汗而言,他最初的道路是无可选择的。林丹汗是一株幼苗般的新主。他必须利用丹朱明黄耀人眼的黄教,来扩大自己作为北元大汗的政治影响力。因此,林丹汗刚上任,为争取黄教僧侣上层的政治支持,迎接了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所派遣的迈达里呼图克图札阿囊昆噶宁波(大慈诺门汗),作为蒙古地区的黄教总代表。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赐予林丹汗“林丹呼图克图汗”的封号。可是不久,林丹汗对于黄教在政治上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有了一种无可释怀的担忧。林丹汗对于黄教僧侣上层的不快,仍在于达赖喇嘛对于散居于全蒙各地的首领们封号过于泛滥。P8-9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男权社会,男儿玩政治才有正当性,女子当国,被蔑视为“牝鸡司晨”。有意思的是,在清王朝开国之初与即将终结之际,帝国的掌舵大权却掌握在两名女子手里:孝庄与慈禧。郭厚英的《两个女人一个清朝》从这两位太后切入对清王朝的考察,别开生面地呈现了中国王权政治较为隐秘的一面。  ——《隐权力》作者吴思历史可以写得浩瀚博大,可以写得波谲云诡,也可以写得隽永悠长,罕见是写得如此细腻温婉,从女性视角写女人的历史,在清史的惊涛骇浪中欣赏百媚横生,这是一本适合放在梳妆台上阅读的历史书。  ——《世界历史有一套》作者杨白劳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男人的角力场在殿前,女人的表演秀则在后宫。后宫政治源远流长。能脱颖而出的女人极为少数,清朝的这两个女人,却将中国历史后宫政治推向了高峰,完成了最后的巅峰之作,可敬可叹,可悲可喜、  ——《那时汉朝》作者月望东山有时候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太迷恋一种端庄肃穆的纯学术叙述,出处引用佐证逻辑性严密性一个不能少,为什么不能像该书写的那样,如流水般婉约清浅,如春花般摇曳生姿呢?毕竟文学性强烈的叙事才能更为人接受。只是还是有点怕模糊了文学和历史的差别。不过,历史和文学究竞有多大的差别呢?多重阐释空间的存在,才是一种文化资源的生命力所在啊。  ——网友太平花

编辑推荐

《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庄太后2》:大清王朝,汹涌澎湃,终不免覆亡。开国轰轰烈烈,因为有孝庄而更添精彩。百年盛事,转瞬化为历史尘埃。末世衰败,慈禧欲挽狂澜,但无力回天,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评说……郭厚英编著的。《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大清开国与孝庄太后2》从女性视角写女人的历史,在清史的惊涛骇浪中欣赏百媚横生,是一部现代人私阅清史的最佳读本。历史题材最具生作品第一部上市后即受百万“清粉”追捧清史专家李治亭作序精彩点评多位文史作家鼎力支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两个女人 一个清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陪着作者从第一册走到现在,我欣喜地发现,第一册中那个沉静如水的布木布泰,在政治上渐渐地成熟了。
    首先,我们看在眼里的是,当察哈尔林丹汗这个皇太极最强项的敌人最终被打倒时,皇太极迎娶了庄妃的姐姐海兰珠入宫。至此,姑姑哲哲、姐姐海兰珠,以及庄妃本人一起成为了皇太极同床共枕的身边人,这应该是皇太极一生最称心如意的时期。但是,不幸的是,宸妃海兰珠红颜薄命,海兰珠在经过一个缠绵的疾病期之后,遽尔辞别人世。这对于皇太极来说是一种相当沉重的打击。但是,皇太极是大清国的领路人。当时,大清国正在与大明进行着一场事关此消彼长的松锦大战。假若皇太极的精力不能集中到这一场事关全局的战争上来,这对于年轻的大清国影响是沉重的。于是,这时,全靠聪颖明丽的庄妃巧语相劝,皇太极这才从那一场灭顶的悲痛中振作起来。因此,我觉得松锦之战的胜利,第一功应该记在庄妃的一语惊醒领路人上。
    其次,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被皇太极抓来后,如何使洪承畴这块好材料为大清所用,这一节作者写来也很精彩。皇太极固然是爱才的,可是洪承畴摆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皇太极下令把洪押到盛京后,派出心腹汉臣范文程等轮番劝说,洪承畴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像洪承畴这种级别的汉官,如果实在不能为大清所用,皇太极便只有把他杀掉,为此皇太极颇费踌躇,食不甘味。这时,孝庄把一切看在眼里之后,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她扮作一个待女,身上藏了一壶人参汁,来到洪承畴的居处,温颜婉语,“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人参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终于说服洪承畴投到清军辕下。所以,大历史的温柔与体贴往往从这种细节间得以展现。
      由于孝庄经常留意参预清廷的政治活动,这样,孝庄的政治才能便得到了很好的磨炼。
    书中写得最精彩的是皇太极暴卒后,围绕着皇位展开的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
    开始,宫廷中排出的继位序列为: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睿亲王多尔衮三人。代善年事渐高,对皇位渐次失去了兴趣,但他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却依然崇高。皇位的争夺主要围绕着多尔衮、豪格二人来展开。豪格的特点是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他虽为皇长子,也有突出的战功,却不能子以母贵。多尔衮聪慧过人,善于自处,他继娶的福晋是庄妃的三哥索诺穆的女儿。当时,八旗的情势是,天子自将的两黄旗及正蓝旗倾向于立皇子,两白旗则坚持拥立多尔衮。代善的两红旗作壁上观,济尔哈朗镶蓝旗亦倾向于立皇子。双方的形势剑拔弩张。
    于是,庄妃依靠皇后姑姑的支持,并争取到代善为政治奥援,剑走险锋,推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立自己的儿子皇九子福临为帝。在福临未成年前,由睿亲王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左右辅政。这是当时化解皇室内部危机的一个最佳方案。这一场政治斗争,孝庄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因此,总结美丽聪慧的孝庄文皇后这一段政治经历,有人形容为“辅帝而不垂帘,善政而不揽权”。其实,我们如果把孝庄尊称为开清三百年来第一伟大的女子,她实在是当之无愧的!

  •   清朝的这两个女人,被人争相传颂,各种史记,野史,报告,写了N年,也是无法还原一个真实的孝庄和慈禧。这本书其实也是一个白话体,有传说,但是主要还是在历史背景下写的,有些教科书的味道,但是又掺杂了口语化的唠嗑。不算乏味。
  •   看得出作者很用心的参照了历史写的,但里头加进自己的描写部分,词汇好肉好女人~不愧是女性的书,多少加入点浪漫情怀。
  •   用波澜壮阔来形容,绝对不夸张。大的历史,大的女子,更多大男人,大英雄。买后就是一个字,值
  •   写史能写得如此细腻,当是作者的过人处;读史能读出如此意趣,算是读者的兴奋点。4百年前的风雨征战、人是人非,鲜活灵动,如在眼前。读罢掩卷,只一个词——酣畅淋漓。
  •   看了一下,觉得写得不错哦!文笔很细腻。
  •   买这本书是和万历十五年一起买的。结果看了100页实在看不下去了。可能只能算是一个小说,看完了八卦一下还可以
  •   还没有看,只翻开目录,估计不错
  •   给姐姐买的。
  •   太棒了,支持!
  •   看了第一部,非常好看,早已在等第二部了!
  •   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   帮朋友买的书,据说值得一看。买吧。
  •   還不錯吧
  •   和第一部一样好看!推荐!
  •   上下册一起买的,很好
  •   细腻的文笔,流畅的笔触。
    看惯了男性作者笔下大气磅礴、金戈铁马的明清历史,回过头来看这本由女性作家诠释的以女性为切入点撰写的那段历史,才知道,有时,女人的一颦一笑可以挽历史狂澜,女人的举手投足可以使须眉折腰。。。。。。两个女人,一个清朝,期待更大的惊喜!
  •   了解到历史·挺不错的
  •   很一般的书,缺乏深度
  •   第一本看了一半就决定买下全套。好看!
  •   我想看孝庄,却都是在讲打天下,被书名骗了。
    其实内容写得还是可以的,改个名字更好。
  •   冲着这本书的标题来的,可是总感觉有点文不对题,很好的一个题目,但是之前的铺垫也太漫长了,要读到这书中标榜的女人成为主角不知道是第几部了。
  •   众多历史小说中的一本。不是很喜欢作家的排序。看的有点混乱。没有独特的见解。
  •   第一部还是挺吸引人的,第二部第三部完全就是在罗列清史,跟题目有点不搭界了
  •   不好看,不喜欢,。文字不够细腻,少了那种古香古色的感觉。
  •   看了,真的很好,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