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岁月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蔡立,王勇,张帆  页数:257  

前言

  我1988年在省政府X-作,分管科技、财贸、商粮供、工商等,蔡立同志 就在安徽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我们可以说是多年同事,比较熟悉。一晃已24 个年头,对于蔡立同志所著《供销社岁月》略读以后,不免引起我对往年岁 月一些回忆,也使我对蔡立同志有了进一步了解。蔡立出生于医学之家,成长于供销行业,驰骋于三农战线,经历于计划 经济,收获于开放时代,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奉献了40个春秋。从营业员、办事员到正厅级领导干部,一路走来,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很不容易。可 以说40年来最大的收获是谱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清清白白做人,实实 在在办事。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特殊岁月,蔡立被招收进入供销合作社,成为一 名基层供销社的营业员,从此与供销社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来,他见证了 供销社的风风雨雨,体验了供销社事业的潮起潮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自守到改革开放,从企业改制到迈向辉煌,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 供销社的事业。他热爱供销,熟悉供销,无论是在基层员工岗位还是在省社 领导岗位,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种对事业的执着,体现了一个人对社 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值得称道。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蔡立以满腔热情,投身改革,支持改革。在农资公 司任总经理时,他的率先改革为供销社系统企业改革带了个好头;他担任省 社副主任后,在省社党组统一部署下,全力支持分管再生资源公司改革创新,经过全体员工努力,终于把一个负债累累的企业从破产的边缘挽救过来,并很快扭亏为盈,成为现在的双赢集团。正是因为改革创新的推动,安徽省 供销社合作的业务实绩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安徽省供销系统的改革创新在 全国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席位。从《供销社岁月》中可以看出,蔡立同志勤奋而好学。他从不放过任何 一个学习进修的机会,无论是在高校读书,还是去国外进修。我想他深知“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好学不倦者。方成大才”。近几年来,他又潜心 研究以“新网工程”为载体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认认真 真地做学问。蔡立同志热爱生活,孝敬长辈,关心子女,善待邻里。在担任正厅巡视 员后,他还兼职担任安徽省烹饪学会副会长、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 多项社会职务,但无论在哪个学会兼职,他都是这个学会的活跃人士,受到 大家的喜爱。值得一提的是他这本《供销社岁月》,既写个人成长史,更写工作历程、改革创新与发展。我认为其更有价值的是通过他的个人实例,使我们看到 我省供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安徽省供销社系统,“统筹城乡,服务三农”,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政府 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供销社岁月》依时间顺序,直白叙述,真实感人,有可读之处。要我 作序,欣然为之,权作我的读后感吧!蔡立同志即将退离现在的工作岗位,际此,我借古诗两首寄语作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 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内容概要

  《供销社岁月》介绍了供销合作社经历了 巨大曲折,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几十年间,广大“供销合作社人”仍然坚 持在农村,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千方百计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做好供销工作。作者一刻也没有离开农村、农民,仍然保持着为农服务的宗旨,保持着与 农民共命运、并肩艰苦奋斗的作风。作者是在文革,乱局中,在农村插队当 农民时,被吸收进供销社队伍的,为农民、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意志更加明 确坚定。开始时作者当了多年最基层的乡村供销门店的售货员,跟着老职工 站柜台。爬山淌河送货下乡,晴天一身汗,雨雪天一身泥。在服务中作者更 深地了解了农村,亲近农民,得到乡亲们与供销社职工的认可。有一位老职 工为了考察这个大城市长大的小青年,在作者售货的门市部楼上,借一个楼 板缝“监视”作者的一举一动。几个月之后,这位老职工说,这个小青年过 得硬,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心与乡亲们相通,而且手脚干净,不占公家一分 钱,是个诚实可信的人。《供销社岁月》是一本个人成长的经典书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医学专家的儿子第一节 支援安徽迁居合肥第二节 快乐的校园时光第三节 保姆阿姨第四节 “文革”来了第五节 父亲离世第二章 下放第一节 在路上第二节 砍柴第三节 新的生活第四节 农民的淳朴和艰辛第五节 和妈妈相依为命第六节 多面手的多样生活第七节 一跤摔出8个工分第八节 调解纠纷第九节 上山摘香菇第十节 抓野猪第十一节 分配第十二节 水塘救人第十三节 招工第三章 基层供销社第一节 进入供销社第二节 狮桥供销社第三节 卖陶罐第四节 农药中毒第五节 老鼠偷鸡蛋第六节 窥视清白第七节 赶猪第八节 学习第九节 盘点第四章 求学第一节 重获学习机会第二节 食堂之争第三节 军训第四节 学成归来第五节 回到合肥第六节 再入校门第七节 三入“安财”第八节 爱人和孩子第九节 车祸第五章 从办事员到处长第一节 调剂基金第二节 抗旱第三节 抗洪救灾第四节 办公室生活第五节 坐飞机第六节 学习计算机第七节 下海第八节 贩卖砀山梨第九节 海南淘金第十节 出任财会处长第十一节 日语和合肥话派上了用场第六章 农资公司老总第一节 初战告捷第二节 政策肥第三节 成功避险第四节 码头风波第五节 包装袋第六节 骗局第七节 为了大地的丰收第八节 出点子第九节 企业文化第十节 辉隆领军人第七章 司尔特第一节 并购化肥厂第二节 艰难创业第三节 供销杜的工业企业走向上市第八章 双赢集团第一节 再生资源业务第二节 “双赢”开路人第三节 “双赢”拍卖第四节 围绕钢厂办企业第五节 领着个体户和协会一起干第六节 “双赢”的精气神第九章 继续学习拓展第一节 对供销合作社的再认识第二节 留学德国第三节 创建第四节 改制第五节 新网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附录关于法国合作经济发展之现状与思考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及启示关于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迎接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春天

章节摘录

  我生于1952年10月6日,当时我的家住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兴路,父母亲 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蔡宝义是同济医院搞X光的主任医师、著名放射学 专家荣独山的得意门生。母亲徐励君是中学老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医疗系统缺少X光放射专家,省委省政府便率队 到了上海,请上海派出专家学者给予支援。站在当时已经非常繁华的上海的 角度来看,安徽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很多人都不 愿意来。于是,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荣独山身上,希望他能推荐个人。荣先生就 找到了我父亲,跟他商量,问他愿不愿意去。父亲那时候已经是副主任了,是荣先生的得力助手。他原本就觉得支援安徽是件有意义的事。现在既然老 师都找来了,也就随即答应了下来。在我4岁那年,响应组织上的安排,爸爸带着一批医务人员,从上海来 到了安徽。孩提时代出门旅行往往会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当时只有4岁,但我仍然 记得,从上海出发时,有很多人送我们。我们一家人坐着火车,轰轰轰,很 好玩,很兴奋。我在车厢里跑来跑去,迷迷糊糊地就到了安徽合肥。当时的合肥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小、很破,正在建设中。我的岳父母是南 下干部,1949年年初随军进驻合肥,之后就一直待在这座城市。听他们说,新的安徽省成立之初,省会合肥只有区区4万人。新安徽省成立之前,解放军来到合肥后成立了皖北行署,合肥为行署驻 地,辖现在安徽省长江以北的地区加上今天南京市六合区和浦口区。1952年 8月,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两个省级行政区合并成立了安徽省,省会定为合 肥。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是从抗战胜利后开始的。1938年前,省会一直在 安庆,抗战沦陷期间临时迁往了金寨县。皖南行署于1949年在徽州成立,同 年行署驻地迁往芜湖市;1951年,驻地迁往合肥,与皖北行署合并办公。合肥这座城市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 地。三国时期,曹魏和东吴在这里大战了几十年;东晋时,这里又是淝水之 战的主战场;南宋时期,合肥是抗金前沿……因此,从历史上来看,合肥的 经济就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和积累。我的岳母回忆说,皖北行署成立之初的办公地点,就在现在安徽省政府 所在的地方。那里当时只是一座老庙,围墙都已坍塌,荒草丛生。皖北行署 成立后,行署里才有了一部汽车,这也是合肥大街上仅有的一部汽车。那时 的行署和后来的省政府只有马队,还没有车队。有一次,省政府派她去肥西 县城上派镇出差,出行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那时,街上还有人力黄包车。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基本交通格局都没有明显变化。后来被誉为安徽第一街的长江路,那时候叫前大街,淮河路叫后大街。合肥城里最主要的道路就是这两条街,而且是石条路,很窄,一辆吉普车过 来,行人都要贴着沿街的房子避让,才能让车子通过。安徽省供销社所在的 庐江路叫官盐巷。我们家搬来合肥的那年,合肥才刚刚通了公交车,也只有 一两条线路。也是那一年,长江路才铺上沥青,成为合肥第一条“柏油马路”。合肥火车站那时还只是淮南至裕溪口铁路上的一个小站,站房是芦席铺 顶,很小很小。很长一段时间里,连省领导坐火车去北京开会,都要先到蚌 埠,才能坐得到开往北京的火车。我的岳父母说,刚解放的时候,合肥还没有两层的楼房,偶然看见有一 家是两层的,还是个阁楼,假两层的。临街只有断断续续几家卖杂货、烟酒 的小商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到我们家搬来合肥的时候,才勉强有了一点 商业气息,但是和省会的地位比,还远远不足。就连后来成为合肥标志性建 筑的合肥市百货大楼,也还是到1959年才开始建设的。20世纪50年代,合 肥只有大戏园子,还没有电影院。最出名的戏园子,一个在县府街,也就是 在合肥老市府广场西边往南的地方:另一个在现在省政府北门马路对面的地 方;都是简简单单扎起来的戏棚子,唱的也都是庐剧,本地人喜欢看,外地 人不喜欢看,也看不懂。我的父母是第一批来支援安徽的,一来就投身到安徽的建设中。由于没 有住处,组织上把我们安排在江淮旅社入住。同时,省立医院正在给我们盖 新楼,新楼是12个主任住一栋。我们在江淮旅社住了半年,直到专家楼的房 子盖好后。我也进了幼儿园,叫梨花幼儿园。院长姓肖,她爱人是基督教的 牧师。幼儿园很规范,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天天都能在那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耍,天天都很开心。我每天都能在幼儿园里荡秋千、滑滑梯,每天看到的天 空都是蓝蓝的,小鸟都在快乐地飞;每天都在做游戏,唱儿歌,“丢手绢”、“排排坐吃果果”。幼儿园教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培养我们怎样遵守纪律,怎么投入集体活动,树立理想。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童年时代是非常快乐 的。幼儿园还有个老师,姓段,对我们小朋友很好。后来我才知道,她家世 显赫,是段祺瑞的孙女。等我有了儿子以后,他上的也是梨花幼儿园,也是 段老师的学生。段府原先就在现在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位置。段老师的 爱人,是我初中时的老师。我们幼儿园离安徽省立医院很近。这所医院就是爸爸他们来了以后政府 筹建的,他来了以后,就在放射科X光室当主任。医院里的人,对我们都很 友善,大人们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相互之间有说有笑的。长大后,听人说,合肥这边后来培养的X光人才,基本上都是父亲当年从最基础的肠胃镜技术、如何读片等手把手教出来的。我家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是国家一级教授,1956年的时候,工资 就拿到300多块钱一个月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工资才拿300多。妈妈的月工 资也有100多块钱。爸爸是一个非常慈善的人,每个月都会拿出自己的部分 工资安排科室的同事看电影,其他科室的人都非常羡慕,爸爸科室的人则很 感自豪。记忆中,每年过年,大家都会先来我们家拜年。天上下着大雪,我 们家却格外温暖。我记得,医院里有一块大草坪,我喜欢躺在上面看着天上的云彩,在草 地上捉蜻蜓、捕蝴蝶。几只羊就在草坪上悠闲地吃着草。我觉得很奇怪,就 问爸爸医院里怎么会有羊?爸爸告诉我,那是做实验用的。母亲到了合肥以后,当起了医学英语老师,专门对医生、护士进行医学 英语培训。母亲来安徽后,也曾经给省领导当过一段时间的英语翻译。和爸 爸一样,她也培养了不少学生,现在安徽省内不少医院的院长、主任医师,都是她当年的学生。母亲初高中阶段是在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圣玛丽亚学校接受的教育。晚年的她,曾应省政府邀请接待过一个美国代表团,团长听到母亲一口流利 的美式英语,很是惊讶,就问她是在哪儿学的。母亲告诉她,是上海圣玛丽 亚学校。团长又问,当时这个学校的校长你还记得她的名字吗?妈妈一口就 答了上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代表团的团长就是妈妈当年上学时校长 的女儿。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愉快地回忆起老校长的往事。有句老话说三岁看到老,即童年的感受对一个人潜能的开发至关重要。我就是这样。别人都说我有语言天赋,果真如此的话,我想多半都是受到了 母亲的影响。妈妈英语好,平时说上海话,也会普通话,合肥话也能听懂,所以和她在一起我总能有一种自豪感,也想长大后成为像她那样的人。在我 六七岁的时候,一天,妈妈带我去合肥四牌楼买东西。那天,烟酒中心柜组 前围了很多人。我们走近一看,是一个外国人,也要买东西。但是我们的营 业员不懂英语,不知道他要买什么,大家又尴尬又着急。妈妈见状,走上前 去,用非常流利的英语和那个外国人交流了起来。原来,他要的是一种罐头。妈妈把他要的东西告诉了营业员,外国人很高兴地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我当时感觉很诧异,妈妈怎么不讲上海话了,就问她:“妈妈你刚才讲 的什么话?”“我讲的是外语。将来你也要学外语,这样可以增加很多知识。中国今后的建设需要有文化的人。”P3-7

编辑推荐

  《供销社岁月》介绍了中国供销合作社的这一由盛转衰,再由衰转盛,走向新的辉煌的过程,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有可贵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经验和教训都是供销合作社的一项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实践经验,非常值得深入回顾、总结。本系统内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不少,可惜至今未见多少比较全面、系统的回顾文章,更没见到有深度的专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供销社岁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