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李继明,杜婕僡 编  页数:562  

内容概要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第2版)》是《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的修订版。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眼科和喉科入门等中医临床应用知识,包括傅青主、亟斋居士、陈若虚和曹心怡等中医名家治疗各科疾病的主要理论与方剂。根据临床需要作者对原书进行了部分修改,增加了“食鉴本草”和“药证宜忌”等方面的内容。

书籍目录

本书是《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的修订版。第一篇介绍了中医诊脉、辨舌、药性和汤头入门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寒性、热性、温性与平性药物248种,汤头方剂200余首及各种舌苔插图120余幅。第二篇介绍了内经、金匮、伤寒和温病入门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其中包括中医名家张仲景、陈修园、吴鞠通、薛生白和叶天士等的主要理论与方剂,仅陈修园的《金匮方歌括》和《长沙方歌括》中的方剂就达300余首。第三篇介绍了妇科、产科、外科、疔科、伤科、眼科和喉科入门等中医临床应用知识,包括傅青主、亟斋居士、陈若虚和曹心怡等中医名家治疗各科疾病的主要理论与方剂。根据临床需要作者对原书进行了部分修改第一篇 中医基础第1章 诊脉入门一、《南雅堂医书》平辨脉法歌诀(一)平脉法(二)辨脉法二、《珍珠囊》脉法诸歌(一)诊脉至捷歌(二)妊娠脉歌(三)小儿脉歌(四)《玉函经》注解(五)生死歌诀(六)诊杂病生死歌诀(七)诊暴病歌(八)形证相反歌(九)诊四时病五行相克歌诀(十)伤寒决生死脉歌(十一)阳毒阴毒歌(十二)诸杂病生死歌(十三)察色观病生死歌(十四)五脏察色候歌诀(十五)难产生死歌(十六)新产生死歌(十七)妊娠伤寒歌(十八)产后伤寒歌三、《医宗金鉴》四言脉诀附: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一则四、梦觉道人《三指禅》辑要(一)脉学源流(二)定脉部位(三)寸尺解(四)六部脉解(五)定至数(六)二十七脉名目(七)缓(八)有胃气生(九)脉贵有神(十)读缓字法(十一)四时平脉(十二)浮沉迟数四大纲(十三)对待总论(十四)奇经八脉五、金溪龚信《脉诀》(一)脉学大要(二)脉体捷法(三)诸脉相类(四)止脉(五)分人迎气口脉诀(六)内因脉(七)外因脉(八)不内不外因脉(九)死绝脉(十)动止脉(十一)诸脉宜忌类第2章 辨舌入门一、江笔花《望舌色》二、方耕霞《舌苔歌诀》三、吴坤安《察舌辨证歌》四、张诞先《伤寒舌鉴》(一)白苔舌总论(二)黄苔舌总论(三)黑苔舌总论(四)灰色舌总论(五)红色舌总论(六)紫色舌总论(七)霉酱色舌苔总论(八)蓝色舌苔总论(九)妊娠伤寒舌总论第3章 药性入门一、青囊药性赋(一)诸品药性阴阳论(二)寒性类(三)热性类(四)温性类(五)平性类(六)药性赋(七)诸品药性赋(八)引经药报使歌(九)六陈歌(十)十八反歌(十一)十九畏歌(十二)妊娠禁服歌(十三)药相主治五脏法(十四)用药身梢论(十五)用丸散论二、药性歌括三、分类药性(一)补气药性(二)下气药性(三)破气药性(四)补血药性(五)止血药性(六)破血药性(七)健脾强胃药性(八)温脾暖胃药性(九)调脾开胃药性(十)补肺虚嗽药性(十一)泻肺实嗽药性(十二)治诸咳嗽药性(十三)诸喘急药性(十四)退诸火热药性(十五)退虚热药性(十六)退劳热骨蒸药性(十七)发汗药性(十八)止汗药性(十九)消食药性(二十)宽中药性(二十一)散膨消痞药性(二十二)止渴药性(二十三)解郁药性(二十四)通大便药性(二十五)利小便药性(二十六)消水肿药性(二十七)止呕吐及吐酸药性(二十八)止泄泻药性(二十九)治痢疾药性(三十)治疟疾药性(三十一)辟瘟消胀药性(三十二)治头痛药性(三十三)治头风药性(三十四)治头眩药性(三十五)治脑痛药性(三十六)治心痛药性(三十七)治腰痛药性(三十八)治胁痛药性(三十九)治膝痛药性(四十)治咽喉肿痛及声音不出药性(四十一)治眼目不明及肿痛药性(四十二)治身体风痛药性(四十三)治齿牙疼痛药性(四十四)治耳聋药性(四十五)去风药性(四十六)去寒药性(四十七)去湿药性(四十八)补肾益精药性(四十九)兴壮元阳药性……第4章 汤头入门第二篇 经典理论第5章 内经入门《灵》、《素》辑要第6章 金匮入门第7章 伤寒入门第8章 温病入门第三篇 临床各科第9章 妇科入门第10章 产科入门第11章 幼刻入门第12章 外科入门第13章 疗科入门第14章 伤科入门第15章 眼科入门第16章 喉科入门第17章 食鉴本草第18章 药证宜忌,增加了“食鉴本草”和“药证宜忌”等方面的内容。

章节摘录

  第1章 诊脉入门  二、《珍珠囊》脉法诸歌  (一)诊脉至捷歌  凡诊脉,男先诊乎左者,为其左属阳,阳数顺行,自东而西,所以先左而后右也。女属阴,阴数逆行,自西而东,故先右而后左也。男女左右先后之法,盖体其阳阴逆顺耳,然不必泥此左右之法则也。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肾家之腑是膀胱,命脉外诊三焦病。  女人之脉左右同,但于尺脉常洪盛,  小儿脉数是其宜,更向三关察形证。  手上寸关尺三部,管于上中下三部,  上焦头面咽膈病,中主肚肠两胁去,  下部小腹腿足间,诊脉恭详是公据。  浮沉迟数四般脉,五脏六腑为准则,  浮主中风病在表,沉主在里及筋骨,  脉迟为寒兼是虚,数者热多依此例。  (二)妊娠脉歌  妊娠之脉要如何,认辨阴阳衰与盛,  阴阳俱盛脉而和,两手调匀数相应,  其人能食身无苦,容饰如常是妊定,  脉来左盛是男形,左手偏洪是女孕,  孕真带呕头昏闷,此是停痰恶阻病,  急宜和胃与消痰,固血安胎全两命,  若还腰腹俱疼痛,日夜咽干潮热剩,  多眠恶食倦昏沉,此属经疑却非妊,  大纲孕脉类如此,在意消详审安静。  (三)小儿脉歌  小儿五岁一指脉,十岁方将两指看,  十四五岁三指定,更量长短详指端,  左手人迎以候外,右手气口以候内,  外候风寒暑湿并,内则乳食痰积害,  其余一一可依此,大略于此重引载。  (四)《玉函经》注解  十二脉中合经水,内外相轮为表里,  人身血气要充盈,六脉无邪无病体。  考之《离合真邪论》日: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宿谓二十八宿,度谓天之三百六十五度也。经水者,谓海水、清水、渭水、湖水、汝水、江水、淮水、沔水、河水、漳水、济水也,以其内合经脉,故名之日经水焉。经脉者,谓手足三阴三阳之脉,所以言者,以内外参合,人气应之,故言及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中药入门一本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