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症治验录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彭述宪 著  页数:237  
Tag标签:无  

前言

  医案是医生临床诊治病证的记录,又叫病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诊籍”之名,记述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的医案25例,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记载了作者验案90例,对每个病案进行了分析,论述精要,为我国医案专书之首。明·汪瓘上溯《史记》,下及明代中叶的医案,编撰成《名医类案》,全书12卷,分为205门,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证,汇集了古代名医的临证治验,内容丰富,广为流传。清·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费时三载,撰成《续名医类案》,该书计36卷,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博采广收,内容翔实,集清以前及当代名医的验案,所附按语,对读者多有启发。清代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使整个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理论纯正,方药以轻灵巧妙见长。清代以来医案众多,余读了30余种,觉得说理明彻,病机简切,立法严谨,方药新颖,如将我引入一个百花园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首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由其门生华岫云整理而成。叶氏少时拜师,日读儒家经典,夜则由父授以医学,7年更师17人,能取诸人之长,通达古今医理,不拘常规,化古方而出新奇。有人说叶氏是温病学家,不知他精于杂病,辨证处方,别开新径。《扫叶庄医案》,乃薛生白著,薛与叶天士齐名,却不能相容,命其居室名“扫叶庄”。本书共载医案500余则,详于病机,而略于症状,立法简要缜密,用药精练灵活,自出机杼。《王旭高临证医案》由方耕霞搜集编次,计4卷,26门,534案,论理清晰,用药妥帖,或用古方,精心化裁,活泼圆机,别具一格。《吴鞠通医案》,清·吴鞠通所著,计5卷,包括温病、温疫、伤寒、杂病、妇科、儿科。学承叶天士,对温病、温疫的治疗发挥颇多,杂病亦多遵叶说,书中有不少连续治疗较完整的病例,能启迪后学。《王孟英医案》,王孟英所撰,其医案有不同版本,近代上海名医陆士谔分类重辑,共2卷,包括57种病证及杂治一章,收载医案598例。王氏学秉叶吴,辨证精确,治疗不袭抄前人成方,用药灵活,能出奇制胜。陆士谔评云:“大抵用轻清流动之品,疏动其气机,微助其升降,而邪已解矣。此其法虽宗香岩叶氏,而灵巧锐捷竞有叶氏所未逮者。”《凌临灵方》,为晚清医学家凌晓五遗著,业师沈仲圭录藏,裘吉生收入《三三医书》中,收载医案119首,多先论病机,次述症脉,立法精当,处方多为自创,配伍稳健。《丁甘仁医案》,凡8卷,刊于1927年,收录病案400余则。丁氏集孟河医派之大成,采撷百家,学无偏颇,审慎有度,辨证准确,立法圆机,组方选药,细心考虑,轻灵巧取。丁氏医文兼备,笔圆语滑,读之沁人心脾,爱不释手。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博览医籍,对叶吴学说、孟河医派,钻研极勤。幸得著名中医学家沈仲圭、全国名老中医吴静芳二位名师教诲,学业有成。对于古方能去芜存菁,学术上不断创新,组方选药,且多巧悟。    本书收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五官科验案434则(初版为353则,本版删除1则,增加82则)。书中医案病机扼要,症脉简明,辨证精细,立法精当,方药恰中病机;古方加减,合符法度;自拟之方,稳健切当;按语简洁,颇有精义。本书实用性强,在临床理论及实践上有不少独特见解,可供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内科   感冒 			  少阳病兼证 	  暑温   咳嗽 			  喘病			  肺痨   汗病 			  心悸 			  失眠   多寐			  五心烦热			  胸痛   胸中窒塞 			  癫 			  鼻衄   齿衄 			  咳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胃脘痛  嘈杂			  痞满 			  胀满   呕吐 			  噎膈 		  吐涎水  呃逆		  泄泻			  吐泻   痢疾 			  腹痛 			  小腹痛  便秘 		  少食 			  口臭   臌胀 			  胁痛 			  黄疸  头痛 			  眩晕 			  中风  肝风入络   水肿			  淋病  癃闭			  腰痛 		  消渴  遗精 			  阳痿 			  遗尿   尿浊			  小便频数	  痹病   血痹			  低热 			  梅核气   背部寒冷 	  四肢厥冷 第2章  外科 第3章  妇科 第4章  儿科第5章  五官科 附录A后记

章节摘录

  【症脉】于20日早上,恶寒发热(体温38℃),鼻塞流涕,咳嗽吐痰,骨节酸痛,服华盖散加细辛,随之头晕而胀,视物发花,起则欲倒,脘满呕吐,口苦,小便黄,舌红,苔边白中黄,脉浮弦滑数。  【辨证】感受风寒,引动肝风。  【治法〕解表散寒,清肝息风。  【方药】祛风清宣法加减。  荆芥9克防风6克白菊花9克佩兰叶6克钩藤15克橘红6克杏仁9克桑枝12克白蒺藜9克黄芩9克朱茯神9克桑叶6克  【二诊】服上方2剂,寒热解,满散呕止,眩晕显减,咳白黏痰,纳少,体倦乏力,口苦干,舌红苔黄,脉弦滑略数。证属肝风未平,肺失清肃。治宜清肝息风,肃肺健胃。拟方:钩藤15克白菊花9克白蒺藜12克黄芩9克杏仁9克前胡9克麦芽9克甘草3克。  【疗效】服上方4剂,眩晕定,咳嗽平。  【按语】本案素患肝风眩晕,外感风寒,服辛温燥烈之品,引动肝风上扰,则宿疾复作。用丁甘仁先生的祛风清宣法去竹茹、省头草、橘络、薄荷、荷叶边,加防风祛风解表;佩兰叶化湿透表;杏仁宣肺止咳;黄芩清肝泄火;白蒺藜疏肺平肝;桑枝祛风通络。二诊时,外邪解散,眩晕随之显减,为肺失清肃,脾胃不健。以清肝息风,肃肺止咳,健运脾胃,调理而愈。  5.病者李某,女,27岁,干部,1982年7月2日就诊。  【病机〕夏季感受暑湿,复感于寒,卫阳被遏,气机不畅,误用辛温,邪已化热。  【症脉〕发热3天(体温39℃),头痛身疼,恶寒无汗,咳嗽吐痰,服杏苏散,病情加重,咽喉肿痛,口鼻气热,恶心欲吐,胸痞脘满,口渴,小便黄热,舌红,苔黄滑,脉浮滑数。  【辨证】暑为寒束,蕴湿化热。  【治法〕解表祛暑,宣肺利咽,清热除湿。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味。  香薷6克扁豆衣9克厚朴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黄芩6克杏仁9克。紫菀9克马勃6克佩兰9克甘草3克  【疗效】服第1剂头煎药后,温复取汗,症状顿减,服2剂,诸症霍然。  【按语】本案为感受暑湿,复为寒邪所遏,卫气郁闭肺气不宣。用新加香薷饮加佩兰祛暑化湿;杏仁宣利肺气;紫菀化痰止咳;黄芩苦寒泄火;马勃清利咽喉;甘草清热和胃。  ……

编辑推荐

  《疑难病症治验录(第2版)》在作者收集的医案中,选出疑难病例434则,整理成册。《疑难病症治验录(第2版)》借鉴于近代医学大家何廉臣选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的体裁,每案分为病者(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就诊日期)、病机、症脉、辨证、治法、方药、疗效、按语,俾名目清晰,便于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疑难病症治验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