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学中医基础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人民军医  作者:孙理军|主编:张登本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月学中医”系列丛书,共编写了能体现中医中药知识架构的理、法、方、药和临床应用范例的八本中医中药通俗读本,包括《一个月学中医基础》《一个月学中医诊法》《一个月学中医辨证》《一个月学中药》《一个月学开中药方》《一个月学针灸》《一个月学推拿》和《一个月学四季养生》。通过对这套中医中药通俗读本的介绍,使中医中药的相关知识以通俗易懂的面目,展现在热爱中医中药的广大民众面前。只有被民众认同的科学知识才能具有生存的土壤和无限的生命力,也才会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中医中药是发生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医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毫不夸张地说,中医中药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中医中药的存在和发展,就没有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之今天。近百年来,西学东渐,这既给中医中药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东西方民族认识事物的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使西方文化对中医中药的冲击和挑战大于机遇。如果认真而深刻地回顾和总结近百年来西学东渐,以及中医中药发展缓慢的历史,就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发生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中药,是以传统而古老的思维方法和文字表述方式存在的,使得那些自幼受现代文化、现代理念、现代思维方式影响的青年学子,或者喜爱中医中药的中青年人,无法用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文化理念轻易地去解读中医中药知识。

内容概要

编者在归纳、整理中医理论体系、构建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为便于自修研读者学习,分30讲进行编写,每讲内容相对独立,由导语、主要内容2部分组成。每一讲的导语或以发问方式提出该讲的主要内容及思维方法,或直击本讲内容要点;主要内容的表述力求做到简洁、直白、通俗、易懂、易记。为了避免内容冗繁,尽可能地不引证古人论述。    本书合中医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1讲 初探中医第2讲 独特的中医理论第3讲 阴阳学说解密第4讲 探赜阴阳学说与中医学第5讲 认识五行的世界第6讲 求索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第7讲 藏象内涵解读第8讲 心一君主之官第9讲 肺一相傅之官第10讲 脾-仓廪之官第11讲 肝一将军之官第12讲 肾一作强之官第13讲 解读六腑与奇恒之腑第14讲 解读脏腑关系第15讲 解读中医学的气第16讲 精、血、津液解析第17讲 解读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18讲 经络学说解读之一第19讲 经络学说解读之二第20讲 认识体质第21讲 解析生命活动的整体性第22讲 阐释外感病因第23讲 解析内伤病因第24讲 解析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第25讲 解读发病病机第26讲 解读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病机第27讲 解读气、血、津液、精失常病机第28讲 解读内生五邪第29讲 解读中医治则第30讲 阐释中医养生、预防与康复

章节摘录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出现,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初具规模,从此医学呈现出较快发展的趋势。两晋隋唐时期,基础理论和临床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干金要方》等著名医书。两宋金元时期,学派分争,学术活跃,产生了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和寒凉、攻邪、补土、滋阴学术流派,使中医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进入到学科分化,医学集成的阶段;近现代时期,中医学理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逐步走向中西医理性结合发展的新路。  (一)基础医学  中医的基础医学,主要是研究、阐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黄帝内经》创立的诊脉方法,是中医诊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难经》予以发展和弘扬。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在总结前人脉诊知识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内容,详述了24脉法,使《内经》《难经》确立的诊脉方法得到实施和推广。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病源、症状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其中诸如糖尿病、脚气病、麻风病的认识十分准确。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细地阐述了“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致病因素概括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使中医的病因学理论更加系统化。  金元时代涌现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其中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被尊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故用药以寒凉为主,被后世尊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用药以攻邪为主,对汗、吐、下的祛邪之法有所发挥,后世尊为“攻邪派”。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疗以补脾胃为主,后世尊其为“补土派”。朱震亨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重要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是“滋阴派”的代表。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家,立论不同,但互有发明,各具创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月学中医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这套书编写得很好,通俗易懂,利于自学中医,此书内容丰富全面,有图有案例,很满意!
  •   中医文言文的书我看不懂,这本书就是大白话,另谁看起来都非常容易,我是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读过了多半才决定到当当买了,因为我觉得能在身边留有这样一本书对了解中医基础知识是很帮助的,这本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学起中医基础很好学,对此我也到书店看了一些教中医的入门书,我看了书店的黄帝内经,我 觉得如果要是看了这本书黄帝内经根本就不用看了,因为这本书里面已经把黄帝内经的内容包含在内了,所以想学中药中医的朋友,不防先从这本书入门,如果你不信,你可像我一样也去当地图书馆先去借阅这本书看看,如果觉得好也可以买下这本书留在身边,以作随时的中医参考,因为去图书馆借书毕竟不能把书长久的留在身边,迟早要还的,好书就要是自己的就只能买了
  •   这个不错,让我对中医有个入门的了解~~
  •   这是一本比较好的中医入门书,看了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叹为观止!
  •   简单翻看一下,觉得不错。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简单易懂。用来入门还hao?'?'
  •   可以作为了解基础知识用
  •   初学基本上能够用了,具体还是要实际操作才是真本事,热热身吧。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
  •   先在图书馆看了一部分,觉得不错,就在网上买了,不过最近还没有时间看,希望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挺好
  •   买来送人的,不知道看着怎么样还行吧应该
  •   这种题目的书,有点是速成班的感觉
  •   坦白的讲,像我二十多岁,而且和中医打不上关系专业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个感兴趣,不过今年过年有幸去女方家,从岳父大人那里学到不少关于中医方面的知识,买这本书也是陪岳父大人一起去新华书店购买的书,回头发现很不错,于是自己再当当网上购买了一本。
    今年希望自己能对伟大的中医开始有所专业性的了解,呵呵,祝大家身体都健康!
  •   内容丰富,我喜欢,真的学到了东西
  •   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看这本书是很好的一本书。入门易,好学。但出版商太差了,少了10多页纸!!!真是坑爹.............搞得我现要重新买本
  •   大概翻了一下,还没仔细看
  •   说实话,一个月真学不会,一点皮毛而已
  •   运送快捷,书中内容平凡乏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