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青天锷未残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作者:鲁祖立  页数:278  

前言

  用心去歌唱的马国光  马国光是我熟悉和赞赏的歌唱家。他声情并茂、诙谐醇美的男中音曾经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从《真是乐死人》到《一壶水》,从《我和班长》到《拉兹之歌》,从《克拉玛依之歌》到《祖国明天多美好》,特别是《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唱段,至今余音绕梁。可以说,他的歌声伴随了无数战士的成长,也成为新中国几代人无法磨灭的歌声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山脚下,我曾听国光同志讲述过他从一个沿街乞讨的孤儿,成长为一名战士,一位歌者的传奇经历。今天细细翻阅鲁祖立同志送来的书稿,我才更详尽地了解到热情达观、整日里无忧无虑的国光同志鲜为人知、茹苦含辛的童年;也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他对艺术、对歌唱发自内心的真诚热爱。  抒发真情,是国光同志作为一名歌者最可贵的品质。他对歌唱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炽烈热爱,让他始终怀着圣洁虔诚的心去歌唱。他仿佛是为了歌唱而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天赋的资质与聪颖引领他寻入艺术之门,而虚心好学,勤奋努力,博采众长则使他不断成长进步,攀上艺术的高峰。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优秀军旅歌唱家,马国光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在部队的锻炼中成才,他的歌声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和深情。这种情感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生命的、有形象的、有个性的。他从军营生活中采撷灵感,从一次次的艺术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营养,他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赋予了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感情。他心底的情感随着旋律流淌,浸润着老老少少的听众……或拨响弦子、弹起吉他,或敲起手鼓、打起竹板,或风趣幽默,或娓娓道来,或深邃舒缓,或明朗铿锵,国光的歌以多种风格摇动了各个年龄层次听众的心旌,感人至深,引入共鸣。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马国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但是他的歌声还常常回响于我的耳畔,他的音容笑貌也时时浮现在我的面前,仿佛他从未远去。鲁祖立同志作为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志同道合的战友,笔耕数载,将马国光的艺术人生撰写成书,将他的传奇人生和艺术历程展现给世人,可以说是对中国音乐史特别是声乐史的补白。我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和读者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位用心去歌唱的优秀歌唱家不平凡的艺术道路,能够从他追寻艺术、热爱艺术的一生中获得启迪和收获,以激励更多后入学之。  晓 光  2009年1 1月20日

内容概要

  马国光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歌唱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是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位颇具艺术个性的男中音歌唱家。他以幽默、风趣、活泼、生动、浪漫、洒脱的演唱风格,丰富的表演才能,在百花齐放的歌坛上独树一帜,为我国歌唱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国光是在什么年代出生?为什么叫国光?他是怎样失去母亲而开始了童年凄惨的蹒跚?在颠沛流离中又是怎样找到第一个舞台?最后又是怎样死里逃生的?新中国诞生的巨变,马国光是如何参军的?又是被哪位著名的艺术家发现,开始了他的军旅歌唱生涯?经历战火考验后又怎样跨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艺术殿堂?马国光经历的人间风雨充满了传奇色彩,40年的军旅生涯,马国光努力攀登那一个个艺术巅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周恩来总理长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郭沫若先生为其题写的墨宝毛主席诗词《十六字令》第三首,是他不懈前进的巨大动力。马国光有着诙谐幽默的性格,高尚的人品与艺德。特别到灾区、部队慰问中血染征袍,催人泪下。到了晚年,他用歌声找到了失散45年的母亲、死里逃生的救命恩人赵金铸、患难相助的日本朋友山木贞夫的曲折动人的故事,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马国光演唱的别具一格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源于他能把迹近的作品处理出差别和新意;颇有合理性与群众性的舞台表演设计;巧妙调用手中的器乐功能为歌唱添色;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的微妙结合;与手风琴及乐队的伴奏天衣无缝的合作;说与唱的运用及口风技巧和运用不同的润腔手段。这些与众不同的风格使其歌唱艺术日趋完美,达到一种不可企及的境界。马国光从一个流浪儿成长为著名的歌唱家,离不开党和人民军队的哺育。他在40个春秋革命舞台上,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取得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军队,无愧于时代的卓越艺术成就。

作者简介

  鲁祖立:1939年10月23日出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声歌系,本科(现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歌队副队长。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三等功,受嘉奖十余次,著有:《战士的歌手,人民的知音》,与幼彤合编军旅歌曲集《军歌嘹亮》等。个人传略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中国当代音乐家词典》、《世界名人辞海》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从流浪儿到歌唱家序曲第一乐章 悲惨岁月,苦难童年一、国难当头,"国光"出世二、妈妈哪里去了三、寻找一块遮风挡雨的屋顶四、拾荒岁月五、垃圾兄弟六、高碑店"茶棚"七、会吹口琴的"笼中马"八、巧遇上等兵山木贞夫九、伙伴儿重逢十、虎穴逃生十一、北平"停尸房"十二、"出气筒"与"活死人"第二乐章 新中国,新生命,新生活一、第一次点名"马国光"二、不知疲倦的"军中百灵"三、鸭绿江彼岸的战斗生活四、啊,有了自己的理想港湾五、首航之歌:《真是乐死人》第三乐章 永攀高峰,为国争光一、千里风沙路,拳拳赤子心二、送歌学歌,登上雪域高原三、只要战士喜欢,他就高兴四、参加北京的两次独唱音乐会五、"上海之春"与"好八连"之行六、文联主席的《十六字令》墨宝七、啊!不朽的《长征组歌》八、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九、光荣的文化使者第四乐章 春色满园歌声永存一、喜迎春晓二、用歌声找妈妈,美梦成真三、台下一身病,台上不要命四、奔赴灾区慰问演出,血染"征袍"五、两次形式特殊的演唱六、列车上的新年晚会七、只求唱好每一支歌八、言传身教,让台让歌育新人九、永不熄灭的火,永远高唱的歌尾声第二部分 马国光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特点一、别具一格的艺术创造--把迹近的作品唱出差别和新意--颇具合理性与群众性的舞台表演设计--巧妙调用多种器乐功能为演唱添色--与伴奏天衣无缝的精巧合作二、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说功与唱功的并用--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的完美结合--朴实亲切和善于变化的"口风"技巧--雄劲豪放与幽默诙谐的润腔手段第三部分 我所认识的马国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别具一格韵味悠长--记男中音歌唱家马国光的演唱艺术难忘的战友马国光独树一帜的歌唱家--马国光追忆人民歌唱家--马国光马国光的演唱特点有四性啊!人民的歌手--献给战友歌舞团马国光同志我心中的马国光老师马老师教我写歌我的战友马国光马国光同志下连当兵在塞北音乐专辑歌王飘去时世远·留得绝唱伴河山--介绍已故著名歌唱家马国光第四部分 马国光演唱歌曲选辑真是乐死人我叫半身靶有两个小伙一般高我和班长八路好拉起我的大风箱四渡赤水出奇兵一壶水忆战友一路行军一路歌我心爱的枪战斗的岗位就是家唱唱我这身新衣裳我的家乡在日喀则献给北京的歌克拉玛依之歌大车叮当响祖国明天多美好阿凡提慢圆舞曲:你的琴声后记

章节摘录

  十、虎穴逃生  冬天过完,小国光和赵勇、范小一块儿合计,决心扒火车上东北找妈妈。头两次扒车都没有成功,上车没多久就被人家发现,统统从火车上赶了下来。第三次总算不错,经过东躲西藏,好不容易才躲过了路警和查票员的眼睛,一直混到山海关没有被发现。在车上,两个小伙伴和小国光一样兴奋,就好像去找他们自己的家一样。可是火车开到山海关以后,往前再也不能走了,说是前边打仗打得很凶,经常交火,许多地方的铁道都给扒掉了,不光火车没法往前开,连人也过不去了。无可奈何,小国光他们只能重新跟车往回走。目标是曾经跟着妈妈去过的天津。  在山海关,三个小家伙已经整整两天多没有吃东西,肚子饿得咕咕叫,所以等开车以后,马上分头活动,到各车厢去要吃的。小国光因为饿得厉害,实在忍不住了,便从一位女乘客那里偷到一支牙膏,原以为那是什么高级糖果之类好吃的东西。一拿到手,马上急不可待地往嘴里挤,可等挤进嘴里以后,才知道并不是什么可吃的东西。想往外吐,晚了,嘴里已经起了白沫。看到这种样子,旁边有的旅客都觉得又可笑又心疼,有的说:“看样子这孩子真是饿坏了。”一个个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这位女乘客忽然又喊起来:“我的钢笔没有啦!偷什么都行,可不能拿我的钢笔呀!这可是我父亲给我留下的纪念品哪!”小国光顿时感到很内疚,马上承认是自己偷的。这时,女乘客并没有发火,而且还非常好奇,问国光为什么要吃牙膏和偷笔。小国光只得如实告诉大家,因为自己两天一夜没有吃到一点东西,饿得实在受不了啦,还以为那牙膏是能吃的东西呢,那支笔还可以换点钱,买吃的去。国光说完后,连头都不敢抬,他认认真真给那位女乘客道了歉。后来,经过一问一答,当那位女乘客了解到小国光是无依无靠的流浪儿,从小与妈妈失散,吃尽了苦头,现在正四处寻找妈妈的时候,那位女乘客对国光十分同情,不仅买了一包饼干给他吃,还给了他两张“关金券”大钞,叫他藏好。这时小国光抬头才看清那位旅客原来是一位女学生打扮的年轻人,年龄大约二十三四,很像是北平或天津的女大学生。小国光再一次向那位女学生真诚地赔了礼,认了错。这时候,车已经到塘沽了,小国光赶快到各个车厢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可是找遍了所有的车厢,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看起来,两个小伙伴不知在哪个车站,被列车员发现,可能给赶下火车了。这样,好不容易才重新会合,一起讨了几个月饭的难兄难弟,在这里又一次失散了。国光心里十分后悔,上了火车就不应该分开。从这以后,小国光再也没有能找到这两位小兄弟的下落。  在塘沽车站停车的时候,小国光从车上下来,想在小贩那里买点吃的。当他掏出女大学生给他的钞票,让人家找钱时,那个卖货的一看国光身上穿的又旧又破,认定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票子,连声说:“你这个臭叫花子,哪来的钱,肯定是偷来的。”不但不找零钱,还打了小国光一个耳光,并且揪着国光的耳朵,要把他交给警察。这时候幸亏旁边有一个人站出来,替国光说好话,这件事才算了结。小国光从心眼儿里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是当他无意中摸自己口袋的时候,却发现剩下来的那张“关金券”也稀里糊涂地不翼而飞了,这才意识到是有人用浑水摸鱼的办法,把那张票子趁乱给“摸”走了。  到了天津,小国光心里最着急的一件事,就是赶快去找小时候在天津住过的地方,打算从原先认识妈妈的老街坊那里,打听妈妈的下落。可是当初随着妈妈来天津时,他自己还只有六七岁的年纪,不大懂事,也不大记事。所以到底自己那时是住在什么区,什么道,已经记不清楚了。时光过了八九年,这时候全凭脑子里一点模模糊糊的印象,想找到原先那个住处,可真是难坏了国光。一连好几天,他在天津郊区和工厂区的贫民新建窟里走街串巷,转来转去,一看到有点像的地方,就向人家打听,可是问来问去,没有一个人知道有过一户人家,更不知道谁是他的妈妈。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使小国光从失望到悲观,一开始还能挺得住,后来,一向人家打听,一说到跟妈妈失散的情况,就止不住流泪。听着他诉说的老妈妈们,有些也陪着他一块儿流泪。有的还从家里端出水来给他喝,拿出剩下的窝头、饼子给他吃。  在天津讨饭找妈妈,一天又一天,经过了酷暑,又迎来了严寒,在这中间,吃的苦,受的罪,真是数不胜数。天热的时候,口渴难忍,想找一口凉水都没处找。有时候只能捡别人吃剩下的冰棍儿的棍儿,舔一舔解渴,因为从那上面多多少少还能舔到一点点又甜又凉的冰水儿。有一回,一位妇女正在吃刨冰,她看到国光的眼神儿直愣愣地盯着她,直咽口水,不忍心再吃下去,就把刨冰给了国光,自己匆匆地走了。小国光一直眼望着那位好心人越走越远的背影,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冬天的时候,讨了一天饭,冻得实在受不了,只能到饭馆的后面,蹲在人家倒出来的煤渣旁边取暖,前胸有点暖和了,可后背还是冰凉的。这次重回天津,留给小国光最深的印象,就是饥饿、受冻、挨打挨骂、舔碗底儿,到晚上没处住,只能蹲在劝业场的门洞里过夜。  正当小国光忍饥挨饿、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次偶然碰上了国民党第16军94师的一个排长。这个人对人挺和气,又挺能说。他见小国光一个人在街上要饭,就主动走过来和小国光搭话。他先是问小国光多大年龄,家住哪里,后来又问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当他了解到小国光在天津没有家,是个流浪儿,正在找自己的妈妈时,就拍着胸脯说:“这事好办,包在我身上。你先跟我到保定去。到那里我保证你有饭吃,有书读。小伙子一定要先上几年学,不能没有文化呀!你一面上学,我一面帮你找妈妈,准能找到的。”小国光信以为真,以为这个排长也像山木贞夫那样在真的帮助自己,就跟着他去了保定守北城门的兵营。可是不承想,“人心隔肚皮”,这位“好心的人”嘴上说的是一套,干的却是另外一套。小国光这回跟着人家一走,自以为是交上了好运,结果却是掉进了陷阱,等醒过闷儿来,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俩人一到保定,那家伙再也不提上学的事了。他把国光领到一个兵营的伙房里,叫国光帮着烧火。国光问他:“不是能让我上学吗?”那家伙把眼一瞪,大叫一声:“好好烧火!别天天做梦娶媳妇儿!”就这样,年纪小小的国光,一下子变成了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火头军。小国光满心不愿意,但是毫无办法。好在伙房里还不缺吃的,这一点倒是比在外边讨饭强得多,并且还认识了一位住这不远的小伙伴赵金铸,他们无话不谈,非常知心,情同手足,所以国光也就十分心满意足了。可是没过些日子,伙房的司务长忽然说丢钱了,硬说是小国光偷的。国光再三说自己没偷,那司务长就是不信,后来叫人把国光五花大绑,吊在后院屋的大梁上,一吊就是三天三宿。不但不给饭吃,不给水喝,还威胁说,要是再不招认偷钱,就要活埋。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拷打国光,打得昏过去,就又用凉水泼,等醒过来,接着再打,最后,小国光简直被折磨得没有人样了。这时候,国光自己寻思,这一回可能真的要被打死,活不成了。可是他转念一想:这不行,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死。我还没有找到妈妈,一定要活下去。等找到了妈妈,我要找机会和这帮坏蛋们好好算算账。人们常说,“天无绝人之路”,这话真还蛮对。也许小国光真的命不该绝,就在他万分危难的时刻,他很要好的小伙伴赵金铸,实在看不下去了。那天晚上,他趁着别人不注意,偷偷溜进后院的屋里,把奄奄一息的国光从大梁上放了下来。这时候,国光已经浑身麻木瘫软,两条腿都站不稳,迈不开了。赵金铸连背带扶,连拖带拉,费了好大劲儿,才帮着国光悄悄地溜出后门,离开这个比过去所谓“好受”的地方,总算逃出了虎口。出去以后,他又把小国光安排在自己的家里养伤。但赵金铸家里人口也挺多,日子也很艰难,所以小国光在那里调养了几天,就主动提出,要告别这一家好心人,到北平去寻找自己的妈妈。朋友相处的日子并不在长和短,小国光与赵金铸从相逢到相知,虽然时间没有多久,可是彼此的感情已经很深。分别的时候,小国光紧紧握住恩人金铸的手,很长时间舍不得撒开。他满怀真情地对金铸说:“金铸哥,我马国光能保住这条小命,全亏了大哥救我。你是我真正的救命恩人,这恩德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也希望大哥别忘了我这个要饭的马国光。我的名字最好记了,和国光苹果的名字一样。你记住国光苹果,就记住我啦!”从这以后,两个人真的成了情同手足的朋友。他们后来虽然长期没有见面,但依旧保持着书信联系。解放后国光入朝参战,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还利用战斗间隙,不止一次地给金铸写信,并寄去了纪念品。至今我还保留着赵金铸的妹妹赵金丽在1973年的来信,信中说:“……回忆起你,在我小时候,知道你爱画画,还记得你到朝鲜时给我家写信中寄来的朝鲜票子,信纸上还画上图……”再往后,就失去了联系。真是“人生何以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

编辑推荐

  鲁祖立同志作为与马国光相濡以沫的妻子和志同道合的战友,笔耕数载,将马国光的艺术人生撰写成书,将他的传奇人生和艺术历程展现给世人,可以说是对中国音乐史特别是声乐史的补白。能有更多的艺术工作者和读者通过《刺破青天锷未残:记著名歌唱家马国光的艺术道路与传奇人生》这本书,了解一位用心去歌唱的优秀歌唱家不平凡的艺术道路,能够从他追寻艺术、热爱艺术的一生中获得启迪和收获,以激励更多后入学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刺破青天锷未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