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研究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作者:侯晓红  页数:216  

前言

  学术界应以总结与探索理论为己任,会计学界也不例外。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直接载体应当说是会计学术著作,而最能反映最新会计学术观点的往往是那些中青年学者的论著,会计学博士论文就是其中新鲜的、有活力的、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论著中的一部分。时值今日,我们会计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博士生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是会计科研的新生力量并成为会计事业发展的希望。他们的创新能力强,成果产出率高,特别是在他们的博士论文中,某些观点如经深化和完善,有可能成为全新的、具有开拓性的,甚至是代表会计领域今后创新研究的学术思想。  本此初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分社的编辑策划了一套“会计学博士论丛”。

内容概要

早期的公司治理理论大都根据柏林和米恩斯关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分离的观点,因而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是在两权高度分离下管理者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企业股权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当集中。由于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大股东便有足够的权力控制上市公司,并通过影响上市公司的各种决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剥夺。因此.现代公司代理冲突更普遍地表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目前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然而,我国财务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西方财务学界虽然证明了大股东控制权私人受益的存在及其后果,但却忽视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对大股东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以及对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的影响。侯晓红博士的《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研究》是以现代产权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并紧密结合我国制度背景,系统研究了大股东资源侵占行为及其治理问题,故其研究具有针对性与切实性。    侯晓红博士的这部论著,应用现代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深入分析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源侵占与支持的动因与条件,精炼地阐明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源侵占与支持行为的动态关系,并建立了动态模型;突出了对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影响的产权理论分析,从而为整个论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使研究具有理论上的深度。这部论著重点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制度因素,从上市公司的发行审核制度到上市公司的二元股权结构,从股权再融资制度和ST制度到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都做了深入探索。并且,通过这几方面研究的有机结合,最终构建了大股东占款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由此体现了作者在研究大股东占款行为理论问题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篇论著的实证部分,作者采用多元回归、非参数检验和事项研究等方法,以我国资本市场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股权再融资制度和ST制度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源侵占与支持行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市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对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股东占款程度与占款行为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防范大股东占款不良现象的政策性建议,其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管理当局重视。    综观该著,其研究体系的逻辑关系清晰,理论表述严谨,论述充分,说理透彻,研究思路明确,实现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著的研究质量及突出的成果表明作者研究方案设计和样本选取科学,观点新颖,创新点突出,充分地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深厚的理论水平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本书是公司治理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实践均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乐于为这部书作序,并深信它将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侯晓红,女,1965年5月出生,辽宁阜新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在《会计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当代财经》和《经济经纬》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3部,其中,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省部级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煤碳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书籍目录

内容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拟重点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1.5 本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特点第2章 控制权配置与控制权收益的理论分析 2.1 大股东存在的动因 2.2 控制权安排与大股东 2.3 资产专用性与大股东的支持 2.4 大股东侵占与支持的动态分析 2.5 本章小结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制度分析 3.1 我国上市公司的发行审核制度 3.2 我国上市公司的二元股权结构 3.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制度与ST制度 3.4 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 3.5 本章小结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实证研究(一) 4.1 相关研究现状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4 样本与描述统计 4.5 实证结果 4.6 本章小结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实证研究(二) 5.1 问题的提出 5.2 假说的发展 5.3 研究设计 5.4 样本与描述性统计 5.5 实证结果 5.6 本章小结第6章 大股东占款与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研究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2章 控制权配置与控制权收益的理论分析  2.1 大股东存在的动因  2.1.1 控制权收益  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基础之一就是通过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然而大股东为什么放弃投资组合而甘冒风险把财富集中于单个公司的股票上呢?德姆赛茨指出,很多人之所以在某家企业拥有较大比例的股份,是因为他们在实施控制时具有或认为具有一种比较利益,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比较利益为自己实现货币收入或非货币收入。这是因为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在董事会中获得的代表权利越大,也就越能对管理层施加影响,这种权利以及包含过问企业事务权利的影响,能使他们获得企业内部信息的机会增多,因而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内部信息进行交易而由此增加比较利益。Demsetz和Lehn(1985)利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关于1980年的内部股东资料,按照所有权的集中情况将企业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所有权集中程度最高的28家公司,第二组同样包括28家公司,但其所有权集中程度非常之低,没有一个股东的持股比率超过0.02%。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组样本企业的内部股东交易数额是第二组交易数额的7倍,从而间接证明了控股股东存在的目的是利用内部信息获得比较利益。Holderness认为,集中大额般份所有权而不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利益驱动,即控制权的共享收益和控制权的私人收益。Grossman和Hart首先提出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概念,他们认为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是指控制性股东通过对控制权的行使而占有的全部价值之和,包括自我交易、对公司机会的利用、利用内幕交易所获得的收益、过度报酬和在职消费等。他们将公司的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所得到的股息流量的现值,即共享收益,如企业利润;另一部分是由控股股东独自享有的利益,称之为控制权私人收益。Barclay和Holderness认为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是企业的大股东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挪用公司的资源或者独占其他股东不能共享的公司利益。Dyck和Zingales(2004)研究说明,不论其来源如何,由控制方单独占有,不在所有股东之间按所持股份比例进行分配的价值均为控制权的私人利益。Coffee将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定义为,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控股股东从公司转移给自己并且其他股东不能分享的利益,如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薪酬、非正常的支付、自立性交易、内部交易和低价发行股票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