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作者:魏后凯,白玫,王业强 等著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1979-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仍然高达8。7%。如果按照各省区市增长速度推算,当年各地区生产总值加总平均增长率则达到1。1。6%。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3位,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减少到2009年的3597万人。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内外学术界把它称为“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显然,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各地区经济的繁荣为支撑的。可以说,没有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就不可能有全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快有慢,但总体上都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各地区的经济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据我们测算,1980-2009年,全国31个省区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其中东部地区为12。1%,东北地区为9。6%,中部地区为10。5%,西部地区为10。2%。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相当快的,呈现出典型的高增长特征。

内容概要

作为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迁移是企业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其实质就是企业区位的再选择过程。企业迁移是产业集聚与扩散和区域经济形成演化的微观基础,也是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学界理论研究的前沿。本书从微观的企业迁移视角,全方位、系统地考察了中国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企业迁移对产业集聚与扩散以及区域经济演变的影响。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应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要制定完善企业迁移的政策体系。积极引导沿海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实行“就劳动力转移资本”的开发战略,建立面向大都市圈的一体化新型产业分工体系,促进经济活动和产业有效集聚,推动形成良性互动、合理分工、互利共赢、和谐有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作者简介

魏后凯,经济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内10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近年来主持了40多项国家重大(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点)以及有关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著、合著学术专著10部,主编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项。

书籍目录

第1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集聚与迁移  一、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发展特点  二、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迁  四、经济活动的集中化趋势及其影响  五、从集中到扩散:中国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六、结论第2章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  一、关于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选择  二、关于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  三、关于转移劳动力与转移岗位问题  四、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问题第3章  企业迁移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一、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迁移的动力机制  三、中国的企业迁移研究  四、结论第4章  中国企业迁移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企业迁移的概念及类型划分  二、中国企业迁移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分析  四、中国企业迁移的决定因素  五、中国企业迁移的发展趋势  六、积极引导企业迁移的政策建议第5章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决定因素  一、文献回顾  二、集聚与扩散: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三、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的统计描述  四、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五、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六、结论第6章  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  一、文献回顾:“克鲁格曼假说”的提出  二、分析方法与模型  三、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的统计分析  四、对空间效应的进一步分解  五、结论第7章  东部制造业企业迁移的趋势及其机理  一、企业迁移的理论解释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东部制造业企业迁移的产业特征和趋势  四、东部制造业企业西迁的机理  五、引导东部制造业企业西迁的国家政策导向第8章  台资IT企业在内地分布的变化及迁移决定  一、台商在内地投资基本概况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  三、台资IT企业的分布特征与变化  四、台资IT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与迁移的决定因素  五、促进台资IT企业本地化的对策建议第9章  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评价  三、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基本特征  四、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目标区位及原因分析  五、结论第10章  企业研发迁移的形成机制与空间集聚  一、中国企业研发迁移的特点和类型  二、企业研发迁移的微观分析: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三、中国企业研发迁移的宏观分析:现状与变化趋势  四、总结第11章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  一、日益加剧的大都市区冲突问题  二、正确对待大都市区的产业冲突现象  三、新型产业分工与大都市区分工模式  四、基于产业链分工的大都市区冲突管理第12章  城市工业搬迁的动因、方式和效果分析  一、城市工业搬迁的一般理论  二、北京市工业搬迁的基本情况  三、北京城市工业搬迁各阶段的典型案例  四、北京城市工业搬迁典型案例分析  五、结论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知识点丰富,值得科研人员阅读。
  •   我自己有收获
  •   因为是合写的大课题,所以有的章节挺好的,有的一般
  •   不错,主要是为了科研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