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消亡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俄] E. T. 盖达尔  页数:321  字数:323000  译者:王尊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91年底,其时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顷刻间土崩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更令全世界迷惑!至今,围绕苏联解体原因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的争论仍在继续,人们极力想解开这个迷,探讨其真实的原因和教训,以警示世人。    本书作者盖达尔先生,是著名的经济学者,1992曾经担任过俄罗斯政府代总理。作为前苏联核心机关的工作人员,作者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并有机会掌握大量翔实的内部资料。作者认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其僵化的经济制度使然。在本书中,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其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失。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对我们全面正确解读苏联解体这一命题是必值一读的书。    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苏联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亡,使人们了解到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在骤然间迅猛地分崩离析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必然的结果。本书对我们全面正确解读苏联解体这一命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E.T.盖达尔 经济学博士,教授,1992年任俄罗斯联邦政府代总理;1993~1994年任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1994~2004年任“俄罗斯民主选择”党主席;1999~2003年任国家杜马议员,时为“正义力量联盟”党的共同主席之一,同时担任预算及税收委员会委员,现任俄罗斯转型经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帝国的辉煌和衰落  一  现代经济增长与帝国时代  二  跨海帝国的危机和瓦解  三  领土毗连帝国解体的问题  四  南斯拉夫悲剧第二章  专制主义制度:不稳定的缘由  一  现代经济增长早期的挑战与专制主义  二  专制主义制度的不稳定性  三  专制主义崩溃的机制第三章  “石油冤家”  一  西班牙序曲  二  资源财富与经济发展  三  石油市场的特殊性  四  20世纪石油市场的调控  五  原材料价格波动引发的挑战:墨西哥和委内瑞拉  六  寻求出路:应对原料价格不稳定带来的威胁第四章  基础上的裂痕——1980年代初期的苏联  一  稳定背景下的低效率  二  日益增多的问题和错误的解决方法  三  国家的粮食供应问题  四  粮食短缺——战略性的挑战  五  苏联——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六  西西伯利亚的石油——摆脱困境的幻想  七  石油价格下跌:最后的一击  八  苏联解体:合乎规律的意外第五章  外部冲击的政治经济学  一  外贸条件的恶化:政治上的两难选择  二  苏联与石油价格下跌——选择的实质  三  一连串的错误  四  苏联经济日益加剧的问题  五  货币危机  六  货币金融问题背景下的经济政治自由化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危机的发展  一  石油工业的问题  二  政治信贷  三  妥协的代价  四  帝国危机与民族问题  五  经济政治局势失控  六  货币危机  七  从危机到灾难  八  “紧急努力”代替改革  九  濒临崩溃的边缘第七章  国家趋于破产  一  货币危机(1991年)  二  粮食问题  三  物价飙升  四  金钱与帝国的命运第八章  崩溃  一  破产政变的政治经济学  二  政治上的濒死状态  三  政治的分崩离析:经济的后果  四  文明离婚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帝国的辉煌和衰落  拄着刺刀可以,但不能坐下。  ——塔列兰  公元前1世纪,自由农民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弱化和职业军队的形成,破坏了古罗马的共和制度,为由军人愿意接受的人充当统治者的制度铺平了道路。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体制开始被称为帝国(“帝国”这一术语本身来自拉丁文imperium——政权)。由于那个时代罗马政权扩张到了当时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这个词也获得了另一个含义:在欧洲,“帝国”一词开始用来指称以征服手段建立起来的多民族国家。西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继承自它的各种法规和传统一直影响着先前归入帝国、地理上与宗主国邻近的区域内所发生的事情。这影响了欧洲历史随后的整个进程。  一 现代经济增长与帝国时代  帝国是联合了许多民族的极权主义的强大国家,其思想与基督教会一样都是中世纪欧洲继承自古希腊罗马遗产的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历史的著名研究人员之一Ⅲ.布赖斯写道:“逝去的古代遗留给后世两种思想:世界性的君主制思想和世界性的宗教思想。”警句式的说法通常都能使所发生的事情得到简化。这里也是如此。古希腊罗马制度和罗马法的遗产对欧洲发展的影响比世界性君主制思想更具重要意义。但帝国理想本身与罗  马传统的联系也是毋庸置疑的。  许多统治者都试图为自己赢得皇帝的尊号。但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的许多世纪中,只有拜占庭被其他欧洲国家公认为罗马皇家传统的继承者。无论对罗马帝国的东方部分还是西方部分而言都是如此。拜占庭的统治者认为他们只不过暂时失去了对部分帝国领土的控制。当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时,能否获得拜占庭当局的承认对他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拜占庭的日渐衰落,使得后罗马区域内对帝号的要求愈来愈缺少说服力。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谁是这种权利的享有者的问题重新变得迫切起来。在这方面,俄罗斯当局希望莫斯科充当第三个罗马的角色、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倒也符合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时代精神。然而俄罗斯距离发展中心过于遥远,这种要求很难在欧洲受到认真对待。  神圣罗马帝国历经9-14世纪期间的多次变迁,大多为时短暂,及至15世纪末终于被欧洲各宫廷承认为拥有合法权利这样命名的唯一国家。但帝国思想本身仍富有生命力,继续对欧洲的各种事件产生影响。  腓力二世有时自称印度皇帝。在16世纪末的政治辩论中,西班牙的帝国使命思想、驾驭欧洲神圣任务的思想备受关注。卡斯蒂利亚③的精英们自15世纪末起便将罗马帝国视为仿效的楷模,将自己视作罗马人的继承者。他们是被挑选出来担当重建世界性帝国美好使命的一部分人。脱离这一背景便很难理解,为何西班牙的国王们要在16-17世纪的战争中耗费如此之多的人力和财力,试图拓展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15-16世纪之际,欧洲经济和军事的崛起及其对周边国家占有的军事优势日益明显。欧洲国家开始向其他大陆扩张。这方面最重要的动因便是希望补充用以支持战争的贵重金属资源储备。只是从通向美洲的贵重金属之路开通时起,这个洲对西班牙才变得宝贵起来。  欧洲各帝国正是在那时开始形成。这是重商主义贸易政策时期。各国都限制加工部门的产品进口,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占有殖民地便能扩大可控的关税区,被征服国无法阻止商品自宗主国涌入。对于殖民地,宗主国则可以随心所欲地实行限制性的贸易政策。殖民地地域扩大的同时,也爆发了各帝国之间在重新瓜分领土方面以及与殖民地打交道的贸易公司相互竞争方面的激烈斗争。  19世纪中叶,中国、日本、奥斯曼帝国表面上并不是欧洲殖民地的组成部分,然而1809年1月5日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签订条约、1840-1842年发生鸦片战争、1853年佩里海军准将的舰队抵达日本之后,低效率的进口政策便也强加给了这些国家。  甚至帝国的辩护士们也都承认,那个时代利用行政手段强迫被征服国正是宗主国工业发展政策的特点。1813年印度纺织和丝绸工业在英国市场出售产品,价格比英国生产的商品低50%-60%还有利润。但高关税(价格的70%-80%)或直接禁止进口印度商品使这成为不可能的事。如果印度是独立国家,作为回敬,它完全可以对英国商品征收禁止性关税。印度是纺织工业的祖国——这个行业在该国已存在了长达六千年之久。从事这一行业的有数百万人。沦为殖民地之后,世世代代靠纺织为生的家庭中数十万人失去了工作。诸如达卡和穆什拉巴德之类的城市,原本都是纺织工业的中心,现在却变成一片荒凉。特里维廉爵士向议会委员会报告说,达卡的居民已由15万减少至3万-4万人。自1814-1835年,英国纺织品对印度的出口额从每年的100万码增至5100万码。同一年代期间,印度向英国出口的纺织品却减少了将近3/4。时至1844年,更减少了4/5。  18-19世纪之交开始的经济增长,扩大了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欧洲的移民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除外)在经济、金融、军事等方面实力的差距。邻近欧洲的最大农业国之一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鲜明地显示出了这一点。  19世纪中叶的世界是一个严酷的世界,其中没有温情的地位。这里通行的是罗马人熟知的规矩:“痛苦归于被战胜者。”当时殖民大国对待被征服民族的态度根本谈不到宽大为怀。为了证明这点,必然会援引西班牙占领美洲后那里人口灾难性地剧减或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灭绝这样的事实。也可以回想一下充满自由思想的不列颠帝国当年曾有过的一条禁令:禁止印度各民族的代表担任国家公职。  欧洲各帝国兴亡的历史是一个进程的组成部分,这一进程与经济增长史无前例地加速和18-19世纪之交在西北欧开始的社会经济变化密切相关。该进程为各宗主国的经济、金融和军事扩张,为它们扩大地域控制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增大了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基础可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上遭到破坏的风险。  19世纪中叶主要的欧洲国家,首先是英国,在距离本国国境数千公里之外使用军事力量也不会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这是制定帝国政策的基础。英国首相、自由党领袖温·格莱斯顿写道,“帝国感觉是每个英国人天生就有的。这是我们遗产的一部分,这种遗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有我们死后才会消失。”  临近1914年时,英国控制着生活着将近1/4人口的地域。它那具有悠久传统的帝国使大多数同时代人觉得牢不可破。然而19世纪末世界秩序发生崩溃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现代经济的增长和与之相联系的各国经济实力对比的巨大变化使之无可避免。  加入现代经济增长进程晚于英国的追赶性发展国家,可以利用被A.格尔申克隆称之为“追赶性发展的优势”的因素。这些国家在人口数量方面往往超过早于它们开始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随着向工业化道路的不断迈进,它们已能动员财政和人力资源,从而形成强大的武装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和日本在经济、金融和军事方面的崛起便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  笔者在自己的著作《漫长的时间》中曾经关注一事:在最近一个半世纪期间,俄罗斯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现代经济增长领先国家拉开了半个世纪即两代人的距离。在讨论当前的俄罗斯问题时,记住世界各帝国衰落的时代开始于大约半个世纪之前这一点是有益的。  20世纪初所有号称帝国的国家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自愿或被迫)放弃了殖民地,还其以自由。这很难以种种情况不期然巧合来进行解释。这一经验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如果能从中吸取教训,它将有助于不再重犯导致政治失败的错误。  20世纪之初,对19世纪英国享有金融和海洋军事霸权时代所形成的版图进行硬性控制与瓜分世界时未分到一杯羹的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和平地调节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以武力方式加以解决则意味着爆发一系列流血战争。正是这一点构成了1914-1945年的现实。  二 跨海帝国的危机和瓦解  19-20世纪的诸帝国是欧洲崛起、现代经济增长的产物,数十年的增长造成了世界财政、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不对称。然而这都是一些脆弱的结构,很难发生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适应其他一些关于合理政治体系的认识、适应另一种武装力量配套体系和使用武力的新形式。  20世纪期间,世界变成了另一种模样。“白人的压迫”被当做现实予以接受的主导思想,已让位于另一幅世界图景:将民族划分为统治者和奴隶的观念是无法接受的。19世纪固有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模式,在20世纪中期已成为不可能之事。在1940-1960年代的精神氛围中,要解释清楚为什么英国应当统治印度及其另外一些殖民地,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宗主国为维护自身统治可以采取行动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19世纪初那个严酷的世界不懂得怜悯弱者。20世纪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现实迫使人们接受新的行为准则。英国人1950年代初在马来西亚采取严酷的手段镇压起义者(扣留人质、毁坏不屈服的村庄的庄稼),这种做法在议会受到谴责,被称为反人类的罪行。19世纪初可以容许的事情,20世纪中叶的社会已经不能接受。  领土毗连的帝国中,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生存下来(以改变了的形式)的只有俄罗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拥有海外领土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帝国开始接连瓦解。时至1990年代初,最后一个领土毗连帝国苏联崩溃的时期亦已到来,同时崩溃的还有南斯拉夫,虽说这个国家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帝国,但也遭遇到了那些领土毗连帝国崩溃的类似问题。  1914-1945年的危机急剧地改变了世界。植根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意识中的关于欧洲不可战胜的神话,被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所打破,继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殖民帝国在东南亚的溃败,更使之变得丝毫不足置信。欧洲人再也不可能指望被征服民族继续相信征服者拥有统治它们的神圣权利。  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帝国”和“帝国主义”这些字眼本身渐渐变得不复时髦。1947年英国首相克列门特·理查德·艾德礼说过:“如果当今什么地方还存在着帝国主义,我用这个词指的是一些民族服从于另一些民族的政治和经济统治这层意思,那么这样的帝国主义在英联邦内肯定没有。”  帝国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臣民们没有普选权。亚当·斯密曾著文论述给予北美殖民地选举权的合理性。这并未成为英国政治家认真讨论的话题。“没有选派代表就不得征税”的口号曾是美国革命史上的主要口号之一,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地区,年满21岁的将近1100万人中只有120万人享有投票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王国的非匈牙利地区应征入伍的军人能不能享有选举权,这一问题曾引发一场激烈的政治辩论。政府未能就此通过决议。匈牙利首相蒂斯伯爵坚决拒绝给予那些不属于有封号的民族的军人以选举权。旨在挽救帝制的奥匈实行联邦制的尝试,遭到了匈牙利政治精英们的顽强反抗,他们拒绝对各斯拉夫民族作出任何让步。  世界的经验证明,如果事情关系到全体臣民真正的民主选举权,则帝国和政治自由是不相容的。  1950年代初法国拒绝承认阿尔及利亚的欧洲居民和土著居民选举权平等原则,视其国土为自己的一个省。两个选举委员会的规则表明,欧洲人的一票被认为相当于穆斯林的8票。1954-1958年间,法国当局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它终于意识到赋予普遍选择权的无可避免,明白非如此不足以保住阿尔及利亚。然而当时比起完全的独立来,任什么都已不能让解放运动的领袖们满意了。  限制殖民地居民的选举权切合16-17世纪的现实,当时欧洲各帝国刚刚开始形成;也符合18-19世纪的世界形势,其时现代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尚在酝酿之中。但是这种限制却与20世纪后半叶特有的合理国家体制的观念相矛盾。当时一个信念在全世界业已根深蒂固:政权机关若不建立在普遍选举权和各种政治力量平等竞争的基础之上,就是不合法的。无论企图保住自己殖民地的宗主国还是殖民地的精英们都熟知这一点:要想保住帝国只有一个办法——必须强迫生活在殖民地的各族人民将现有制度当做无可争辩的事实予以接受。但是帝国却遇到了拿破仑的战友之一塔列兰所指出的那个问题:“拄着刺刀可以,但不能坐下。”  在20世纪后半叶的政治演说中,那些主张保留殖民地的人的论据很大程度上强调的并不是这多有利于宗主国,而是保留帝国对殖民地本身的好处,是宗主国帮助它们建立了法律制度、发达的基础设施。  帝国发挥功能的财政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公认的看法是,殖民地应当在财政上保证自给并支付殖民地行政当局履行职能的费用。受到发达国家国内日渐变化的精神氛围的影响,1920年代这一传统在这些国家已成为历史。新出现的模式是:宗主国应当拨付资金用于加快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力图证明帝国有益于臣民的政府,被迫不断增加对属地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计划的投资。这势必要依靠宗主国纳税人的钱来进行,纳税人则对类似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不得不为帝国掏钱,时间越长便掏得越多。社会日益相信,许多宗主国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援助殖民地只好予以推延。时至20世纪后半叶,无论帝国的精英还是社会大众都确信:帝国这样做的代价过于昂贵。  从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政治精英不再相信既有的规矩切合现实的时刻起,帝国的命运便已决定。问题仅仅在于,它们将以何种形式在什么样的期限内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及其卫星国为一方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另一方的对抗,成为殖民制度瓦解的重要因素。苏联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帝国,有理由以财政、政治和军事等方式支持反对欧洲国家传统帝国的民族运动。美国是与苏联相对抗的军事同盟的首领,往往以类似欧洲强国对待殖民地的态度对待拉丁美洲国家,但是从来不曾宣称自己是一个帝国,也不派遣自己的代表经常性地管理附属国家。  由于各种原因,无论美国或苏联都不喜欢传统的帝国。至少它们都不准备支持这些帝国,往往还直接促使其瓦解。单单这一点就使得保留帝国成为不能之事。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英国和法国政府以为入侵埃及可以恢复对运河的控制,并且凭借自身的力量便可以做到这点,无须与美国或苏联商量。结果它们打错了算盘,不得不退却,容忍运河归埃及政府控制。  战后世界发生了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一个进程:富国的军事技术迅速在邻国和潜在对手间扩散。20世纪后半叶现代游击战技巧被广泛掌握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宗主国需要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来对付这种挑战。  在16世纪,欧洲拥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派遣数百名征服者便可以占领美洲。20世纪后半叶,调遣40万法国军人到阿尔及利亚仍不足以镇压依靠和平居民支持的2万起义者的抵抗。  葡萄牙的国防支出至1971年已占到预算拨款的43%,国家不堪重负。1961-1974年有11万葡萄牙青年为逃避征兵而移居国外。1967年的一项法令将义务兵役期限延长至4年。军事院校无力培养足够数量的指挥员,这迫使葡萄牙政府大量征召民用大学军事讲座结业后获得军衔的尉官入伍。正是这些人成了准备推翻集权制度、结束殖民战争运动的核心。

编辑推荐

  曾在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掌权时期担任代总理的叶戈尔·盖达尔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并有机会掌握大量翔实的内部资料。  在本书中,作者从介绍世界历史上各帝国衰落的过程开始,从呈现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经济状况入手,抽丝剥茧似地分析了由食品短缺、物价飙升、货币危机、金融失信、石油价格下跌、政策失当而引起的其经济恶化,如何一步步地演变为危机、演变为灾难、演变为破产,最后演变为政治失控,导致了苏联的消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国的消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俄国前代总理E.T.盖达尔所著《帝国的消亡》一书很值得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人们一读。作者从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分析了各个帝国从兴盛到没落的过程。对于中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政治结构从毛到现在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即从极权政治体制到专制政治体制。我国毫无疑问还要从专制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到民主政治体制。我们国家的现在的领导人从未拒绝人类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自由,民主,人权和法制社会毫无疑问也是中国13亿多人的理想和追求,小康社会只是阶段性的目标。中国应该发展和扩大我们的民主,自由,建设独立的司法体系,从而建立现代化的民主和法制国家在这一进程中,如何避免走弯路,使社会的变革不要产生过大的震荡,这本书也有借鉴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从别国的经验和教训中结合我国国情找到措施和办法,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摸着石头过河。
  •   这本书目前还读了大概1/3,作者是亲历苏联(俄罗斯)社会变革的高级官员,作者以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专职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灭亡,认真负责的分析了专职社会的统治力量的方法和作用,这本书不仅能改变受过专职社会教育的公民的大脑意识,更能够客观的理解现在的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推荐大家读一读
  •   从这本书看,中国人民是很荣幸的,特别应该为刚刚逝去的华主席敬礼苏联的崩溃,有社会主义危机的积累,更关键的还是上层建筑出现了一系列错误.其实70年代的中国可能危机比当时的苏联多的多,严重的多,中国历史选择的华国峰,华主席和叶帅选择的邓小平,这是中国人民之幸,世界之幸啊。在此再次向华主席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   暂且抛开盖达尔当年制定的政策是否有效这个争论,就本书而言,我看到的是一个站在历史高度上去思考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的人。他是这个世界上苦苦追寻人类存在意义的一分子。不论结果如何,他都将会被载入史册。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则将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
  •   很好的一本历史书!有教益!
  •   好书冲经济的角度分子苏联解体为现代俄罗斯找出方向是研究苏联的必备之书!很好的回击极左分子斯大林子孙的无耻言论阴谋背叛如雷日科夫久加诺夫之流!!!也没利亚诺夫(著名的斯大林分子变态的崇拜者!!竟然否定卡廷事件是苏联人干的!!)中国左爷说啥的是反动军官放的是人民!啊哈哈哈!现在这股风在中国由刮了起来值得大家警惕!!主义反对斯大林分子他们接着拥护党的领导大搞野蛮专制!!控制思想搞人身攻击
  •   该书引述详细确切,但实在太过琐屑--也可能是作者力求的水准。从这本书上的到的结论是:苏联是因为粮食和石油问题搞跨的。如说是执政党的错误方针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稳定造成苏联的解体,那实在太片面。总的来说,还是值得一读吧。
  •   盖达尔是持经济自由主义观点相信完全竞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特别强调民主,认为民主是万能膏药。不过盖达尔学识是渊博的,特别是他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比起局外人的撰述分析,那是强太多了,要了解苏联那段历史的朋友,这本书可以一看,会有收获。不足之处是太多篇幅引用那时苏联遇到的经济困境,经济篇幅过大,政治分析不够,军事外交基本没有涉及。另外我估计这本书中译本删除了对比中国情况的论述,这是很遗憾的。
  •   公元前30年,罗马的共和制瓦解,罗马史进入了奴隶制帝国时代。那时罗马帝国已成为地中海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对外连年扩张侵略,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帝国疆域日益拓宽,使得奴隶制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然而,经过了300余年的鼎盛时代罗马帝国突然开始衰落,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终于灭亡了。历史学家对无比强盛的罗马帝国突然衰落作出了种种解释,可是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被历史学家疏忽了的极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铅污染。原来,罗马帝国早期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冶炼金属技术。当时罗马人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铅制器皿。他们把葡萄酒和果汁贮存于铅制的罐内,铅元素渐渐溶于酸性的葡萄酒和果汁中,被人们喝进了体内,引起了人体的慢性中毒。在此后的四五百年里,罗马人特别是贵族一代代地成为慢性铅中毒的受害者。那些豪饮的贵妇人,不断出现流产、畸形胎儿或死胎、不孕。这致命的铅中毒一代甚于一代地严重危害着罗马人。在罗马帝国灭亡前夕,铅污染祸害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罗马满城充斥着受害者,不是畸形就是残疾,不是智力低下就是痴呆……由于铅中毒的过程是很缓慢地发生着,人们根本没想到祸端源于铅制器皿。他们只知道身体越来越虚弱、智力也越来越低下,500年辉煌的罗马帝国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衰亡了。直到科学家通过考古研究,才揭示了这个近2000年前的不解之谜:使用铅制容器和用具,导致了罗马帝国国民的身体和智力素质的衰落,才是罗马帝国消亡的最根本原因。
  •   太简单地归究于苏联崩溃对石油收入及高油价的依赖。结合其他作者的书看会好点。

    但总的来说可以了解到石油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之大。


  •   思想比较深刻,值得一读!
  •   看来俄罗斯人的“民主”残余真的很严重,作者意识形态倾向过于浓厚,阻碍了其双眼,这也是现在红毛子们的通病
  •   看了半页,明显感到译者水平太差,就有上来评论的冲动。但一向不愿意在网上废话,加之怕是因为才看了一点点,说不定作者就是这样行文的呢?不要误评了译者。现在看到一半了,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此书翻译顶多做到了“信”,离“达”还有不小距离,更不用说“雅”了。感觉就是一个词一个词对照到翻译下来,然后就出版卖钱了,生硬,晦涩,语词跳跃,句段断裂,读起来非常费劲。即使是这样的翻译水平,仍然能强烈感受到作者宏大的视野,深邃的观察,明晰的思辨和对生民的怜爱。期真正的俄文翻译家能重译此书,将是对我民智的巨大贡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